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國小道德與法治心得體會

國小道德與法治心得體會

小學道德與法治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道德與法治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道德與法治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9月22日,茂名市教育局教育教學研究室在茂名市第一中學附屬學校舉辦了初中教師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教材培訓。為期一天的活動由市教研室中學政治教研員崔永奇老師主持,茂名市第一中學附屬學校的彭志洪校長髮表了致歡迎詞。

  一、培訓概況

  由人教社委派的培訓專家馮軍教授,作了《新課標解讀與新教材介紹》的講座。馮教授從新課程標準的修訂,新教材的編寫原則,教材總體設計、呈現方式及意圖,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和對教學的一些建議等五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闡述。活動最後安排與會教師與專家就教材的相關問題進行互動研討。

  20xx年秋季起,初中的教材有了新的變化,在教材框架設計、教材欄目設計、教材素材選擇、教材容量和難度、教材的呈現方式等方面做了大膽的創新和改革,它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充分挖掘學生資源以及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在內容設計上它更加人性化,貼近學生的實際,貼近社會,貼近生活。邏輯暗線遵循初中生的道德成長規律,善於捕捉初中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正視矛盾,揭示矛盾,解決問題。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展。

  與會600多名教師認真傾聽,積極思考。新的課程標準、新教材對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我們要全面理解、深入領會、準確把握人教版政治教材修訂的精神實質與主要變化,更好地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我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工作;使教學更具有人文關懷,更能滿足青春期孩子的成長需求;盡己所能,為更快地推進《道德與法治》學科課程建設留下自己的足印,貢獻一份力量。

  二、培訓感悟

  1、提高個人教學素養,進一步研究和改進教法

  第一、要積極鑽研新教材、新教參,改進教學方法,以增強政治教學效果。作為新時代的政治教師,要不斷深入鑽研教材,讀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難點,把教材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全面準確理解,尊重教材的價值取向。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新課標,才能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在教學中,在“理”字上下功夫,注重科學性,堅持以理服人,增強知識的可信度;在“新”字上想辦法,與時俱進,增強時代性,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慾;在“樂”字上動腦筋,創設愉快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在“用”字上做文章,重視理論聯絡實際,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增強政治教學效果。

  第二、要注重研究學生面臨的各種社會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大眾傳播媒介的現代化和多樣化,為中學生接受資訊提供了廣泛的渠道。他們透過各種各樣的渠道獲得了各種各樣的資訊,有些是和我們政治課的教育是一致的,這就進一步增強了政治課的實效性,但也會有不少資訊與政治課的教育是相牴觸的,處理不好就會削弱了政治課的實效性。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政治教師,要深入社會實際,加強調查研究,注重研究學生面臨的各種社會問題,在教學中把握“六一致”:是否與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相一致?是否與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相一致?是否與愛國主義教育相一致?是否與我國的政策相一致?是否與當今世界的大環境、大趨勢相一致?是否與學生的思想實際相一致?只有保持六個“一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及時糾正學生的負面認識,也才能遊刃有餘地給學生正確、恰當地釋疑解惑。

  2、實行課中課——上微課,師生共同成長

  七年級的《思想品德》更名為《道德與法治》,不只是名稱的變化,整個教材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變化。“內容上:邏輯性更強、可教性更強、可讀性更強;形式上:版面更活、顏色更爽、比例更好。”教材中有很多活動設計,例如:運用你的經驗、相關連結、閱讀感悟、方法與技能、探究與分享和拓展空間等。這些活動設計可以透過實行微課形式呈現出來,以求能達到師生共贏的效果。

  3、勇於擔當,努力發揮引領和輻射作用

  《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改革剛剛起步,我們還有很多艱辛的路要走,面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更新,我們的任務依法治國的教育也任重而道遠。我作為工作室的學員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製作《道德與法治》的相關課件,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特殊經驗和本領。製作課件時關注細節、深度思考、精益求精,在課件資源上實現優勢互補、互助互學、互惠互利,力求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共同提高。

  第二、在qq群中,勇於提出和解決疑難問題。把自己平時遇到的困惑或疑難問題以及經驗心得釋出在群裡,在對這些教學困惑進行的交流與碰撞中,我們互相啟迪彼此的思維與想法,讓我們都能在研究與交流中得到提升和發展。這樣匯聚大家的力量,共同完成平時靠一個人或幾個人不能完成的事,集所有人的智慧和能力為一體,讓我們之間發生聚變效應,發揮1+1>2的良好效果。

  第三、積極反思,撰寫論文。不斷總結自己和他人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和心得,推己及人地及時將這些感悟提煉成教學論文,力爭我們學校政治科組每學年都有教學論文在市級刊物上發表。同時也積極呼籲我們全市的政治老師踴躍向相關教育報刊投稿。同時向工作室建議選擇具有一定研究價值的專題,引領全體成員、學員共同研究、探討、實踐、總結。為工作室將來的研究成果結整合冊,著書立說做出貢獻。

