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感動中國支月英事蹟材料及觀後感

感動中國支月英事蹟材料及觀後感

2017年感動中國支月英事蹟材料及觀後感

  2017年感動中國支月英事蹟材料及觀後感

  2月8日晚,江西一位平凡的鄉村教師站在了2016年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的頒獎舞臺上。她叫支月英,36年來堅守在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從“支姐姐”到“支媽媽”,一張小小的山村講臺,彰顯出她內心的大愛。當晚,當記者獨家連線在北京頒獎現場的支月英時,她略帶激動但言語樸實無華的言語中,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想孩子們了,我好想趕快回去看到他們。”對於獲得的榮譽,支月英稱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做著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才能有希望。”

  承諾:36年紮根鄉村講臺

  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隻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

  一到白洋教學點,她發現這裡條件比想象中還要艱苦。學校地處江西省奉新縣和靖安縣兩縣交界的泥洋山深處,交通不便,離最近的車站都要20多里地,師生上學全靠兩條腿在崇山峻嶺間爬行。山村生活條件異常艱苦,食品稀缺。支月英像當地人一樣,自己動手種菜。當地老百姓十分疑慮:這外地姑娘能堅持下來嗎?是不是想過渡一下,過不久就溜掉?這話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窮,前些年,教師如同走馬燈似的來了又走。但過了一年又一年,鄉親們不但看到支月英堅持了下來,還看到無論颳風下雨、結冰打霜,她都一個個送孩子回家,像自己親人一般對待。於是鄉親們議論開了:“這位老師靠得住,肯定會用心思教好我們的孩子!”但也有不同聲音,“莫想啊,頂多再過兩年就會走掉,我們這地方哪能留住這般好老師啊!”冬去春來,寒來暑往。這位外鄉

  “不是看到希望才堅守,而是隻有堅守才能有希望”

  在白洋山村,支月英與一雙雙渴望知識眼睛相伴。她教孩子們讀書識字,唱歌跳舞,認識大千世界。但貧窮的山村並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顯落後。但艱苦的條件並沒有難倒支月英。剛參加工作時,她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有些孩子交不起學費,家長不讓孩子上學,支月英經常為學生墊付學費,墊著墊著,有時買米買菜的錢都不夠,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勸她趕緊離開,她總是笑著說:“日子會好起來的!”後來,支月英被任命為校長,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擔教育教學任務,還要做好教學點的管理服務工作。

  窮山村的學校破爛不堪,她買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風拒之窗外,學生在教室裡暖洋洋的。學校不通班車,每逢開學,孩子們的課本、粉筆等都是支老師和其他幾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運上山的,一趟下來,腰痠腿疼,筋疲力盡,渾身酥軟。山村的家長重男輕女,不讓女孩讀書,支老師走門串戶,與家長促膝談心,動員家長把孩子送來學校,沒讓一個山村孩子輟學在家。

  母親從老家來學校看她,看到女兒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對母親說:“這裡山好,水好,村民樸實善良”。母親心疼地說:“你就淨說好!”她只是望著母親笑。其實她心裡裝滿了對親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嘗不想盡享天倫之樂,但她更願意把愛意播撒在這青山綠水,讓這份愛生根發芽,承載起貧瘠山村的綠色希望。在頒獎現場,當記者連線支月英時,她用樸素的語言告訴記者:“我就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人,做著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才能有希望。”

  一人一校多次婉拒調任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支月英除了自學外,每年都積極參加各類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水平。她努力創新教學方法,不斷學生學習效率,總結出適合鄉村教學點的動靜搭配教學法。她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把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在她眼裡沒有差生概念,只是愛好和特長不同。她循循善誘的教誨,像甘泉、像雨露,滋潤著每年一個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個又一個學生走出大山,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別辛苦,支月英老師經常累得頭暈眼花。她血壓偏高,導致視網膜出血,只有一隻眼睛正常。更讓人揪心的是,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講課的她身體劇烈疼痛,幾位家長迅速把她送往醫院,醫生診斷她身患膽總管膽囊結石,並馬上進行了手術。住院的幾天,她心裡一直惦記著她的學生。剛剛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學校。2012年暑假,為了解決白洋村教學點校舍破舊問題,上級教育部門決定新建校舍。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邊教學,一邊照料施工,幫工人做飯,將丈夫也拉來幫忙。整個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過的。如今嶄新的校舍寬敞明亮。鄉親們看到嶄新的校舍,感動不已。

