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七月與安生觀後感

七月與安生觀後感

七月與安生觀後感

下面是pinca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月與安生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可以借鑑的哈。

篇一:

期盼許久的話劇,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七月與安生》,年初看見其在上海、深圳、北京的巡演公告,內心就已經躍躍欲試,終於現實所迫未能成行,七月與安生觀後感.

第一次看話劇是在去年春節假期的北京,正值西方情人節,三里屯流星雨模樣的燈光閃爍,許多拿著玫瑰花的男男女女在我眼前走過,阿拉伯風格的餐廳裡,露著肚皮的姑娘跳著熱辣的具有異國風情的舞蹈.同行的朋友,提議去看話劇,這種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看得懂的劇,終於第一次映現在眼前,由於坐的是第一排,演員的妝容表情都看的一清二楚,劇名叫《情人劫》,北京電影學院藝術系的學生創作執導.

整個劇情有輕鬆詼諧,有邏輯推斷,內容營養場面養眼,我發誓,我喜歡這東西.

無法向文藝青年靠攏,也一直沒做過所謂文藝青年這麼文藝的夢.只知道自小作文號稱不錯,卻在小學代表學校出去比賽時得了零分,老師批語:文筆流暢,段落清晰,可惜跑題了.跑題該是我一大特色,老師這大筆一揮,我這一個天生文科生的料就被埋沒到了至今.以至於只能在今天像怨婦一樣絮絮叨叨寫點拿不出檯面的觀看感、讀後感什麼的.

早早的朋友送了票,我在第一時間向閨蜜分享喜訊,告訴她我們的話劇有著落了,我知道她喜歡,如同她知道我一樣.卻沒想到在時間臨近時,又有朋友送票過來,我哭笑不得的給嫂子繪聲繪色的描述了一番話劇有如何的好看美妙,她這才沒有將這兩張價值千元大鈔的票給浪費了.

一整天心神不寧,如同要出趟期待許久的遠門.其實,只是看場話劇.這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的白領青年眼裡,聽了一定會笑掉牙齒.沒辦法,我就是這麼容易滿足,沒出息了這麼多年,不好改邪歸正了.

江一燕和照片上一樣清秀漂亮,只是比想象中身材嬌小了些.劇場內座無虛席,鄭州人民表現出了對藝術極高的熱愛和高雅的素質.

七月與安生,其實該是同一個人,七月是安生的影子,安生是七月的影子.她們13歲遇見對方,就開始了長達10年的形影不離的生活.在學校,在安生家裡,在任何場合,她們都是有了喜事要第一個跟對方分享的人.或許,真的如同江一燕所說,每個人的心裡都是兩個人,一個是宅女,一個是流浪漢.就如同每一個男人的心頭,都有一個白玫瑰,一個紅玫瑰.

安生自小離開父母,嚴重缺愛,自由散漫,過早的表現出了叛逆和所謂的灑脫.她外表強悍入男孩,內心柔弱如小孩,這樣的女孩比正常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更需要愛,更怕受傷害.所以她外表堅強獨立,將自己層層包裹;她反叛,做出種種身邊人不能接受不能理解的舉動,是想引起大家更多的關注.

如果一旦有所求,便會被生活著了相,哪怕這種渴求,只是愛.

七月漂亮、溫柔、乖巧、靈動,在學校討老師喜歡,在家裡討父母喜歡,以至於語文老師都評價七月以後要流芳百世,而安生這一類的孩子一定會一臭萬年,觀後感《七月與安生觀後感》.七月膽小聽話,連樹都不敢爬.安生爬上那顆大樹,大聲的'喊道:七月,快上來呀.七月笑答:安生,你快下來,男孩子才爬樹呢,剛下過雨,樹上一定很溼,我才不呢.這段對話,這個場景,在劇中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我被這種純淨的來自兩個女生的友誼所感染的內心硬生生生出一些柔軟.第二次,卻硬生生生出一些疼痛.

七月說,只要安生能夠快樂,我什麼都願意和你分享,什麼都可以.

七月如願考上大學,安生如期落考,開始了漫長的流浪生活,她在酒吧打工,抽菸、喝酒,如古惑仔般灑脫叛逆.

