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1500字

《論語》讀後感1500字

《論語》讀後感1500字(通用39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讀後感15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1

  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

  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就好像春天永遠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只有它能把你內心深處的良知給啟用。

  簡潔而經典的語句是中國古詩文的特點,正因如此,中國古詩文以其獨特的魅力倍受矚目。我認為,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中,《論語》便是其中精品之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貧窮的人羨慕富豪,因為他有讓他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而富豪卻羨慕那些平凡的人,因為他們很快活,不會整天杞人憂天地擔心錢是否被用光、是否被偷走。可是,就如孔子說的,快樂的事有很多: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現在的大人們,更注重物質化的世界,卻忽略了我國的傳統觀念:忠、信。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道德永遠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沒有德與孝不行。

  孔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 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著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著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著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著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著明確的方向指引,因為他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儲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慧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慧寶典,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慧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裡,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歡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不奪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這些就是印象最深的語句。今後,我要細讀論語,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智慧,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嚐這暖暖的心靈雞湯。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2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經典傳世之作《論語》,包羅永珍,令人無一不回味無窮,否則,何以留芳千古,為世人所稱道呢?

  《論語》之所以稱得上是經典,是因為它將中國的國寶級別的人物——孔丘,所言所行完完全全的記錄了下來,真正的講述了中國千年以來所傳承的正統學派的真諦,而且,其中大部分還被現代華夏兒女所沿用著,不失為歷經風霜而留其真諦。

  孔子的政治主張是“禮”和“仁”的學說。他生活於春秋大變革時代,他反對以政、刑來強迫人民服從。他所說的“禮”,是一種政治秩序,他所說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規範,當然,這種仁和禮是有上下、尊卑、貴賤、等級之分的。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為了爭霸,是講究實力,著眼於利的,所以未能採納孔子“仁”的政治主張,孔子也沒有被重用。孔子師徒顛沛流離14年周遊列國,於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返回魯國,這時孔子已是白髮蒼蒼的68歲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經”。

  孔子所謂“禮”,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來,周禮最重要的原則是尊尊與親親。為了貫徹親親和尊尊的原則,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張,他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語·顏淵》)作為“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說,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於君道,為臣者要符合於臣道,為父者要符合於父道,為子者要符合於子道。在等級森嚴的奴隸制社會里,上下尊卑的關係是靠“禮”來維持的。因此,孔子對於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進行批評。如他批評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論語·八佾》)魯國的三桓在祭祖時,唱起天子祭祀“相維闢公,天子穆穆”的《雍》詩,也受到孔子的指責。

  孔子道德思想的範疇,主要是“仁”。孔子主張“仁”,在《論語》中有多重涵義。一是“仁者愛人”;二是“克己復禮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著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孔子主張“仁”,孟子重視“義”,所以,孔子的“殺身成仁” (《論語·衛靈公》)與他的繼承人孟子的“捨生取義”(《孟子·告子上》),對後世志士仁人的影響極為深遠。

  《論語》講學: 《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學習。 學,不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人若是隻懂得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話,蠻不講理,一無是處,那麼,這個人就在這個世界上只起到了綠葉的作用——襯托紅花。《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個鐵錚錚的事實,人要學習。 首先要有興趣,再者就需要恰當的方法,最後,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恆的動力。

  《論語》講孝: 孝道,在中國古代至今天都佔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而在這部著作之中,也毫無疑問的佔據了主導的地位,人不孝則非正人君子,此類人鮮矣,《論語》大概一半左右都牽扯到了這個“孝”字,正因如此,後被公認為百家之正統的儒家學派把孝道推廣的非常廣泛,鞏固了孝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論語》講政:政治,自古以來一直才是世界上真正佔據主要地位的事,論語中對待政治,主講一個子——仁。對於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麼?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只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但不知為何,儒家的政道並未被自古以來的各大王朝用於主要政道,實是一件痛苦之事。《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記敘了千年以前我國大學者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成為我國的四書五經之一,其經典語句被我們流傳至今,可為宗矣。《論語》其實並不僅僅的記錄了孔子以人的言行,還有許多的是他弟子的言行,他的弟子無一不亦包攬群書,通曉古今,人品正道,更有天賦異稟的弟子,在我眼中,他們的成就決不亞於孔子。

  《論語》講友: 人存世上,什麼是最不可缺少的?朋友!這一點論語中就講述了許多,交友儒雅,友人高尚,就是一種激勵自己向上的方法,《論語》講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強,這樣才可以讓自己奮發向上,成為人中之龍。

  儒家思想正是這種思想的代表,凡事不可偏激,也不可太淡薄,所以我們正需要一個態度去對待這些無法分化的特別明確的事情,那就是中庸之道。

  《論語》作為我國文學藝術的瑰寶,對於我們來講實在是太重要了,對於它,世人也抱著神聖的態度去品讀,也是我們華夏五千年曆史的一大見證,也是歷史上不可動搖的一部分,被世人所稱道,《論語》不朽!

  這僅僅是我這一段時間的小小見解,談的不一定全面,也不夠具體,可能也有一些偏及。但我在日後一定會按照論語所教的去做,謙虛謹慎,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平時我會時常溫故論語的,我從內心喜歡它。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3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句話直接翻譯過來的表面意思就是:一個人學了知識經常複習或者使用,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遠道而來,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別人不瞭解自己,而自己也不生氣,這難道不是君子所為嗎?

  更深入一點其實學而時習之就是告訴我們說遇到問題了該怎麼辦?我們通常會在兩種情況下遇到問題,第一種是不學習,第二種是已經開始學習的人,如何去應用和內化呢?很多人學習了短期看不到理想的結果,會誤以為學習沒用,學習無法改變生活,因此會感到焦慮。其實這種焦慮來源於內心,說白了還是想走捷徑。似乎“我看了一本書,就會立刻變得不一樣”,而孔夫子告訴我們,不要那麼著急追求結果,學習的過程本來就是一件快樂的事。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找到快樂。

  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說的是我們與他人合作時要培養開放的心態,這是一種不斷進步的人生態度。最後一句講的是我們修為的境界。如果連起來這句話告訴我們的是人生中面對困難,面對變化,以及面對他人不理解時的應對方法。應對的方法就是一個字:樂!梁漱溟先生曾說,孔子之樂的核心是“不找”,就是不必向外使勁,不必說服自己,不必跟自己作戰。孔子認為“不亦樂乎”,這種快樂是油然而生的。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在家庭中是很好的成員,在工作崗位上是非常好的員工,尊敬領導,做事靠譜,與同事溝通順暢,這樣的人去做亂的可能性就很小。在我們今天,作亂可以指做出背信棄義的事。君子務本,指君子做事一定要抓住根本。什麼是根本?根本就是孝弟,是家庭倫理。當一個人能夠抓住家庭倫理的時候,本立而道生。何為本?人最應該抓住的根本是孝弟—先把自己的家庭經營好,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只需要面對兩種關係,一種是和父母的關係,一種是和其他人的關係。而你與其他人的關係,其實也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射。一個人如果跟父母,兄弟的關係處不好,跟其他人的關係也會出現問題。“其為人也孝弟”是一件小事,接下來“而好犯上者”是一件大事,之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是一件更大的事。

  其實告訴我們:我們行為的最終結果,是由我們初期的微小習慣積累而成的,這叫微習慣。如果我們每天能對自己的微習慣有一點點的改變,那麼五年,十年之後將會收穫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而很多人卻沒有耐心去等待長期的結果,卻總期待短期回報。希望在幾個月甚至一年就收穫一個巨大的變化。你下班之後是看電視還是學習,是陪孩子運動還是陪孩子學習,這些微小的習慣,在每天看來似乎差異不大,但五年到十年之後,兩種生活方式肯定迥然有異。撒切爾夫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心你的思想,它會變成你的語言;小心你的語言,它會變成你的行動;小心你的行動,它會變成你的習慣;小心你的習慣,它會變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會變成你的命運。

  所以這句話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追求遠大而虛無的目標,而是把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做好。在家庭中,努力成為好父親,好丈夫,或好母親,好妻子。以此為基礎,你跟整個社會的關係便會逐漸理順,你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如果花言巧語,油嘴滑舌,表情極其豐富,這種人八成不會太好。孔子不喜歡特別伶牙俐齒的人。他喜歡的是誠懇樸實,剛毅木訥。巧言令色,之所以鮮矣仁,就是因為過分了。所謂過猶不及,凡事一旦超過尺度,就缺乏真誠,它背後一定有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目的。對一個人而言,保持真誠的生活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狀態,就是有話說話,無話靜坐。兩個人安靜地坐著,但不會覺得尷尬,這才是朋友相處的最佳境界。見面之後,大可不必為了套近乎而沒話找話,開一些低俗的玩笑,或者故意相互調侃,來顯得兩人之間有話聊。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4

  人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有著太多的智慧等待著我們去汲取、領悟;思想是一片寬廣無垠的大海,有著太多太濃太濃的魅力,吸引我們去暢遊其中。《論語》的“人生”盡顯思想的魅力,引領我們享受心靈的美麗旅程,體味生命的豐富元素。馳騁與睿智的思想海洋,讓我們的精神變得純淨而通透。

  《論語》是生命的學問,要落實到真是的生命中去,是具有真實感、確切感、客觀感的內容真它理。不同於西方的文化,把對理想人格的憧憬寄託彼岸世界的上帝身上,中國文化把希望全身心的寄託在此岸的聖人身上。《論語》的要義就是要培養生命的強度、韌性、成聖成賢。也就是說自《論語》創說之日起,其目的就是為了經世致用。《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論語》注重切己自反的心性涵養。主張人際關係的中正平和,追求出入自在的聖人境界。儘管在追求作聖人之功的過程中,真正成功著寥寥無幾,但儒家思想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油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他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規範,特別是其中重禮儀、寬厚待人、自強不息和積極進取等學以致用,不管在中國前賢大者、王公貴族,還是一介書生,布衣貧民的精神風貌中皆隨處可見。

  中國文化和論語生命力深厚強韌,曾是中華民族生命的寄託與安頓所在,他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它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屬於世界屬於全人類。歷史文化是我們最好的寶鏡,觀今鑑古,可以使我們增加堅毅的信心!

  剛才我們談到學以致用,但怎樣才能學以致用呢?孔子評價季文子“三思而後行”的話值得記取。孔子說:“再,斯可矣。”這跟說:“一鼓作氣”有類似的意味,朱福貴借孔子的話說:“再思就可以拉,用不著三思,因為事情都是正反兩方面,第一正思,第二反思,再思第三遍,就容易陷入模糊的矛盾中去了,所以用不著三思,三四十婆婆媽媽的表現,還不夠勇敢,所以慎有時於勇是相對的。”

  孔子說他一生致力於教育,就是希望把“仁”的種子種在世人的心裡。今,我們畢生學習,會種怎樣的種子在自己心裡呢?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仁?孔子只回答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樊遲又問什麼叫智?孔子說:“知人”。瞭解別人,就是智。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就是這麼簡單。宋代開國宰相趙普也曾經說過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與敬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希望我們這一代人繼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5

  一提起《論語》,首先讓人想到的是“之乎者也”的儒家思想,我從沒想過要和它親密接觸。但自從聽了幾次于丹教授的講座以後,我卻改變了看法。是于丹教授那激情飛揚的講解和她對《論語》全新的解讀,讓我對《論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也走進了《論語》。

  起初,我是藉著註釋閱讀的,但還是覺得是懂非懂,而且怎麼也記不住,於是,這本書就被我放到了書架上,從此它被塵封了。時隔不久,我校開展了“經典閱讀”工程,於是,我重新捧起了它,我還準備和學生一起背誦《論語》。有人懷疑:這是不是太深奧了?讓學生不解其義地死記硬背,有意義嗎?我說“試試吧!古人從小不都是從背誦《大學》、《中庸》開始的嗎?”於是,我們就進行了嘗試,沒想到效果還不錯,學生背得很輕鬆。每週要求學生背誦的三句經典語句,每天只需帶領他們讀上三五遍,一週下來,就能倒背如流了。收益最大的當然還是我,跟著學生一起學,一起背,我覺得輕而易舉,而且對《論語》的理解也深入了一些。我從中還學會了許多做學問和做人的道理。原本以為離我們很遙遠的大道理,卻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我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明白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道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要有謙虛的態度和務實的作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讓我知道了複習舊知的重要性;“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又使我懂得了學習和思考是相輔相成的;“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則向我們解釋了何為“好學”。 原來這些高深莫測、枯燥無味的語句卻是那麼的貼近我們的生活,它直接影響著我的工作和學習。我覺得讀《論語》,就像喝咖啡一樣,起初感到很苦澀,但只要堅持,就會覺得越品越香,越品越有味。

  我很欣賞儒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仁愛待人”的思想,從這本處處體現“以仁為本”的書中,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讓我懂得了我們教師為人師表的重要,使我真正理解了“身正為範”的道理;“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告訴我們誠信在一千多年前就被人們重視,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它仍被人們所信奉;“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則讓我們做“語言的矮子,行動的巨人”;古往今來,君子與小人總是並存的,那麼,君子與小人有什麼區別呢?“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讀完這幾句話,相信你心中就不會有什麼疑問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說得更好,它適用於任何時候。從大處說,一個國家如此;從小處說,一個人也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這些短小精闢的古文,向我們闡述了許多有意義的人生哲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一年過去了,我的學生也積累了不少《論語》短句,我原本以為他們只是小和尚唸經,並不能領悟其中的道理,沒想到這學期剛開始,就有一個學生給了我莫大的驚喜。那是我在上《一株紫丁香》一課時,當我講到“夜深了,老師還在伏案工作,她正在為明天上課做準備”的時候,突然從教室的角落裡,傳來了一聲拖腔拖調帶有稚氣的聲音“傳不習乎?”我在驚訝之餘,更多的是喜悅。我為我當初的選擇而高興,我為我的學生而驕傲。這個學生居然能學以致用,儘管只是一小句,儘管只有一個學生,但是當時我覺得那是世界上最美的聲音。這個聲音給了我動力、給了我信心,我會和學生在閱讀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而且我們會將之看作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我們懂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6

  放下論語時,似乎關於人生、事業、處世,已不再有遺漏的問題需要詢問。

  只剩下一個疑問:孔子為何要去做一件完不成的事?

  孔子絕非無知之人,世事翻湧、黃鐘譭棄,這都在他為官、行走、掙扎的大半生中張牙舞爪地嘯叫,他堯的額頭之下,子產肩膀抬著的,皋陶的脖頸之上,那孔夫子獨有的慧眼可以見識千般善惡,那孔夫子獨有的頭腦可以判斷萬種臧否。他知道這世道,得救。

  可他只有一副喪家之犬的身軀而已。

  他不是大義的唯一擁躉,這世上原先還有無數大義的忠臣,無數能夠認清一切的人,可是所有人在這世態之前依然只有喪家之犬的模樣,似乎都無可奈何。於是大家四散,歸隱山林,繼續做一條無主的狗,不顧舊主處於何種窘境,只想歸於孑然一身,縱使有百般留戀,

  然而無能為力四個字已經反駁了一切。因為無能為力,所以沒有必要。

  由此人世只剩下了孔子等極少數人,和這個依然狼奔豕突的社會。

  孔子想:不管世道如何我還沒死啊

  孔子又想:既然我沒死那我當然要繼續為大義努力啊!

