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計算機/網際網路/通訊> 網路國培研修日誌

網路國培研修日誌

網路國培研修日誌

關於網路國培研修日誌有哪一些呢。pincai小編為大家推薦下文,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範文一:

2013年12月20日星期一

今天的學習任務相對比較寬鬆開展小組“工作坊”集體備課。我們組的任務是實用類教學,確定的課題是《別了,大不列顛尼亞》。由於我們組的老師大都是江蘇、浙江、廣東的老師,所以,由誰主講大家都表現出“謙讓”的風格,最後我提議,還是由年齡最小的老師來上課我們組的組長高冰峰老師。評課專家就由我這個全組最老的老師和毛劍飛老師充當去評論別的組的課。

整整一天,我們都在爭議,首先是對文字的解讀,爭了一個上午,有人認為新聞的特點不能不講,因為這是人教版第一冊的教學內容,和初中要有一個銜接,我覺得倒未必要認真講,帶過即可,結果後來大家確定為透過文字的解讀“溫習”新聞,這個方式我認為是妥當的'。

其次爭的是要教給學生什麼。大家雖然知道從解讀文字的角度看,就是抓住文字、解讀文字,但具體是什麼,卻爭議了很久,組長請我談談看法,我就提議,重點是不是放在對“最別緻”展開探究,引導學生髮現文字中“最別緻”的地方。大家覺得這是可行的,既符合新聞的特點,也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接下來就是探討怎麼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問題了。有人認為,可以先讓學生概括新聞事件,也可以列表概括,再讓學生根據新聞的一般結構寫一則新聞,組長還說,他也將根據本文動筆寫一篇新聞(目的是用這篇文章和原文作對比),隨後再進入到探究“最別緻”這一環節對此我也提出我的擔憂,要在一節課裡做到讀寫結合,恐怕會既花時間,又無法展開充分探究活動。

探究“最別緻”這一環節又引發發家的討論,有人認為讓學生提出問題在展開討論為好,有人認為最好還是教師先確定一個討論的範圍,比如標題、選材、表現手法、語言四個方面,以免學生走著。

我認為,不確定探究範圍,這是教師的最高教學境界,因為它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多,需要教師做各方面的預測和準備,並具備應對學生各種提問,我舉了一個例子。

比如,要是我是學生,我就會提這樣一些問題:英國人為什麼要選擇乘船離開而不是更快捷的飛機?為什麼要選擇使用《日落餘音》這首曲子作降旗音樂?

如果規定探究範圍,那麼教師就不會顯得很辛苦,只要在規定的四個方面準備充分即可應對學生的問題,但這樣勢必限制學生的個性思考這也是我們大多數教師採用的教學模式。

爭議到最後,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結果,只好留給組長去思考了,但是,臨散會之前,我和其他兩位老師還是提醒組長,在探究環節,最好還是不要使用原材料來做比較,因為這樣做的後果是:可能會花時過多,關鍵是將無法做比較至少在選材方面無法比較。

一天下來,我覺得收穫挺大,因為這種備課方式很值得推廣,我覺得可以叫做“探課”,就是探究面對文字時每個人在“教什麼”“怎麼教”上的不同觀點,透過思考、討論、形成適合自己、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這樣做是很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的。

想想我校的老師,往往也是這樣做的只是做得還不夠到位和徹底,我想可以推進這項工作,比如做不到每一篇文章都這樣,至少可以考慮每個月就一篇文章開展這樣的活動,以推動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得更快一些、更成熟一些。

範文二:

20**-11-11 星期四 晴

今天是我們在學院的第一天培訓,感覺受益匪淺。雖然課上時間緊,任務重,但是我覺得很快樂。

老師為我們講了開展這次培訓的目的和意義,還給我們做了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方面的培訓。下面結合我平時的工作,談幾點自己在這方面的體會。教育技術與各學科課程整合,是教育、教學的大趨勢,它將徹底改變傳統教學的過程和模式,整合的過程將會引起教育、教學領域的深刻變革。在當前我國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資訊化的背景下,倡導和探索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對於發展學生的“資訊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教師樹立現代教育觀念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和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那麼,怎樣整合才能適應中國教育的現狀,獲得最佳效果,需要我們長期努力不懈的實踐和探索。

20**-11-12 星期五 雪

深秋漸遠,北國初寒。在這寒冷的冬季裡我們迎來了教育改革的春天。今天,我們150名教師齊聚一堂,聆聽專家的講座。我會在這半個月的短暫而充實的培訓中不斷努力,自我成長,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真正作到從工作到學習的轉變,從教師到學員的轉變,從家庭生活到學習生活的轉變。聽了於鋼主任的報告,我感觸很深,一定要作到:在教學中充滿激情,調動學生的熱情,傳遞學習技巧,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引導學生尋找新目標,新希望,幫助孩子父母當好監護人。


【網路國培研修日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