直到七月戀愛,家明的出現.

那天,安生的母親來看許久未見的女兒,母親說,她不得以,不得以沒有盡到一個做母親的責任,不得以無法告訴她生父的姓名,因為她不能打擾他的生活.但是,這不影響她作為一個母親疼愛的女兒的心.

這一段,在後來我看到劇情的結尾時,不得不哀嘆女人的命運,安生和母親命運,又何嘗不是一個輪迴.

安生反叛的趕走母親後,內心波盪起伏,沉默許久的感情終於釋放出來,痛哭不止.她邊彈奏吉他、邊唱歌,邊哭泣.以至於七月和家明站立許久,她都未曾發現.

家明走上前去,輕輕的摸了摸安生的頭髮.就是家明這一摸,就是安生這一抬頭.改變了二個人,不,是三個人的命運.

安生像個獨特的稀有植物一樣迅速的吸引了家明,兩個人在長達三年的時間裡,相互糾纏.安生終於累了,她一邊愛一邊自責一邊哭,她的愛傷害的是與她相識十年的七月,那個單純純淨的七月,能承受的起這樣的傷害嗎?

安生愛家明,她太缺少關愛,而對於這樣一個英俊溫情乾淨的男人,她顯然不具備抵抗之力.一個“貪”字,讓家明和安生以愛的名義糾結在一起,或許安生和家明對於對方來說真的是具有致命的吸引力,無法不靠攏無法不相愛.正如安生所問,如果你先遇見的是我,你也一定會喜歡七月,因為,她是七月.她優秀的幾近完美.

這就是命.

也許常人最難以抵擋的就是一個情字,多苦多累,都甘願揹負,一句心甘情願讓一切成了理所應當.

當然,我要說,這裡面最貪婪的要的最多的人是家明,他在漫長的時間裡立場左右飄忽不定,在先遇見七月的時間裡,與之相愛.在遇見安生後,又不加以控制自己和引導安生的情感任期發展.直到安生幫他做出選擇,什麼樣的愛能讓一個女人寧願自己承受失去所愛也要將愛人推開,那相當於要了她的命.可是,是的,安生恰恰是因為愛.她太愛家明,不忍心看到心愛的男人為難,她愛七月,不忍心看到七月肝腸寸斷.

一個女人都能有的理性和擔待為什麼家明沒有?就是因為他英俊溫情乾淨嗎?就是因為七月和安生都太優秀,無法割捨嗎?到底,你是愛自己,還是愛她們?

安生默然退出,七月如願和家明結合.一切似乎都平靜了.

不,安生懷孕了,這個懷了家明孩子的女子,不忍心斷了這個和家明唯一共有的事物,依然決定自己生下來.然而,加拿大的生活,因為安生嫁的那個男人發現安生懷的不是自己孩子,而決然離開她.安生因此生活困頓潦倒,不能維持.朋友幫忙將這一切告訴了家明,使家明和七月本來已經平靜的生活,又掀起了驚天巨浪.七月害怕失去家明,但是聽到安生的狀況,她毅然大聲的說:接她回來吧.

那一刻,我落淚了.愛究竟是個多神秘的東西,讓人能夠如此的為其顛覆原則.

挺著大肚子的安生,再一次爬到許多年前和七月一起爬的那棵樹上,她們重複以前的對話,安生淚流滿面的大聲站起來對著七月對著全場說:對不起.

其實,我覺得說對不起的更應該是:家明.是這個男人的貪婪毀了兩個女人的生活,和一個孩子的未來,以及一份本該堅固純淨的友誼.

安生生下孩子後,繼續騎著腳踏車灑脫的開始了她的流浪生活.她說她突然特別能夠理解母親,理解母親的無奈和不得已,她要走了,她要離開他,因為她愛他.

人常說在一場涉及三個人的感情糾葛中,最先離開的那個女人,往往是最愛那個男人的.

都是一樣的深愛,只是各自的愛各有不同.無論愛與不愛,但求簡單快樂,不傷及他人,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也為別人的幸福著想,一心一意,全心全意,相信一定會看到果樹漫天的那一天.劇終時,說安生出了一本書,書名就叫《七月與安生》,關於愛,關於流浪,關於宿命.

