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考試> 初二下學期政治期末考試知識點梳理

初二下學期政治期末考試知識點梳理

初二下學期政治期末考試知識點梳理

  第七課擁有財產的權利

  財產屬於誰

  56.財產的歸屬:個人所有、國家所有、集體所有。

  57.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58.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力。它是財產歸誰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現,是一種與經濟利益相聯絡的民事權利。

  59.公民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直接關係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員的衣、食、住、行,是實現公民其他權利的物質基礎。對於維護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勵其積累財富、創造財富,具有重要意義。

  60.我國的民事法律責令侵權人將毀壞的財物恢復原狀、賠償受害人經濟損失等方式,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61.我國刑事法律判處侵犯財產的罪犯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刑罰手段,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62.法律是外在的強制性道德?法律禁止的行為就是道德所強烈譴責的行為,對於某些危害社會,危害他人的惡劣行為,僅僅譴責一番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只有運用法律武器才能打擊施惡者。所以說法律是外在的強制性道德。

  63.①.當所有權的歸屬發生爭執時,我們應該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其所有權;②.當財產被他人非法佔有拒不返還時,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強令佔有人返還原物;③.當我們的財產受到不法侵害已經毀壞或滅失時,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④.當發生可修復的爭議時,可以提起訴訟,請求恢復原狀。⑤.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出現行政違法現象,當其違法實施沒收財產的行政處罰,要求依法撤消裁決,或予以行政賠償,以維護自己的財產所有權。

  財產留給誰

  64.法律上將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被繼承人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稱為遺產。

  65.作為遺產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其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其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其三,必須是合法的財產。

  66.法律上將依法繼承死者遺產的人,稱為繼承人。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法定繼承人,享有繼承權。

  67.所謂繼承權,指的是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根據血緣關係、婚姻關係和撫養關係確立。

  68.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或第一順序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69.所謂法定繼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範圍和繼承順序,又由法律直接規定遺產份額分配原則的繼承方式。

  70.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所立遺囑,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方式。遺囑繼承的最大優點在於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財產。

  71.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獲得遺囑中指定的遺產,不屬於遺囑繼承,而屬於受遺贈人依據遺贈人(立遺囑人)的遺贈取得遺產。

  72.在遺產繼承中,要摒棄那種不顧別人、自己多佔的心理。作為繼承人的家庭成員之間,應該相互關愛、相互尊重、相互寬容,而不要見利忘義、斤斤計較。我們在遺產繼承中,除了要嚴格遵循法律規定外,還要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道德。

  73.當我們的繼承權受到侵犯時,不要忍氣吞聲,要增強維權意識,要學會依靠社會力量,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無形的財產

  74.所謂智力成果,主要指依靠人類腦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表現為科學技術成就、發明創造以及文學藝術作品等。

  75.給予創新成果權保護,是對創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勵。為了激勵人們創造無形財產,各個國家先後透過立法保護智力成果所有人的權利。

  76.智力成果權,也稱智慧財產權,通常包括著作權、專利權,以及反不正當競爭中的商業秘密等。

  77.公民創造智力成果沒有年齡限制,享有智慧財產權當然也不受年齡限制。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監護人要求有關機關予以法律保護,要求侵權人承擔法律責任。

  第八課消費者的權益

  我們享有“上帝”的權利

  78.在經營者與消費者的關係中,經營者處於有利地位。在現代社會,商品生產規模擴大,花色品種繁多,構造日益複雜,這使得消費者難以從直觀上了解商品的效能和質量,從而在選購上處於被動地位;相對於有高度組織和強大實力的經營者來說,消費者往往勢單力孤,容易發生“店大欺客”的現象,這些都導致消費者處於不利的地位。還有個別經營者見利忘義,利用自己所處的有利地位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79.保護消費者權益,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保證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讓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80.消費者應享有安全權。人身、財產安全,是公民在社會中生存的基本條件;消費者應享有知情權。有權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消費者應享有自主選擇權。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消費者應享有公平交易權。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81.消費者享有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權與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權、監督權等九項權利。

  82我們作為消費者也要履行自己的義務,維護市場秩序,做有修養、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

  維護消費者權益

  83.擁有一雙“慧眼”,即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會在林林總總的商品資訊中進行比較、鑑別,不盲目追隨其他消費者,從而充分行使消費者的權利,選擇適當合理的消費行為。

  84.維權意識:主動學習和掌握有關消費的知識;獲取消費知識有助於我們作出正確的消費選擇;掌握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如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及消費者維權途徑等。

  85.在交易過程中,我們要充分運用自己的消費知識和法律知識,保持應有的警惕,儘量不給經營者以可乘之機,防止侵權行為的發生。在侵權行為發生後,我們則應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使不法經營者顯露原形、受到懲罰。

  86.維權途徑: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究竟採取哪種方式維權,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第四單元我們崇尚公平和正義

  第九課我們崇尚公平

  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

  87.不同的時代,面對不同的問題,對公平有著不同的理解。公平體現著人們對自由的追求、對權利的尊重、對自身力量的肯定。

  88.公平的含義:公平是得到自己該得的,公平是分擔自己該做的。人們心目中的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個人,即參與社會合作的每個人承擔他應承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的利益。

  89.人們在社會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對待,產生不公平的感覺,就會感到冤枉、氣憤,甚至導致報復行為。這種心理和行為使人與人之間信任感降低,導致彼此關係惡化,合作難以為繼;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會由此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影響社會的長久治安。

  90.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們才可能透過誠實勞動,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滿足自己的合理期望,從而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

  91.公平總是受到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現象。公平總是相對的,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達到絕對公平。

  92.對待不公平現象的正確做法:①.我們應增強權利意識,善於尋找解決途徑,用合法的手段去尋求幫助,解決問題,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或許我們會更加客觀地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③.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們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鬥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93.公平與否的判斷,受到個人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的制約。

  94.合作是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樹立公平合作的意識,有助於我們順利地融入社會,為社會作出貢獻。

  有了上文為大家總結的初二下學期政治期末考試知識點梳理,大家及時提前複習,在考試中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初二下學期政治期末考試知識點梳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