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羅密歐與朱麗葉戲劇解讀

羅密歐與朱麗葉戲劇解讀

羅密歐與朱麗葉戲劇解讀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其中幾乎家喻戶曉的一部,其主人公已成為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出名、最大方、最受讀者寵愛的一對情侶,劇中超越時空的絕對詩意及其道白迄今仍然沁人心脾,令人過目成誦。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相關文章吧。

羅密歐與朱麗葉戲劇解讀

第一天

朱麗葉:等待相親 一見鍾情 接吻

羅密歐:見異思遷 一見鍾情 接吻

第二天

朱麗葉:做春夢 私定終身 結婚

羅密歐:闖豪宅 私定終身 結婚

第三天

朱麗葉:死了表哥 嚎哭 被逼婚 上床

羅密歐:死了摯友 殺人 被放逐 上床

第四天

朱麗葉:詐死

羅密歐:流放

第五天

朱麗葉:復活 自殺

羅密歐:殺人 自殺

另外在故事發生的五天裡,兩人共見面五回(第二幕見了兩次,分別是陽臺幽會和結婚儀式)。

與此同時兩人還在不經意間和解了兩個家族的恩怨情仇。

再請記住這是兩個未滿20的青少年在五天內做的事。多麼緊湊高效。

那麼你還在為自己患有拖延症尋找理由嗎?

羅密歐與朱麗葉戲劇解讀

莎翁的劇作總是對人有著深刻的其實,每一部都堪稱經典,我們往往從中得到啟發,感受到人性的美。在這些偉大的作品中,涉及的愛情主題數之不盡,而其中最為悽美、影響最大的當屬《羅密歐與朱麗葉》無疑。

分屬維羅納的蒙太古與凱普萊特這互相敵視兩大家族,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因此而歷盡艱辛。他們一位是家中的少爺,另一位是深閨的小姐,這個設定與中國傳統的才子佳人類的小說十分相似。而和中國傳統的含蓄不一樣,西方對愛情的表達相對直接,他們互相愛慕,傾訴衷腸,而羅密歐與朱麗葉在窗臺前相遇一幕早已成為不朽的經典。而像中國的四大古典名劇中也有類似的情節,但更為悽美(如遊園驚夢)。而通常這種才子佳人類的情節大多以悲劇告終,或是勞燕分飛,或是雙雙殉情因為要是完美結束的話,劇情就會流於俗套但總以悲劇告終,是否也是一個俗套呢?顯然我們不能這樣把它們簡單分類,因為無論是悲劇還是喜劇,決定其是否偉大必須看作者能否對人性有著很好的把握上當然,莎翁是這方面的高手,因而他的劇作總是開創經典,而不是流於俗套。

全劇有幾個閃光點,或者說是主要的矛盾衝突,如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第一次見面,互訴衷腸;提伯爾特與邁丘西奧決鬥,提伯爾特暗算邁丘西奧將其殺死,而羅密歐受復仇女神的驅使再也顧不上親緣關係,在決鬥中將提伯爾特殺死,並遭流放;羅密歐得知朱麗葉的死訊,從曼多亞回到維羅納,在進入朱麗葉的墓室前與巴里斯決鬥並將其殺死,後來看見假死的朱麗葉,傷心過度,服毒自盡,而甦醒的朱麗葉看見羅密歐的屍體後拔出他的匕首自殺,共赴黃泉(或者是到地獄的第二環?)。而在劇終的時候,互相仇視的兩家人終於和好,頗有中國傳說《孔雀東南飛》的意味,或者是西方的人文關懷。建國後的唯意識形態論往往把一部作品簡單地按XX主義或是XX制度劃分,把過多的政治因素帶入了文學的領域,這種傾向在文學批評中出現得更為頻繁,甚至給《羅密歐與朱麗葉》也扣上了反封建家長制度的帽子。如今看來,實為可笑。羅密歐與朱麗葉之所以死,並不是對封建家長制度提出“強烈的控訴”,而僅僅是為了最純粹的愛情。愛,不能在生前得到,就在另一個世界重逢吧!

