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評語撰寫的最佳化策略解說

評語撰寫的最佳化策略解說

評語撰寫的最佳化策略解說

  “君性溫和誠實,最富於感情,摯於友誼,凡朋友及公益事,無不盡力;君家貧,處境最艱,學費時不濟,而獨於萬苦幹難中多才多藝;善演說,能文章,工行書;長於數學,畢業成績仍屬最優。”這是1917年周恩來從南開中學畢業時學校同學錄上對周恩來的評語。今天讀來,一個立體、活生生的學生形象躍然紙上。

  寫評語是班主任的基本功。寫評語不難,難的是寫出一份切合學生實際、話中有“人”的評語。如何寫出一份讓學生愛看,家長歡迎的評語?需要老師們作出選擇。

  學生缺點——明確指出還是委婉鼓勵?

  學生的缺點能否明確提出?過於委婉的語言,對孩子不實事求是,豈不是另外一種作假?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哲學上的一個命題。對學生的評價,也要遵循這一原則。學生的性格、個性不同,班主任採取的評價手段也應不一樣。對於善於接受他人意見和建議,並且與班主任的“個人關係”比較鐵的學生,可以直接指出其缺點,但是這種方式儘量少用,畢竟,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表揚;對於性格內向、自尊心比較強的學生,儘量避免直接提出缺點,而應委婉表達。當然,如果班主任能夠藉助學生的優點或長處來指出存在的問題,那將是再好不過了。如一位老師這樣指出學生的不足:

  老師多麼希望你能像畫畫一樣專心,成績也像畫畫一樣出色,對待學習也像對待分飯一樣認真,那你遠在外地工作的父母和養育你多年的爺爺奶奶將多高興啊!

  這樣的評語,教學生以己之長克己之所短,鼓勵中有希望,希望中有鼓勵,更有要求;這樣的評語,不僅能夠點燃孩子心靈的火花,更利於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綻放光彩。

  語言表達——文學性描述還是事實陳述?

  在撰寫評語的過程中,不少班主任過分關注語言的文學性表達,出現了很多華麗的辭藻。評語如果空有華麗的辭藻,而沒有真實的事例,是很難打動學生的,家長也難以瞭解到孩子的真實情況。如果我們能夠基於學生真實的學習、人際關係、集體活動等場景,即使文采差一點關係也不大。在這個意義上,評語的撰寫既要源於“事實”(要真實),又要高於“事實”(有文采)。

  “祝賀你在常州市縱橫碼漢字輸入比賽中獲得一等獎,祝賀你的大作在《常州教育》上發表,我們班之所以能夠成為市級優秀班集體,在各方面都取得一定成績,都與你這個班長的努力分不開。”

  透過事實的表述,使學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讓昨日成功重現,再一次分享成功的快樂,用成功撞擊學生的心靈,煥發出刻苦學習的勁頭。

  在用詞上,力戒“共性化的語言”,比如聰明、智慧、能幹、學習成績優異等詞語,可以用在絕大數學生身上,這些共性化的語言其實是正確的廢話。我們主張結合學生的實際,用個性化的語言來評價。( )“摯於友誼,凡朋友及公益事,無不盡力”;“學費時不濟,而獨於萬苦幹難中多才多藝”;“善演說,能文章,工行書”;“長於數學”,都反映出周恩來總理的個性特徵。

  評價內容——全面“開花”還是重點突破?

  評價內容是全面“開花”還是重點突破?對學生的評價是不是一定要面面俱到?

  我們發現,不少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往往是大而全,既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又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既談同學之間的關係,又說出勤奮程度如何;什麼都寫,細細讀來感覺什麼都沒寫。評語,沒有必要面面俱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夠有針對性地寫出一學期中發生在學生身上的兩三個典型事例,透過典型事例凸現學生的優點、長處,讓學生看到一個真實的自我,一個成長中的我,這樣容易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讀來親切、實在。

  如一位班主任在評語中這樣寫道:

  教師節時你送給老師的`禮物,我至今還掛在書桌前,每當看到它,就似乎看到了你天真的大眼睛。每天中午,我總是默默地觀看你分飯時那不太熟練的動作,那認真的表情,那穿梭於食堂與班級的忙碌的身影。

  學生送給老師禮物和分飯兩件小事表現出孩子的道德素養和集體榮譽感,也充盈著教師對孩子的濃濃溫情與疼愛,教師對孩子的愛在表達中自然流淌。

  評語讀者——學生還是家長?

  評語到底是寫給誰看的?這是一個常識,但往往不被我們所認識。很多評語,從語氣上看不是寫給學生的,而是寫給家長的。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學生第一個拿到素質報告單,當然是第一個閱讀者。所以,評語首先是寫給學生看的,而後才有可能是家長。

  既然評語的讀者是學生,那麼,評語的稱呼就不應該是“該生”了,應以“你”、“某某同學”、“小傢伙”、“小夥子”、“漂亮的你”、“帥氣的你”等開頭,更顯人性化和生本化。如:小傢伙,你的畫棒極了!……

  既然評語的讀者是學生,那麼,就應當避免“必須”、“不能”等命令性的口氣,而應拋開師道尊嚴的面孔,摒棄說教,代之以平等、尊重,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每當看到你為老師天天開啟水的忙碌身影,每當看到你在課堂上認真思考的神態,每當看到你在班內做好事的時候,我就感到高興和驚喜。祝賀你進入初中以來的進步,盼望著你在學習方面取得豐碩成果,也預祝你在初二參加青年的先進組織——共青團。”

  呈現形式——

  機器列印還是教師手寫?

  電腦的普及使得評語的手寫成為一種“負擔”,很多班主任為了便捷、快速,透過電腦打印出評語。學生喜歡電腦列印稿還是班主任手寫?筆者曾在這方面做過調查,從學生的回答來看,他們比較喜歡老師親手“寫”的評語,而不是電腦列印稿。用學生的話來講,手寫體現出老師對“我們的重視”和“真正的關愛”,而列印的評語缺乏“人文關懷”,有點“冷冰冰的感覺”。

  素材來源——臨時抱佛腳還是平時積累?

  一些班主任因為要寫評語而感到頭痛,總感覺無話可寫,即使寫,也是些不痛不癢的話語,讓人讀來感覺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有些班主任甚至臨時從網路上搜索一些評語“拉郎配”,對號入座。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平時缺乏對學生的真切關注。為此,班主任在平時就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經常與他們交流談心,瞭解他們成長中遇到的喜怒哀樂,以及對學習的感受;善於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一句平常話,一件平凡事,一次有意義的活動,一次難忘的糗事,一次成敗的經歷,都可以作為評語的切入點。事實證明,對這些日常生活中瑣碎小事的記錄和描述,更能讓學生和家長感受到班主任老師對孩子的關注。

  寫出好的評語,既是對教師的要求,也是教師對學生和家長應負的責任,更是教師對“學生的一次再教育、一次再促進、一次方向的再引領”。班主任要本著對學生負責,為家長服務的觀念,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學會用“評語”這個載體,表達對學生的愛、傳遞愛心,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只要我們有心、用心,評語應該能夠成為撥動學生心靈的琴絃,成為感人肺腑的詩篇。

【評語撰寫的最佳化策略解說】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