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十二怒漢》觀後感法律

《十二怒漢》觀後感法律

《十二怒漢》觀後感法律

《十二怒漢》影片一開始直入主題,隨著陪審團一個一個的離開,男孩哀傷無辜的大眼睛佔據著整個畫面,很顯然,他是清白的。然後一系列的激烈的討論,到最後反對的人都低下高昂的頭顱,承認事實的真相。下面是《十二怒漢》關於法律方面的觀後感,歡迎閱讀。

《十二怒漢》觀後感法律

再一次被法的精神所觸動,震撼。法是什麼?法是公平,以及公平的可能。法是民主,以及民主的可能。法是即使只有一個人認為他是無罪,那麼就要慎重的再討論再思考,並且保護這樣的質疑和討論。這樣才是對生命的尊重。

其實,拋開教育、環境、社會這些因素不說,人本性都是差不多的,懶惰、偏見、貪婪......中國人是這樣,美國人也是這樣。

當12個陪審團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有的人想著早點去看球,隨便舉手表決一下就結束無聊的討論,反正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有的人則是一開始就帶著對貧民窟孩子的偏見在叫囂著,似乎那些貧民窟的孩子都跟老鼠一樣。有的人則是完全沒有主見,誰有理就聽誰的。當然也有人是正義的,也有人仔細的分析,不放過一絲一毫的細節。

我想說的是,其實這幾類人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是有的。你去中國一些貼吧論壇去看看就知道了,有些人偏執的要死,什麼都看不過眼。有的很無知,把稻草當人參。有的很虛偽,明明不知道什麼是CPI還在那裡湊啊湊的。當然也有很多很有見地很有看法的聲音。

在我們這樣的一個國家,其實最不缺乏的就是聲音和意見。

那我們和美國的差距到底在哪裡?在對法的理解。

在美國,法的第一要素是公平。其次是正義。沒有公平的正義不是真正的正義,正義首先必須是公平的。“辛普森殺妻”案往往成為國內法學家指責歐美法系有失正義的最好例子,總是認為案子最終的獲勝只不過是“富人”的勝利。但是最終打動陪審團的並不是辛普森的美元,無論陪審團做出什麼樣的決定,他們最終的酬勞都只有三美元。是因為警方在調查案件的時候,沒有獲得許可就搜查辛普森的家,在無第三方在場的情況下,就取證。這看似是為了提高辦事效率,實際上在陪審團和法官看來這是對司法公正的踐踏。

而在中國,法的第一要素不是公平和正義,而是權威。誰敢於挑戰權威,誰就要受到法的制裁。從漢高祖的約法三章到大清律,再到現在紛繁複雜的各項法案。法條越來越多,而我們的公平環境似乎越來越糟糕。

因為,在美國,法律保護每個人發表不同意見的權利,保護公平的每一絲可能,所以,即使只有一個人有不同意見,那麼案子就要重新開始。而這種民主的思想深入每個人的骨髓,他們每個人不管高低貴賤從來不放棄追求自己公平公正的權利。在中國,這樣公平的權利似乎保護的力度不夠,人們更看中正義和權威。有多少案子,為了早日破案,都不走法定的程式。有些時候正是因為警方的權利被濫用且無人監督,才導致了重慶那樣的黑惡勢力和經方的無恥勾結、才會出現刑訊逼供黑牢層出不窮。而這樣的風氣也深入一個民族的骨髓。對於權威,人們都頂禮膜拜,小的時候老師家長都說看《新聞聯播》好,為什麼?因為新聞聯播是中央的,中央的就是權威,權威的就是正確的。難道《新聞聯播》就不會錯嗎?難道中央就一定對嗎?而更重要的不在於對錯之間,在於我們對於不正確的事情有沒有言論並且透過言論改變不正確事情的通道和對通道的保護措施。

也許將的太多太複雜了。對於我們普通人,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和改變。總之,當我們要做決定他人命運事情的時候,請大家都放一放手邊的事情,慎重再慎重的考慮考慮。因為當你被人決定命運的時候,你也同樣希望別人慎重再慎重。

十二怒漢。一個國家的精神,更是這種精神造就了一個國家。

《十二怒漢》觀後感法律

常懷疑自己是否因為標準過於苛刻而打五星的電影過少,看完《十二怒漢》之後我堅信,五星無疑應是留給這樣的電影的。

首先,這部所有場景在一個小房間內的電影非常流暢的講了一個戲劇張力十足的故事。一樁看似無可爭辯的鐵案,因為一個陪審員(亨利·方達)從左派可憐弱勢的感性角度出發,但牢牢依據事實不斷提出疑問,12個人中有激烈交鋒也有拉幫結派,11人的態度基於各種不同的原因先後變化,最終推翻了一個可能的冤案,挽救了一個生命。這12個角色在短短的90多分鐘裡各有鮮明的特徵和自己背後的故事,每個人的表演都很精彩,甚至不乏蓋過亨利·方達的。其中有有冷靜的也有粗暴的,有懦弱的也有強硬的,有認真的也有玩世不恭的,有牆頭草的也有固執的,有秉承事實的也有心懷偏見的`,有出身富貴的也有貧民窟翻身的,相信你看過電影后再看這些形容詞,那一個個形象都會浮現在眼前。要拍一人舌戰群儒容易,要讓群儒都如此各有特色實在是難得。