劇中有一個關鍵人物的設定讓人覺得比較有意思,他就是勞倫斯神父,他是全劇發展的牽線人。作為羅密歐的好友,他從一開始就得知羅密歐深愛著朱麗葉。後來在二人的要求下,他為兩位有情人主持了宗教婚禮。在羅密歐因為殺了提伯爾特而耿耿於懷時,他安慰了羅,並讓他出逃至曼多亞。他讓朱麗葉假死來逃過與巴里斯的婚禮,但到最後棋差一著,兩人還是殉情而死。從劇中看來,勞倫斯神父幾乎是一個全能的角色,他幾乎解決了一切的.困難這個人物的設定讓我想到了希臘神話對西方文學的深遠影響。傳說有位歌手叫俄耳普斯,他的歌聲感動天地。為了救活他新婚死去的妻子,他不惜闖入冥王哈迪斯的地獄,用歌聲征服了地獄三頭犬,後來還感動了哈迪斯,使哈迪斯答應其偕同妻子離去,但在回到人間之前不可回頭看一眼,否則他的妻子就將永墮地獄。俄耳普斯遵照了這一指示,一直到出口前都沒有回頭看一眼。而就在準備回到人間的一剎那,他忍不住內心的好奇,回頭看了一眼,而他的妻子則從他的手邊重墜地獄。

俄耳普斯的歌聲縱然能夠感動天地,卻無法跨越生死;勞倫斯神父的全能也不能跨越生死,這是我從中看到的相似點。而唯一跨越了生死的,似乎便是愛情了。

羅密歐與朱麗葉戲劇解讀

知道莎士比亞是一個很有名的作家,在文學界是個響噹噹的人物,可是讀他的作品卻很少,也許是對他的盛名有點望而卻步了吧。不過近期讀了他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感慨還是頗深的。

以前也有接觸過這部作品,看書看電影,可是那時候由於沒有留心也就沒有什麼太大的觸動。這一次感覺倒是頗深,也許是自己對愛情的理解更深刻一些了吧。

《羅密歐與朱麗葉》所構造的愛情可謂是風馳電掣、暴風驟雨般的愛情,讓我不得不佩服莎士比亞的想象力。

在中國的傳統印象裡,如此霹靂的愛情是不可能的,他們講究的是一種“小橋流水”式的愛情,是一種含蓄委婉的愛情,也許這也是東西方文化的一個顯著差異吧。所以,由於這樣的文化差異,儘管我處於現代文明的開放之中,還是對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存在著距離上的陌生感。基於我受中國文化薰陶與洗禮的深刻,我姑且以一個東方人的視角來談談這段千古絕戀吧。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讓我想起了《孔雀東南飛》裡的劉蘭芝與焦仲卿,整個愛情故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可見東西方的文化也存在著某些切合之處,讓人在欣賞之餘不禁感嘆。

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愛情是典型的中國式的,他們在深愛的過程中揹負著兩個封建家庭的監視,揹負著一個社會墨守成規的倫理道德,在重重重壓之下卑微地愛著,最終不堪重負,以一段讓人唏噓不已的悲劇命運告終。他們的愛讓我想到了痛徹心扉,讓我明白了纏綿悱惻。那一句“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的告白是她對愛情至死不渝的哭訴,是她對愛情堅決捍衛的遺言。可是,以這樣一種生命終結的方式又能改變什麼?是對方的殉情,是兩家的恍然大悟,還是兩棵樹的連理?