  於是有了孔子,那群聖人中最艱難又最頑強的那個,伏在大義腳下叩拜得最瘋狂的忠臣。

  孔子的信條便是盲目與努力。盲目在於他飛蛾撲火式自取滅亡的挑戰上,他就像飛蛾,只知道光明,無所謂為了它,毀滅與否,只要活著,我的生命就獻給大義,沒有保留。但他的盲目是理性的,他知道大義必然勝利,而他證明了這件事,所以他知道這是值得的,這就是他的理性的盲目,為了理想無所謂毀滅與否。努力,便是努力,將生命精準合理地送給理想。

  我們是否有必要學習這理性的盲目呢?

  我們聽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知道生命至上,我們學著不讓某一件事代替我們的全部價值,人生有很多精彩的其他事,一個海關可以寫明史,一個博士可以拉小提琴,一個醫生可以是一個短跑冠軍,我們沒有必要把生命完全傾注於一件事,滿足奧林匹亞式的或得桂冠,或捨生命。一個頭銜或許真的沒法表示一個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的全部價值。

  但我們中的許多人是不是也因此讓生命逐漸貶值,因為生命的昂貴而變得吝嗇,因為青春只有一次就在努力之外躊躇。作業是你全部的價值嗎?有人反問;考試是你全部的價值嗎?另一個人也問。於是他們牽著手去娛樂。的確我們的價值,尤其年輕的價值不是區區考試、作業可以概括的,但是我們卻往往會讓生命完全失去價值,停止努力因為不值呀!可我們在此時不在奮鬥中揮灑生命,難道就要將青春束之高閣,待其腐爛嗎?

  例如抗戰時期的沈崇誨,將門之後,清華大學出身,自願成為空軍飛行員與日寇搏殺。當時教官問:戰鬥機裝配了幾顆子彈?他立馬回答:長官,271顆,其中一顆是我和的飛機!最終在戰鬥中,他射完機槍裡最後一顆子彈後拒絕返航,駕機極速撞向日艦,最終殉國。他就是電影《無問西東》中飛行員沈光耀的原型。有人問,這樣他的生命與一顆普通的子彈是不是毫無區別?我想說,是的,但值得。生命著實可貴,更何況沈崇誨的出身,但是他的生命是作為一顆飽含著奮鬥與憤怒的,民族的復興與自由的,代表了全體同胞的子彈射向敵人,這是一顆與他的生命一樣可貴的子彈,他的價值實現了,他的生命獻給他最崇高的理想,我想說,他的生命很值得。還有許許多多抗戰時期、革命時期的英烈,他們中的許多都沒有看見勝利的那天,但是他們知道他們的生命終將以勝利賦予價值,這便是值得。

  我們和孔子一樣,都只是一個無力的人,我們也有各自的理想。我們又是那麼自尊,生怕理想有愧於自己的畢生努力。但是既然知道這件事是正確的,為何不去做呢?無所謂我們能否看見勝利的日子,為何不敢為一件正確的事付出全部努力呢?又有多少人是倒在夢想這個名字前而不是被夢想本身打倒呢?

  只求為之,無問西東,這是孔夫子的勇氣,也應該屬於我們。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7

  楊伯峻先生在《論語譯註》中統計“君子”一詞在《論語》中共出現了107次,涉及到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足見得孔子對君子形象的著重渲染和推崇。

  君子形象,借餘秋雨先生之言概括便是,“君子懷德、君子之德風、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坦蕩蕩、君子中庸、君子有禮、君子不器和君子知恥”。在重讀《論語》後,我對當中的君子坦蕩感觸頗深。

  《論語·述而》有言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一言蔽之,就是“誠”: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我想首先,應該是對自己不知、不足坦蕩,簡言之,就是謙虛。在《論語》中有多處體現。孔子曾教育子路道:“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認為君子應對自己不知之處持待定態度,不可隨意定論。《子罕》中孔子提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四絕,意為切忌臆測、武斷、固執、主觀。再加上《為政》說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由此可得出,君子應要謙虛內省,對自己的不知處有足夠的坦誠。“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同樣地,還要坦蕩於自己的缺陷不足。倘若不能正視自己的不足,就如東施之於自己容貌,井蛙之於自己的眼界,只不過見笑大方之家耳,更不必說修正提升了。

  再次,應該對自己所處處境坦蕩,簡言之,就是豁達。在周遊列國,四處碰壁時,窮愁潦倒的孔子仍懷坦蕩胸襟,豁達心境。《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坦然承認自己落魄“累累若喪家之犬”。又如《論語·鄉黨》裡所記載,孔子對酒“惟酒無量,不及亂。”世人多溺於酒色不可自拔以避世事艱辛,但這寥寥數語便可勾勒出孔子不為酒困,讓酒服從於和諧的內心。雖然生活有困難,理想有挫折,但心中沒有悲情,沒有顧影自憐。藉著一點點酒力,笑對自己的處境,也笑對這個顛倒的人間。

  《論語·述而》裡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從吾所好四字說明還應坦蕩於自己的渴求,簡言之,出於本心。承上述之言,君子坦蕩,是為了內心安定。我們都會面臨“能做的事”與“想做的事”之間的選擇。日夜奔波、左右逢源的人也許是充實的,他們打一開始就放棄了自己的判斷,追求人人趨之若騖的成功,用忙碌代替思考,用別人羨慕的目光遮蔽自己眼中的失落。然而,子曰“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用別人的標準來定義自己的幸福,是犧牲最大的妥協。《月亮與六便士》的斯特里克蘭為了畫畫拋棄名利,拋妻棄子,拋棄對他有救命之恩的朋友和朋友之妻,甚至拋棄自己。但他很滿足,在病痛和貧窮中,他一牆為紙,以內心的掙扎,一生的感悟為墨,在創作中得到圓滿,對自己的選擇無愧於心。誠然,孔子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家園,但無論如何,他從未改變自己的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僅管宿願未盡,仍可喟然長嘆:人生如斯,亦可知足常樂耳。從這段詩意浪漫語言中,我們也許可以找到快樂的源泉所在。

  “從吾所好,堅持本心”對每個人而言,是最自然簡單,也最坎坷艱難的選擇,在紛亂華麗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座標,無論知足常樂還是貴在進取就都有了方向。對自己的渴求坦蕩一點,無愧於心,才能找到自己的初心。

  當然,不僅要誠實待己,還要誠懇對人。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人。”儘管有人滿口花言巧語,滿臉討人喜歡的偽善神色,但這種人得勢是不多的。唯有“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與人為善,待人坦蕩,推己及人、立己達人者才可值得信賴。

  李開復在《做最好的自己》一書中說“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區別兩者的不同。”我想,不外乎是“坦”一字。可改變的事情需要坦蕩,對自己有足夠的認識與理解;不可改變的事情需要坦蕩,對境況的適應和對自己理想的堅持。在這個以信用為基礎發展的經濟體系和社會體系,坦蕩為人者,便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使人心嚮往之。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8

  五千年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而悠悠文明長河中,璀璨至今的依然是那顆“星”——儒家的《論語》。它代代相傳、歷久彌新、永垂不朽,它就是一部經典,我的成長因它而精彩!

  說起《論語》,那可是家喻戶曉的一部經典作品,不僅在我國廣為人知,更是舉世聞名。它是儒家的核心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記錄。古人曾雲:“半部論語治天下。”而且,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多也體現出了《論語》中的禮教思想。由此可觀,《論語》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

  因此,這更加深了我想去閱讀它的慾望。於是,我漫步到《論語》的世界裡,嘗試著去感受其中的奧秘、薰陶自己的心靈。讀後,其中的很多句語錄都深入我心,影響我至今。

  小學的時候,我並不是很注重學習。雖然我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老師的問答互動,會動腦思考,可是卻很少做筆記,課本十分的嶄新,裡邊除了印刷文字就如同豆腐一般白花花的。結果,好記憶不如爛筆頭,我也得到了我的“報應”,那就是複習時總是無法回憶起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點,於是成績總是處於中等偏下的水平,彷彿一株枯苗不見長勢。到了初中後,由於學業競爭的激烈,我終於明白了成績的重要性。於是我上課就一直埋頭做筆記,不肯放過一毫秒,就好像頭頂千斤重,抬個頭都不捨得。可是成績卻還是不怎麼理想,而且雖然做過筆記,但都好像是走個形式化,滿足自己的視覺需求,卻從未自己動過腦筋自己思考。這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警示了我。它告訴我只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只思考卻不學就會陷於困境之中。這清楚地反映出我當時的狀況,讓我明白了要把學與思結合在一起,兩者缺一不可,這樣的話,即使是事半也會功倍的。對啊!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馬上調整了自己的學習方式:當老師講解例題、重點時,我就應該放下筆抬起頭仔細聽講、認真思考;當老師停下讓我做筆記時,我再拿起筆書寫。果然,經過了幾個月的調整,我的成績逐漸有了起色,直到至今也受益匪淺,在年級里名列前茅!

  這時,雖然我的成績有了較大的起色,但是在人際交往方面卻又出現了問題。

  我和一個相處得不錯的朋友鬧起了矛盾,彼此之間相互指責,把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後來,因為不想再爭執下去,我主動向她提出了道歉,可心中卻還是憤憤不平,不能釋懷。也許她也是如此,於是我們之間又進行了不約而同的“冷戰”。但是,她的家長一直在調整她逃避的心理,希望她能放下往事與我重歸於好,她也明白了,也想要重拾我們之間的友誼,便趁著學習之餘主動來找我互動。時間一長,我的心竟有些被觸動了,就要被她堅持不懈地關懷所感化,卻又礙於自己的面子,無法釋懷往事。這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又如雪中送炭,幫助我去解決這塊心結。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愉快嗎?是呀,她如此大度地選擇忘記我們之間的不悅,不管自己是否能成功,努力地想重建我們之間友誼的橋樑,態度非常的誠懇,若我還計較這件事、避之門外,不就顯得我是個小肚雞腸、心胸狹隘的小人嗎?於是,我慢慢地主動與她多起了互動,並且在學習上互幫互助,有說有笑,呈現出一派和諧的景象。我的心結也慢慢解開,踱步時如踩在雲朵上輕鬆。

  《論語》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我國的藝術瑰寶,其中的語錄幫助我改正了自己錯誤的思想、言行與為人處世的方法。讓我明白了待人要友善,共創和諧的社會環境;並且要掌握好學習的方法,為國家大大小小的建設積極做準備,使自己的文化底蘊豐富強大、瞭解更多的知識,這樣才能承擔起自己在國家中應盡的一份責任,成為國家棟梁,能夠強國盛國。這正是我身為一名中國學生說“愛國”的強烈體現。

  在《論語》這部經典的薰陶下,我正在茁壯成長,我要帶著我的中國夢、滿懷著希望地去成長,爭取做一個對社會、國家有用的人。《論語》,我的成長因你而精彩!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9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大概是做學生的最高境界吧!這“十年寒窗”應是一生中收穫學習意義最多的時期吧!這句話讓我突想到最近正在閱讀的經典文學《論語》,如果你還是不懂得學習的意義就去閱讀閱讀這本經典文學吧!

  所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了《論語》,讓我對學習的意義有所領悟。《論語》是中華經典文學之一,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由二十篇章組成,內容大多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世的一般原則。就關於學習的原則來談談,今天所需講述關於學習意義的內容吧!

  學習的態度

  古人云“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的態度可以決定你對這事情是否能取得成功。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謂學問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學識淵博的人,越要虛懷若谷。作為專家和學者,對不知道的東西,我們不僅應當老實地承認“不知道”,而且要敢於說“不知道”。而不是為了那所謂的“面子”,而欺騙別人欺騙自己。美國現代物理學家費曼曾經說過,“科學家總是與疑難和不確性打交道的,當一個科學家不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時,他就是不知道;當他有了大概的猜測時,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確性的;即使他對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時,他也會對質疑留有餘地。”對科學家來說承認自己的無知,使自己的結論留有被質疑的餘地,可以讓後人對質疑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是科學發展所必須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格物致知”,獲得新認識、達到新境界。使科學發展的道路輝煌燦爛。

  學習的方法

  解決問題時,我們都要透過一些方法才得以解決。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而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是由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提出的。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小時候,在他祖父的教導下,他有所領悟並採取了“自督讀書”的措施,他每天規定自己閱讀一定的卷數,並且認真做筆記還寫下心得體會。就因為他的一部分筆記,後來匯成了流傳至今的著名《日知錄》一書,最後,他在每年春秋兩季,都要溫習前半年讀書筆記。就是因為這樣他不斷的複習,以“溫故而知新”成為了明末清初的愛國主義思想家、著名的學者。老師曾說過“你不是聖人,你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所以當我們面對自己的學習時,我們也應該“溫故而知新”,來使自己不斷的進步。

  學習的精神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習而不覺滿足,教誨別人而不知疲倦。一位哲人說過:“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位高尚的人談話。”開啟《論語》在我們潛意識裡,彷彿見到一位穿著白色的長袍,一臉慈祥和藹可親的長者,並正看著自己的弟子。並且不斷教導他的弟子;做人要做君子儒,應該心懷天下不應有狹窄之心。做事要三思而後行,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反求諾己;對人要有情有義,義於比之;對己要三省吾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穿越了歷史,雖歷經滄桑,卻飽含著豐富的知識。孔子設杏壇,修仁德,教六藝,育弟子三千,學而不厭,集為大成;誨人不倦,育七十二賢。因此他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就因為他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使他成為春秋時期,儒家學派創始人、思想家、教育家。也使他的大成,也不因歷史的遷變,被歷史淹沒。

  讀《論語》讓我領悟到學習的意義,讓我懂得了面對“十年寒窗無人問”之時,應懂得怎麼樣去面對。面對枯燥的學習,我們應該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學習態度;應該巧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學習方法;應該堅持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去學習。這樣就會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不再覺得學習是枯燥的了。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品讀了《論語》這本經典書籍,使我領悟到了關於學習的一般原則。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10

  于丹的《論語心得》這本書用許多淺顯的故事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事的方法和做人的原則。她在《論語心得》中闡明:《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這是于丹教授給我們講述《論語》的精華之一,她就是要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對待我們的生活中的那些缺憾和不完美。人首先要正確面對那些缺憾和不完美,要在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苦痛。生活不完美而有缺憾,工作不如意而有心酸,這似乎是每個人都曾遇到過的。但是面對同樣的問題不同的人處理的辦法不同,與其在那裡苦苦的怨天尤人,還不如坦然的正確面對。敢於正視和承認那些不完美的現實,敢於透過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去彌補那些不足之處,才是我們應該去做的,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和抱怨。一個人有了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他的內心會變的仁厚,寬和,所以便會忽略很多的小事和細節,不再患得患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真正做到內心安靜,釋然。

  “千金難買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那麼什麼樣的朋友才時真正的好朋友呢?于丹教授告訴我們《論語》中對交友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那麼論語中倡導我們交什麼樣的朋友呢?很簡單,孔子說:在這個世界上,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損矣。友直是第一種好朋友,就是說我們交朋友為人要正直,要坦蕩、要剛正不阿,不能有諂媚之色,要有一種人格魅力。“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在這個世界上能夠有自己的思想,頂天立地,才是一種好朋友。因為他的人格魅力可以影響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猶豫的時候給你做出抉擇,可以在你失落的時候給你勇氣,他是能夠減少你的痛苦而延長你的快樂的人。友諒是第二種好朋友,也就是寬容的朋友。寬容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能夠衡量一個人氣度的標準。