其次,本片詳盡地反映了12個人激烈爭辯嫌犯的前科與背景(不應該左右對事實的判斷)、作案動機、兇器、威脅與實施的區別、作案手法、證人的性格弱點和破綻、辯護律師的立場(被指派的費力不討好的活)、被告在壓力下的記憶偏差、陪審團的偏見等等方方面面的過程,毫不含糊,可謂十分詳盡精彩的上了一堂關於合理懷疑(reasonable doubt)的法律課。我深刻體會到了reasonable doubt所代表的現代司法的精神,可嘆50年後的某些國家還在古代。進一步引申出陪審團所代表的公民義務與社會責任感,那個趕著去看球賽而改變立場的人受到了其他人的嚴厲斥責,這一點放在某些國家就更不敢想象了。

最後,作為一部電影,本片在製作上的考究讓上面兩點展現的更加突出和精彩。導演西德尼·呂美特擅長用技巧修飾內容,他堅持技巧是為輔助內容而生。比如全片都在同一個密閉房間裡,前半部分透過窗外景色、衛生間、開門見法警等手段拓展空間,但隨著角色間的衝突愈發激烈,呂美特透過從近景到遠景的轉換,同時從水平之上的視角逐漸降低攝影機高度到水平視角,直至最後三分之一全在水平視線之下,導致天花板也如同牆一般出現,房間顯得更窄更侷促,封閉感愈發明顯,使電影的張力迸現。

總之,無論是正義立場的嚴正表達和制度精神完整詮釋,還是對案情的詳細梳理和角色之間的精彩互動,或是電影技巧的精雕細琢和呼之欲出的戲劇張力,五星就毫無疑問是留給這樣的電影的。

去年我國也翻拍了一個《十二公民》,人物、鏡頭、劇情都幾乎照搬,但在中國不得不變成一個學校模擬法庭,整個說服力就遠不如《12怒漢》了。也看出盡力本土化了,但是一個根子裡是西方文明的故事,怎麼嫁接都是彆扭的。用了相當不錯的話劇演員,但人物塑造還是不如原版立體,除了計程車司機比較出彩。最後那真是一片和諧,沒辦法,得理解。無論如何也算為普法立了一功。

《十二怒漢》觀後感法律

很早之前就聽說過這個電影,但是自己也始終不相信一部這麼老的電影,現在還對我會有多少的影響。《亂世佳人》看到中間也就放棄了,不是說它不好,但是再經典的電影現在也覺得老了,《羅生門》也是久負盛名,但也沒有讓我覺得好看的不行。

之前看過的最老的電影應該是希區柯克的《精神病患者》,無論是鏡頭劇情以及氣氛渲染都無可挑剔。我以為這個57年的電影應該堅持不到10分鐘,但是整整100分鐘,我看完了並且覺得意猶未盡。

整個電影非常沉悶,但是節奏緊湊,劇情過渡自然,100分鐘不但讓觀眾記住了十二個審判員的性格,職業,年齡,而且十二個人性格鮮明有特色。

故事是針對一個男孩殺害父親,到底有沒有罪的故事。導演在故事一開始就告訴了大家:這個男孩有罪,他殺害了自己父親。讓陪審團進行審判,必須要11個人一起透過才能判定。觀眾一開始,包括我在內,都覺得在場人提供的證詞證據確鑿,言之鑿鑿,沒有反駁的餘地。但是那個8號審判員確從一開始就持反對意見,但是他說:”我沒有說這個男孩沒有罪,我只是不確定他是否有罪。“這個建築師他從每個人的證詞中尋找疑點,分析證人的性格特徵,從而找到這個證詞的”不可能“。8次的投票,每次都有人倒戈到8號審判員的那一方。印象最深刻的是9號陪審員,那位老先生在第一次匿名投票的時候就支援了8號,他觀察仔細、思路清晰,每一次提出的疑問,每一次的分析都讓人豁然開朗,這位老先生他的職業說不定就是大學教授,總之他的分析能力更甚8號陪審員。

之後的每一次投票,每一個倒戈的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抽絲剝繭,一層層展開,其實這個男孩有沒有罪大家都不知道,只是”這是美國司法制度中最神聖的一條,這也是我們的國家如此強大的原因”,就是民主制度。從這個電影中,看到了美國民主制度之下的理性,大家都是公民。這11個人他們不懂法律、不懂犯罪、不懂心理,他們職業不同,性格不同,甚至有人是為了想趕緊回家看球賽而倒戈。但是這個案件將他們在茫茫人海中集中起來,一起為了個孩子的性命而做出決定。

很喜歡電影的結尾,很安靜。悶熱之後的暴雨,雨過天晴,11個人也做出了選擇,他們又邁開腳步,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8號陪審員和9號陪審員互相交換了姓名之後消失在人海中。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只是美國的公民。

這就是民主制度下的美國。


【《十二怒漢》觀後感法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