而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則是明顯的西方式的,他們一見鍾情,他們大膽而直白,他們強烈而火爆。他們赤裸裸地表達愛慕之情,他們風馳電掣地私定終身,他們不置可否地堅貞不渝。很欣賞這樣的愛情,但是卻不敢輕易地嘗試,也許是缺乏勇氣,也許是骨子裡的排斥性。他們也太有勇氣了,有一種讓我詫然的感覺。他們是天生的仇敵,卻不顧一切地相愛,當改變不了現狀時竟然毫不畏懼地走向死亡,有一種大義凜然的況味。可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他們畢竟還是幸福的。沒有揹負太多的思想包袱,以自己篤定的方式敢愛敢恨,儘管兩大家族有著不可調和的宿仇。況且,還有一位慈悲的神父在為他們的愛情掃除障礙,這一點是劉蘭芝與焦仲卿望塵莫及的。雖然結局逃脫不了悲慘,可是畢竟轟轟烈烈地愛了一回,也解除了兩大家族的宿仇,這也算是一個好的收場了吧。

雖然都是以悲劇命運結局,可是都好好愛了一回,也算是生命的最後輝煌吧。

這是《羅密歐與朱麗葉》與《孔雀東南飛》的比較,現在,我來談談對故事裡某個主角的愛憎。

羅密歐至始至終都是該戲劇的主角,可是我對他的主觀印象還是頗覆雜的,感覺他並不是一個純粹的人。

在朱麗葉之前,羅密歐愛上了一個女孩,我不知道深刻與否,但是感覺一段感情也不是這麼無根無據的。雖然戲劇裡沒有過多地刻畫那個女孩,可是在常人的眼裡,那個女孩一定也天生麗質吧。不知道那個女孩對羅密歐是什麼態度,不過羅密歐的痴迷倒真的有一點讓我不可思議。這正如勞倫斯神父所說的“難道你所深愛的羅瑟琳,就這樣一下子被你拋棄了嗎?這樣看來,年輕人的愛情都是見異思遷,不是發於真心的。……,難道你現在已經變心了嗎?男人既然這樣沒有恆心,那就莫怪女人家水性楊花了。”可見,勞倫斯神父確實一語中的了羅密歐的某個情感缺陷。其實我很同意勞倫斯神父的這番話,就這一點讓我對羅密歐的愛產生了質疑。在遇見朱麗葉之前,他不是痴迷地羅瑟琳有點精神恍惚了嗎?他不是信誓旦旦地說很愛羅瑟琳嗎?當別人都以為他深陷在羅瑟琳的愛裡而不能自拔的時候,怎麼能一遇見朱麗葉就完全把羅瑟琳拋諸腦後了呢?如此暴風驟雨的速度怎麼能不讓人懷疑他對朱麗葉的愛呢?或者,他遇見另一個更讓他心動的女孩就把朱麗葉拋棄?

我不確定朱麗葉在他的生命裡充當的是什麼角色,或許由於一時的狂熱而瘋狂追求,或許那之前的並不是愛情而是一次心的萌動。可是誰又能保證這一回是發乎情的真正愛情?我不知道莎士比亞這樣構造情節的真正用意是什麼,只是這其中留下太多讓人揣度讓人想象的地方,或許這就是戲劇藝術的本真魅力吧。

姑且不懷疑羅密歐的真誠,如果他真的視朱麗葉高於一切,那還真是朱麗葉的幸福了。有一個如此浪漫熱情大膽真誠的丈夫,我想這也是每個女孩夢想中的美好吧。如果把羅密歐與朱麗葉放置於中國的婚姻觀裡,他們的結合是再合適不過得男才女貌、天生一對了。或許還會豔羨了不少有情有義的男孩女孩呢。

不過還是很欣賞羅密歐的,他敢愛敢恨,認定了的目標就毫不遲疑地追逐,沒有絲毫的躡手躡腳,帶著他特有的狂熱與個性,並懂得利用有利的幫助。如果照這種趨勢發展,在當代社會,他會是一個很優秀的領袖人物。

一見鍾情式的愛情,莎士比亞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劇作裡表現地淋漓盡致,只可惜,這一曲愛情悲歌悲痛地近乎讓人惋惜。

暴風驟雨裡的愛情絕唱,綿延了許多個世紀,而如今依舊在人們的懷念裡不斷重溫,可見其永恆的經典魅力。

如果愛,雖然不“羅密歐與朱麗葉”,但是也得刻骨銘心地深愛一回,以祭奠一顆苦苦尋覓的心……

【羅密歐與朱麗葉戲劇解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