  生活中,能夠感動別人的不僅僅是金錢和眼淚,寬容也同樣能夠讓人釋懷。懂得寬容的人是懂得生活的人,懂得寬容的人是懂得珍惜的人。所以說有一個寬容的朋友不僅相互之間能夠融洽相處,他還能夠感化和改變我們處事方式和不良習氣。友多聞是第三種好朋友,就是說這種朋友能夠旁徵博引,見多識廣。選擇一種朋友意味著選擇一種生活,選擇一種朋友意味著選擇一種人生,而選擇一種朋友首先要看我們站在怎樣的一個人生座標和天平上。

  見多識廣的朋友能夠賦予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常識,能夠告訴我們許多不同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感悟。一起探討人生,一起切磋技藝,一起品味生活。當你在生活中彷徨失落的時候,朋友能夠幫助你做出最終的抉擇;當你在工作中遇到疑惑與不懂得時候,朋友能夠給你最終參考的答案。所以說結交一個見多識廣的朋友就像開啟百度搜索一樣,我們總能從他的人生字典裡面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這即是孔子所說的三種好朋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修己以敬”,好好修煉自己,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修己以安人”,在修煉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讓別人安樂。“修身”是對國家,對社會負責任的第一前提,而在這個修煉的過程中,不是苦悶的心態,而是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好好的珍惜生活的點點滴滴,讓自己成為一個充滿陽光與快樂的人,擁有一顆感恩與快樂的心,像一縷陽光一樣去溫暖和照亮別人。快樂的面對生活,面對家人,面對社會,讓別人能夠在自己的感召下獲得生活的生機與慰藉。“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這是一種信仰,一種情懷,一種社會責任,但是前提是樸素的,是始自腳下的。這大概是《論語》給我們最大的經驗和借鑑。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用淺顯的文字和簡約的語言點出了人生之道,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座標,學會在生活中一一的去踐行。學習《論語心得》最大的收穫還在於淨化了心靈,調整了心態,使我們懂得用最樸素的情懷去感受快樂,感受生活。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11

  予觀《論語》,略有所悟,抒感於懷。

  今之眾人,皆以汙為醜也。河中之物,盡經百日風霜雪雨侵凌,然不為所動,非若以人力除也,不蝕也!且河中之物方可聚少成多以成其害,何況人乎?孔子嘗雲:“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凡今之眾人慾靜其身乎,必得省其心,除異己,於益友,必先言而有信,不可為之事,不輕諾。凡數失其信者,必不可信也,若執意親之近之,予以仁德之心,日後必有所患,故言:交友需謹言慎行,去汙近潔,方為正道,自昔至今,如是者多矣!正如蘇軾之友,於其見謗辱下之獄之際,訪獄而諫書於上者,屈指可數,然懼受遷而敝之者謂之多也!更甚者徒慕生恨而上書誹謗於上,譬如沈括,且不言為坡之密友,竟與坡與之離別所贈以為念之辭謗己軾譏諷朝庭之罪,可恨哉?再如舒亶,不知恩圖報罷矣,卻借潮風將恩公推於困境,亦不心生痛哉?此等居心叵測之人,安能與之為伍?假孔聖人之言:“唯小人難養也!”古之訓誡,不可不自深省也。

  去其汙,而後則潔其身。是為君子,必將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然小人反是焉,古之有秦檜謗岳飛者,今有華人學者辱李鴻章謂之辱國己為國之奸者,皆為小人也,然正是小人當道,才使古王朝之繁盛毀於一旦,乃使王朝性命堪憂,也嘗有古今君王,為己一席之位,大舉討伐,於百姓之命於不顧,此雖為一國之君,吾亦謂之小人也!小人雖小,然其力大無窮。如若今之眾人皆以私心面試,徒牟私利,侮他人之正,是以謂之焚他人並已於無形也!此類人物,終其一生活於痛苦之中,雖有所樂而不可謂之樂也。故必以“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為誡,結其身旁。

  身已潔,還需更其咎。孔子曾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生而為人,有錯是必然,然錯而不能改之,無必為之愚也,然將錯就錯,終毀其一生者,甚是愚拙!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也皆也之;更也,人皆仰之。”雖歷經磨難,或受盡肌腐之痛,但能磨練心志,脫胎換骨,或更其性而成君子之名,何樂而不為也?

  更其咎,撥開雲霧便可見藍天。我曾求解於人:“曷以人活於世為痛而必活之?”眾人皆謂餘曰:“生之求為求樂,雖苦,但也樂!”然餘不解,吾也曾求於書,書中有言:“是為活,為其本也,而非為外物也!”餘亦不解,吾曾想,世間百態,雖是世殊事異,但性相近,可否有人如我這般惘然?然正有也!覺察人生而為累,於萬物浮沉間時起時落,終歸塵土,便益惘,不知生之為何?故每每受挫,不知焉置身心,於周遭之事皆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日積月累,這是埋怨重重,求生無念,但求一死,以解今生之痛,忽一日偶的一句:“不有博異者呼?為之,猶賢乎已!”頓時大徹大悟,命也,揮之即來,霍之即去,生於塵土,末於江海,其生之本於死也!一生一世,往復紅塵,繁華虛榮鹹渡但求不枉今世,走得坦然。故而積怨愈深則求生之念愈深也!方得知:人生本無意蘊,索知一切,皆人附也!若欲究察人生之道,必得於知其不可處而為之;若欲求生無所惑,不若孔聖之行,也必得,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修行數年,便可得也,孔子方四十而不惑,更且常人乎,唯有耐心等待,方得始終,唯有搏擊,方能撥開雲霧,開啟心靈之窗擁抱藍天。

  雖去汙,潔身、更咎、撥霧,然不能成仁,俟此四大汙、侮、誤、霧皆空,仁可全矣!餘深感於懷,抒發其想,然執念之深,不能出也!餘生不求能看破紅塵,做個瀟灑之人,但求身臨絕境時能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處之安然。不求前程似錦,但求花開花落我都在為夢想而奮鬥,不求家財萬貫,但求在臨時之際可無慾無求。

  生而為人,本在為人,為人而活方為人之本性,人生本睏乏無味,因為愛人,乃賦予生的意義,願今之眾人能真認自己的錯,莫論他人非,並非施惡會生其害,唯因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浮華塵世萬物皆有盡時,若能聞名於世,也是一種重生。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12

  我覺得,在道德方面,東方更重視實踐而不是理論。老子說:“聖人行不言之教”。道德更多的不是用來講的,也講不出來。所以論語中“仁”字凡一百零九見(《論語通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徐志剛,序P3),但卻通篇沒有定論。孔子在教導弟子的時候,總是言傳身教,因材之異而施教。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弟子體會到什麼是“仁”。或許後來孔子死了,他的弟子也老了,再傳弟子為了能讓後人能夠受到如師在側般的指導,才從先師的生活中截出一個個片斷,整理出一部《論語》。(當然,這純屬我的想象,沒有什麼依據)

  正是因為《論語》來自生活,是生活鮮活的再現,所以我們才應該用一種獨特的方法去讀它。個人認為,與其風格比較像的一部書是晉代的《世說新語》。我們怎樣讀《世說新語》的?我想大多數人如果不是出於學術目的(例如需要寫一篇論文或讀書報道什麼的),一定不會去分析它的中心,分析某段話是多麼曲折地表達了一個多麼深刻的學術理論——我們大都會把它當成一種生活的紀錄,以一種閒心來讀它。我覺得,其實閒談的心境才是最適合讀這樣的書的。讀到會意處,拊掌一笑,自然就理解了他要表達什麼。或許比條條框框地分析加分解來得好一些。當然,這是讀書的高境界。我做不到。

  若要用一句話來歸納《論語》講了什麼,我覺得應該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學問是不同的。做學問也許還能在紙上做,做人卻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讀教人做人的書,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讀而不是僅僅在紙上讀,到故紙堆中去尋找疑問的解答。

  隨著中國近代社會的到來,各種西方學說陸續傳入中國,形成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強烈衝擊,甚至連長期在中國思想界佔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不能倖免。在學習了半個學期的《中華元典導讀》課和閱讀了《論語》這部書後,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儒學的根,即孔子的《論語》說起。《論語》大概包括的以下幾種思想,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以下分別加以介紹。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半部《論語》平天下!”孔子那睿智閃光的語言光照古今!不必說一代偉人毛澤東,一代梟雄蔣介石,對它情有獨鍾,就連後世的文人墨客、平常百姓受其深遠的影響也不勝列舉!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道理是: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這不正是君子的品德嗎?孔子說的這句深刻而又蘊含哲理的話,告訴(用詞不準,建議改為:不外乎告誡)人們修養是如此的重要。修養好像花兒在寂靜中開放,成功的果子在光明裡結實。

  因為司令部在集合開會時,他總會第一個到,然後走到地圖前,用手指著敵人應在什麼地方出現,我軍現在在哪?如何擋住敵人的去路,而將他們一網打盡?他在那似乎總是在自言自語,到會的人都說他什麼都不懂,卻在那自言自語一定是發瘋了。

  華西列夫斯基聽到大家的非議後並沒有生氣,依舊在那裡想著大事……開會時讓他發言,他一會說這兒,一會說那兒,雲裡霧裡,在坐開會的人都聽得稀裡糊塗,斯大林來回踱著步子慢條斯理地說道:“坐下吧,我親愛的華西列夫斯基同志,你不要說了,還是讓我來說吧!”斯大林把戰爭形勢分析得頭頭是道,讓人聽了不由得心服口服。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13

  最初接觸論語是中學的《論語十則》,當時只是死記硬背,瞭解一下字面意思。想象著古代學者搖頭晃腦讀書樣子,很是有趣。藉著這次全校的機關培訓,今天再讀來與以前相比卻是另一番思考。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之一。一萬多字的作品,把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剛讀起來我們會覺得,《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都是就事論事,裡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簡短的語句體現出了儒家思想的精華;簡短的語句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簡短的語句談論了教育教學、人生滄桑百態、君子、孝道等對後世影響巨大。

  作為教師,首先關注的是孔子教育教學的觀點。孔子是位偉大的教育家,其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值得我們借鑑。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說對於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以於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他認為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才能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來教導學生。當代學生的性格獨立,差異很大,我們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學上,孔子提倡教學相長。《論語》中記載著孔子及其眾弟子的對話,其中率直的子路常向孔子提出批評的意見,孔子也很關心、愛護子路,對他的批評也能接受。而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但他從未對孔子提出疑問,孔子曾不滿意地說過顏回不是對他有幫助的人。孔子還敢於承認比他小很多的弟子子夏在學問上對自己的啟發,表明孔子向自己的學生學習的勇氣可嘉,精神可佩。而現實生活中,真正達到教學相長實之不易。

  在學習方面,《論語》對我們啟發也很大。“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孔子五十多年的教學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大思想家。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見他的境界之高。活到老學到老也就是如此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話。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虛心向別人學習,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人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我們要取長補短,廣結良師益友。

  孔子講究孝道,孝自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的人們卻在褪色,經常會看到明明子女很多的老人卻無人盡孝。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道德永遠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沒有德與孝不行。孔子所提倡的孝是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在“常回家看看”已納入法律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多關心父母,多瞭解父母的需求,多對父母盡孝。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100多次談到君子,他強調的是一種人格的自我修養。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應當過多地講究自己的衣食起居,而是心懷天下,而且能經常反思自己。作為君子應該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慾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質方面,作為君子應該先去做然後再說要有言行的標準。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借鑑的。當今有些人每當有牽扯到個人利益時,經常互相漠視,甚至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那就稱不上孔子口中的君子。

  為什麼當今全世界那麼多的孔子學院,可見孔子思想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大師語中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己。讓我們從自身做起,不去苛求外界,努力完善自己,包容別人,為成為一個坦坦蕩蕩的真君子而努力奮鬥。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14

  孔子其實是個愛憎分明的性情中人!

  讀過《論語》的人都知道,裡面全是格言,好像孔子不食人間煙火一樣,平常就專門說格言。其實這是誤解,孔子從三十歲教學,一直到七十三歲去世,中間共四十多年,這些年得說多少話,不可能全是格言。《論語》不過是把他這四十多年所講的話,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把這些精華集中起來,我們才產生了這樣的誤解。

  其實仔細讀《論語》,就會發現,其中有不少有趣的情節,讓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真實的一面,他並不是一個古板的教書匠,而是一個愛憎分明、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

  一,他非常直爽。

  《論語.陽貨》:“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有個叫孺悲的人想見孔子。孔子不肯見,就推說自己病了。可是,傳話的人剛出門,孔子就又奏瑟又唱歌,故意讓人家聽見。意思就是說,我其實沒病,就是不想見你!就是不給你面子。

  二,他非常可愛。

  孔子不但喜歡音樂,還會唱歌。如果別人唱的歌很好,他一定會請人家再唱一遍,心甘情願給人做伴唱。《論語.述而》中說道: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孔子不會因為自己聲望高,是老師,就端著架子,裝模作樣。他想唱就唱,無拘無束,哪怕給人家當伴唱,也心甘情願,就這麼率性,你說可愛不可愛?

  三,他非常坦誠。

  有一次子貢問孔子什麼叫做“士”。《論語.子路》講到: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孔子的回答是:愛惜自己,懂得羞恥,能夠出使四方而不辱使命,這就可以叫做“士”。次一等的呢?孔子說:族人稱讚他孝順父母,鄉親們稱讚他敬老愛幼,這也可以稱“士”。再次一等的呢?孔子回答說:言必信,行必果。雖然是淺薄固執的小人,但馬馬虎虎也算是最次一等的“士”了。

  子貢又問:那些搞政治的人又是怎樣呢?孔子鄙夷不屑的態度馬上溢於言表,從一個“噫!”字當中,c就看出來了。孔子說:哼!那些人呀,算得了什麼!意思是說還不如剛才那些“硜硜然”的小人呢!孔子對當政者的蔑視態度毫不掩飾,如此坦誠,還不算是性情中人嗎?

  四,他敢於哭。

  孔子哭弟子顏回,場面可謂感天動地。《論語.先進》: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四十歲就不幸去世了,孔子那年七十一歲,白髮人送黑髮人。孔子痛哭流涕地說:哎!老天這是要我的命呀!這是老天要我的命呀!旁邊的人就說:先生哭的太悲痛了!孔子說:難道真的太悲痛了嗎?我不為這樣的人悲痛,還該為誰悲痛呢?