  既是校長、老師,又是保姆,上課教書、下課照應學生玩耍。家裡人擔心他的身體,總是說:“你也年過半百了,身體又不好,別的老師都往山外調,而你還往更遠的深山裡鑽。”她樂呵呵地說:“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裡、山旮旯裡的孩子誰來教育,山區教育誰來支撐。”各級領導關心她,幾次要給她調換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絕。

  “我虧欠了自己孩子,但我有了更多的孩子”

  支月英其實也有自己的孩子,但為了山裡的孩子們,她選擇了虧欠。“這麼多年來,我虧欠了孩子太多,但為了山裡的孩子,我只能祈求孩子的原諒,因為我放不下山裡的孩子們,他們也是我的孩子。”支月英略帶哽咽的說出這番話,“不過我的孩子現在已經完全理解我了,並且也非常支援我。”

  這次參加頒獎,支月英離開教學點已經有一段日子了,但山裡的孩子們卻心心念唸的牽掛著她,“孩子的家長們都透過微信向我拜年,孩子們也在微信裡奶聲奶氣地說想我了,其實我也非常想他們,非常非常想,我迫不及待地想趕快回去看到他們。”

  “我只希望山裡的孩子們,能好好學習,走出大山,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這就是支月英對孩子們最大的希望。

  2017年感動中國支月英事蹟材料及觀後感

  35年來,她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嶇、坎坷的山村小路;

  35年來,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愛的山村孩子;

  35年來,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艱苦的山村教學;

  35年來,她心中始終篤定的一個目標,那就是教好深山的每一個孩子……,做一棵大樹、守望那片深山。今天,她做到了,用35年的堅守做到了。

  她就是2010年度“感動奉新士佳人物”,2011年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13年宜春市最美勞動者、道德楷模,2013年張麗莉式優秀教師,全國模範教師龔全珍式好乾部、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江西省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的女教師支月英。

  一、山村講臺,默默地堅守

  1980年,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透過考試,毅然選擇宜春地區(現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鄉泥洋村小學當了一名深山孩子王,她不顧家人的反對,遠離家鄉,隻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不通班車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

  一到目的地,她發現那裡比想象中的還要艱苦的多,學校地處奉新和靖安兩縣交界的泥洋山深處,這裡交通不便,離最近的車站都有20多里,師生上學全靠兩條腿在崇山峻嶺爬行。山村生活條件異常艱苦,食品稀缺,支老師象當地人一樣,自己動手種菜做飯。

  當地老百姓十分疑慮,這外地姑娘能堅持下來嗎?是不是想過渡一下,過不久就溜掉,這話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窮,前些年,教師如同走馬燈似的來了又走。過了一年又一年,家長們不但是看到支月英硬是堅持下來,還看到她無論颳風下雨、結冰打霜,她一個個送孩子回家,跟他們聊聊,像自己親弟弟、妹妹一般對待,他們才信任這位姑娘了,於是議論開了,“嗨,這位姑娘靠得住,恐怕會用心思教好我們的孩子!”但也有風言冷語說的,莫想啊,你看咯,頂多兩年就會走掉,我們這地方哪能留住這般好的姑娘啊!

  二、孱弱身軀,為山村孩子遮風擋雨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她留在大山與一雙雙渴望知識大眼睛相伴,她教孩子們讀書識字,唱歌跳舞……,家長們看在眼裡,喜在心頭,經常翹起大拇指,讚不絕口地說:“嗯,這姑娘不錯,是位好老師……”當然,這個“好”不是短暫一兩天、一月或是一年的,更不是一個、兩人或幾個人說了算的,要得到長久的口碑並非這麼簡單。

  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資只有二十幾塊,有些孩子交不起學費,支老師總是為學生墊付學費、買文具,有時甚至把自己買米買菜的錢都墊上了。

  窮山村的學校破爛不堪,她買了薄膜等,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風拒之窗外,學生在教室裡暖洋洋的。

  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有些孩子交不起學費,家長遲遲不讓孩子來報名,支老師總是自己為學生墊付,墊著墊著,有時買米買菜的錢都不夠,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她笑著說:“日子會好起來的!”

