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企業納稅情況心得體會

企業納稅情況心得體會

企業納稅情況心得體會

  導語:稅務會計是進行稅務籌劃、稅金核算和納稅申報。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企業納稅情況心得體會文章,僅供參考!

  企業納稅情況心得體會

  大三的下學期在孫老師的帶領下,我學習了稅務會計這門課程,雖然在以前的各種會計專業課上面,我們已經不同程度地涉獵到稅務會計這方面的內容,對稅務會計也有了一定的瞭解,這也為我們更好地學習這門課程提供了紮實的基礎,但是畢竟那些不是專門的課程,所以這門課程讓我們對稅務會計有了更深的認識,也讓我懂得我們在稅務會計這塊領域知之甚少,需要學習的地方實在太多太多。

  首先稅務會計包括這幾方面的內容:稅務會計概論、增值稅會計、營業稅會計、消費稅會計、關稅會計、所得稅會計、其他稅種會計。稅務會計是以國家現行稅收法規為準繩,運用會計學的理論和方法,連續、系統、全面的對稅款的形成、計算和繳納,即稅務活動引起的資金運動進行核算和監督的一門專業會計。稅務會計的目的是反映財務狀況、經營業績,以及財務狀況變動的全貌,向使用者提供財務資訊。稅務會計必須以會計準則和財務會計制度為基本規範。稅務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對納稅人應納稅款的形成、申報、繳納進行反映和監督。稅務會計要對納稅人的納稅義務及其繳納情況進行記錄、計算、彙總,並編制出納稅申報表;稅務會計要對納稅人納稅義務及其繳納情況,進行控制、檢查,並對違法行為加以糾正和制裁。這種反映和監督,只能在作為納稅人的企業單位裡進行,並由納稅人的會計人員去實施。稅務會計的基本前提有其特殊性,納稅主體、持續經營、貨幣時間價值、納稅會計期間、年度會計核算。

  稅務會計是進行稅務籌劃、稅金核算和納稅申報。主要包括經營收入的確認、成本費用的計算、經營成果的確定、稅額的計算、稅款解繳、罰金繳納和稅收減免等業務的會計處理,主要是幫助企業核定應繳稅款的。會計工作要求從業人員具有豐富的稅務知識和很強的實踐能力,稅務會計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關於繳納稅務的會計工作。

  稅務會計的特點包括法律性、廣泛性、統一性、獨立性。法律性表現為稅務會計要嚴格按照稅收法規和會計法規的規定核算和監督稅款的形成、繳納等行為;廣泛性表現為稅務會計適用於國民經濟各個行業;統一性表現為不同的納稅人所執行的稅務會計是相同的;獨立性表現為其會計處理方法與財務會計有著不同,例如應納稅所得額的調整、視同銷售收入的認定等。

  稅務會計的目標即納稅人透過稅務會計所要達到的目的。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要求:企業經營者,要求得到準確、及時的納稅資訊以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併為經營決策提供依據;企業資產所有者和債權人要求得到稅務資金運轉的資訊,以最大限度利用貨幣的時間價值;稅務管理部門要求瞭解納稅人的稅收計繳情況,以進行監督調控,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實現。

  稅務會計的任務是雙方面的,既要以稅法為標準,促使納稅人認真履行納稅義務,又要在稅法允許的範圍內,保護納稅人的合法利益。具體包括:按照國家稅法規定核算納稅人各稅種的稅款;正確編制、報送會計報表和納稅申報表;進行納稅人稅務活動的分析,保證正確執行稅法,維護企業的利益。

  稅務會計有利於納稅人貫徹稅法,保證財政收入,發揮稅法作用;督促納稅人認真履行義務;促進企業正確處理分配關係;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等等。稅務會計的核算物件包括營業收入、經營成本費用、營業利潤、應稅所得、稅款申報與繳納等。

  稅務會計的依法原則,即依照稅法進行會計處理;確保稅收收入原則,即以保證國家稅款收入為第一要務;稅法中的程式規定優於實體問題的原則,納稅人的納稅義務是實體問題,履行納稅義務的手段為程式規定,稅務會計中應遵循程式規定優於實體問題原則,例如繳納稅款時有疑問,應先完稅,再進行申訴;接受稅務機關的審計監督原則,稅務機關有權監督檢查納稅人的稅務會計核算,納稅人有義務接受監督。 稅務會計雖與財務會計存在著緊密聯絡,但又有區別,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1)在目的上稅務會計以稅收法律制度為準繩,為國家徵稅服務。財務會計在於滿足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滿足有關方面瞭解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本的需要。

  (2)從依據上稅務會計以稅收法規為依據,對財務會計的資料需作必要的調整,而財務會計以會計準則為處理依據。

  (3)從範圍看稅務會計按稅法規定的要求,有選擇地對相關經濟業務進行核算,反映的是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的概況。財務會計則要對每一筆經濟業務進行記錄,反映整個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流

  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生動形象地給我們講解了每一道計算題,並且更深入地剖析每道題所涉及的相關知識,使我能夠在以前學到過的知識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明白了以前比較模稜兩可的一些問題,比如納稅人在採購、生產、銷售環節的稅務會計處理,對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和採用“應付稅款法”進行納稅調整的會計處理。

  稅務會計的內容和知識很廣很深,一學期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而稅務會計這門課程僅僅用36個學時能學到的還是有限的。我們一定要更努力地增長自己的知識,平時多看有關的書籍,上網調查更多的資料,才能不斷地完善自己挑戰自己。