  沒想到,禍不單行,第二年,另外一個最喜歡的學生——子路,也不幸在戰亂中喪生。據《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記載:“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孔子再一次的悲痛欲絕,哭著說:哎呀!老天爺真是要斷絕我的後路呀!欲哭無淚。

  五,他敢於罵。

  在《論語》中,孔子罵宰予,可以說是狗血噴頭: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孔子說:宰予這傢伙,就是朽木,是糞土之牆,都不知道罵他什麼才好!為什麼罵?就是因為宰予白天睡懶覺。當然這只是表面情況,肯定還有其他原因。所以孔子後面又說:過去別人說什麼我信什麼,現在別人說什麼,我還要看他做什麼。可能宰予以前就白天睡過覺,被孔子發現後,他就發誓說以後白天不睡了,結果今天又犯了,所以才氣得孔子對他大罵。

  其實很多學生,都捱過孔子罵,尤其是子路,罵的最多,我們就不一一舉例了。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孔子罵這些學生,正是因為對這些學生非常喜愛,所以這些捱過罵的學生,最後都很優秀,都成為歷史上傑出的人物。

  透過以上五點我們可以看出,孔子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而是一個有情有義、坦誠直率、真誠可愛、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15

  《論語》一書中,關於君子的敘述,還涉及了好多方面,如“孝道”、“交友”、“金錢觀”等等,句句都飽含真理,讀來發人深省。這些不因時代更迭、歲月變遷而褪色的真知灼見,對於我們的成長有著莫大的好處,我們應該多讀讀《論語》。《論語》,作為一部中華民族的瑰寶,給我們的啟示遠不止這一些,作為一個教師,希望自己“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並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待自內心修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為人處事。

  《論語》的第一篇是“學而”,講的不是關於學習的道理,而是學做人的學問和為人處世的原則,即君子的修養。“人不知而不慍”、“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等講的是如何學做人做事的學問,教導我們要透過不斷的學習和精進,進而努力修養有“仁”“愛”“孝”“弟”等品德的人,成為真正的君子。作為一名教師,教授學問是重要的,但是教育或者影響學生的做人做事也是必須的。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要自己先成為一個君子,身正,而後正人,起到行為示範的作用。

  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想成為孔子的學生很簡單,一塊肉就行了。“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意思是說只要給我一些薄禮,我從來沒有不教的,來者不拒。這就是孔子的“有教無類”,不論什麼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管他是富人還是窮人,聰明的還是愚笨的。教育各式各樣的學生,就會想到孔子的另一個教育觀點——因材施教,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其實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有教無類的因,才有因材施教的果。孔子的教育就是把學生都培養成君子,君子就是品德上有所樹立的人,有所為有所不為。那麼在學識、能力上要達到“君子不器”的地步,就是看似沒有什麼專長,卻什麼都可以做,可以向任何一個方向發展,成為社會需要的任何一類人才。

  人生是一個對自我不斷完善,不斷充實的過程。為了使自己的外在和內在都有所提升,我們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人生的起點還是學習。“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只有透過學習,才能掌握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領。更重要的是,學習是仁、知、信、直、勇、剛等人生各種素質得以充分發揮的條件。“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三十而立”重心在“立”字。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學到了不少知識,豐富了人生閱歷,基本掌握了為人處事的道理和原則,從而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而不是依附於父母或家庭在社會上做人做事了。

  我們在個人品行修養方面追求君子的行為,那麼,在生活方面,我們更應當嚴於律己,正確對待富貴貧賤。子曰:“君子食勿求飽,居勿求安。”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貴,是人人所渴望的,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接受;貧賤,是人人所厭惡的,不用正當的方法解決它,就不會逃避。可見,精神上的快樂要遠遠高於物質上的快樂。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地位之高、對每位中國人的影響之深不言而喻。即便是一位沒有讀過《論語》甚至是沒有讀過書的人,依然受到了《論語》思想的影響。當我以一個教師的視角去重新翻閱它時,我再次感受到了孔子作為一位教育家的思想高度。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16

  在學習教育學課程內容的第一天起,我便心存疑問“教育是什麼?”有的人說教育是傳授知識,有的人說教育是使人進步,有的人說教育是使人睿智。也許他們說的都對,但這依舊無法滿足我對教育是什麼的好奇,透過《論語》的閱讀,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細細品讀論語,我們不難發現,孔子所說的“學”並不僅僅是指學習知識或者高超的技能,而是指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意思是子貢問怎樣才能做一個君子。孔子說:對於你要說的話,先實行了,然後說出來。孔子在此處的這番言論,意在教育子貢,說得再好都不如做得好更讓人信服。回到教育上也是一樣的,一門心思只學習知識與技能,而不想著如何讓自己學到的知識與技能服務於自己,服務於社會,只會成為閉門造車紙上談兵的書呆子。一個國家的教育目的一是要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可能;二要符合人的身心發展的需要和可能,應是上述兩種需要與可能的有機統一。教育是首先透過培養人進而服務於社會的,國家與社會需要的絕不是紙上談兵的書呆子,而是具有實幹精神敢於付諸行動的人。荀子曾言“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只有能說能幹的人才是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國家的棟樑之才,教育正是要培養這樣不僅具有知識與技能,更具有獨立思考及動手能力的人才。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的意思是: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惘無所得;思考而不學習就不切於事而疑惑不解。學習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如果對知識只知道死記硬背而不去思考,那麼這樣的學習毫無意義。因為這些透過死記硬背得來的知識不加以利用,不加以思考,用不了多久就會從大腦中遺忘。我聽過許多這樣的例子,畢業以後從事與自己所學專業無關的工作用不了幾年就把大學學的知識遺忘殆盡了,那麼辛辛苦苦的四年學習生涯意義何在?享譽全球的教育學家耶魯大學的前校長理查德萊文說過,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大學教育最大的失敗。在他看來,教育的核心是通識,是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併為其終生學習打下基礎。孔子與理查德萊文跨越了時間的洪流不約而同地強調了教育中思考的重要性,作為一名大學生透過四年的大學教育,我所要學會的正是獨立思考的能力,技能也許會生疏,知識也許會遺忘,唯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會伴隨我的一生,使我學習新的知識,領悟新的技能,增長智慧,不斷進步。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的意思是不去培養品德,不去講習學問,聽到義在那裡卻不能去追隨,有缺點而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教育是為了讓人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讀整部《論語》之後,你會發現孔子強調的是“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孝、梯、信、愛眾、親仁”都是在做人做事,只有懂得做人之後,才去學習知識。子夏日:“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夏是在告訴我們“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儘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在當今社會風氣每況愈下,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不良風氣逐漸滋生且愈演愈烈。社會誠信缺失,炫富拜金現象屢見不鮮,社會冷漠心理刺痛人的神經,很難說與如今的教育方式中道德品格方面的教育的敷衍態度沒有關係。我們的學校教育重視知識的傳授卻往往忽略了學生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情感的養成,以致於有些學生對生命、對世事愈來愈冷淡、冷漠甚至冷酷。教育是對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單純的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否則,擁有的知識愈多,對他人對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就越大。真正的教育絕不應該缺少對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情懷的培養,一個接受完良好教育的人,應該是一名孝順父母,誠信守諾,常懷仁義之心,樂於助人,尊重他人的人。

  《論語》是我國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學專著,其中所蘊含的智慧、教育思想、教育原則需要我們細細品讀。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17

  《論語》的交友觀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點好像沒有涉及到——如何處理一個朋友群的關係。即,幾個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這裡面就不僅存在單純的兩兩交往的問題,還包含更復雜的一對多,多對多的問題。 四、孔子和他的兩個學生

  說了這麼多《論語》中的交友觀,由於《論語》主要記載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對孔子的朋友產生了興趣。我想孔子應該有很多朋友。單就《論語》來看,我卻只找到兩處。一處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處就是上面提到過的“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後者不知從何考證,前者看來只是孔子所“和”之人,並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沒有純乎價值認同的“知己”呢?僅看《論語》,似乎沒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學生中有沒有人能充當這一角色呢?有時,師生關係也可到達一種朋友關係。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顏回和曾參。

  從前,我之所以讀一本書是因為它來到了我的手邊,而書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氣或分幾天讀完它。後來,知道了有公共圖書館這等讀書的好地方,我也懶得去翻書目卡片,只是在開放閱覽室書架上隨手抓一本我能讀得進去的書。再後來,透過網路,也約略知道近來新出的哪幾本書是值得一讀的,可我也往往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偶爾在瀏覽的網頁上碰到一兩本好書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靜下心來看,相逢或相違全憑運氣。所以,我讀《論語》也只是因為選了《中西經典選讀》這門課,於是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裡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汙或是搶劫,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18

  這部包羅永珍,詮釋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經典作品,令人無一不回味無窮,否則,何以留芳千古,為世人所稱道呢?

  《論語》之所以稱得上是經典,是因為它將中國的國寶級別的人物——孔丘,所言所行完完全全的記錄了下來,真正的講述了中國千年以來所傳承的正統學派的真諦,而且,其中大部分還被現代華夏兒女所沿用著,不失為歷經風霜而留其真諦。

  《論語》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論語》教給了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讀《論語》,有許多收穫。

  《論語》講學:

  《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學習。

  學,不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人若是隻懂得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話,蠻不講理,一無是處,那麼,這個人就在這個世界上只起到了綠葉的作用——襯托紅花。《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個鐵錚錚的事實,人要學習。

  首先要有興趣,再者就需要恰當的`方法,最後,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恆的動力。

  《論語》講孝:

  孝道,在中國古代至今天都佔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而在這部著作之中,也毫無疑問的佔據了主導的地位,人不孝則非正人君子,此類人鮮矣,《論語》大概一半左右都牽扯到了這個“孝”字,正因如此,後被公認為百家之正統的儒家學派把孝道推廣的非常廣泛,鞏固了孝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論語》講政:

  政治,自古以來一直才是世界上真正佔據主要地位的事,論語中對待政治,主講一個子——仁。對於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麼?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只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但不知為何,儒家的政道並未被自古以來的各大王朝用於主要政道,實是一件痛苦之事。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學而不厭”。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師教育孩子要耐心”,我們經常這樣說。但事實上,我們許多老師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佐證。

  “誨人不倦”四個字簡簡單單,但蘊含的是教師的愛心,所以,作教師的,應該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孔子第一次精闢地論述了啟發式原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從多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好學”、“樂學”。教師必須對學生表現出的差異特點進行全面而具體地分析,以發展的眼光區別對待。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應細緻地研究和了解學生,弄清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學習態度、知識基礎、健康狀況以及家庭、社會背景等。根據學生的個性制定相應的崗位,讓每個學生真正地做班級的小主人,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觀能動性。

  教學上,老師應該看到學生客觀存在的個別差異,正確對待學生的個別差異採取不同的具體措施。有的學生或善於觀察,或長於記憶,或擅長思維。從思維型別上講,也有長於形象思維和善於邏輯推理之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因人而宜啟發誘導,針對不同學習型別的學生必須因材施教。啟發式教學的核心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只有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19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傳弟-子編訂的《論語》中儲存,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璀璨的寶石。現如今在全國上下掀起了再學國學經典的熱潮,當然,《論語》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孔子的思想的影響力使我們不容忽視。雖經千年,但其中的教育思想、和諧思想、仁者愛人的思想以及君子等各方面的思想不僅對古代的中國還是現代社會,乃至是其他國家的思想文化都產生了極大地影響。

  首先,我們來看《論語》中對於學習的看法。“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篇)“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為文也。”(公冶長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中人之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之下,不可以語上也。”

  (雍也篇)“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篇)“學而不及,有恐失也。”(泰伯篇)“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篇)“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有教無類。”(衛靈公篇)“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篇)“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子張篇)孔子的學習思想分析要結合他所處時代背景來看。他之所以被成為偉大的教育家,一方面是他提出了“有教無類”的觀點,同時他還認為學習要“時習之”、“不恥下問”,也就是說學習者對於學習的態度要端正。雖然“有教無類”的概念現在的人們都很熟悉,但是在孔子那個時代被提出則成了我國教育史上的一大突破。孔子對人十分謙遜,相傳孔子曾拜比自己小的學者為師,而孔子的弟-子顏淵的年紀也比孔子大許多,可見,孔子對於“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理解並沒有侷限於時代,這一點十分不易。

  孔子站在岸邊感嘆時間如流水般飛快逝去,告誡自己和弟子們要珍惜時間學習。同時,他認為學習應當處於一種樂知的狀態才會是學習者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一點猶如現代社會所提出的要培養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一樣,很有先見之明。並非每個人都是“生而知之”,孔子總結自己可以取得成就的經驗就在於“敏而好學”,藉此來教育自己的弟-子應當努力勤奮。孔子的弟-子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其“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足可見孔子對於學習者的嚴格要求。此外,孔子對不同的學生所教授的內容也不一樣,即用“因人而異”的方法。比如說,子張和顏淵在問到孔子關於“仁”的問題時,孔子就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孔子還認為詩、樂對人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例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彌之事父,遠之事君;多事魚鳥獸草木之名。”等,在當代,我們又一次掀起了學習國學的熱潮,同樣是認識到它們是我國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其教化作用仍有一定的意義所在。

  其次,再來看看孔子對於君子的看法。“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篇)“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生,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八佾篇)“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欲訥言而敏於行。”(里仁篇)“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篇)“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述而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路篇)“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篇)“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君子有九思: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20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個暑假,我就背了大半部論語。別說裡面的內容了,就單單簡介就把我嚇了一跳:1988年,第75位諾貝爾獎獲得主在法國巴黎說:”如果人類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的確,我讀了大半部論語,也懂得了不少做人的、學習的道理。

  論語一共分二十篇,主要都是孔子說的話。背論語,真是受益匪淺。

  8月8日,是奧運會的開幕式。有一個環節,是有2008個人在擊缶,他們一邊擊缶一邊誦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當時,我大聲地跟著背,我弟弟則在一旁跟著小小聲的背。

  論語蘊含的道理實在太多了,而且都是精華。我的理解雖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些句子: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就是說,光讀書不思考,你是不會體會到其中的精華;光思考而不去學習,也體會不到其中的精粹的。就像我們吃東西一樣,如果我們不去細細品味,就不會嚐到它的精華所在。若光去品味,而不去嘗它表面的味道,那也沒用。兩全其美,那才叫好。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中的道理就是:見到品德高尚的熱愛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像那種人學習;見到品德低下,不熱衷於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問問自己有沒有像那種人那樣。有時候,我們考試成績下來了,考了95分,自我感覺不錯,因為還有好多同學排在我後面呢。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連兩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這樣是不會有前途的。

  我十分佩服孔子的智慧,沒想到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產生了那麼多道理的精華,在我們現在那麼發達的社會都那麼需要它。

  論語的內容實在太深奧了。一時是理解不過來的。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我會慢慢的體會到它的精髓。

  《論語》是孔夫子及其弟—子人生經驗和智慧的高度濃縮,其中許多經典的詞句我們都耳熟能詳,透過進一步的學習,使我受益很深,下面是我在這次學習中的幾點感觸:

  首先,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這個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將永遠生活在陰影之中。也許我們無力改變生活中的缺憾,也許我們無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難,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你就會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真的能夠開解現代人的心結嗎?《論語》告訴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望,也許一個不經意的點化會改變你的心態,同時也就完全改變了你的生活。讓我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吧,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幹好了,就是一個人的價值所在。

  其次,如何做人做事。《論語》說出了作為一個社會,作為一個團體,都要為個人的修身齊家治國而服務。所以論語適合於各種群體和個人,論語可以作為每個人的枕邊書來讀。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說出了我們首先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要老操心別人的事,在一個單位,每一個員工都像是汽車中的一個小零件,如果本該是車胎上的零件卻安在方向盤上面,那麼這個汽車就有啟動不了或出車禍的危險,礦也一樣,員工就像那一個個小螺絲釘,只有每個人都堅守自己的崗位,把工作做好,一個企業才能像安全行駛在道路上的汽車一樣,平穩快速的發展。

