閱讀屋>歷史> 復旦大學歷史專業就業方向

復旦大學歷史專業就業方向

2017復旦大學歷史專業就業方向

  歷史學系是復旦大學最為悠久的系科之一,1905年復旦公學高等正齋創設伊始,就在文科中開設有歷史學課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復旦大學歷史專業就業方向,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歷史學專業介紹

  專業介紹:歷史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歷史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史實及史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專業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歷史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與專業對口的職業相對需求較少。就業方向相當廣泛,畢業生可適應策劃、諮詢、管理和教學、研究等方面工作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大部分畢業生在各類學校、文博科研單位、黨政機關、新聞出版部門、著名企業就業,有將近一半的本科生透過考研繼續深造。

  歷史學專業就業前景

  歷史學作為基礎性長線學科,其就業前景相對所謂的熱門專業來說面臨著更大的困難。歷史學專業在專業學科中屬於歷史學類中的歷史學類,其中歷史學類共6個專業,歷史學專業在歷史學類專業中排名第1,在整個歷史學大類中排名第1位。就業崗位最多的地區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區是成都。

  2017復旦大學歷史學專業就業方向

  歷史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與專業對口的職業相對需求較少。就業方向相當廣泛,畢業生可適應策劃、諮詢、管理和教學、研究等方面工作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大部分畢業生在各類學校、文博科研單位、黨政機關、新聞出版部門、著名企業就業,有將近一半的.本科生透過考研繼續深造。就業崗位:高中歷史教師、初中歷史教師、儲備幹部、小學初中高中各科優秀教師、文案策劃、醫藥代表、銷售代表、成本會計、高中歷史老師、會計、遊戲文案策劃、銷售工程師等。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介紹

  1925年正式設系,時稱史學系。1937年隨校本部遷往重慶,1938春改為史地學系。1949年夏,暨南大學和同濟大學文學院併入復旦,由於地理教學力量較弱,其他院校史地也多分開設系,遂議決改為史學系。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因為得到江浙多所大學著名史家的加盟,復旦歷史系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本系的教授,在中國史方面,有周予同、譚其驤、陳守實、胡厚宣、馬長壽、蔡尚思、楊寬等;在世界史方面,有周谷城、王造時、耿淡如、陳仁炳、章巽、田汝康等。還有當時已脫穎而出的中青年史家,如程博洪、張蔭桐、胡繩武、趙人龍、金衝及等。一大批學者匯聚於此,逐步形成了復旦歷史系自身的研究特色。如周谷城關於世界古代史及其他領域的研究,譚其驤的中國歷史地理研究,周予同的經學史研究,陳守實的中國土地制度研究,胡厚宣的甲骨文研究,蔡尚思的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楊寬的先秦史研究,章巽的中國古代海上交通研究,田汝康的古代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的海上交通和華僑問題、民族的問題研究等,都有很高的學術建樹。如周予同先生所言,歷史系的發展要定位於“為復旦爭取學術地位”,正是老一輩學者的工作,奠定了歷史學系在復旦大學、在中國史學界的學科地位。

  1981年,教育部公佈首批博士點,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歷史地理學、世界上古史中古史、世界地區史國別史專業佔據其中4席。1994年被教育部列入“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1996年建立了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1997年成為中國國內首批五家獲得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的單位之一。近年來,在學科建設上也有所突破,2004年“中外現代化程序研究中心”列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07年“中國近現代史”成為“國家重點學科”。

  從1980年代後期起,原屬歷史系的歷史地理和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先後獨立為歷史地理研究所和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復旦大學歷史系則在歷史學一級學科之下,設有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專門史、歷史文獻學、當代中國史七個二級學科,各學科均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基於本科及研究生教學安排的需要,基本學科架構主要劃分為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而在科研工作中,則不限於此。除此三者外,還按照專門史、歷史文獻學、西方史學史及史學理論等上述二級學科方向進行組織。

  進入2011年,隨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行新的學科目錄,原歷史學一級學科被拆分為中國史、世界史和考古學三個一級學科。復旦大學歷史系將依照新調整的學科設定,根據自身傳統的學科優勢進行整合,努力在中國史和世界史兩個研究領域進一步開拓創新,在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復旦大學歷史專業就業方向】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