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行業> 德育專題講座

德育專題講座

德育專題講座

  德育專題講座:讓德育充滿活力

  一、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義

  “六個工程”:舉國關注的民心工程、著眼未來的希望工程、精神文明的基礎工程、齊抓共管的社會工程、協調推進的系統工程、振興中華的世紀工程、班主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1.班主任工作與授課同樣是教師的主業;

  2.能當教師,但當不好班主任,就不是好的老師;

  3.班主任是教師隊伍中的排頭兵,他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不僅要教育學生成才,更要培養學生成人;

  4.班主任是在學生心靈上耕耘的人;是學生成長的領路人。

  5. 有人說,班主任工作是偉大的,因為他把未來作為自己的創造藍本;因為他把學生的心靈作為自己的雕塑物件;因為他是引領學生走向成功、走向幸福的人。也有人說,班主任工作是平凡的,學生的道德教育、日常的管理、文體活動、班集體建設等,都是平凡而甚至有點“婆婆媽媽”;

  6.讓學生影響最深、永遠不能忘懷的是班主任;讓學生最能感受師生情感溫暖的是班主任;讓學生最愛直接效仿的榜樣還是班主任。

  (二)學校德育所面臨的問題

  1、地位不明:應試教育觀念沒有轉變,德育位置未能真正落實。

  2、方法不靈:德育方法陳舊呆板,沒有與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機統一。

  3、針對性不強:“高、大、空、遠” 缺少“近、小、實、親”,缺乏針對性。

  4、效果不佳:“是一壺永遠燒不開的水,難以達到沸點”。

  (三)學校德育所面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德育定位:把德育從完整的教育中抽離出來,造成德育地位的遊移和偏失。德育與智育水平不協調,缺乏正確的德育觀

  2、德育目標:強調聽話順從,造成自主、自覺、自尊的獨立人格難於確立。德育目標的過於理想化、共同化和一般化

  3、德育內容:德育內容泛政治化,脫離學生實際和社會實際,不能適應時代要求; 陳舊僵化,與社會現實反差巨大,造成學生的`懷疑和反感。

  4、德育方法:說教式、灌輸式、封閉式,造成教育與生活相分離、知與行相脫節。

  5、德育評價:德育評價主觀性和隨意性,缺乏科學性、層次性和具體性;模式化、片面化,造成人格扭曲。

  6、社會家庭環境:良莠混雜,不良影響無法設防。德育實效性“低下”的根本原因:忽視了德育物件——人;忽視了人的生活。

  三、德育的改革與創新

  新教育實驗“主張無限相信學生與老師潛力,力求應該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強調個性發展注重特色教育,讓師生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從實踐的角度看,它是實現素質教育理想的路徑之一。

  何謂新德育?關於“德育”,從概念上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 狹義的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

  ● 廣義的德育,則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五育一體的教育。

  舊德育的特點:

  (1)舊德育是“單向教育”;(2)舊德育是“非人教育”;(3)舊德育是“順民教育”;(4)舊德育是“封閉教育”;(5)舊德育是“他律教育”;(6)舊德育是“單獨教育”;(7)舊德育是“灌輸教育”;(8)舊德育是“客體教育”。

  時代呼喚“新德育”。新德育的特點:

  (1)新德育是“互動教育”;“互動”,指的是師生之間的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新德育把教師和學生視為共同成長的同伴。

  (2)新德育是“人性教育”;所謂“以人為本”,決不只是寫在紙上的文字或貼在牆上的口號,而應該體現於教育的每一個環節甚至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3)新德育是“公民教育”;新德育的最終目的,是為共和國培養現代公民;“今日的學生,就是將來的公民。” ----(陶行知)所謂“公民教育”,就是培養“公民意識”的教育。公民意識,其核心是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

  (4)新德育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指的是把德育貫穿於學生的生活全過程,把德育的時空擴充套件到人生、社會與自然,把德育視為一種實踐活動,讓孩子去體驗。

  (5)新德育是“喚醒教育”;新德育贊同這樣的觀點:“教育是一種喚醒。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匯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

  (6)新德育是“滲透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裡所做的一切都應當包含深刻的道德意義。”也就是說,學校的每一項工作都應該充滿德育因素。

  新德育認為,每一個教師的言談舉止都是教育行為,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此外,“滲透德育”還應該善於營造自然而然的教育情境,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被感染和感動,進而受到教育。

  (7)新德育是“活動教育”;無數成功的德育證明,沒有活動便沒有教育。班級活動尤為重要。

  (8)新德育是“自主德育”。新德育把學生也看教育的主體,而德育過程是一個主體自我建構的過程。新德育是“真教育”。新德育不是“標新立異”的教育口號,而是一種樸素的教育迴歸。新德育所追求的,就是陶行知所說的“真教育”:真誠、真實。

  ■ 新德育所造就的學生,應該是:行為規範、心靈自由、感情豐富、思想充實、胸襟開闊的現代人!

  四、讓中小學德育充滿活力

  (一)樹立新的德育觀念

  1、德育為社會發展服務的觀 念。2、德育要與各育共同發展的觀念。3、德育必須迴歸生活的觀念。4、德育是為學生提供服務的觀念。5、德育的真正主體是學生的觀念。6、師生在德育過程中共同成長的觀念。7、德育的最佳方式是學生自我教育的觀念。8、充分尊重保護學生心理權益的觀念。9、充分尊重滿足學生合理需求的觀念。10、重視德育科研的觀念

  (二)中小學德育的任務

  1、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2、確立遠大志向做起,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

  3、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的道 德品質和文明行為

  4、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

  (三)學校德育的實踐內容

  1、養成教育:開展學會吃飯、學會睡覺、學會說話、學會學習、學會愛護環境、學會愛護公共財產、學會節儉的習慣養成教育。目的: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請記住:栽種行為,成就習慣;栽種習慣,成就性格;栽種思想,成就行為;栽種性格,成就命運!

  2、信心教育: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生命態度教育,磨礪教育、抗挫折教育、自理自主自立自強教育等。目的:珍惜生命、挑戰自我。我們要永遠牢記:雖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我卻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

  3、尊重教育:進行寬容、理解、關心、友愛、合作、誠信、大氣的教育。目的:學會寬容、真誠合作。寬容別人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一種接受、一種愛心,有時候寬容更是一種力量。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是一種高貴的品德,崇高的境界。

  4、感恩教育:開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社會的系列教育。目的:培養愛的情感。

  5、責任教育:開展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環境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的系列教育。目的:增強責任意識、實現和諧發展。

  (四)中小學德育的途徑和方法

  途徑:規範育人、讀書育人、活動體驗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

  方法:道德討論、道德體驗、平等對話、合作學習、榜樣學習分析辯論、角色扮演等方法。德育途徑和方法應注意的問題:

  ◆ 必須從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追求實效。切忌形式主義。

  ◆ 必須在學校德育實施過程中多種途徑和方法有機配合,靈活運用。切忌形式呆板。

  ◆ 必須增強直觀性和可操作性。切忌抽象空洞。

【德育專題講座】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