  再次,做人要“兩厚”。一是做人要厚道。就是做人要忠厚老實、善良真誠,這樣到哪都能交上朋友,到哪都受歡迎。正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道理。二是做人要厚積薄發。做人要有積累,要博聞強記,要廣博。有了厚實的功底,才能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半瓶水逛蕩,有了充足的底氣後才知道分寸、才知道謙虛。

  有才還應有德,學習《論語》,學習經典,就是盪滌我們的思想浮塵,昇華我們的道德因子。一切從修身立德開始,忠誠於企業,忠誠於崗位,達到敬事而信的高度。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21

  《論語》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所記錄孔子的思想對於教學非常重要。難怪有前賢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作為教師,出於職業的敏感,我對學習方面的內容尤其感興趣,讀後更是感觸頗多。

  孔子以他的親身經歷用簡潔的語言闡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又“朝聞道,夕死可矣。”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不斷創新,思想越來越成熟。又如他自己所言“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直到晚年,還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他博學多能,仍堅持終身學習,不愧為其弟子之師表。他的弟子評價他“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可見他是終生學習的楷模,這就是我們要向孔子汲取的精華之一。

  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可是我們的大多學生仍然有這樣的通病,缺乏大膽地創新。孔子倡導“當仁不讓於師。”“學,思,行。”“學無長師。”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可見他是如此大度,寄希望於他的學生向他的挑戰,超越他。有一次子夏與孔子討論對《詩》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幾句的理解,孔子說了“繪事後素”,而子夏則說出了自己的感悟“禮後乎”,孔子認為子夏的見解有獨到之處,對自己也有很大的啟發,便讚揚道:“起予者商也。”此記載說明,孔子總是與學生一起相互切磋,讓他們自由地發表各自的不同見解。這種以討論為主的教學形式體現了師生平等的教學民主精神,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使他們能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學習,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和積極主動的創造精神。而且,孔子還善於營造平等、融洽、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

  他淡化師生年齡差異,老師與學生平起平坐,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並且能激發學生的發言興趣,營造平和寬鬆的討論氛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文中,他絲毫沒有老師的架子,而是坐在學生中間,與他們共同探討問題。“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努力打消學生的心理顧慮,消除學生在老師面前的拘謹,積極鼓勵他們能夠暢所欲言。然後首先說:“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一句話就激起了學生髮言的積極性,從而創設了談話情境。子路 “率爾而對”,“夫子哂之”,曾皙後來問起,孔子說“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子路說話一點都不謙虛,孔子雖然不滿意,但是沒有立即批評他,只是是微微一“哂”,既不讓子路難堪,又小小地挫了一下他的銳氣,可謂處理得恰到好處。而如今我們正在苦苦追求創設的平等、融洽、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居然早已被兩千年前的孔子超前實現,真不愧為一代聖人。

  孔子對學生的教誨不是盲目性的,灌輸式的。而是堅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據學生不同的思想、個性、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不同的教育,做到因勢利導,避免一刀切。正因為孔子實施了“以人為本”的因材施教,他的三千弟子中才會出現“七十二賢人”,真可謂是人才輩出,怎不叫兩千多年後的我們汗顏?孔子首先提出:“有教無類”的方針,說出了“有教無類”的至理名言。孔子私學的規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三千弟子來自齊、魯、宋、衛、秦、晉、吳、楚等諸侯國,地區廣泛,學生出身五花八門,成份各異。

  《論語》第一章《學而》第一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站在現代教育者的角度,讀著論語,參照自己,認真反思,孔子留給我們的智慧遠遠不止這些,他的許多教育理論和方法,仍然是當今廣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此時,工作累,家務忙,活動多,怎一個累字了得?這些藉口都顯得如此蒼白。靜靜地讀《論語》箴言,品人生真諦,不斷反省自己,細細地欣賞教育之河中激起的朵朵浪花,去採摘教育之樹結出的豐碩之果。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22

  在初中的學習中,我已經初步接觸到論語:我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中,讀懂了孔子謙虛的態度;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認識了孔子的實事求是;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看到了孔子的樂觀…

  今天,當我重新手捧論語開始翻閱它時,讀到的又是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點到為止的應答。我也有了更加深入的領悟和感受。我從《論語》中認識的是一個誨人不倦、多才多藝的孔子,明知其不可而為之、迂闊率性的孔子,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

  孔子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常見癌症,周遊列國的他據說一生有三千弟子。他對學生在教育方面的教導很多都是值得學習的。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抱以不滿足的心態。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子與人歌兒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這體現的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態度。孔子尚能虛心地請教別人,把歌重複唱一遍,自己認真地去學習,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我們更加要隨時隨地向別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要為了面子而羞於向別人請教。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柳州分類資訊網: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在我們班,這個50多人的班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健將、象棋大師、書法好手,他們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山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是一個長久、艱苦的過程,"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孔子在此勉勵冉求知難而進,這樣才能得道。"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也是孔子的思想。迎難而上,無所畏懼,積極地接受挫折和困難,把挫折和困難當作磨礪自己的機會。在困難中才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質。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正如孔子所說的"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孔子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積累了大量的教育方法和經驗。

  "因材施教"恐怕是孔子在教育上最大的特點。子路問:"聞斯行諸?"在這個問題前,孔子對於冉求和仲由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冉求辦事猶豫畏縮,要多多鼓勵他;仲由膽大過人,要抑制約束他。在孔子的弟子問"仁"的問題時,他對弟子們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的。孔子還說過:"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說對於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以於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是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服務,但是如今,有些教師不去研究自己所面對的學生,他們以為了解一些規律性的東西,瞭解學生的共性,課就能講好。人是有差異的,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多樣的,因此一定不能忘記因材施教式的教育,要為不同的學生提供最適合於他們的教育,這才是最大的公平。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只要願意拿著十餘條幹肉為禮來見孔子的人,孔子都會樂意讓他接受教育。這一段中孔子所說的這段話,表明了他誨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

  《論語》對於為人處世也談到了不少觀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強加於別人生身上,這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條,然而在現實中許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信條,一切以個人利益為中心,只顧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讀完《論語》,我不只是單單認識了一個誨人不倦、多才多藝的孔子,明知其不可而為之、迂闊率性的孔子,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更學習到了孔子內在的思想和精神。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23

  一本《論語》放在書架已有好幾年了,來到新的工作單位,也把它順手帶了過來置於床頭,雖然偶爾翻閱幾頁,卻也沒有讀完。今年寒假總算是完整的讀完了一遍,但總感覺只是一知半解,略知皮毛而已,其中的好些道理還是參悟不透。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遼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現僅將本書中的孝道就與治學的部分談一下自己的一點淺顯的認識: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有些人們在這一方面卻在褪色,學習孝道並對學生對後人講述孝道是非常必要的,使自己也讓他人明白孝是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意思是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父母唯其疾之憂。一個人如果能夠使他的父母只擔心他的疾病,那就可以算得上是孝了。我個人的理解為,能夠在自己控制的範圍內的事情,盡最大努力的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除非是像生病這樣自己沒法控制的事情。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為孝乎!書中註釋為侍奉父母,難在時常保持和顏悅色!人子中年紀少的做事,年紀長的具備飲食,難道這就可以算得孝麼!我對後面的句子的理解有些欠缺,單就色難一句,我認為一個人果真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錯了。有句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雖是有些譏諷的意味,但也不得不讓人深思。這也讓我聯想到自己,父母年事還不是很高,還沒有到子女經常服侍的地步,但老人愛嘮叨,嘮叨多了就有些不耐煩了,其實想來老人的嘮叨就是一種愛的體現,我也應該尊重老人的嘮叨,和顏悅色地傾聽她的嘮叨。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現在人的孝,只是能養父母。但人們亦養犬馬。如果只養而不敬,則養父母跟養犬馬還有什麼不同!充分體現了孔子提倡不僅能養更注重敬的思想。當然針對於我們來說,相信在這一方面都能做得很好。但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也會時常見到或聽到對老人養而不敬的事例,更有甚者既不養也不敬者。因此不僅我們自己要做到這一點,也要對我們的後代,對我們的學生傳輸對父母對祖父母等不僅要養更要敬的思想。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意思是說,父母在的時候,不到遠處去遊;如出遊,必有一定得地方。社會發展到現在父母在不遠游是不大可能了,但遊必有方還是很值得提倡的,必須告知父母自己所去的地方,並且時常告知父母自己的情況,免得讓父母牽掛。我的父母就是這樣,有時忙隔三五天忽視了沒有打電話回去,媽媽準會打來電話詢問情況。放假回到家中,晚上有時出去玩耍,無論回家多晚,遠遠就能望見家中的燈光,父親總是坐在桌前喝著茶水等我們回來才睡,多次說他卻總是這樣。有一次,晚上我們開車出門正值天氣不好,老公忘了帶手機,我的手機又沒電了,也就沒有跟家中聯絡,家中又給我們聯絡不上,害得父母擔心,聽母親說父親還發了火,我們也非常愧疚。今年正月十五下了一場大雪,在老家過完了元宵佳節,正月十六,老公單位要上班了,因天氣原因,我們早上6點起床出發趕8點的班,大冷的天婆婆早早起了床,不顧我們的反對又是掃雪,又是遞熱毛巾擦車窗玻璃,站在村口,望著車子遠遠離去。路上經車壓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非常滑,車開得很慢,不到50裡地足足走了1個小時零40分鐘,中途公公打來兩次電話詢問路面怎樣,是否到了。這都是一份份濃濃的牽掛埃我們要從小事做起,注意生活的點滴,多為父母想想,儘可能的讓父母少一份牽掛,這也是一種孝的做法吧。

  治學方面,有好些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是我們非常值得學習的。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24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與其他的語錄沒什麼差別。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 弟子的有關修身(內聖)、治國(外王)的思想流連於語錄的字裡行間。

  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 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 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

  就我看來,人的一生中秉懷著許多有關生活的觸動,只是很多時候,這些觸動沒有點 燃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而使我們困窘地活著。于丹的《論語》心得中,雖然從其獨特 的個性視角出發解讀《論語》 。但畢竟是一種頗能為大眾認可的個人獨特的對於《論語》的 感悟。每個人要是想要在《論語》中找到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還需自己到論語中慢慢 尋覓。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 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人們對父母的付出視之為必然,孝 道在逐漸褪色。 對現在的人們講孝是非常必要的, 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 子曰: “父在, 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當他父 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 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為人子女,做讓父母 為你擔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們認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條件就是孝,而對 父母們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聽從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但父母們真正需要的就是 這些。 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 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 教誨行事做人, 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愛, 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 餘地。

  仁者, 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 其喜人之有福, 而惡人之有禍也; 生心之所不能已 1 也, 非求其報也。 故曰: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所謂的仁, 是說其從心底裡欣然地去愛別人; 他喜歡別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歡別人有災禍;這是從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 報的情感。所以說:“那上面的與人相互親愛有所作為而不有心於作為。”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其實也就是"恕"這個字的本意。這句話現在看來,有其現實意義。其中包含相互體諒 的意思。遇事如果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改變已有的不 正確做法,這樣就會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對立,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我對孔子的仁愛之道尤為觸動,孔子曾經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愛離 我們遠嗎?我想要仁的時候,念頭一動,斯仁至矣,仁愛就來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 愛充滿了。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 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 治學的方法他講究 “溫故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 蔽也蕩。 好信不好學, 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 治學與做人, “做人” “治學” 乃 之本,德才兼備方能至於至善。 “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 道,虛浮而學,德才具不兼備。

  在現在社會中,孝道、仁愛、修身和治學,每每被人忽視,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 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連結。 《論語》 讓我領略到的 , 就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為學之道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 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25

  《論語通譯》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定書目,這本書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了孔子的文化精髓所在。《論語》的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對政治的見解、對社會的思想、對教育的主張,也可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言簡意賅,哲理深蘊,發人深省。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看出他的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和治學的方法。《論語》中關於學習的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關於學習的態度。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孔子讚揚的顏淵就有這種發憤好學的樂觀精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孔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讀書的人要立志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 世俗所累。同時,他還認為追求學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敢於知難而進,“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針對冉求在學習問題上認為自己能力不夠的思想,孔子認為所謂能力不夠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來,你現在以能力不夠劃地自限,實際上是沒有堅持到底的緣故。在這裡孔子勉勵冉求要知難而進,只有這樣才能得道。事實上孔子自己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

  二、關於學習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三、關於學習的內容。

  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容對於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孔子在重視博學的同時,也強調學習要抓根本的東西,孔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又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這裡孔子在回答子貢的問題時,說明自己的“多學”是相對的,在多學的基礎上,我是用一個道理來貫穿自己的學說的,這個道理就是學習的根本,學習重在抓住根本。這裡孔子間接地說明了博與精的關係,值得借鑑。

  四、關於學習的目的。

  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也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也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於死記書本,而在於應用,在於實踐,在於“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在孔子看來,學習的目的也在於對道義、真理的追求,“士志於道”,“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孔夫子說過:“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26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楊伯峻譯:孔子說:“只有仁人才能夠喜愛某人,厭惡某人。”錢穆譯:“先生說:只有仁者能真心地喜好人,也能真心地厭惡人。”劉寶楠《論語正義》:“凡人用情,多由己愛憎之私,於人之善不善,有所不計。故不能好人惡人也。”

  但我認為能好人能惡人不只是簡單的喜愛厭惡,不只是淺層意義上的情感歸類;而更加偏向於對道德高低的評判,對人心善惡的裁定。

  儒家思想則是從“仁”據“禮”,講“義信”守“德智”的,究其根本仍為“仁”。仁是發自內心的律己恕人,有一顆是非之心,觀社會百態不為外物所誘,看世間萬貌總持一顆善惡之心。個體組合成群體成社會百態,但個體有千差萬別才豐富多彩。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衡量是非好壞的標準,因此仁者求己,不仁者從人。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能好人也都能惡人,因為每個能稱之為人的人都是有思想情感的。這正是人性複雜的一個重要原因。假如人人都沒差別,都均等情感,都一樣的情緒,那就不會有人類社會的存在了。關鍵在於好人能否公,惡人能否正。是否摻雜了個人的情感在自己所表達的好惡裡,是否有一個始終如一的,平等不破的處事原則,是否能做到真好和真惡呢?為仁者可以,不仁者始終不能如一。當然了,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衡量標準,任何事都不能一棍子打翻,但最根本的仁是不變的。

  為仁者不止是三個字,更是一種人生觀價值觀的體現。是一個人待人處事,面對生活最起碼的核心和根本態度所在。倘若一個真正的仁者,是不會以物喜因己悲的。因為在仁者心中任何相同或是類似的事情都會有同一種或是十分相近的看法和標準,但並不是機械的,片面的對待所有事物。正是這種比較明確的個人思想,比較公平的,能被世人所接受的評判標準,才得以為仁守禮。

  和仁者不同的是,不仁者總是忽變忽倒,居無定法。就好像一團亂糟糟的麻繩,看見一個頭緒就想從中解開一團亂,連最基本的觀察和思考都很鮮有,更不用說一個最適合的解決辦法了。到頭來只能是越解越糟,最後到了一個死衚衕,自己也不能解決了就開始人云亦云或是亂說一氣,根本不瞭解原委就敢拍案定板,絲毫不計後果。

