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觀書有感朱熹-全文賞析

觀書有感朱熹-全文賞析

觀書有感朱熹-全文賞析2篇

半畝方畝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出自朱燻的觀書有感。以下是PINCAI小編整理的關於《觀書有感》的相關賞析,歡迎大家閱讀和參考!

觀書有感朱熹_全文賞析2篇

【觀書有感】(其一)

(朱熹)

半畝方塘①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②。

問渠③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④來。

【觀書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註釋

其一:①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為南溪書院)內。朱熹父親松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雲:“清曉方塘開一境。 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鑑:鏡。古人以銅為鏡,包以鏡袱,用時開啟。

②這句是說天的光和雲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

③渠:它,指方塘。那(nǎ)得:怎麼會。那:通“哪”,怎麼的意思。清如許:這樣清澈。如許:如此,這樣。

④源頭活水: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學習運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為:因為。

其二:

1.艨艟:也作蒙衝,古代戰艦,這裡指大船。

2.向來:從前、往昔。

3.中流:河流的中心。

譯文

(其一)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其二) 昨天夜裡江邊漲起了陣陣春潮,鉅艦大船輕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來行駛要白費很多推拉力氣,今天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順漂。

《觀書有感》賞析(2篇)

其一

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詩。全詩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池塘並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映照著天光雲影。這種情景,同一個人在讀書中搞通問題、獲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認識時的情形頗為相似。這首詩所表現的讀書有悟、有得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清新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為一位大學問家的'切身的讀書感受。詩中所表達的這種感受雖然僅就讀書而言,卻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可以做廣泛的理解。特別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兩句,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人們也用這兩句詩來讚美一個人的學問或藝術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淵源。讀者也可以從這首詩中得到啟發,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這兩句詩已凝縮為常用成語“源頭活水”,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這是一首極其有藝術哲理性的小詩。人們在品味書法作品時,時常有一種神采飛揚的藝術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形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書寫者內心的不竭藝術靈感。

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形象地比喻豐富的書法藝術靈感才是書法藝術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闡明瞭作者獨特的讀書感受,很符合書法藝術創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藝術創作的本質。

其二

這也是一首藉助形象說理的詩。它以泛舟為例,讓讀者去體會與學習有關的道理。詩中說往日舟大水淺,眾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力氣,而當春水猛漲,即使艨艟鉅艦也如羽毛般輕,自由自在地飄行在水流中。詩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強調藝術靈感的勃發,足以使得藝術創作流暢自如。也可以理解為創作藝術要基本功夫到家,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這首詩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個問題,經過學習忽然有了心得後寫下來的。

從以‘鉅艦大船’作比喻,可能是朱熹所品評的是榜書大字的創作。此詩的寓意也很深,以水漲船高則能夠行駛自在,形象地比喻書法藝術創作一旦靈感勃發,則能夠使書寫一下子變得流暢自如,這不僅僅是書法藝術的一個本質過程,也是一般藝術創作的重要本質。當然,該詩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即朱熹看見書法作品的技藝精煉且生動流暢,品味出熟能生巧的藝術道理。

有人以為詩是形象思維的產物,所以只宜於寫景抒情而不宜於說理。這有幾分道理,但不能絕對化。因為理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現出來,從而使得它 與景和情同樣富於吸引力。同時,理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往往就是非常引人入勝的。(枚乘《七發》正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古今詩作中並不缺乏成功的哲理詩。朱熹是劉子翬學生,他父親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許由於父、師的影響,他 在道學中對文學的評價是比較公正的,也寫出過一些富於生活氣息的好詩。如 這兩首當然是說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斷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 想要不斷有所發展提高才能活躍,免得停滯和僵化。後一首寫人的修養往往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階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裡澄澈,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這兩首詩以鮮明的形象表達自己在學習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啟發性,也 並不缺乏詩味,所以陳衍評為“寓物說理而不腐”。

《觀書有感》二詩所蘊含的道理屬於美學原理範疇,其一首的說理角度是欣賞美,其二首的說理角度是創作美,這種美學原理是帶有一定普適性的。例如:如果讀者拋開詩歌本身的描述物件,完全可以把這種道理引申開來。比如,如果將“書”理解為“書本”,而且書本的內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諸如醫書、哲學書、史書、科技書等等,而是僅僅就文學內容諸如詩詞曲賦散文等等體現文學藝術美的方面,那麼,也可以認為“源頭活水”表達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則表達了“文思勃發”等等。


【觀書有感朱熹-全文賞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