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資料庫作業系統> 弱電系統綜合基礎知識:綜合佈線系統的設計等級

弱電系統綜合基礎知識:綜合佈線系統的設計等級

弱電系統綜合基礎知識:綜合佈線系統的設計等級

  弱電系統是現代建築物內的綜合系統工程。它包括與大樓內建築體、變配電、供氣、照明等設施有關的安全防範系統、有線電視系統、結構化綜合佈線系統、安保監控系統等。大樓弱電系統對建築物來說是一個整體,從管理、控制機房、弱電管道到各個資訊點或控制點都有相關的路由。這些路由要按一定的規律,合理有序、有機地透過弱電系統的綜合管路安置在大樓內。綜合管路系統的設計,可以合理地建立弱電系統的公共通道。

  綜合管路的內容包括了與整個弱電系統相關的弱電預埋管、預留孔洞、弱電豎井、橋架、管路及系統的電源供應、接地、避雷、遮蔽和機房。綜合管路的設計和施工還牽涉到其他管路(如暖通、給排水和強電)和建築功能的綜合配管或調整。橋架敷設在吊頂內,並開一定數量的檢修孔。

  本工程弱電的垂直幹線敷設在井道內採用線槽沿牆敷設方式。其他所有線路採用穿保護管暗敷設。水平線路敷設在有吊頂的場所內採用穿金屬管或線槽在調頂內明敷設,無吊頂場所採用穿暗管敷設或用線槽貼梁底敷設。

  配管線路過長時中間需增設過路盒。

  室外管線一般採用弱電電纜直埋方式。弱電電纜直接埋地敷設挖溝與強電電纜敷設要求相同,但其挖掘深度不應小於弱電管道的最小允許埋設深度,參見下表:

  弱電電纜防干擾要求很高,因此,弱電電纜直埋時與其他地下管線和建築物不應小於允許的淨距,如下表所示:

  進戶管線設計

  進戶管線有兩種方式:地下進戶和外牆進戶。

  地下進戶方式:

  這種方式時為了美觀要求而將管線轉入地下。根據建築物是否設有地下層,地下進戶管線又分為兩種敷設形式。第一種是建築物設有地下層,地下進戶管直接進入地下層,採用的是直進戶管。

  地下進戶管應埋出建築物散水坡外1m以上,戶外埋設深度在自然地坪下0.8m。當進線電纜數較多時,建築物戶外應設人孔。

  外牆進戶方式

  這種方式是在建築物機房層和服務室的配線裝置間或配線箱內。進戶管應呈內高外低傾斜狀,並作防水彎頭,以防雨水進入管中。進戶點應靠近配線設施,並儘量選在建築物後面或側面。這種方式適合於架空或掛牆的電纜進線。

  樓房管線的引入位置應選擇在便於連線樓內線路匯接集中的地方,使內外線路的長度最短。

  垂直主管線都設定在弱電豎井中。弱電豎井在每個樓層上設有弱電小間,它是豎井的一部分,這種敷設弱電主幹線上升的弱電豎井,每層都有樓板隔開,只留出預留孔洞,安裝工程完成後將預留孔洞多餘部分用防火材料封堵。因此,弱電豎井實質上是由每層弱電小間上下及配線連線構成。

  弱電井位置根據實際圖紙決定。從理論上而言,宜避免弱電豎井與電梯井及樓梯間相鄰,豎井內牆面利用率減少且產生震動不利於線路執行,另外因電梯為反覆短時工作制負荷,在靠近其控制電器及線路部分,易對豎井線路產生電磁干擾。但是,從建築學、建築結構設計和使用者需求出發,弱電豎井與強電豎井分設在電梯間或樓梯間相鄰兩側不在少數。

  弱電豎井內常用的佈線方式為金屬線槽。

  水平管線一般包括配線電纜管路和使用者線管路兩部分。配線電纜管路是指上升管路的接頭箱到分線箱間的管路;使用者線管路一般指分線箱到使用者出線盒之間的管路。樓層配線電纜管路如距離較遠,可採用吊頂內或梁底金屬線槽的方式敷設。

  樓層水平管線設計主要依據樓層的使用者分佈使用要求,以及房屋建築的結構進行。目前,常用的佈線方式有:放射式佈置方式、格子形佈置方式、分支式佈置方式。在此選用分支式佈置方式。

  這種方式的樓層管路比較有規則的分佈,使用者管路均由樓層管路的分線箱引出,一般是互相垂直,也可以斜穿敷設管路。因此這種方式能與房屋結構配合。適於使用者比較均勻分佈,靈活性大,且要求高。