  企業納稅情況心得體會

  大三的下學期在孫老師的帶領下,我學習了稅務會計這門課程,雖然在以前的各種會計專業課上面,我們已經不同程度的涉獵到稅務會計這方面的內容,對稅務會計也有一定的瞭解,這也為我們更好的學習這門課程提供了紮實的基礎,但是畢竟那些不是專門的課程,所以這門課程讓我們對稅務會計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也讓我們懂得在稅務會計這方面我們真是知之甚少,還有很多知識需要去學習。

  首先是對稅率的瞭解,稅率是應納稅額與徵稅物件數額之間的法定比例,是計算稅額的尺度。稅率可分為比例稅率、定額稅率、累進稅率三大類。其中累進稅率又分為全額累進稅率和超額累進稅率兩種。它們的不同點是:(1)在名義稅率相同的情況下,全額累進稅率的累程序度高,超額累進稅率程度低;在稅率級次和比例相同時,前者的負擔重,後者負擔輕。(2)在所得額級距的臨界點附近,全額累進會出現稅額增長超過所得額增長的不合理情況,超額累進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接下來學習的是出口貨物免退稅,在生產企業時1、購貨時應計入進項稅額2、內銷時應計入銷項稅額3、外銷時應計免稅4、月末時應申請退稅,月末時的申請退稅分為兩個步驟來計算(1)剔(不抵不退)—不得免徵進項稅轉出,打入成本和抵扣稅額(2)經計算有退稅額的,再申請退稅,計算應納稅額的時候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稅率 - 減免稅額 - 抵免稅額=(收入總額 - 不徵稅收入 - 免稅收入 - 各項扣除 - 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適用稅率 - 減免稅額 - 抵免稅額,經計算結果是正數的則說明抵扣有餘,應該繳納增值稅;計算結果是負數的則應退稅,實際退稅額再做判斷。

  在學習營業稅方面,首先我瞭解到營業稅是對在中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徵收的一種稅。營業稅屬於流轉稅制中的一個主要稅種。其次關於營業稅的稅率方面比較重要,需要熟記,它的稅率是:(1)交通運輸業 3%(2)自建房屋-建築業 3%(3)金融保險業 5%(4)郵電通訊業 3%(5)文化體育業 3%(6)娛樂業 5%-20%(7)服務業 5%(8)轉讓無形資產 5%(9)再出手-銷售不動產 5% 再然後是關於營業稅的起徵點(1)按期納稅的,為月營業額1000-5000元(2)按次納稅的,為每次(日)營業額100元。對營業稅的徵稅範圍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來理解:第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是指:(1)提供或者接受應稅勞務的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2)所轉讓無形資產的接受單位或個人在境內;(3)所轉讓或者出租土地使用權的土地在境內;(4)所銷售或出租的不動產在境內。第二、應稅勞務是指屬於交通運輸業、建築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訊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稅目徵收範圍的勞務。第三、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是指有償提供應稅勞務、有償轉讓無形資產、有償銷售不動產的行為。在營業稅方面有一個固定資產的處置和無形資產的轉讓問題,固定資產處置方面分為出售、報廢、毀損,這三個方面都需要經過固定資產清理這個賬戶來進行處理。無形資產轉讓方面分為轉讓所有權和轉讓使用權,(1)轉讓所有權—出售—一筆複合分錄,用營業外收入和支出進行處理(2)轉讓使用權—出租—其他業務,關於營業稅方面雖然上課時聽的很認真,老師也講的很詳細,但是我感覺這個方面的知識有一定的難度,還是有一些地方不是很懂,所以還需要多多學習這個方面。

  下面要講的是本門課最重要的一個知識點,所得稅會計。首先要講的是應付稅款法的會計處理方法,透過學習孫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我覺得大致可以這樣進行處理:首先要設定“所得稅費用”和:“應交稅費” 賬戶,先將“稅前會計利潤”調整為“納稅利潤”,再將“納稅利潤”和“所得稅率”計算出“應交所得

  稅”,最後將“應交所得稅”全部納入“所得稅費用”。下面是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的所得稅費用,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當期所得稅(也就是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是按照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現行稅率計算確定的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是按照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現行稅率計算確定的負債。下面一個比較難的知識點是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是指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確定的有關資產,發債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應列示的金額。計稅基礎分為資產計稅基礎和負債計稅基礎。首先講一下資產計稅基礎,資產計稅基礎=未來稅前可抵扣的金額,其中,在這個知識點裡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資產在初始確認時,計稅基礎一般為取得成本。跟資產計稅基礎不同的是負債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可稅前抵扣的金額。關於暫時性差異根據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和筆記上的記錄,我瞭解到暫時性差異是由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決定的。具體是:當資產賬面價值計稅基礎,負債賬面價值<計稅基礎時,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當資產賬面價值<計稅基礎,負債賬面價值>計稅基礎時,為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關於所得稅會計這個方面我整體的知識點基本掌握,比較細節具體以及針對一些題目方面學的還是不夠,還是容易混亂。

  經過大三下學期稅務會計這門課程的學習,我主要了解了稅率、出口貨物免退稅、營業稅、以及所得稅會計等方面的內容,雖然有些方面學習的還不是很透徹,但是對於稅務會計的基本知識已經掌握,我覺得稅務會計這門課程對於我學的財務管理這門專業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知識,我們必須對這個領域有所涉獵和了解,學習財務管理這個專業,將來的動作很有可能是會計類職業,對於會計來說繳稅納稅做賬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覺得對於稅務會計這門課程的學習對於即將踏入大三的我們來說還是非常具有實用性的,以上就是我對於稅務會計這門課程的總結以及心得。

【企業納稅情況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