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科幻電影人工智慧觀後感

科幻電影人工智慧觀後感

科幻電影人工智慧觀後感

《人工智慧》講述21世紀中期,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一個小機器人為了尋找養母,為了縮短機器人和人類差距而奮鬥的故事。我們來看看相關文章怎麼描述吧。

科幻電影人工智慧觀後感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把注意力給了小男孩大衛。

我在這裡只想寫點話給卑微的泰迪。

泰迪也是人工智慧,但他不如大衛高階,也不具有人的形態。可既然是智慧(具有部分智慧),它就會希望獲得愛。

泰迪教大衛寫字,寫的內容是:“馬丁和大衛是媽媽的兒子,但泰迪不是...”

媽媽的頭髮掉在地上,兩千年後,泰迪從它的肚子裡掏了出來使媽媽復活。其實,當馬丁跟大衛說,剪來媽媽的頭髮能使媽媽愛上自己時,泰迪也相信了這個謊言,夜裡跟著大衛潛進媽媽的房間,並把掉落的頭髮儲存了兩千年。

當大衛和泰迪被遺棄後,這隻小熊執著地跟著大衛,為什麼?在機器人屠宰大會上,跟著大衛它很可能會死,跟著那位小女孩它才更安全。但它說:“我必須找到大衛!”

因為泰迪和大衛一樣,它相信匹諾曹的童話故事,它也想見到藍仙女。也許,藍仙女把大衛變成真的小男孩時,也會順道把它變成真的生命,或許變成小男孩,或許變成可愛的小動物。泰迪深深地渴望被愛,但它不敢奢求,更從未說出口。

最後,當大衛和媽媽幸福地睡在一起時,泰迪也爬上了床,靜靜地坐著。

不論是關於頭髮的謊言,或是匹諾曹的童話,還是復活一天的迴光返照......泰迪一直沒有放棄它那卑微的希望。

科幻電影人工智慧觀後感

他的程式是愛。當愛成為他生存的唯一理由,這個孩子無法不窮其畢生去尋找、去等待,千年萬載,輪迴往復。

“讓媽媽愛我”——這樣一個簡單到極點的願望,在孩子蔚藍的眼睛裡閃爍。

我又怎麼能忍住自己的淚水,為了他,為了他從出生就註定無法抹去的烙印。他是機器,它的程式是愛。

美麗的藍衣仙女,在孩子的擁抱中風化瓦解,變成無數猙獰的碎片。仙女殘破的面頰溫柔依舊,但是她曾經優雅的身軀居然是一具空殼——童話和夢想的空殼,人類謊言鑄就的殘軀碎體,就這樣冰冷冷地展現在孩子面前(——斯皮爾伯格,你實在是太殘忍了!)

他象一個男子漢那樣關切地俯下身,為媽媽送上清晨的第一杯咖啡,微笑著看她啜飲。小小的身體努力、認真地挺直著,做她最初的,最後的屏障,小小的,愛的屏障。因為他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再次失去她,永遠地失去她了。他從兩千年之前把她找回來,只為現在這樣斜倚在床邊,獨自一人擁有愛媽媽的時間。他的時間——他們的時間多麼少啊!

當人類已完全滅絕,當文明已成往事。只有一個小小的機器孩子,傳承著愛的使命,延續著人類的靈魂。這不滅的人性精靈,深深烙印在數碼密佈的電路板上,凝聚在那雙蔚藍色的眼睛裡,像天空一樣寂寥,像海洋一般深邃。

斯皮爾伯格的鏡頭如同喃喃低語,屏心靜息地講述著。音樂彷彿遼闊背景下瞬息起伏的浪濤,配合著他的故事。一點點鋪陳,一段段展開,一層層推進,一寸寸深入人心。最後,隨著男孩的複製品媽媽沉入永恆的睡眠,這個小小的機器也靜靜睡去。故事終結,該講的,不該講的,都已經結束了。

在時間的`永恆之河中等待是一種怎樣的詛咒?等到絕望之日慢慢降臨,願望才能得以解脫。

這種漫長的等待讓火柴放棄了對永恆的企望。同時默默慶幸:屬於自己的時間是有限的--這是一種幸福。在我有限的生命中愛過,被愛過,是幸福中的幸福。

科幻電影人工智慧觀後感

感謝庫布里克與斯皮爾伯格聯手為我們獻上了這部《AI》,我相信它將經受時間的考驗,成為一部經典。如果這是部庫氏單獨完成的作品,那麼它必將會獰厲而更具穿透力,但斯皮爾伯格為它披上了層溫情的外紗,將《AI》製成了塊酒心巧克力,醇美而意味深長。作品對人類、宇宙的終級思考和關懷並不是我所能完全把握和理解,所以以下我將開始關於這部影片的無主題漫遊:

一、誰是造物主?