  建築物內預埋管線應隨土建施工預埋,應避免在高溫、高壓、潮溼及有強烈震動的位置敷設。預埋管與其他管線的最小淨距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電纜管、使用者線管應採用鍍鋅鋼管或難燃硬質PVC管。在易受電磁干擾影響的場合,預埋管應採用鍍鋅鋼管並作接地處理。

  直線(水平或垂直)敷設電纜管或使用者線管,長度超過30m應加裝過路箱,管路彎曲敷設兩次也應加裝過路箱,以方便穿線施工。過路箱應設定在建築物內的公共部分,宜為底邊距地0.3~0.4米或距頂0.3米。

  由進戶管至分線箱地電纜預埋管的直線電纜管徑利用率,應為管內徑的50%~60%,彎曲處電纜管徑的利用率為30%~40%。

  由分線箱至使用者終端出線盒,應敷設暗管。穿放平行使用者線的管子截面利用率為25%~30%,穿放絞合用戶線的管子截面利用率為20%~25%。

  管子的彎曲處應安排在管子的端部,管子的彎曲角度不應小於90度。分線箱至使用者的預埋管不宜穿越非本戶的其他房間,如必須穿越時,預埋管不得在其房內開口。

  根據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所制定的《建築與建築群綜合佈線系統工程設計規範》,

  施工前的器材檢驗

  各種型材的材質、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檔案的規定,表面應光滑、平整、不得變形、斷裂。

  管材採用的鋼管管身應光滑、無傷痕,管孔無變形,孔徑、壁厚應符合要求。

  工程中使用的電纜和光纜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規定和合同要求。

  電纜外套應完整,並附有出廠質量合格證。

  裝置安裝

  槽道安裝位置應符合施工圖規定,左右偏差不超過50mm。

  槽道水平度偏差不應超過2mm/m。

  槽道應與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應超過2mm。

  線纜敷設

  線纜布放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擠壓和損傷。

  彎曲半徑應大於外徑6-10倍,主幹彎曲半徑應大於外徑10倍,光纜彎曲半徑應大於外徑15倍。

  1.水平子系統的佈線施工

  水平子系統完成由接線間到工作區資訊出口線路連線的功能.採用走吊項的輕型裝配式電纜橋架的方案,為水平線系統提供機械保護和支援。

  裝配式槽形電纜橋架是一種閉合式的槽架,安裝在吊項內,從弱電井引向各個設有資訊點的房間,再由預埋在牆內的不同規格的線管,將線路引到牆上的暗裝鐵盒內。

  綜合佈線系統的佈線是星形的,線纜量較大,按照標準的線槽設計方法,根據水平線的外徑來確定線槽的容量。

  即:線槽的橫截面積=水平線截面積之和*3

  線槽可以根據情況選用不同的規格,為保證線纜的轉彎半徑,線槽須配以相應規格的分支輔件,以提供線路路由的彎轉自如。

  如果不能確定資訊出口的準確位置,拉線時可先將線纜盤在吊頂內的出線口,待具體位置確定後,再引到各資訊出口。

  根據現行頒佈的ANSI/TIA/EIA 568 B-1六類佈線標準,六類線纜布放時應注意:

  ·剝皮時不要割傷銅芯

  · 不能有急劇的彎折或打結

  · 避免拉傷外皮

  · 線纜不能有擰轉或扭曲發生

  · 彎曲半徑不能小於4倍線纜外徑

  具體施工時不能用力拉線:單條4對雙絞線拉力≤10公斤;兩條4對雙絞線拉力≤15公斤;多條4對雙絞線拉力≤40公斤。不能將多根雙絞線捆綁成一股線,這樣會增加線對間的串擾。

  六類系統安裝注意事項:

  線管、線槽內穿放的線纜總截面積應為1/3—1/2線管、線槽截面積:

  ——直線管、線槽填充率為1/2

  ——彎曲線管、線槽填充率為1/3

  若現場的管槽規格過小,穿線填充過度,會影響效能;

  線管的彎曲必須平滑,彎曲半徑 > 6倍線管外徑。

  2.垂直子系統的佈線施工

  垂直幹線子系統,是由一連串透過豎井垂直對準的接線間組成的,它的走線設計分為兩部分。

  * 幹線的垂直部分

  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電井內垂直幹纜的通道。這部分採用預留電纜井方式,在每層樓的弱電井中留出專為綜合佈線大對數電纜及光纜透過的長方形地面孔,電纜井的位置通常設在靠近支電纜的牆壁附近,但又不妨礙端接配線架的地方。

  在預留有電纜井一側的牆面上,還應安裝電纜爬架或線槽,爬架或線槽的橫檔上開一排小孔,大對數電纜用緊固繩綁在上面,用於固定和承重,如果附近有電梯等大型干擾源,則應使用封閉的金屬線槽為垂直幹纜提供遮蔽保護。