  為仁者總是少數,所以才倍感珍惜。因此子曰:“苟志於人矣,無惡也。”一個人立志成為一個仁人,對事用仁心,對人用仁義,總是沒有壞處的。

  能好人,能惡人。不因利己即好人喜物,不因害身則惡物厭人。能好能惡不是想好就好想惡就惡。一個人觸犯了道德底線,法律尊嚴,即使以前再喜好也不能偏袒於此。也就是說不能憑個人最最主觀的看法去看待一個人一件事,要遵從仁德禮義的標準,要有範圍有規範的好人惡人。反之,一個人知錯則改,靜思悔過,後踐行德義,當然應該好之樂之。可能會有不可原諒的錯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但就其彌補的做法和措施是應該被人所好的。當然,人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大部分人不能做到這樣的好惡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另一方面,並不是一切符合仁德思想的人都應該被所有人原諒。畢竟人的七情六慾裡面有恨也有惡。不能去幹涉每一個保留惡的權利,因為每個人都被賦予選擇主動權。從主觀上講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偏向某一個事物的某一方面,可能有感情,亦或是有利益糾葛導致了去憎惡某一個事物的另一個方面,這應該要摒棄的。

  還有,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也就是說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地居於貧困之中,也不可以長久地居於安樂中。有仁德的人安於仁,聰明的人利用仁。環境的長期不變或是頻繁更換都有可能導致仁者好人惡人的衡量標準發生改變,也就難免會有偏頗之時。那樣就不能為仁擁德了。

  讀《論語》就像是在上孔子的中文說教課一樣,有的句長,有的字短,但其中蘊含的道理都是深奧的,甚至有的可以說是晦澀難懂。與這位老聖人對話可以知國之事的硝煙瀰漫,可以知社會事的紛繁複雜,可以懂人性的深奧難料。《論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讀完的,更不是三年五載就能讀透徹讀明白的,即使都能明白參透,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也是很困難的。

  為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為仁者能讀書,能辨醜惡。倘若一生在某個階段,在某一年,在某一個月,在某一天能明白,能為仁,那麼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27

  于丹老師講授《論語》心得別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論語》猶如高山上一顆勁松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觸及。而於丹老師彷彿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透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品。他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聖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裡。他說:“孔子沒有溫度,只有色彩”。

  面對人生的遺憾,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為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座寺廟裡供著一個花崗岩雕刻得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跟它採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岩砌成,臺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麼人們採著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說,因為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在書中看到這樣一個蘇軾與佛印交往的故事:蘇軾是一個大才子,而佛印是一高僧,倆人經常在一起參襌,打坐。有一天倆人又在一起打坐。蘇軾問:你看我像什麼佛印答:我看你像尊佛。蘇軾聽後大笑,說:"我看你像攤牛糞。"表面上,似乎佛印又吃了虧。回到家,蘇小妹對蘇軾說:"參襌的人最講究是見心見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說你像尊佛,說明他心中有尊佛,而你說佛印像牛糞,想想你心中有什麼吧!"

  其實,我們想想,為什麼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有些人活得歡欣而溫暖,有些人卻整天指責抱怨呢我想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兩人的心態不同。平時在教學過程中,我往往會因為有成績差的學生而抱怨:為什麼我這麼倒黴,遇上這麼一個學生,班級因為有了她平均分低了好多……如果換一種心態,正是因為她學習有困難,所以才更需要我去幫助她,如果每個人都很聰明,還用得上我嗎她的進步更能體現我的價值。

  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希望大家都能在有限的生命裡快樂地生活!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ning),損矣。”——《論語.季氏》

  最近讀了《于丹<論語>心得》,于丹的講評著實讓我佩服,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大家孔老夫子的這一句話,它讓我想了很多。

  孔子很看重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朋友的作用,他主張我們交正直、誠實、知識面廣的朋友,而不贊同我們跟那些性情暴躁、優柔寡斷、心懷鬼胎的人做朋友。那些好的朋友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果決,在自己疑惑時幫助自己做出選擇。

  其實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我們讀論語,聽於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明辨的能力,是寬容的態度。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麼樣的朋友,自己站在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座標上,只有明確自己的目標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朋友就好比一面明鏡,可以看出自己的得失,也可以反映出自己的道德品行。當自己因為方向而迷茫時,又可以及時為你指明方向。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28

  曾經粗略地讀過《論語》,但總是懵懵懂懂,不勝其意。最近,受單位閱覽室之惠,讀了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看了她對《論語》的解讀,使我有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而且於丹教授那神閒氣定,娓娓道來,古今中外,信手拈來的講解風采,誠可謂妙趣天成,觀之可以忘憂,思之可以解惑。

  讀罷此書,掩卷長思,彷彿一位長者坐於眼前,用智者的從容與平和與你談古論今,它傳遞著每個人心中有而口中無的簡單真理,我覺得受益匪淺,聯絡現實生活略總結了幾點感悟:

  悟點一 平和的心態

  每個人都想過得幸福快樂,但幸福快樂到底是什麼,到底又在哪裡呢?我們周圍有許多人在別人看來是十分幸福的,但自己內心卻時常感到痛苦不堪;同樣有不少人在別人看來是艱難困苦的,然而他們自己心中卻時常充滿快樂。千帆過盡,驀然回首,“其實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而與內心相連。”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個好的心態,並能夠時常用好的心態來對待一切,因為無論人生給予我們什麼,決定我們生存狀態的永遠是心態。我們應該經常捫心自問,到底以什麼樣的心態度過一生。生活本身並不完美,社會分工千差萬別,人的素質、能力和機遇也各不相同,誰都會遇到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沮喪。但不論碰到什麼,我們都要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付出和收穫,不必喜形於色,不必急功近利,更不必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悲觀失望。要知道,決定一個人成功的不是命運的垂青,而在於他是否能夠在任何情況下都始終不忘陶冶自己高尚的情操,始終保持不懈的精神追求,始終保持輕鬆、自在、灑脫的良好心態。

  用《菜根譚》裡的一句頗有感觸的話來說吧,“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照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有些必須面對,甚至必須處理,當然也必須穿越,事情來了,用心去作,最短時間內做完,事情過去了,心裡,還應該是一片海闊天空。

  悟點二 寬容的心靈

  “仁”是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最儒家的、最簡單、也是最精華的道理。 “仁者不憂”你的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想要無憂,那就要學會寬恕他人,要學會去愛別人,這就是“仁”。當然,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抱著寬容的心去做每一件事絕非易事,但最起碼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做事多想想他人,做一個善良的人,便也能內心安靜、坦然。中國一直以和諧為美,而真正的和諧是什麼?就是在堅持不同聲音、不同觀點的前提下,對於他人的一種寬容,一種融入。其實這就是君子之道。

  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雨果說過:“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心靈。”

  悟點三 提升生命的效率

  孔夫子將他的一生概括為“吾十有五,而治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于丹認為,這種人生的座標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絕對的。其實人生有生理年齡,有心理年齡,還有社會年齡,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讓我們也許在二三十歲,就能夠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

  生命給予我們每個人只有一次,無論多麼珍惜,多麼不捨,或者是在不經意間任時光飛逝,誰都不可能重新來過,最終每個人都要離開這個世界。三十歲的自信堅定和內心的從容不迫,四十歲對自己真正需要什麼的明瞭和懂得如何取捨,五十歲時心中擁有不再怨天憂人的內定力,六十歲時有一顆寬廣的理解和包容之心,七十歲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就是我們生命的歷程。

  人生苦短,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生理年齡,卻可以調整自己的心理年齡,在日益成熟的過程中,完全可以擁有一種年輕的心態。資訊時代,只爭朝夕,面對各種生存和競爭的壓力,我們沒有理由不成熟,但這不能影響我們保持永遠朝氣蓬勃,永遠充滿活力的精神狀態。

  當我們在現代的規則下,重新領悟聖賢於千古之前以他簡約的語言點出的人生大道時,最終希望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能夠圓潤地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滲入靈魂,讓我們真正建立起有用的人生,用平和、寬容的心,實現幸福快樂而有效率的生命價值。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29

  帶著恭敬的心情去讀這本書,因為是解讀《論語》。我的古典文學學得不好,因此總想好好學一學。對儒家從來沒有深究過,只是偶爾跟朋友一起談談說說,更喜歡道家的超逸飄然。

  對百家講壇曾經一度痴迷,總覺得看此節目的都是文人,也曾追逐著去看,直到易中天被像超女一樣炒得火熱的時候,我心裡的火熱倒是一下子涼了,總覺得一下子出名的就像暴富一樣缺乏積澱。

  《于丹<論語>心得》用BT下載在電腦上,常常拿來欣賞品位女性厚實而充滿自信的演講,只有對自己絕對自信的人才有可能如此鏗鏘有力地講述國學的經典,也只有勤奮的人才有可能練就如此流暢明晰的口才,只有達到這種社會地位的人才敢如此淡定地跟全國人民談論關於“淡定”的話題。

  同樣的一部著作,每個人的個性和經歷不同,解讀自然也不同,也許,同樣是《論語》,憤世嫉俗的人讀出了天人合一,急功近利的人讀出了從容淡定,甘於平庸的人讀出了奮發進取,缺乏謀略的人讀出了生活的智慧……

  也許是過於自信和自我的表現讓我並不欣賞這本書的呈現方式。不多的文字卻用了過於稀疏的排版方式;原本並不特別和獨到的思想只因為“在聖賢的光芒下”而顯得分外華麗,試想,如果將書中所闡釋的這些觀點和故事聯絡在《讀者》或者某些有關心靈雞湯的圖書,也是完全沒有什麼不妥的;過於頻繁的簽名售書也讓我感覺到過於急功近利的商業氣息。“在聖賢的光芒下”這樣的語調讓我從靈魂裡感到自己的卑賤,用聖賢的思想啟迪心靈是有可能的,但只有當自己的心靈能夠釋放光芒的時候,可能才能快樂,在聖賢的光芒下,便永遠無法自己取暖。

  喜歡書中引用的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一句話: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是“絢爛之極而歸於平淡”。所以我認為這本書更適合於那些已經絢爛之極的人們。當那些曾經為了

  功和利追隨不懈,而如今卻發現金錢,權力,美女都不能填補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讓自己快樂的人,當他們有了房、換了車、有了穩定的家庭又有了可以引發激情的紅顏知己的時候,再告訴他們生活不要太多的功名利祿,不要奢求太多,內心的平靜才是最高的境界。對於掙扎在生命的最現實狀態的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沒有感受到心靈絢爛之極的巔頂,又怎麼能真正的歸於平淡呢?

  這本書談的是關於心態的話題,書中反覆出現的詞語是諸如淡定、平靜、坦然之類。反覆提及的觀點是:孔子告訴我們的做人標準,不是苛責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來“苛責”內心。她說我們無法左右外面的世界,因此只能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但是,外面的世界總是在被人左右的,當一個生活在總被人隨意左右的世界裡的人,並且還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內心的時候,這可能會快樂嗎?適應和麵對社會是必須的,不適應社會的內心必然是不快樂的,但是,苛責內心決不是適應的方式。心理學講擁有健康和積極的心態,所強調的是我們要能夠從各種不同生存狀態中從不同的角度尋找到能夠讓我有足夠的生存勇氣和快樂體驗的一種積極的人生觀。而於丹《論語》心得更明顯地闡述恕與忍的調節心理的方式,類似於魯迅筆下的阿Q精神,漠視生存環境中讓自己不快樂的事情,有誰能做到嗎?對周遭灰色環境的漠視難道不是一種頹廢的表現嗎?

  換句話說,如果照書中所說的那樣,快樂只決定於人對世界的認識態度,是不是過於唯心了呢!“中庸”是解讀中國哲學或者說儒家思想的一個關鍵詞,如果我可以解讀“中庸”之美,那麼應該是一種和諧,一種融合,如果用新名詞來解釋應該是一種“共贏”,人與社會的共贏,人與自然互惠互利。在這本書中,我卻感到作者過分強調了內省,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所呈現出來的做社會中的人與道家所崇尚的自然我的狀態是兩種我們都需要體驗和感悟的。

  寫到這裡,我覺得自己的觀點更加清晰了,不喜歡于丹的《論語》心得是因為我更認為這樣的解讀應該說給那些急功近利的人去領悟。而我更需要的是更加充滿激情和磨礪,更加精彩和飽滿的激勵。中庸,是“絢爛之極而歸於平淡”。而我,沒有體驗絢爛的心靈又怎能真正歸於平淡呢?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30

  我們都知道,評估一個國家是不是真正富強,不能單純看國民生產總值的絕對量和增長速度,更要看每一個老百姓內心的感受——他覺得安全嗎?他快樂嗎?他對他的生活真正有認同嗎? 據抽樣統計調查中國人的幸福指數, 80年代只有64%,1991年幸福指數提升了到了73%左右,這得益於物質生活條件的提升和很多改革措施的實施;1996年人民的物質生活條件又大大提升了,但幸福指數卻下跌到了68%。所以說明,人們對生活是否幸福的感受與物質生活基礎有很大的聯絡,但不一定一直呈正相關,物質文明達到一定的繁榮之後,心靈困惑依然存在甚至加劇。

  我覺得於丹的《論語心得》出來的很及時,它幫助我們看懂《論語》,它讓我們知道,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簡單生活才是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雖然我們的物質生活明顯在提高,但是許多人卻越來越不滿。因為周圍有錢人太多,讓自己不平衡的事物太多。有一個現象:有一百個人從你身邊走過,其中只有一個人比你富有,你只記住了這個人而其他的99個人你都忽略了,這樣看了很長時間,你覺得人家都比你強,覺得自己很失敗很不快樂。于丹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其實快樂秘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那麼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如何為人呢?我從《論語》中學到了兩個字:

  一、恕。即寬容。

  孔子曰:“其恕乎!”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就是你自個兒不想幹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幹,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了傷害,你也應該儘量寬容。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真正做到寬容談何容易。要做到“拿得起,放得下”,那是真君子。我們都是成年人,面對不喜歡的人或事,首先想到的是忍,但心中的結總是存在的,久而久之,心中一個又一個的結就會變成身體的疾病(弗洛伊德曾說過,心中的不愉快會轉化為身體的不健康)。

  作為老師,過去我們總是因為學生的種種過錯,而寢食難安折磨自己,而忍不住批評學生,現在知道那是這個老師沒有達到境界,真正好的老師應該像孔夫子這樣,有一種從容不迫的氣度,有一種泰然平和的力量,真誠地跟學生溝通。我認為絕大多數的學生是可以被培養的,是向善的、向上的。

  二、施。即給予。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

  于丹曾說過一則托爾斯泰的小寓言,說有一個國王每天都在思考三個最最終極的哲學問題:在這個世界上,什麼人最重要?什麼事最重要?什麼時間做事最重要?滿朝大臣,沒人能夠回答得出來。他很苦悶。

  後來有一天,出去微服私訪,走到一個很偏遠的地方,投宿到一個陌生的老漢家。半夜裡,他被一陣喧鬧聲驚醒,發現一個渾身是血的人闖進老漢家。那個人說,後面有人追我。老漢說,那你就在我這兒避一避吧。就把他藏起來了。國王嚇得不敢睡,一會兒看見追兵來了。追兵問老漢,有沒有看到一個人跑過來?老頭說,不知道,我家裡沒有別人。後來追兵走了,那個被追捕的人說了一些感激的話也走了。老漢關上門繼續睡覺。第二天國王問老漢說,你為什麼敢收留那個人?你就不怕惹上殺身之禍?而且你就那麼放他走了,你怎麼不問他是誰呢?

