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行業> 國小二年級數學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國小二年級數學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數學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數學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本節課以學生的主動探索學習為基本活動形式,力求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學生的實踐與操作,體現活動教學思想。

  本節課自始至終貫穿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與實踐,這不僅符合低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和幾何初步知識直觀、操作性強的知識特點,更重要的是體現了以活動促發展的活動教學思想。我把原來的知識傳授設計成了一連串的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索、在活動中發展,整個教學過程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基礎,學生動了起來,課堂活了起來。.

  2.教師敢於放手,給學生的'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整個教學過程,找角──指角──折角──比角──畫角,無一不是學生的主動操作與探索,可以說,正是由於教師敢放手,才有了學生的主動探索與思考,才有了學生的自主構建,才有了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才有了學生的全員參與,才形成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心態,才有了學生的主動體驗。

  3.創造性地運用教材。

  本節課教師沒有完全按照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照本宣科,而是在準確把握教材知識點的前提下,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現有知識水平出發,對教材進行了

  “改造”,這樣的改造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更貼近,更容易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更容易接受。這也是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體現。


  不足之處:

  1)從不同的側面我瞭解到,學生見過的角和頭腦中的角主要有以下一些:

  1、人民幣中的“角”。

  2、牛角、羊角……

  3、牆角、屋角、書角……

  4、角是尖尖的,最頂端的地方……

  足見每一個學生都有豐富的知識體驗和生活積累,每一個學生都會有各自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我認為這是角初步認識教學時學生學習的起點。正如《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也就是說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但在運用這些資源的時候碰到一個問題是:如何使學生清楚地知道生活中的角與數學中的角的聯絡和區別呢?

  我在這節課中也關注了這一點,但臨近課末卻發現還有幾個學生把“角”與“三角形”混為一談。顯然我在此方面的引導還不夠到位,如果在認識了角的各部分名稱後,根據初步感知環節中“多數學生指角都是點一下角的頂點”這一資訊進行如下點播:老師在黑板上點上一點設問:“角是這個樣子嗎?”“想想怎樣才能將你想的樣子完整地指出來?”然後在小組裡討論一下,互相指指。讓學生充分體驗,形成清晰的認識,可能錯誤的生活經驗能更好地得以糾正。

  2)由於自己有時說話不夠簡練,點撥不夠巧妙,調控力發揮不夠,耽誤了一些時間,對角的大小認識沒能在一節課中完成,學生只感知、體驗了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來不及進行兩個邊的長度不同,大小相同角的比較,導致了知識塊的割裂。

【國小二年級數學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