  小學道德與法治心得體會 篇2

  今年9月22日23日,我有幸參加人教社出版的部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骨幹教師新教材培訓會,共培訓6課時。這次培訓,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由衷感謝領導為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的平臺。這次培訓內容主要是陝西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夏波老師對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調整和變化進行解讀。夏波老師的講座以鮮活的例子、豐富的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震撼了我,使我的思想得到了昇華,受益匪淺。

  這次課程的修改是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要求,從20xx年起,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思想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稱同意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現就學習主要內容和學習感受做以彙報:

  本次培訓共兩個內容:《新課標解讀與新教材介紹》、《七年級上、下冊教材培訓》。

  夏波老師在9月22日下午做了《新課標的解讀和新教材的介紹》。

  一、新課標的特點

  1、強化了中國特色。滲透核心價值體系,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了我國基礎教育的優勢。

  2、突出了時代特徵。強調德育為先、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體現現代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新成果,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3、體現了國際視野。在課程理念、知識觀、學習觀、課程評價、課程文化等方面既立足中國國情,有順應國際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

  二、課程性質的變化

  1、強調以學生生活為基礎

  2、明確“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為根本目的”。

  三、瞭解了課標的一些重要修改

  1、彰顯生命教育主題

  2、突出法治教育

  3、強化公民意識教育

  4、加強媒體素養教育

  透過對新課程標準的解讀,使我對課標有了更深的瞭解,認識到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標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作為教師要理解新課程的目標,準確把握課程功能、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把握新課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課程標準與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比較,其體例、結構、表述與呈現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新的思想品德課程設計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國情教育等內容為橫座標,以成長中的我、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為縱座標,作為內容整合的邏輯。

  新的課程標準完全改變了以往課標“知識能力情感”的梯級認知目標體系,而是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首,兼顧能力目標、知識目標。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教師在使用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應關注如何利用學科所特有的優勢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而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個結論是否記住,記得是否準確?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項技能是否形成,並且運用起來是否得心應手?

  在新課程目標下,教師自身應具備寬厚的基礎知識和現代資訊素質,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知識結構;有開闊的視野,善於分析綜合資訊,有創新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和以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的評價標準等。因此,為了適應教學,教師應透過自學或培訓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其次,透過報刊,雜誌等收集有關的教育教學資料,充實知識。總而言之,教師一定要透過學習後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構建課程目標。

  9月23早上夏波老師解讀介紹了人教版《七年級上、下冊教材》。

  由於我校使用的是陝教版的教材,和人教版在編排方面有很大區別。其中有些內容還是值得學習借鑑的。

  一、新教材編寫依據

  1、20xx版課程標準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

  3、關於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

  4、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

  二、總體設計

  以初中學生生活經驗為依據,以青春生命在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與國家以及全球關係中的自我發展為線索,以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為中心,遵循生活邏輯,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國情方面的知識領域,凝練三年六冊教材各個單元的學習主題,統籌安排各年級教育。

  三、教材呈現方式及其意圖

  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本質上是對生活實踐知識、實用知識的學習。思想品德教育必須超越知識傳遞性的學習,必須改變簡單告知對與錯的方式,必須改變成人單方面的說教,走向雙向平等的交流與開放的對話。

  為使教材不再成為學生用來記誦、應對考試的工具,為了進一步改變簡單、表淺、枯燥的德育課程方式,探索教材的呈現形式,一定意義上說,就是探索道德價值觀學習、法治意識形成、品德和人格形成的規律與機制。

  四、編寫原則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

  2、努力體現課程的綜合性質

  3、力圖實現課程功能

  4、遵循育人規律

  5、努力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

  五、對教材使用的幾點建議:

  1、認真研讀、挖掘教材,梳理教材的脈絡框架。從總體上把握教材,瞭解教材結構,熟悉教材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2、充分利用教材欄目,關注學習過程。

  3、創造性地處理教材,開發教學資源

  4、重視研究評價方式的改革。

  新教材更加人性化,貼近學生的實際,更加貼近社會,貼近生活。它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充分挖掘學生資源以及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得到發展。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善於學習、廣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現有教育資源與合理擴充。講究的是師生的互動,生生的互動。我們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結合新課程的特點,加強學生活動設計與研究,教學中努力創設寬鬆、愉悅、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參與。

  在這次培訓中,老師的講解讓我折服,我與他們的差距還是有點太大,我想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餘,真正地作到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

  以上是我對這次培訓的一些膚淺認識,總是心中有很多話,確實無文彩表達。這次培訓應該說是非常及時的,相信此次的學習,能在自己今後的常規教學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總之,教師要不斷深入鑽研教材,讀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難點,把教材內化為自己的東西,要強調教材的基礎性地位和主幹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於教材,必須對教材有全面準確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義,尊重教材的價值取向、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新課標,才能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

【國小道德與法治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