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歷史片《孔子》電影觀後感

歷史片《孔子》電影觀後感

歷史片《孔子》電影觀後感

導語:僅僅憑著一腔浩然正氣和對道義的堅定信念,與妄自尊大、恃強凌弱的齊國針鋒相對,舌戰齊國君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這部歷史片的觀後感文章,僅供參考!


歷史片《孔子》電影觀後感

昨晚,去看了這個新年裡聲勢造得很足的電影《孔子》。

儘管知道凡動輒投資上千萬的大片都是要考慮票房的,既要票房就得考慮觀眾的欣賞口味,不可能完全按照或者接近歷史的真實去拍,那麼編劇和導演究竟會把經過人們千百年的認識而且已經基本定型的孔夫子拍成什麼樣呢,的確很想知道,卻又擔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但聽電影《孔子》的某主創人員說,觀眾看電影《孔子》,如果不哭,就不是人。如此信心滿滿,言之鑿鑿,更讓人充滿期待。

影片從51歲的孔子作為政壇新星在魯國崛起講起,前半部分一開始便是殘忍的活人陪葬,表現了當時周天子已無力掌控天下,而魯國國君衰微,國家政權實際上由當時掌握軍權的三桓掌控,他們囂張跋扈,為所欲為的時代背景,接著敘述了孔子一生中最值得一提的兩大政績——夾谷之會和隳三都。後半部分則主要講述孔子如何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包括“子見南子”、“陳蔡絕糧”、“子路問津”等片段,最後是魯國大夫季氏在內憂外患中幡然醒悟,孔夫子的治國才能不可小覷,於是放下身段,誠邀孔子回國,並接受了在外顛沛流離十九年的孔子提出回國後絕政治,治教育的條件。

看完影片後,感到有三點不可思議之處:

一是我們只知道孔子是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沒想到他老先生還是一個軍事家。在“夾谷之會”和“隳三都”中,設計之巧妙,佈局之合理,安排之周到,僅僅憑著一腔浩然正氣和對道義的堅定信念,與妄自尊大、恃強凌弱的齊國針鋒相對,舌戰齊國君臣,生生迫使齊國退回了侵佔已久的“汶上三城”。這當然大快人心了,誰說孔子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卻做成了很多軍事家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

二是影片後半段的“陳蔡絕糧”中,孔子師徒被困陳蔡間多日,七天七夜粒米未進,而孔子卻依然氣定神閒地撫琴,以這種方式轉移飢餓的注意力當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師徒們一人一口分食最後一碗馬肉湯後,弟子們不是倒臥在地以儲存體力,而是居然有力氣圍著老夫子和他的琴聲運動起來,這不合常理的舉動,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三是師徒們周遊列國途中遇到了冰裂,當時孔子的一車書掉入冰窟,孔子最器重的弟子顏回像羅盛教那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潛入冰下打撈竹簡,孔子及其眾弟子趴在冰窟邊緣呼喊痛哭,但既無人和顏回一道下水撈竹簡,也無人下水力阻顏回的愚蠢行為,直至顏回凍死。這個極不靠譜的煽情情節,既褻瀆了孔子,又褻瀆了顏回。毫不誇張地說,作為好學生,顏回肯定把這些竹簡的內容深深刻在腦海裡了,難道為了老師的心血,就有必要犧牲性命嗎?莫非正如旁邊的觀眾調侃道是為了搶救文化遺產?而孔子堅持萬物之靈的人始終是第一位的觀點在《論語·鄉黨十》中就非常清楚。“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顏回和竹簡,孰輕孰重,這不是明擺著的嘛?!

所以,看完電影《孔子》後,我沒有哭。環顧四周,在這場滿座的電影院中,也沒有看到任何一個人哭。

歷史片《孔子》電影觀後感

昨晚攜全家去看了場電影《孔子》,離場時已經23點了,看到還有很多年輕人在等候入場。在看電影之前,我問女兒,你知道孔子嗎?她說:知道,可又不知道。孔子在很多國人的心目中是個聖人,但卻又是非常的模糊。

一部電影,家國天下,短短2小時,一個2000多年前栩栩如生的孔子展現在我們面前,同時電影也將孔子所通之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都在電影中得到了恰到好處的再現,一氣呵成,感謝曾執導過《雍正王朝》、《喬家大院》、《漢武大帝》、《芬妮的微笑》等著名影視劇片的中國第五代導演胡玫,她果然不負眾望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率真可愛的孔子形象。