典型的安妮寶貝的創作風格,時常我在和她在她的文字的交流對話中,分不清楚哪個是她筆下的人物,哪個又是她.

那天看到一段話,覺得放在這部觀後感作為結語,相當映襯.

“小時候聽外婆說命運,命運就是女人的臉,女人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照鏡子,說是在看自己,其實,是在看命運.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感謝安妮寶貝的創作,更感謝寧財神的立體呈現以及演職人員的精彩表現,使這部作品如此鮮活.

篇二:

沒看過小說,只是單就電影談談自己的感想。

你是世界上另外一個我

七月比安生要複雜。表面上七月是一個乖孩子,學校的三好學生,家裡的乖寶寶,一切沿著既定軌跡走著。與安生成為好友也許是計劃外的事,安生奔放叛逆,與七月格格不入。可是安生的灑脫自由,也是七月內心的羨慕。七月的內心一直住著一個安生。與安生的相遇是選擇也是宿命。

安生流浪各地,七月跟著她的明信片走遍世界,卻從不離開家鄉,其中一個原因也許就是害怕自己真實的內心被激發而不可收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七月十分羨慕、甚至嫉妒安生。七月羨慕安生的忠於內心和膽大妄為。說實話,每個人心中都有叛逆的因子,其實大多數青春期的乖乖女多多少少羨慕過那些壞女孩,幻想過自己像他們一樣抽菸喝酒打架,呼朋喚友,和不同的男孩子談戀愛。但是大多是人沒有遇到一個像安生一樣的朋友。

可是,想象總會被現實擊碎,七月心中的安生儘管叛逆,卻是真實的忠於自我的那個人。在兩人同遊上海的時候,七月知道原來安生這些年為了生存也曾放縱,她討厭這樣的安生,也討厭當年逼走安生的那個自己。

“我恨你,可是我也只有你。”無論他們如何相互傷害,永遠會被緊緊綁在一起,就像硬幣的正反面一樣無法剝離。安生曾經替七月過她嚮往的生活,而七月就像安生心中完美的白月光。

把我的胳膊借你靠

安生,人不如其名,一點都不安生。學習不好、不聽話、叛逆,沒有家庭溫暖的安生有自己的一層保護殼。遇到七月以前,安生是孤獨的,遇到七月以後,安生彷彿找到了一個可以依靠的地方。安生心中,七月是她唯一的朋友,甚至是親人。

所以在第一次從七月口中聽到家明這個名字的時候,她突然意識到以後七月不再是她一個人的七月,朋友的愛會被分走一大部分。她又一次感到了孤獨、不安甚至是背叛和嫉妒。

“我愛你,所以我不希望你去愛別人。”也許,安生從始至終都沒有愛過家明,她只是不想讓家明搶走七月。這無關性別,而是從沒體會過親情、友情的安生的一種獨佔心理,希望在七月心中自己永遠是最重要的那個人。

安生是個簡單的人,但是她不傻。離開家,更多的是因為自己不想成為七月的敵人,也許她敏感地意識到了如果自己不離開,她和七月很可能貌合神離,最終形同陌路,而安生不願意變成這樣。所以她跟著一個合適的人,一個自己不愛的人開始了北漂生活。這段流浪的日子裡,安生與七月一直相互通訊,從明信片上知道對方的生活現狀,也體會對方的、與自己截然不同的那個令人羨慕的人生。

也許真的是距離產生美,再親密的朋友之間也需要隔著一個安全距離,在明信片上的七月與安生彷彿回到十三歲初識得美好,帶著對方去看一個不同的世界,這樣一個人就可以同時擁有自己和對方的兩個人生。當然,除了那句“問候家明”。安生真的是在關心家明嗎?也不盡然吧。

青春要是永遠停留在十三歲該有多好。安生永遠可以是七月最重要的那個唯一。

當然電影中還是有一些不合理得處理,但是也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一部值得回味思考的電影就可以列入好電影的範圍。


【七月與安生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