影片開始的一個畫面就耐人尋味:Hobby教授在屋內發表著自己的高論,窗外是象徵公司的雕塑(一個抽象化了的人的形象,堅毅有力,在片中多次出現),強烈的光線使它顯得朦朧而神聖。我不由想到中世紀的哥特式教堂,高聳入雲的尖塔,透過五顏六色玻璃射入的光線,烘托出教堂的莊嚴和宗教的權威,人們虔誠地禱告懺悔……而在這時,人類自身取而代之,成為崇拜的偶像。在這有趣的構圖中,Hobby教授的形象始終是清晰明確的,而景深處的雕塑模糊渺小。Hobby教授光亮的前額,深邃的眼神,時刻提醒著我們:在這個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人類壓倒一切,在地球上無處不顯著強勢。

在這樣一個時代,誰是造物主?上帝嗎?不,早在尼采就宣告了它的死亡,科學使一切解碼化,世界失去了魔力和神秘,宗教喪失了神聖性,人類拋棄了敬畏之心。當人類感受到自身的力量,便要求自己扮演造物主的角色。Hobby教授不就是典型嗎?他要製造懂得愛的Mecha,片末David 在 Hobby教授的辦公室內發現了流水線上無數的自己,那上面寫著“At last---A love of your own”,我不知道擁有了自愛之心的Mecha與人類又有何差別。但人類是否便有資格成為造物主呢?讓我們進入Flesh Fair去看看。

二、Flesh Fair

這是個古羅馬鬥獸場與現代搖滾演唱會相結合的光怪陸離的世界。正如現今有人反對全球化,在那個時代反對濫用Mecha也是大有人在。人類強烈意識到了自己的危機,科技是把鋒利的雙韌劍,一步步為人類挖掘自身的墳墓。已見末日卻無力迴天的人們絕望地聚會,在瘋狂屠戮Mecha中取得無謂的快感,享受最後的狂歡。

看看關在籠內的Mecha們,他們求饒並彼此寬慰,再看看臺上各個年齡Orgas面對殘酷的炮轟、腰斬、五馬分屍時的冷漠和叫囂,我不知說出“我覺得mecha更有人性”這樣的話是否很可笑,但這就是flesh fair給我的感受,如果古羅馬競技在血腥之餘還展示了人的力量,那這就是泯滅人性的屠殺(毀壞?)。科技沒有給人以真善美,全知的世界消去了人類的虔誠和敬畏,在恐懼和無所適從中,惡的本性暴露得淋漓盡致,然而對mecha的殘暴破壞,事實上是徒勞無力的,連joe都意識到:“在世界末日來臨時,剩下的會是我們mecha,而非人類。”

托馬思庫思認為科技並非在不斷進步,不斷引導人類向那越來越偉大的真理邁進,而只是不斷地發現問題。我在想,當問題多到無法解決時,人類怎麼辦?人類不僅成不了造世主,而且將失去整個世界。

三、David自殺的意義

我不敢確認david跳下深海是否算得上自殺,但如果就此誤讀,又能引出個有趣的話題。

我們可以先探討一下那個時代的人類有無自殺的可能,如果將一般意義的自殺定義為向曖昧的世界無意義性邊界發起的最後衝擊(劉小楓語),排除因世俗事物偶然脫節引起的自殺,我們要追尋的也就是那個時代的人們是否還有賴以安身立命的價值信念。可以想象在那時近代理想主義的信仰和價值依據,無論是上帝還是理性科學都已被顛覆,追求藝術審美來確信自身價值也不大可能,人們不再思考世界意義的有無,只是用虛無主義歸避問題或是享樂主義麻痺人生,色慾之都Rouyh City 就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

既然人類都已不再尋求死亡,David作為一個機器人的自殺行為就更顯出其意義。我們是否能把David 看作人類自身歷史的濃縮和寫照呢?他被創造,創造的目的一如上帝創造亞當,是用來愛的;他被Monica 輸入程式,於是尋找和獲取母愛成為他的最終目標;也如聖經所述,他必須遭受放逐和磨難,甚至經歷死亡,這是一個自我救贖的過程。最後他虔誠的禱告——人類目前也只走到了這一步。只不過斯皮爾伯格給它加了個光明的尾巴,讓David美夢成真。

David的跳海是他的新生,Joe在被抓走前,喊出了:“ I am ,I was . ”Mecha在自身追尋中暗自到達了終點,這暗示了的是人類的滅亡還是希望?我們都會有自己的讀解和答案……

【科幻電影人工智慧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