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哈姆雷特讀後感300字

哈姆雷特讀後感300字

哈姆雷特讀後感300字

導語:《哈姆雷特》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的一部悲劇作品。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

哈姆雷特讀後感300字

以前,常聽人說《哈姆雷特》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我沒有親見,自然也無從說起。如今,我讀了一遍,心中頗有一番感慨。伴隨著淡淡的悲傷,哈姆雷特本性之善、意志之堅、復仇的願望之切等特點,無不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我覺得,哈姆雷特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他的靈魂也因他的英雄舉動走得遠於他人。

哈姆雷特是英雄,他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人性和情愛。正因為如此,他能對母親發出心底的憤怒,面對奧菲利婭的死,他悲痛欲絕,而當他面對自己的仇人、國家的仇人時,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猶豫不決、遲遲不願行動。如今讀來,我仍能感受到他當時內心的矛盾和痛苦的掙扎。什麼才是英雄?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莎翁的過人之處,在於他擺脫了古人將英雄神化的寫法,他寫活了哈姆雷特。這個人物感動了讀者,讓人覺得,彷彿真有這樣的一個人站在我們的面前。讀罷此劇,我的心裡再也不能平靜了,胸中掀起的激情使我發出了來自內心的感嘆:哈姆雷特,我為你喝彩。

哈姆雷特讀後感300字

《哈姆萊特》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創作於1601年,是四大悲劇之首,集中體現了莎士比亞的思想特點和創作成就,被譽為莎翁戲劇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顆鑽石,它是莎士比亞的驕傲。

《哈姆萊特》主要寫丹麥王子哈姆萊特為父王復仇的經過。後來用“哈姆萊特”來比喻那些遇事猶豫不決,顧慮重重的人。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就概括了他的複雜性。

莎士比亞在劇中說:“這是一個顛倒的時代”。不錯,彼時丹麥國的狀況是:婚禮緊接著葬禮;敵軍壓境,宮中卻仍在縱慾狂歡;朝廷裡眾大臣爾虞我詐,互相傾軋;社會上民眾群情激奮。這就是我們的主人公哈姆萊特生活的時代與環境,這一切造就了他的性格與一系列看似怪異的行為。

在我看來,哈姆雷特整個人都籠罩著悲觀主義色彩。在哈姆雷特的理想幻滅後的眼中,人類本體是醜惡的,他對人的這種認識帶有偏激。所以,既然人在本體意義上是惡的,那還值得鬥爭嗎?人活著還有意義嗎?

這種種的考慮,無不造成他復仇行動上的猶豫延宕。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重重的顧慮是我們全變成了懦夫,決心赤熱的光彩,被審慎的思維蓋上了一層灰色,偉大的事業在這一種考慮之下,也會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動的意義。”

其實很多時候,對於未知的事情,我們總是抱著保留的態度,對於未知的領域,我們總是猶豫不前。因此對來之不易的機會,我們就這樣白白地放棄了。或者有些時候,碰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如奸王克勞狄斯所說,“因為旁人弄舌插足、老天節外生枝,這些都會消磨延宕想做的願望和行動;該做的事情一經耽擱就像那聲聲感慨,越是長吁短嘆越會銷蝕人的精力和志氣。”所以,想做的,想到了就該做!

哈姆雷特讀後感300字

很久以前便聽到他人介紹《哈姆雷特》,聽說是一部接觸的作品。當時的我還不以為然,而如今,有幸讀了這本書,並寫下了這本書的讀後感。莎士比亞以巧妙的手法將哈姆雷特帶到我們的眼前。 人之初,哈姆雷特在最初是天真而幸福的,對未來有著無限的嚮往。但現實的'殘酷迫使著他一步步走向傷心,父親的暴死,母親的改嫁,他也開始憂傷,孤寂,漫無目的地活著。而在鬼魂告訴了哈姆雷特放棄了平淡安逸的生活,運用自己的智慧去尋找真相,辨別真實。最終面對敵人時,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猶豫不決。 也許哈姆雷特並不完美,也許你認為他並不是英雄。在莎士比亞的筆下,他並不如古代的英雄被誇大被神化。我覺得這樣的他更加真實,因為他是人,不是神,他擁有人的情感與思想。這樣的他,我覺得是真正的英雄。 在面對母親的改嫁時,他發自內心的憤怒;面對奧菲利婭的死時,他又悲痛欲絕;面對敵人時,善良與憤怒的矛盾則充滿了他的心。 一萬個人眼中一萬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眼中的哈姆雷特都不一樣。也許在少年時,你會被《羅密歐與朱麗葉》感動,而又覺得《暴風雨》不知所云。但在漸漸的成長中,你又會覺得後者更加有吸引力。《哈姆雷特》卻是莎士比亞卻受爭議的一部,因為他談到了人生的選擇。我們的每一次成長,每一次選擇,都伴隨著哈姆雷特的影子。我認為這本是永恆而不朽的。


【哈姆雷特讀後感3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