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高考填報志願的三知:知己知彼知規則

高考填報志願的三知:知己知彼知規則

關於高考填報志願的三知:知己知彼知規則

  高考填報志願“三知道”:知己,知彼,知規則!《教育面對面》邀請高考志願輔導專家、高校教學管理與招生諮詢宣傳負責人薛敬與您一同探討

  知己:指考生成績與志願取向

  知彼:指高等教育、高校、學科、專業(難點和重點)

  知規則:指該省市志願填報與錄取的規定與規則

  大學教育多元化——

  大學分為十二個學科門類:分別是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前八個偏人文社會科學。後四個是我們通常說的理工農醫,是自然科學,加在一起是我們大學的十二個學科。十二個學科下面的專業因為不同的大學開設的不一樣。比如像是一個禮堂有兩扇門,單號門、雙號門,你進去以後然後哪些座位允許你去坐?哪些專業允許你去讀?高校是不同的設定。

  瞭解本科專業目錄非常重要 ——

  12個學科門類,92個專業類,506個專業。

  十二個學科門類往下有很多細分,在我們本科專業裡就是叫專業類。國家教委的專業目錄裡92個專業類,92個專業類下面再細分就是506個專業。不同的學校開設的不一樣,招生也不一樣。506個專業中比較大眾化的應該是將近200個專業。

  特別要提醒大家注意工學

  在92個專業類裡頭工學佔了31個,佔到三分之一左右,在專業數506個裡,工學佔了169個,又是三分之一左右。教育部一個統計,就全國的大學生在校生人數里學工科的也佔了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其實在報志願的過程中,我們很多家長可能係數比較多的,或者說您面臨的專業選擇裡比較多的還是工學。比較好就業也恰好是工學,因為社會需求量非常大。

  大學裡理學和工學是兩個大的學科門類:

  理學 :十二個門類——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地球物理、地質、生物、心理學、統計學。

  工學:機械、儀器、能源動力、材料、電氣、電子資訊、自動化、計算機、土木、建築等等,一共是31個。家長在網上都可以瞭解到。

  正確理解大學的分類——

  招生過程中的大學批次劃分僅僅是為錄取工作的需要而做得簡單劃分,有各種不同的分類不要混淆概念,應重點關注的是大學的實力與特色。

  大學的分類裡有主辦者的劃分,就是有中央部署高校,在北京市有清華、北大、人大、北師大等等。還有北京市屬的地方高校。北京市屬的這些地方高校,它在培養學生的時候,會更針對北京市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會推出一些特色的專案,更貼近我們北京市的考生。比如說去年推出的雙培和外培計劃,這個是我們自己才有的。

  家長在大學認識的時候,不要光把錄取分數排成一大隊,而應該在這些方面瞭解更多東西。

  中外合作辦學高校與普通高校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案

  中外合作辦學是近幾年興起的一個非常好的模式。中外合作辦學分成應該說是兩大類,一類是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辦學,等於在中國成立一所大學,它的特點是獨立的校名。還有一類是現有的高校和外國的大學合作。特點是校與校之間籤一個協議,體現在互相認學分,教學計劃是共同制定的這樣一個模式。

  對學生就讀過程當中的區別應該不是很大,最後也通常是以一定的形式把這個學生送到國外讀若干年。如果你選擇了中外合作辦學,意味著你選擇了一種引進國外的教育的模式和理念,它的教學計劃的體系甚至於教學方法。比如說全英文教學、使用外文教材、課堂上討論式,這可能跟我們國內的方式不大一樣。所以它跟國外的教育模式比較接軌,跟你將來到國外讀研其實是銜接得很好。有一些中外合作辦學的對方學校直接就可以接收你申請研究生。所以它也意味著你要讀的時候你下的功夫要大,最少外語要學好,你的功課要更努力。所以很多人讀國外大學的時候,說比讀國內的專業要苦多了。

  如何看待大學排行榜——

  每個排行榜都是對的,指標體系與權重不同而已。不要在乎名次,要看重等級。

  如何參加各種高招諮詢——

  重點關注的學校要事先做功課,如有能力可重點諮詢本科培養的特色,可關注細節。

  如果你要是對這個學校感興趣,關注這個學校強勢的專業是什麼?它的錄取分跟最低錄取分有多大差距?它的強勢學科的就業跟咱們國民經濟發展、社會需求的額度怎麼樣?如果心儀的專業未能被錄取,要錄到別的專業,那麼要詢問這個學校有沒有轉專業政策?轉專業政策大致是什麼樣的?包括可以關注有沒有跟國外的交流,有沒有輔修專業?這些方面是從學術方面。

  如果你要是考外地學校,家長要注意的就是外地學校哪些專業在北京錄取??它的轉專業政策?

  正確對待孩子的選擇 ——

  家長要善於辨別孩子的志向和喜好是真實的務實的堅定的,還是盲目的隨意的理想化的,要引導,要尊重。

  如果孩子沒主意,不知道自己要學什麼,包辦終歸是不對的。

  如果孩子專業目的明確,我有幾點建議。

  首先,孩子的志向可能有一定的盲目性,家長要辨別一下。

  其次,孩子畢竟接觸社會少,有的志向也可能在後面的學習當中會改變。家長要善於觀察和引導。總而言之還是商量著來,如果不能達成一致,就要聽孩子的。因為畢竟是他在讀大學,他在學習。

  最後請記住:不管怎麼樣,一旦被錄取了,學一行愛一行,看到機會再改變。

【高考填報志願的三知:知己知彼知規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