  * 幹線的水平通道部分:

  水平通道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垂直幹纜從主裝置間到所在樓層的弱電井的通路,這部分也應採用走吊項的輕型裝配式槽形電纜橋架的方案,用來安放和引導電纜,可以對電纜起到機械保護的作用,同時還提供了一個防火為垂直幹纜提供密封,堅固的空間使線纜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其選材演算法與水平子系統設計部分的線槽演算法一致。且若一根線管連續有兩個90度的拐角時應在一處加過線盒,以便拉線時不破壞線纜。

  與垂直部分一樣,水平通道部分也必須保留一定的空間餘量,以確保在今後系統擴充時不致需要安裝新的管線。

  按圖紙要求對型鋼進行預製,對其矯平、矯直,然後除鏽;

  與土建施工人員配合,放置預埋件,待基礎強度符合要求後,再安放型鋼,同時採用水平尺找正、找平,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基礎型鋼頂部應高出抹平地面10mm,櫃應與抹平地面齊平;

  埋設好後,再用鍍鋅扁鋼-40×4在基礎型鋼兩端與接地網焊接,焊接完畢,外露部分應進行防腐處理。

  弱電橋架:

  本工程中橋架採用將十分普通,利用線槽配線施工非常方便。線槽用角鋼支架支撐。角鋼架架用膨脹螺栓固定在樓板下方。在樓板上並不需要預留埋件,線槽由鍍鋅薄鋼板製成,在配線時,線槽要留有一定的備用量(30%--40%)。

  在建築物內,為了防火的要求,導線出槽時要穿金屬管或金屬軟管,導線不得有外露部分;同時線槽應採用防火材料製成。整個預埋線管和線槽與橋架的施工,可由幾個部分組成:引入配線、輔助配線箱或配線架;垂直橋架部分,樓層水平管線部分、壁龕分線部分(包括配線接頭箱,過路箱、分線箱以及出線盒等接線裝置)。

  在大樓內綜合設計弱電橋架,許多弱電系統的橋架可共用。弱電系統的水平公共橋架上包括如下系統的線路:結構化佈線系統的UTP電纜、監控系統影片的控制線和影片線、電視系統影片線、音訊系統訊號線等。因此對公共橋架應作適當的`安排和分隔,以避免相互的訊號干擾和矛盾。水平弱電橋架的分隔採用薄鐵板。橋架的尺寸根據實際走線量估算確定,採用多種規格。在弱電井道內,弱電系統應設與各個樓層相連的豎井橋架。弱電系統的—豎井橋架應單獨分開,至少分為結構化佈線、保安系統和消防三種橋架。各系統的橋架尺寸根據走線量確定,並應有一定餘量,以便擴充幹線量。

  鋼管暗敷:

  敷設管路須與土建施工密切配合按如下流程進行:

  熟悉圖紙

  選管

  切斷

  套絲

  煨彎

  防腐

  部分管盒連線

  預埋

  接地跨接焊接

  嚴格根據設計要求選用管材。

  管子安裝前必須除管內毛刺和鐵刺,嚴禁採用電焊、火焰切割。

  彎管過程中要注意,彎管要採用配套的彎管器彎制,彎曲處不應有折皺,凹穴和開裂,彎扁程度不應大於管外徑的10%,線路暗配時,彎曲半徑不應小於管外徑的6倍,埋設於地下混凝土時,其彎曲半徑不應小於管外徑的10倍;同時,其埋深不得小於30mm,管道應儘量埋於二層鋼筋之間,且應儘量避免重疊。

  鋼管採用套管連線時,套管長度宜為管徑的1.5—3倍,管口必須對準;採用焊接連線時,焊縫應牢固嚴密,連線處的內表面應光滑、平整。薄壁鋼管的連線必須用絲扣連線,嚴禁採用熔焊連線。

  採用套管連線預埋於混凝土中的鋼管,其連線處應作防漏處理,以防澆注時灰漿流入堵塞管路。

  管與盒的連線採用焊接,管口應高出盒內壁3-5mm,焊後需補塗防腐漆;管盒連線採用鎖緊螺母固定,管螺紋宜外露2-3扣。

  與土建密切配合,按規範施工,並及時作好管口封堵,以防雜物進入堵塞管子。

  對於部分線管較長、彎頭較多管路,應預先穿好鐵絲以方便日後穿線工作的進行。

  管與管、管與盒連線,應作好接地處理,絲扣連線應採用不小於Φ6圓鋼進行跨接,以保證接地良好。

  埋於地下的管路應儘量不穿過裝置基礎,管路在穿伸縮縫和沉降縫時,應裝設補償裝置,並做好接地柔性跨接,

  管內穿線與線連線:

  穿線:

  鐵絲穿

  放線

  引線及電線結紮

  剪線

  穿線

  接線

  焊頭

  恢復絕緣

  掃管路

  剝削絕緣層

  對穿管的導線,額定電壓不應低於500V;相線應以顏色加以區別,相線與零線顏色應不同,PE線應採用黃綠相間的絕緣線。

  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線槽內。

  穿線前,採用壓縮空氣,將管內的積水和雜物清除乾淨,並吸入少量滑石粉,以減少磨擦,並檢查管口毛刺和刃口是否清除乾淨,以防穿線時導線絕緣被損壞。

  放線時採用放線架,以免導線扭結和背扣,同時,引入導線外圈抽線頭放線,以免弄亂整盤導線或導線打成小圈扭結。

  導線在管內不得有接頭和扭結,其接頭應設在接線盒,管內導線包括絕緣層在內的總面積不應大於管子內空面積的40%,且導線絕緣層不得損壞,導線不得扭曲。

  如導線較多,為防止導線端頭路途受阻,要剝出端部線芯,並排好,與引線一端纏繞接好,再穿管。

  穿線時,應靠兩人配合進行,一人在一端拉鋼絲,一人另一端把所有電線緊擰成一束送入管內,二人動作協調一致,應儘量減少導線與管中處磨擦。

  導線的連線必須保證質量,割開絕緣層時,不得損傷線芯,芯線連線, 絕緣帶應均嚴密,不得低於原絕緣層的絕緣強度。

  注意鋼管穿線前應先戴護口,嚴禁先穿線後戴護口的施工方法。

  導線連線完畢,應在接頭處作好錫焊處理,並採用絕緣帶包紮牢。

  電纜保護管的敷設:

  電纜管不應有穿孔、裂縫,內壁應光滑,管口應無毛刺和尖角,管口做成喇叭形。

  彎管後,不應有裂縫,其彎扁程度不超過10%,彎曲半徑不應小於電纜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

  電纜管外表面刷瀝青漆作防腐處理,鍍鋅管鍍鋅剝落處應塗防腐漆,埋入混凝土內的管子可不塗防腐漆。

  電纜管管徑設計要求,管內徑與電纜外徑之比不小於1.5,每根電纜管彎頭不應超過3個,直角彎不應超過2個。

  電纜保護管必須作好接地跨接,若管接頭採用套管焊接時可以除外。

  引至裝置的電線管管口位置,應便於與裝置連線並不妨礙裝置的拆裝和進出。

  控制電纜線槽的安裝:

  施工程式:

  線槽組裝

  電纜敷設

  支吊架安裝

  外觀檢查

  線槽選擇

  線槽及附件的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的有關技術標準,並按設計進行選擇,線槽的填充率不應大於40%,並應有一定的備用空位,以便今後擴容。

  室內線槽的安裝安排在管道及空調等工作基本施工完畢時進行。

  線槽的表面應光滑均勻、緻密,噴塗光滑平整,焊縫應表面均勻,不得有裂紋等。

  安裝時應與土建緊密配合,作好孔洞預留和預埋件埋設,線槽的安裝位置及高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及規範規定。

  線槽水平面敷設,跨距為1.5m,支架應焊接牢固,橫平豎直,同層橫檔高低偏差不應大於5mm,沿線槽走向的左右偏差不大於10mm。

  線槽連線必須採用螺栓連線,且螺母應位於外側。

  線槽採用引出管時,必須用開孔器開孔,開孔應整齊,與管孔徑吻合,嚴禁採用氣、電焊割孔,連線應採用管接頭,嚴禁焊接。

  鋼製線槽直線敷設超過30mm,應採用伸縮連線板連線,線槽的轉彎半徑,不應小於電纜的彎曲半徑。

  線槽及其支吊架均應良好接地,接地幹線與每段線槽,均應至少有一點可靠連線,包括彎頭等,在有振動的場所,還應裝置彈簧墊圈,軟連線處應採用紡織銅線連線。

  線槽在穿過預留孔洞、樓板及牆壁處,應採用防火隔板、防火材料作好密封隔離措施,防止火災沿線路延燃。

  各弱電子系統裝置的供配電,應做到供電安全、可靠。

  要素如下:

  供電電源:系統裝置除常用電外必須設定備用電源。

  常用電應有兩路獨立電源供電,有條件最好配備獨立電源供電。

  供電容量:應留有備用容量或預留變配電裝置的平面位置。能適應將來用電裝置的增加。用電量增大的需要。

  供電電源質量:重要的系統裝置應設定穩壓(或穩頻)裝置及UPS電源。

  垂直井道內的電源線應與結構化佈線、保安系統和消防等橋架以分開。

【弱電系統綜合基礎知識:綜合佈線系統的設計等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