孔子的電影是非常的難拍,弄得不好,難免說教,孔子是個聖人,但同時也是個普通人,他是聖人,巍峨聳立,為萬世師表,但在觀看電影之前最擔心的是電影流於說教,幸好導演的功力加上幾位大牌明星的表現也算可圈可點,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電影儘可能的逾越了此類古裝片的“臺詞檻”,既未戲說,又輕鬆詼諧。

電影所選取的一些故事單元也比較吸引人,孔子由中都宰而大司寇,進而代國相;夾谷會盟,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叛將陷都,鎮定自若,救大廈之將傾;墮三都,三桓掣肘,功虧一簣。比射藝奪兵符,守周禮以身作則,機智辯勇救家奴,一把古琴彈得如痴如醉;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弟子顏回、子貢、子路、冉有性格各異……,影片中有東周諸侯爭霸的宏大戰爭場面,也有子見南子時說的“愛德如愛色”的觀眾笑聲,讓我們有幸對兩千年前的這位君夫人想象一番,周遊列國,或許也只有這位君夫人才算得上是知己,因此對君夫人的離去心中不禁惋嘆,也客觀上調節了下半場故事的節奏。

孔子最初的形象是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批林批孔運動中鋪天蓋地的孔老二漫畫,小時候連環畫中的孔老二如“喪家之犬”到處周遊列國。電影在下半場表現孔子十幾年食不裹腹,衣不蔽體,顛沛流離的流浪生活,雖然狼狽,卻表現了孔子及其弟子們始終不渝追求、堅持、宣揚信念的精神,這也是電影比較感人的地方,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在看完影片後評論到:“孔子是一個偉大的失敗者。這個世界不應該是一個成王敗寇的世界,不是說誰成功了,我們就去頌揚他,我們頌揚一個在他活著的時候沒有實現自己理想的人,我活著的時候沒有勝利我不要緊,我相信我的思想在以後會穿越宇宙會讓後人感動。”

孔子在70歲的時候才回到故鄉魯國。開始整理文獻,言傳身教,他一生培養了3000弟子,更深深地影響了2000多年中華的思想和文化,從這點說孔子是個成功者。

其實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去了解一點孔子的思想。

歷史片《孔子》電影觀後感

電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為什麼今天我還是要寫觀後感呢?因為我覺得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談到文化信仰我們想到的那首當其衝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禱告於你丘山而得名。電影中孔子的出場已經是一個大夫的身份了。但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雙親,所以孔子對下層百姓的疾苦特別的關注,回到電影上來。電影中的'周潤發給我們很好的詮釋了孔子的許多東西,讓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電影《孔子》裡面有很多與史書記載不一樣的地方,首先就是前面的孔子擂鼓為戰士壯威,接著是孔子與魯公一起出面說服齊王收復失地然後就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的死,都與歷史不符。史書上沒有記載孔子與魯公一起去談判的,而記載的是孔子從天而降前來護駕的,這樣一改似乎讓人覺得更加真實!歷史上也沒有類似於有沉書入水然後顏回去撈的事情。顏回史書裡面的記載是窮死的,不免有些窩囊,這樣一改反倒顯得他對書籍和老師的熱愛,真正熱愛書的人確實會不顧自己的性命去救書的,沒有什麼迂腐之處!

電影中孔子會見南子的緋聞也被大肆渲染,讓人覺得孔子不再是一個高不可碰的聖人而是一個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孔子也有七情六慾,有一句臺詞是“吾未見如此好色如好德者”,這是我覺得全片中最妙的臺詞,面對一個風情萬種母儀天下的女子,就算是孔子也會動容的吧!

全篇最感人的一幕我覺得是孔子和一群弟子一起回到魯國以後,孔子跪在城門下,磕頭行禮口中反覆唸叨著:“我的祖國,我終於回來了!”這個時候孔子已經年過半百了,但是還是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國,儘管曾經別人趕他走,但是當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回國。這種胸襟不愧是我們的聖人,這裡看得出孔子的偉大!

看電影孔子,我們用平常心看他的可愛,用恭敬心看他的偉大:原來這就是我們的聖人孔子傳奇的一生!


【歷史片《孔子》電影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