  老漢淡淡地跟他說,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幫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當下,一點不能拖延。

  那個國王恍然大悟,他那三個久思不解的哲學問題,一下都解決了。

  現在的世界,物慾橫流,誘惑太多,人們匆匆忙忙地追求,但真正能夠長存的東西不多,讀了《論語心得》,知道了其實生活很簡單,要把眼前的事做好,要鍛鍊身體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去照顧別人,要選擇對的事去做,要做對選擇的事,不該操心的事不去操心,捨得捨得,學會捨棄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努力學習完善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活在當下,快快樂樂!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31

  《論語》是孔子和學生的對話錄,主要內容是孔子教育弟子怎樣做一名君子。孔子認為君子與小人之別,並非是有沒有知識,而是有沒有高尚的品德、是否愛好學習,所謂“君子懷德,小人懷土”。知識和道德並非是同步的。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涵蓋全社會;知識在舊社會只有少數人才能享有。有知識未必道德就高尚。孔子強調的是一個人要具備“禮”和“仁”。《論語》中孔子對君子的提法有幾十種,但“禮”和“仁”是君子的最高標準,所謂“克己復禮為仁”。孔子非常重視學習,要成為一名君子,就要學習。《論語》開篇第一句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據楊伯峻《論語譯註》統計,《論語》全書有64個“學”字。可見孔子對學習的重視。孔子對於“學”有精闢的見解,我覺得有下列幾層意思:

  一是強調學的重要性。孔子在兩處講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強調君子要學習,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公冶長篇》)。孔子問仲由,你聽過六種品德便有六種流弊嗎?仲由答沒有。孔子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陽貨篇》)就是說,即使有好的品德,不學習,也會有很多弊端,就會變得愚蠢、無所適從、被人利用、勇而無謀、膽大妄為等。這裡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君子要時時學習,“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君子對於學習,要“學如不及,尤恐失之”(《泰伯篇》)。不斷學習,生怕落後。而學習要有興趣,要自己樂於學,所以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篇》)。

  二是論述了學與思的關係,要把學與思結合起來。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篇》)學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受矇蔽;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沒有理想、沒有信心。也就是說,學習不是機械地記住一些知識,而是要思考理解。這種學與思的關係,在今天的教學中仍然值得重視。教學不只是把已有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並能進一步思考,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做到孔子講的“舉一隅而三隅反”。

  三是論述了學與習的關係。《論語》開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習”字可以有兩種解釋:溫習、實習。這句話也可以有多種解釋。楊伯峻先生翻譯為“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實習它,不也高興嗎?”但還可以有另兩種解釋:一種是,學了常常溫習,不也很愉快嗎?另一種是,適當的時候學習,不是很愉快嗎?我想這幾種解釋都可以。總之,“學”要與“習”結合起來。學了要實習,要學以致用,踐行學到的知識;學了要常常溫習,所謂“溫故而知新”。就如我們讀《論語》,每一次讀,都會有新的體會。我們今天的課程設計和教學也要遵循這種規律,許多知識是要反覆學習的,做到溫故而知新。

  四是論述了學與行的關係。學了要踐行,要化為行動。孔子常常教育弟子要敏於行慎於言,他說:“君子欲訥於言敏於行。”(《里仁篇》)就是說,一位道德高尚的人不是誇誇其談,而是要有實際行動。所以孔子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篇》),又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篇》)。學習要實實在在,不圖虛名。一次魯哀公問孔子,弟子中誰最好學。孔子說,是顏回,可惜不幸早死了。他哀嘆,可惜現在沒有好學的人了!他還批評:“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篇》)孔子認為,古人學習是為了自己修身,今人學習是裝飾自己,給別人看的。他要求弟子實事求是,不要華而不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篇》)。知和行是哲學家經常討論的問題,常常認為知難行易,其實行更難,許多人懂得道理,卻不去實行。一個有道德的人更重視他的行動。

  孔子在《論語》中關於學習的精闢見解,我想仍是今天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32

  《論語》,顧名思義,就是議論的話,當然了,準確的解釋是,孔子師徒及其再傳弟子的言行錄。前段時間在補習班學習了幾個月的《論語》,如今,就寫篇文章來展現一下我的學習成果,也能體現出老師的教學成果嘛!呵呵!

  古人常說,文如其人。那我們就先了解一下作者吧。據我所知,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仁”的學說。作為大教育家的他,招弟子從不問出身貴賤與家境貧富,主張“有教無類”。教學方法上“因材施教”。教給我們的學習方法是“溫故知新”。學習態度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行了,不羅嗦了,切入主題啊。趙普曾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漢武帝也曾“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論語》的魅力究竟在哪裡呢?你迫切地想知道更多的內容嗎?好吧,Let’s go!

  老師常跟我們說“學而不厭”,其實,它就出自於孔子之口:“默而識之,學而不厭,侮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孔子謙虛如此。他勤學終身,終有所成,不正告訴我們,只要你勤奮學習永不滿足就能把學習搞上去。我們班的桂濤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從不滿足於自己的學業(其實我認為已非常好),不斷向上,我很佩服她,每次我與她搶第一名的寶座,總是失望而歸,懊惱不已的我決定從今以後向她學習,要花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我還不信這個邪兒了!

  不過,學習主要是你要有興趣。“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對音樂的痴迷程度,如果我們學習也能這樣,那不就什麼都好說了嗎?可我們生活中缺乏的不就是這種興趣嗎?我們班很多同學那叫一個“瘋”呀!中午回家與晚自習出去吃飯的那點時間,都和網路約會去了,有的竟還跑到網咖去上網。我無語!如果他們能把這點痴迷轉到學習上,那成績一定名列前茅!該轉變一下痴迷的方向了,我的同學們!

  學習搞上去,還要注重學習方法。在《為政》篇裡有這樣一句話:“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思考不學習就會空無所得。所以,我們在學習中,即要學習,也要思考。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從前作文寫不好,喜歡從作文書中硬搬一些好詞好句,爸爸總是說我沒有多少真情實感,我很苦惱。後來,經過漫長的讀書生涯,我終於明白了,別人文章中的各種句型、結構都是由作者情感表達需要而定的。從此以後,我讀書時就會思考一下,我的文章可不可以摻雜這種句子?如果我也這樣寫,應該刪改哪裡?讀的越多,思考的也就越多,雖然我的文章還沒有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但是也有了不小的進步。

  除此以外,我們還要舉一反三。子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認為,如果提示學生一個方面,而他想不出另一方面,就不教他了。孔子最不喜歡什麼樣的弟子?學習這一則,你便會明白,孔子不喜歡不會舉一反三的人。你想讓孔子討厭嗎?不想就快學吧!

  前文大多談到學習,可學習的前提是什麼呢?是志向、目標。孔子說:“匹夫不可奪志也。”連普通人都不想沒有志向、隨意改變志向,難道你連普通人都不如嗎?一個人如果有理想,有抱負,卻又因為衣食不好而羞恥的人,孔子認為不值得與他談論:“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未足與議也。”孔子還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意思是說孔子十五歲才開始發憤讀書,而他最終有那麼高的成就,說明我們發憤還為時未晚。只要肯“不恥下問”“勤勉於學”,我們也可能成為下一代的“孔子”。加油啊,同學們!

  我們知道,《論語》中記錄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話,卻那麼富有哲理,說明他是一個思想者。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說了很多話,可是有多少有意義的話呢?我們是否應該向孔子一樣,做一個思想者呢?有一句話說的好:“我們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讓我們與《論語》同行,厚重我們的生命!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33

  猶記得一年多前,當我依依不捨地告別家鄉,揮別疼愛關心我的父母時。帶著簡易的行李,帶著對大學象牙塔式生活的期待和憧憬,我走進了大學校園,邁向了人生新的起點。而簡易的行李裡靜靜地躺著迄今為止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于丹的《論語心得》。

  自識字至今,細細想來,讀過品過的書不勝列舉,從夢幻瑰麗的《安徒生童話》到魯迅批判現實、富有回味的《吶喊》;從三毛展示勇敢與浪漫的《撒哈拉的故事》到路遙解說平凡和苦難的《平凡的世界》;從奧斯洛夫斯基的閃耀崇高的理想主義光芒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到高爾基講述“社會大學”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的《我的大學》等等。這些文學經典如春雨般滋潤著我的心靈,我的價值觀與世界觀也重新得到了塑造。

  而在這其中,有一本書對我的影響尤為深遠,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它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在我最為彷徨與無助之時,它來到了我的身邊。從此,它不遺餘力地、細心地指導我,帶領我走出了迷茫與困惑。這本書就是于丹的《論語心得》。

  與《論語心得》結緣是在那被大家稱為“黑色六月”的高考準備時期。那時,努力的看書,努力的備考並沒有讓我的成績有所進步,甚至還有退步的趨勢。所以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繁多的考試曾讓我一度陷於崩潰的邊緣,我極為害怕即將到來的高考。高考所帶來的焦慮與現實裡中的種種不如意就好像是一張巨大無形的網,困住了我的思想與靈魂。我感到無比的窒息與惶恐。可想而知,之後幾次重要的模擬考試我都是以失敗而告終。看著試卷上慘敗的成績,我不知道我的明天在哪裡,我曾經有過的夢想也正一步步地離我遠去。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書店中看到了《論語心得》這本書。許是對於于丹的好奇和對《論語》的熟悉,讓我拿起了這本書。回家之後,我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論語心得》主要是有關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以及人生之道的解讀,並且還用很多淺顯易懂的小故事來闡釋《論語》中艱澀難懂的詞句。從這些解讀與小故事中,特別是書中對心靈之道以及理想之道的闡釋中,我找到了我尋覓已久的心靈寄託。

  當我讀到“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劇你的苦痛。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這段文字時,我怦然心動,有如醍醐灌頂。那一刻,我徹底頓悟了,是啊,為什麼不坦然面對自己的不足與缺憾?為什麼一再地自怨自艾呢?我在心裡一遍一遍地問著自己,許久過後,我聽到了從心靈深處傳來的聲音:為了自己的前途與夢想,為了家人與朋友,我願意面對自己,而不是逃避。

  從那之後,我一邊嚴格地按照老師制定的計劃複習,一邊積極地調整心態。每當我快要失去信心,快要放棄的時候,我總會對自己說:不要考慮太多,我只需要盡我全力即可。一個月過去了,以前幾乎整夜失眠的現象漸漸地減少了,我的臉上又有了闊別已久的笑容。更重要的是,我的心一天天地靜下來,對於高考,對於未來,我已多了幾分信心與把握,少了一些忐忑與不安。

  經過幾個月認真的備考和積極的心理調適,高考終於如約而至,高考的那幾天,我的心格外平靜。除了粗略地翻翻課本外,每天晚上我還會再讀讀《論語心得》。然後掩卷沉思,並在心裡默默地對自己說:“做一個勇敢的人,盡全力去化解人生的缺憾。”

  高考結束了,成績也很快公佈出來,對於成績我坦然面對與接受。正如《論語心得》所說的那樣“做一個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遺憾”。

  在我惶恐、不安時,《論語心得》悄然而至,引領我走出了心靈的困境。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我又重新找到了定位,找回了自我。

  而今我已是一名大二學生,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在學習與生活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難與挑戰,但我早已學會坦然接受與面對。現在每天晚上臨睡前,我還會再品讀一下因為多次翻閱而略顯殘舊的《論語心得》。我相信《論語心得》中簡單的真理和對於感悟的闡釋將值得我用一生去解讀。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34

  前不久,我讀了《論語》這本書,我之所以讀它,是因為它與《百家姓》、《孫子兵法》……書一起來到了我的手邊。

  《論語》這本書分有20篇,其中,學而篇、為政篇、里仁篇、公冶長篇等比較有名。有時候,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的孔子。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讀的。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甚至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由此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矗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50人的班集體裡,就有籃球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年紀不大的小女孩當了愛因斯坦的老師;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我還知道一個關於不恥下問的笑話:有一個人,官位很高,但學問不高,平日喜歡不懂裝懂。又一次,他去喝喜酒,見到桌上放著很多水果,他不認識石榴,又不肯放下架子問人,就裝出內行的樣子連皮啃。只覺得又苦又澀,就對夥計說:“這饃饃還沒煮熟,你得再煮煮。”就是這種不懂裝懂的人,才會遭到別人的冷嘲熱諷。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對這一方面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有完全讀完,但已從中受益匪淺。如果我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的滋味。

  我希望大家和我一樣,多讀一些文言文,這樣,就能用更多的知識為我們的祖國儘自己最大的一份力!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35

  當年在什麼目的,什麼情形下買的這本《論語別裁》,我已經全無記憶。只是扉頁上記錄是在20 年 2月 9日買的,卻是在20 7年才讀完它的。

  每年悠閒或是要發奮圖強時,就拿出來翻幾頁。以致以前二十幾頁都很熟悉,後面讀來卻舉步維艱。

  今年暑假前終於讀完了。像讀《菜根譚》一樣,走到三四十歲時讀許多文句,不用別人做過多解釋,自己的經歷就可以詮釋。

  大樹分割線

  比如,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這讓我想起了《世說新語》的一個故事。“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迫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所以說人不可貌相。對於同一件事的反應,華歆與王朗不同,王朗只考慮一時積極熱心幫人,可是遇到困難就要捨棄。華歆並不積極主動,卻是擔在身上便不會推卸放棄。世人多喜歡“王朗”,因為初見時的積極熱情,可是不知,“王朗”在大事之前,態度一定會有所變化。因為人無完人,因為巧言令色鮮矣仁。人永遠是一個辯證統一的實體比如大智若愚,比如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南懷瑾先生是在解釋“無友不如己者”提到的這個觀點。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喜歡一個人就覺得他什麼都是對的,也不能討厭這個人就認為他說什麼都是錯的。我覺得自己恰恰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很狹隘。所謂“君子周而不比”,對待每個人的每個言論,應當採用客觀公正的態度。即使是對手仇家,他也會有有意義的言論,而世人卻經常愛屋及烏。

  兩端紅星分割線

  又如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很多人都認為,孔子是要大家固守貧窮的。我認為,孔子認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他更高的見解是: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只要自食其力,都要心態平和,享受其中。就像蘇東坡的“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有一段時間心情很糟糕,總是莫名其妙地向兒子老公發火。之後,聽見老公和兒子在聊天。老公問兒子媽媽為什麼總是發火。兒子低頭說,因為他自己做的不好。老公說,不對,是因為媽媽的心態沒調整好。當時真的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忙時煩,閒時煩,那麼啥時不煩呢?根本在於我自己。如果心態好,閒時悠哉,忙時充實。正如孔子所認為的,貧窮時要樂在其中,富貴來臨時,亦可從容駕馭。

  騰訊新聞之前報道,南方一個億萬富翁經商失敗,破產。其妻自制辣醬沿街叫賣討生活。最佩服的就是這種人,富有時,可以山珍海味;貧窮也能自食其力養活自己。能上得了大席,也吃得慣路邊攤。

  我們大部分的生活都是平淡無奇的,但也會有困難。艱難地爬在一個坡上,從心裡告訴自己,你正在走上坡路,堅持一下、努力一把,走過這個山坡,就會迎來平坦。懂得努力地生活,也懂得珍惜清晨綠葉上一顆晶瑩的露珠。套用一句現下流行的名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貧也罷,富也好,生活本身就是有滋有味的,關鍵你得有一顆“貧而樂,富而好禮”的心!

