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400字左右

《論語》讀後感400字左右

《論語》讀後感400字左右

《論語》讀後感400字左右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這句話出自《論語》,是我最喜歡的名言之一。每當讀起這些古典名著時,都不禁會讚歎起瑰麗的中國文化,四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些燦爛的瑰寶已經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的意思是看見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好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這句話教導我們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要注意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鑑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類似的毛病。老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虛心求教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遇見不懂的要及時請教別人,努力與別人看齊。如果人們沒有“見賢思齊”這種精神,那麼你,你還是原來的你,不會有任何前進的步伐,生活也就不會有動力,而動力決定著你的成敗!

因此,我們應該有著“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的這種精神!

《論語》讀後感400字左右

《論語》中還有另兩處相關的記載,我覺得更為重要。一處是: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顏淵)這裡的兄弟可以做“朋友”理解。我覺得,這一段語錄對我們自身提出了要求。友誼是需要雙方共同建立的,我們不能只要求對方符合自己的要求,還要使自己能群,能讓人接受。要做到這一點,恭敬有禮是基本的條件。此外,這段話還擴大了選擇朋友的範圍,提出了與人交往應有的`氣度。我覺得子夏是相當有胸襟的。當一個人能夠自立於天地之間,視野已達到一定境界時,什麼人不能容我成為他的朋友?同樣,當一個人能夠自立於天地之間,視野已達到一定境界時,什麼人不能成為我的朋友?只要不超越道德底線,“四海之內皆兄弟”。這一點可以和另一處對讀:子夏之門人問交友于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論語》讀後感400字左右

當然,朋友還可以滿足我們工具性的需求。“工具性”的說法很不好聽,但卻是現實的。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將工具需要和情感需要完完全全剝離開來。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學而)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鄉黨)孔子的行動好象就是有子的話的註釋。安葬無可歸的朋友,看似普通卻體現了孔子對朋友樸實深厚的感情。人生道路上的相互關照,一點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貴。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子貢問何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這兩段話是結交朋友工具性目的和價值性目的交織並存的最好體現。朋友有時也是良師,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當我們要實現某種崇高的價值或理想時,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幫助更是不可缺少的,於是我們就要有意去結交。就其交友的目的來說是工具性的,就其內容而言是高尚的。

《論語》讀後感400字左右

孔子主張仁愛。

“愛人”就是對一切人的尊重和愛敬之情,把人當作是具有平等人格的人而對待,即”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顏淵》),“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子路》)。

“仁”字在上古時代已出現,意為二人以上的人與人之間親密友善的關係。孔子繼承了仁的基本內涵並作了重要發展,明確指出仁的基本精神是愛。“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論語》讀後感400字左右】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