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濰坊《親子共成長》觀後感

濰坊《親子共成長》觀後感

2017濰坊《親子共成長》觀後感

2017濰坊《親子共成長》觀後感一:

透過收看“親子共成長”電視課堂,,我覺得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首要環境。是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良好品行離不開家長的積極配合教育。因此,我認為孩子的家庭教育是關鍵的一步。我透過認真學習《牽手兩代家長課程》在孩子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收穫和轉變,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體會。

一.父母必須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教育,良好的溝通。親子溝通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父母與孩子之間必須互相真實的傾訴。把愛和關心期望自然的傳遞給對方。在進行了所有的溝通之後,家長和孩子變得能夠理解對方,學會了反思,努力的改變自己的不足發揚自己的長處。

二.培養孩子的堅持不懈的習慣。記得前幾天我孩子說班裡的XXX古詩背的可多了,只要提出一個題目,她就朗朗上口,看到孩子羨慕的眼光,我問他你呢?你曾經不是也背唐詩三百首了嗎?怎麼現在……,我孩子就是沒有堅持下來,這責任也有大人的一部分,小時候我曾經和他一起背,可自己有時工作忙就沒有堅持下來,由此看來,孩子有時候做事半途而廢的確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三.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所以言傳身教是最重要的。父母要以身作則。就如同一面鏡子,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一定要先做到。你若早上早起床,他也會早起床,你若勤勞,他必不懶惰。你若孝敬父母,他必也孝敬你。教育孩子先教會他做人是立足之本,能夠終生受益。

四.要經常鼓勵孩子,保證他的自信心。對於孩子的成長,,我們家長的鼓勵和賞識.尊重和理解,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一點一滴的改變和進步,對待錯誤不必大聲呵斥,甚至是動手,造成不必要的後果,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應即時指出錯誤,引導孩子正確處理,以自己言傳身教培養孩子活潑開朗,勇於進取的性格,別吝嗇表揚,它能使孩子充滿信心。

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我們家長學習的過程,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

世間的許多知識 ,許多事情,我們永遠學習不完,我們只需懂得,自己應該做什麼,學什麼,並努力做到最好!孩子的教育和培養與父母緊緊相連,所以我希望,在今後的日子裡,學以致用,希望與孩子共同成長,共同受益。

2017濰坊《親子共成長》觀後感二:

我是xxx的媽媽,近期收看了濰坊市“親子共成長”電視課堂,使我受益匪淺。印象中孩子應該是叛逆、自私,自我不懂感恩,只知享樂的孩子,沒想到他們雖在蜜罐,卻能如此深刻的體會到父母的艱辛,並如此細膩的表達對母親的愛。我想作為一個母親是辛苦的,但又是幸福的、自豪的。

但是,正如教育家所言,母愛雖然是透明的,沒有雜質,不求任何回報的,可是當一位媽媽很難。尤其想當一名孩子心目中的媽媽更難。而對於教育這一課,我想大多數的父母都不及格。因為忙於生計,忙於生活,忙於交際,忙於家庭等等原因,沒有幾個父母能蹲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而對於孩子的缺點,大部分的父母沒有積極的應對,而是簡單,粗暴的對待。正如舞臺上第一對母子所演的正是無數家庭的縮影。

聽了專家的報告。我苦苦思索,到底該怎樣為自己定位?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我們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面對孩子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該怎樣正確對待?每個孩子就是一個個體,都有各自的優點與缺點所有的問題都不會是1+1﹦2那樣簡單。沒有人生來就會做父母。前車之鑑,後車之師,我想還是借鑑教授的經驗吧。

1、讓孩子學會自立,培養孩子遇到問題自己動腦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使生活做到井然有序,做事有始有終,培養孩子的決心、恆心與毅力。這對於孩子的一生將是至關重要的。

3、家長的愛要愛在點上。這一點相信大多數的父母很難做到。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我們很難從容應對,要麼粗暴的打罵,要麼一味妥協。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而自我控制能力對於孩子長遠發展影響深遠,世界不是因你一人而創造。要讓孩子學會忍耐,學會失望,學會等待,學會正確的世界觀。

4、客觀看待孩子,不能盲目攀比,不能拿成績決定孩子的命運,人才是方方面面的,成績只是一方面,並不能說明孩子優秀與否,孩子學習好並不能代表教育成功。教育更多的是體現在世界觀,價值觀,方向觀,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養成健康、健全的人格。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教育下一代,我們任重道遠。身教盛言教。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從自身做起,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相信孩子,放開我們的手,讓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裡盡情潑墨,描繪自己精彩的人生!

2017濰坊《親子共成長》觀後感三:

仔細觀看了濰坊《親子共成長》這個節目,覺得很有感觸,書中的內容廣泛而又平易近人,沒有一般教育理論那麼高深,很容易被接受進而產生共鳴。

李鎮西老師說:“學校教育當然重要,但無論多麼重要,它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補充。”這句話真是說到了我的心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在孩子接受學校教育之前,他已經接受了六年家庭教育。學校,是他整個受教育過程的第二站,學校老師接受的孩子,並不是一張白紙,而是已經塗滿家庭教育印記的“半成品”。可是,在我們的身邊不乏遇到把教育的成功或失敗歸咎到老師身上,更可笑的是那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教育並不是萬能的,作為教育第二站的學校老師更不是萬能的。對學校寄予厚望的家長們,首先應該把這“厚望”還給自己,因為你對孩子的教育有多麼成功,你的孩子就會有多麼優秀。在決定孩子成才的因素中,學校教育永遠是第二位的。

現在很多的家長並不是說不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相反,許多家長都深信“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們為了孩子似乎什麼都願意付出,所以自然要重視“家庭教育”。只是,現在所謂的“家庭教育”是畸形的,突出的表現就是重智力的早期開發,輕人格的早期養成。以前,“沒家教”或“少家教”是罵人的話,而且是罵得很狠的一句話。而現在,“家教”在很多時候是“家庭教師”的簡稱,而家庭教師不是來給你孩子進行品德教育的,而是補習數學、英語等學科知識的。

由重人品到重只是,從“家教”一次含義的演變,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家庭教育”觀念可怕的變化。

我很欣賞袁隆平小的時候受到的家庭教育,但這種培養首先不是“智力啟蒙”,而是父母健全人格的影響。少年袁隆平做事顯得笨手笨腳,父母則不斷訓練和調動他的積極性:要他幫忙拿碗,碗卻摔破了,要他拿杯子,杯子調到地上;但是父母不因為他摔壞了東西便停止差使他,反而更頻繁地讓他參與。在我們身邊會遇到很多家長,看孩子做事情慢吞吞時,自己就急不可耐的幫孩子做,當孩子做一件事情時,總擔心孩子做得不夠完美,或者說沒有比自己做得好,就剝奪了孩子自己動手的權利,最後,孩子變得愈來愈懶惰,做事情越來越拖拉。所以說,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父母。

良好習慣養成與否,家庭教育實應負完全的責任。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孩子,讓孩子點點滴滴地學會做人,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濰坊《親子共成長》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