  再如“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朋友買了一件衣服,你從頭批到尾,你覺得是為她負責,可是她已經買了。你的提點再明智,改變不了結局,卻左右得了她的心情。慧律法師說,當你要開口說話時,你所說的話必須比你的沉默更有價值才行。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覺得是自己的父母,不耐煩時就亂嚷嚷,不明白色難才是孝的真諦。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總一天到晚想著吃什麼好吃的,穿什麼美衣,日子會空虛,無聊到極點。做自己該做的事,說自己該做的話,流自己該流的汗,日子會好過的多。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不止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自信,你知道人世間總有你不瞭解的智慧,所以不知道並不丟人。自己知道的,就是用來應對自己的人生;不懂,則去學習。這才是大智慧,大自信!

  《論語》深邃,吾將上下而求索,只為應對平淡無奇的生活!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36

  曾經看到過一個報刊的轉載,寫的是英國著名網球明星吉姆·吉爾伯特的故事。 這個女孩子小的時候曾經經歷過一次意外:

  一天,她跟著媽媽去看牙醫,這本來是個很小的事情,她以為一會兒就可以跟媽媽回家了。但是我們知道,牙病是會引發心臟病的。可能她的媽媽之前沒有檢查出來存在這種隱憂,結果讓小女孩看到的是驚人的一幕:她的媽媽竟然死在了牙科的手術椅上!

  這個陰影在她的心中一直存在著。也許她沒有想到要看心理醫生,也許她從沒有想過應該根治這個傷痛,她能做的就是迴避、迴避、永遠迴避,在牙痛的時候從來不敢去看牙醫。

  後來她成了著名的球星,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有一天她被牙病折磨得實在忍受不了,家人都勸她,就請牙醫到家裡來吧,咱們不去診所,這裡有你的私人律師,私人醫生,還有所有親人陪著你,你還有什麼可怕的呢?於是請來了牙醫。

  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正當牙醫在一旁整理手術器械、準備手術的時候,一回頭,吉姆·吉爾伯特已經死去。

  當時倫敦的報紙,記述這件事情時用了這樣一句評價:吉姆·吉爾伯特是被四十年來的一個念頭殺死的。

  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一個遺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呢?它可以成為你生命中一個陰影,影響到你的生命質量。

  一個人在憤怒或憂慮的時候,如果用一個測量儀來檢測你撥出來的空氣,它是灰色的,其中的二氧化碳會特別多。所以,長期困擾於人生的遺憾不能自拔,對一個人的生命質量是會有所損害的。

  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我們今天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在孔子看來,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應該自重的。

  現在有一種說法,說21世紀評估各個國家人民生活得好與不好,已經不是過去簡簡單單gnp(國民生產總值)一個標準,還要看gnh,就是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國民幸福指數。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儘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麼,他看到的就是什麼。

  如果你的心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種坦率和勇敢,那麼你可能會收穫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每個人都願意把美好的東西告訴你;但是如果你與此相反,那麼即使是有教無類的孔子,他也不見得會對牛彈琴。

  如果永遠以一種惡意,一種怨恨去面對另外的不道德,那麼這個世界將是惡性迴圈,無止無休。我們失去的將不僅是自己的幸福。

  但是,真正做到寬容談何容易。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本來已經過去了,而我們還是老在那兒想,這麼可惡的事,我怎麼能原諒它呢?然後就在不斷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傷害。

  佛家有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見一個姑娘正發愁沒法過河。老和尚對姑娘說,我把你背過去吧。於是就把姑娘背過了河。

  小和尚驚得瞠目結舌,又不敢問。這樣又走了二十里路,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說,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麼能揹著那個姑娘過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麼背了二十里地還沒放下?

  這個故事的道理其實和孔夫子教給大家的一樣,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37

  暑假開始讀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有點頓悟的感覺,就來寫寫自己的感受。

  首先從一個節目開始,某個晚上看某電視,李連杰給人感覺很滄桑的感覺,他說出了他的人生感悟,人一輩子,光溜溜的身子來到人間,光溜溜的離開人世,來的時候,需要別人救濟幫忙,走得時候也要麻煩人火葬幫忙,每個人其實都是在別人的救助下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所以還是利用在世間的日子去多救助一些別人,才有意義。當別人問他,慈善最大的感慨,他說是"給別人的才是你的",解釋到比如別人送一個表給他,他每次看錶的時候,其實都在想念那個送表的朋友,其實他朋友已經戴在他的身上,他認為,在我們離開世間的時候,什麼都不能夠帶走,為什麼不在自己活著的時候,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呢,這樣一來,自己就永遠的存在在世界上。他把人生歸結為"助人"和"愛人",我想就是他的偉大和成功,他在人生中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真精彩的感受!

  一直以來,很多人在教導我們,要學做人,但是可能在概念中,做人是個很虛的東西,尤其是我們後生晚輩,總覺得做人好空洞,也許是前人為了迴避現實的一種手段。論語教材,大家都是為了應付考試才來死記硬背一下的,即使像奧運上那麼大聲的"學而時習之",我想實際上十幾億國人,沒有幾個真正去理解孔子的真實含義。而且,現代人都有一個想法,就是時代不同了,中國人不能夠總是停留在遠古的那些歷史上東西上了,必須和西方靠攏,從別人成功的體制中吸收經驗去進步。

  讀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才知道原來我們以前為了論語而論語的思維使我們認為古文化沒什麼用處,其實我們根本就沒有讀懂論語,而且由於沒有生活經歷,對論語之道也沒有真正的體驗。

  經歷了10年的社會生涯,有時候會對社會有悲觀的想法,對人生有無奈的想法,現在周圍,好象始終是那些有關係的人吃得開,利益始終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熙熙攘攘,皆為利往",不但是那些社會的寵兒,哪怕是平民百姓,都在為手頭的工作而生存,有幾個人可以超脫的生活,有幾個人可以做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畢竟說什麼生活還得繼續。正因為工作的辛苦和無奈,大部分人都覺得不快樂,混日子的感覺很厲害。有錢的人也不快樂,因為他想更加有錢,也不知道怎麼把錢轉化為長期的快樂,最多就,那種窮快活很少了。

  總之,我們的生活,得為"利"字。在這個前提下,那論語的做人學問,仁的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呢?畢竟這個不管我們飯的。我結合自己,想了一下認為其實是我們還是沒有理解人生之道。

  首先,不管我們怎麼樣一個人,其實都有一個做人之道,誠實之人,狡詐之人,其實都在修煉自己的人生的道。這個是客觀存在的。只是有些高人,如南懷瑾先生,就會去把做人理論化,找到人生的修煉理論,可以更好的指導做人。而大部分人,則是根據自己的教育和周圍人的影響,在無理論的實施而已。

  其次,做人之道,其實並不與謀生之道不相容,它可以知道我們更好的謀生。可以認為,做人之道,是和做事的態度和方式相輔相成,只是做人之道越明確,做事就越清晰,不會出現原則的問題。

  最後,做人之道,其實是給人尋找真正的幸福和快樂的根本。始終人生必須明白,財富和享受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疾病、窮困、死亡、失敗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情況,真正人生不敗的境界就是人生的修煉。一個人做人明確了,他可能事業失敗,可能遇到疾病,但是他始終還是會有生存的勇氣和決心,因為他可以面對。否則,則可能會由於某個原因,他失去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也許,我們每個人,不管讀論語也好,還是西方哲學也好,或者自己確定一個準則,找一個健康之道,做自己的人生指南,才是健康的人生,確保永遠不失敗。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38

  《論語別裁》是南懷謹先生對《論語》的解釋。整本書都在教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不是一個善於總結反思的人,對於《論與別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記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對於《論語》裡經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對我的感觸特別大。“小人之過也必文”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文過飾非”。有些人對於自己的過錯,總喜歡給自己找一個藉口、理由來掩蓋自己的過錯。而一個君子錯了,就承認錯了,所謂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和太陽、月亮一樣,偶爾有一點黑暗陰影,大家都看得見。可是等一會就會過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君子不怕有過,不要自己去掩飾,錯了就坦誠錯了,大家都看得見,這就是君子風度。

  不過現在明白了,改過來,人們就像對月亮、太陽一樣,仰望他的光明。讀到這幾句話的時候,我就在反思自己:在這方面我是個君子還是個小人?對於自己的過錯我是否能夠坦誠?不,我沒做到。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當我錯怪了某位同學的時候,我曾因為自己是老師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說聲對不起。現在返回頭來想想:我們教師都在教育孩子誠實,不要說謊,但老師自己卻不能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這叫孩子怎樣做?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當我們面對錯誤,勇敢地說出“對不起”的時候,我想,因為我們的坦誠,我們依然是孩子的老師。

  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這也就是所謂“執德不弘、通道不篤”。譬如:看見別人做好事,心裡一定肅然起敬;看見人家有好畫,心裡也很欣賞;讀書時看到有些道理很對,也很開心,但是我們照著做了嗎?沒有,這就是“執德不弘”。我們沒有這樣遠大,我們也服從真理,看見別人做好人好事也很欽佩,但是自己做起來,沒那麼積極,不能發揮。我們人生的體會,有時明明知道這個道理,但到處理事情時,自己的個性、脾氣一來,就不管道理了,這就是“通道不篤”不踏實。“焉能為有,焉能為之”,換句話說,自己沒有建立一個人生觀,自己沒有中心思想,簡單一點就是缺少一種目標的動力,這就像我們最近在寫的三年規劃,開始時,我有些迷茫:我該怎樣給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標在哪裡?

  偶然間在雜誌上看到這樣一件事情:法國一家報紙曾經進行刊登過一個問題:“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救哪一幅?”據說這家報紙收到數以萬計的答案,人們紛紛論證自己的選擇,有的甚至寫出幾萬字的論文,闡明為什麼應該選達?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而不是凡高的“向日葵”,或者為什麼應該是“向日葵”而不是“巖間聖母”。眾人相持不下,誰也不服誰,直到法國著名作家貝爾納說:“我搶救離出口最近的那幅。”

  道理很簡單,在失火的情況下,到處是濃密的煙霧,你根本無法看清哪幅畫掛在哪兒,如果你冒險進去找你心中認定的那幅,很可能的結果是在找到那幅畫之前,你自己已經葬身火海。而搶救離出口最近的那幅,雖然不是最有價值的,但卻是最可行的。再說,一幅畫只要能掛在盧浮宮,就說明它怎麼都差不到哪兒去,尤其當其它的畫都化為灰燼以後,這一幅即使再普通,也會變得不普通不尋常。

  這個故事給了我一個啟示:給自己訂一個目標,並不是一定要價值最大的目標,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目標。給自己確定一個目標,一個前進的方向,儘量做到執德能弘,通道能篤。

  讀了南懷謹的《論語別裁》讓我想到的是瑞典漢內斯的名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論語是我們華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結晶。對社會,對人,對社會和人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作詳細而又精煉的透視。《論語》中的每一句話都是經典,為我們明白地講述了:《論語》講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個人。南懷瑾老先生把《論語》用自己的理解意譯了一遍,將孔子為人處世的態度展示出來,教我們懂得一些道理。

  《論語》讀後感1500字 篇39

  《論語別裁》是南懷謹先生對《論語》的解釋。整本書都在教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不是一個善於總結反思的人,對於《論與別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記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對於《論語》裡經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對我的感觸特別大。

  “小人之過也必文”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文過飾非”。有些人對於自己的過錯,總喜歡給自己找一個藉口、理由來掩蓋自己的過錯。而一個君子錯了,就承認錯了,所謂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和太陽、月亮一樣,偶爾有一點黑暗陰影,大家都看得見。可是等一會就會過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君子不怕有過,不要自己去掩飾,錯了就坦誠錯了,大家都看得見,這就是君子風度。不過現在明白了,改過來,人們就像對月亮、太陽一樣,仰望他的光明。

  讀到這幾句話的時候,我就在反思自己:在這方面我是個君子還是個小人?對於自己的過錯我是否能夠坦誠?不,我沒做到。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當我錯怪了某位同學的時候,我曾因為自己是老師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說聲對不起。現在返回頭來想想:我們教師都在教育孩子誠實,不要說謊,但老師自己卻不能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這叫孩子怎樣做?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當我們面對錯誤,勇敢地說出“對不起”的時候,我想,因為我們的坦誠,我們依然是孩子的老師。

  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這也就是所謂“執德不弘、通道不篤”。譬如:看見別人做好事,心裡一定肅然起敬;看見人家有好畫,心裡也很欣賞;讀書時看到有些道理很對,也很開心,但是我們照著做了嗎?沒有,這就是“執德不弘”。我們沒有這樣遠大,我們也服從真理,看見別人做好人好事也很欽佩,但是自己做起來,沒那麼積極,不能發揮。

  我們人生的體會,有時明明知道這個道理,但到處理事情時,自己的個性、脾氣一來,就不管道理了,這就是“通道不篤”不踏實。“焉能為有,焉能為之”,換句話說,自己沒有建立一個人生觀,自己沒有中心思想,簡單一點就是缺少一種目標的動力,這就像我們最近在寫的三年規劃,開始時,我有些迷茫:我該怎樣給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標在哪裡?偶然間在雜誌上看到這樣一件事情:法國一家報紙曾經進行刊登過一個問題:“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救哪一幅?”據說這家報紙收到數以萬計的答案,人們紛紛論證自己的選擇,有的甚至寫出幾萬字的論文,闡明為什麼應該選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而不是凡高的“向日葵”,或者為什麼應該是“向日葵”而不是“巖間聖母”。眾人相持不下,誰也不服誰,直到法國著名作家貝爾納說:“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

  道理很簡單,在失火的情況下,到處是濃密的煙霧,你根本無法看清哪幅畫掛在哪兒,如果你冒險進去找你心中認定的那幅,很可能的結果是在找到那幅畫之前,你自己已經葬身火海。

  而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雖然不是最有價值的,但卻是最可行的。再說,一幅畫只要能掛在盧浮宮,就說明它怎麼都差不到哪兒去,尤其當其它的畫都化為灰燼以後,這一幅即使再普通,也會變得不普通不尋常。

  這個故事給了我一個啟示:給自己訂一個目標,並不是一定要價值最大的目標,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目標。給自己確定一個目標,一個前進的方向,儘量做到執德能弘,通道能篤。

  讀了南懷謹的《論語別裁》讓我想到的是瑞典漢內斯。阿爾文的名言:“如果人類要在21實際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論語是我們華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結晶。對社會,對人,對社會和人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作詳細而又精煉的透視。《論語》中的每一句話都是經典,為我們明白地講述了:《論語》講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個人。南懷瑾老先生把《論語》用自己的理解意譯了一遍,將孔子為人處世的態度展示出來,教我們懂得一些道理。

【《論語》讀後感15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