  兩年後,她被提拔為校長,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既要承擔比別的老師還要重的教學任務,還要做好下面兩個教學點的管理工作。

  學校不通班車,每逢開學,孩子們的課本、粉筆等都是支老師和其他幾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運上山的,一趟下來,腰痠腿疼,筋疲力盡,渾身酥軟。

  山村的家長重男輕女,不讓女孩讀書,支老師走門串戶,與家長促膝談心,動員家長把孩子送來學校,硬是沒讓一個山村孩子輟學在家。

  有一回,也是最後一回,母親從老家來學校看她,看到女兒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老師對母親說:“這裡山好,水好,村民樸實善良”。母親還是心疼地說:“你就淨說好!”她只是望著母親笑。其實她心裡裝滿了對親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嘗不想盡享天倫之樂,但她把深深的愛藏在心裡,客觀現實沒讓她有這個機會。

  三、忘記自我,心繫山裡娃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別辛苦,支老師經常累得頭暈眼花。她血壓偏高,導致視網膜出血,只有一隻眼睛能夠正常使用。更讓人揪心的是,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講課的她身體劇烈疼痛,幾位家長迅速把她送往醫院,醫生診斷她身患膽總管膽囊結石。住院幾天,她心裡想著學生,剛從醫院出來,支老師又出現在教室裡。

  各級領導關心她,幾次要給她調換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絕。

  四、更苦環境,彰顯著本色

  2012年2月,組織上考慮到支老師年紀偏大,身體欠佳,決定再次調她到中心小學任教。就在此時,一個距離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遠山村——白洋村村民也是她當年的學生聯名請求支老師到白洋村任教。既是校長、老師,又是保姆,上課教書、下課照應學生玩耍,家裡人擔心他的身體,總是說:“你也年過半百了,身體又不好,別的.老師都往山外調,而你還往更遠的深山裡鑽。”她樂呵呵地說:“三十多年都幹過來了,何苦還要打退堂鼓呢?”她還說:“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裡、山旮旯裡的孩子誰來教育,山區教育誰來支撐。”她再一次做通家人的工作,承擔起白洋教學點全部工作。

  2月的山村,久雨低溫,支老師除了教學工作,還經常在泥濘的山路上接送學生,孩子們進步很快,令家長們讚歎不已。

  2012年暑假前,為了解決白洋村教學點校舍破舊問題,上級決定新建校舍。支老師起早摸黑,一邊教學,一邊照料施工,幫工人做飯,將丈夫也拉來幫忙,整個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過的。領導看到學校沒有活動場所,決定再建新校舍,她又像建自家房子一樣,再一次一邊教學,一邊照料施工。當地老百姓說:“從未見過這樣的好老師。”如今,嶄新的校舍,寬敞明亮。家長們看到嶄新的校舍,感動不已。

  支月英的事蹟感動了許多村民,2013年春節,在外打工的村民李自良回家過年,聽著村裡人述說支老師為學校為孩子做的點點滴滴,主動捐錢4000元為學校購置了一批新的課桌凳。

  五、潛心學習,認真教書

  為了教好書,支月英老師除了自學外,她每年都參加了上級組織的各類培訓,均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近幾年,她一人一校,為了提高效率,她努力創新教學方法,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學習,她採用了動靜搭配的教學方法,即一個班級上課,另一個班級做作業。支月英老師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她眼裡沒有差生概念,她認為學生不能以好壞區分,只是愛好和特長不同,她把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循循善誘的教誨,像甘泉、像雨露滋潤著每年一個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個又一個學生走出大山,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她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整整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

  六、不滅紅燭,大山的女兒

  支老師現已年過半百,家人都希望她退休,好好休息,但村民們有許多的不捨,有的村民甚至問她,支老師,你退休後我們還要求你繼續到這任教。她感動地回答:我是大山的女兒,如果身體允許,我就一直教下去。

  支老師常常思量人生的價值,得失兩衡,她覺得自己雖然沒有別墅,沒有寶馬,但她感到自己活著心底比千萬富翁還舒坦,當在千里之外創業的學子來看望她,親切擁抱她的時候,這種幸福感有多少人能夠品味到,這才是價值無限的享受,這才是湧動心絃的韻律,這才是青春奉獻的報償!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支老師雖然因身體狀況有時力不從心,但她還是堅守自己崗位,夜晚還在燈下鑽研教材,幫助學生做夢、圓夢,做一個智慧性的好老師,支老師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奇蹟,只是在山旮旯的小學平平凡凡地工作三十多個春秋,人的人生有多少個三十多年,而且是青春煥發的三十多年,她的故事感動了學生、同事和家長。

  支老師的事蹟感動著大家,黨和人民也看到了她的付出。近十年來,她連續十年被澡下鎮黨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多次被評為鎮、縣優秀老師等。

【感動中國支月英事蹟材料及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