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珍珠鳥教學反思

珍珠鳥教學反思

珍珠鳥教學反思三篇

篇一:《珍珠鳥》教學反思

馮驥才的敘事抒情散文《珍珠鳥》。本文作者以獨特的視角,新穎的立意,傳神細膩的描寫,準確生動的用詞,記敘了珍珠鳥由怕人到親近人的轉變過程,揭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

文字寫的非常有趣,但就其所表現的思想感情對於我班的有些學生而言,在理解上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的。因此,我們決定將本文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確立為:透過朗讀文字,賞析好詞好句來理解文字的中心,並透過聯絡生活實際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在讓學生髮現“我”與小珍珠鳥親近的過程——也就是本節課的主要情節時,由於教師的問題過於瑣碎,使得學生難以有一個相對較為完整和獨立的思維空間,而且整個過程都是由教師在概括小結,沒有寄予學生應有的信任。此環節過程如下:

師:“我”為珍珠鳥做了什麼?能讓它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

生:因為我沒有去傷害它。

師:為什麼說我沒有傷害它呢?

生:因為珍珠鳥經常打擾我的寫作,我都沒有責怪過它。

生:我知道了。是在文中的第三小結:“我便用吊蘭長長的、串生著小綠葉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它們就像躲進深幽的叢林一樣的安全,從中傳出的笛兒般

優秀《珍珠鳥》教學反思優秀《珍珠鳥》教學反思

又細又亮的叫聲,也就格外輕鬆自在了。”

師;非常好,這也是我所想要的。

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反覆誦讀談談感受。發現學生總缺乏鮮活的感受,無法於誦讀中將語言文字具體化為可感的形象,借形象的感悟進行理性的提升,獲得對課文內蘊更深層次的認識。這次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在充分的讀中質疑,學生提出其中一個疑問,我讓學生先看看課文插圖然後閉上眼把自己當成珍珠鳥現在就在籠子裡,然後聽老師念原文中的一段話(陽光從窗外射入,透過這裡,吊蘭那些無數指甲狀的小葉,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駁駁生意蔥蘢。小鳥的影子就在這中間隱約閃動,看不完整,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出,卻見它們可愛的鮮紅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想想你在籠中感到怎樣?學生樂於參與,用心去感受,交流時充滿智慧、靈性的個性化感受異彩紛呈。我想主要在於我在反思以往教學情況的基礎上改變了教學視角,充分運用了原文中的內容等教學資源為學生創設了生動、活躍、極富有情趣的情境。讓學生經歷主動的移情體驗、自主探究、自想自悟的過程,真正實現了閱讀對話,實現了各對話主體(教師、學生、文字)在互動交往中的超越與創新。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移情體驗,極大地滿足了學生主體的生命需要,使學生以“主體”的身份去觸控課文精彩的內蘊,課文的“美麗”,有效地溝通了學生的純真心靈,激活了學生豐富的情感世界,那觸動心絃的真實體驗多元而不斷深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在不斷髮展,自我潛能也不斷釋放。

篇二:《珍珠鳥》教學反思

《珍珠鳥》是一篇富有詩情畫意的狀物散文。作者馮驥才為我們生動地描述了珍珠鳥在“我”的細心照料、誠心呵護下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體會作者對鳥的真誠、細膩的愛,認識珍珠鳥在“我”的照料與呵護下發生變化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在學生初讀課文,大致瞭解課文內容之後,我同學生共同梳理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什麼怕人的珍珠鳥後來一點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處得非常好?作者為珍珠鳥做了些什麼?從哪裡體現了“我”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討論、交流,體會作者與珍珠鳥之間親近、溫馨的情感。領悟到人和動物是完全能和諧相處的,人鳥相親相依的情景是信賴創造的美好的情景。

閱讀提示還給學生提出學習要求:結合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對“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的體會。在即將結課時,我向學生提問:珍珠鳥對作者如此信賴,源於作者對它的喜愛,作者僅僅是為了給我們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嗎?他想告訴我們什麼呢?學生由人與動物的和諧畫面,想到只要心中有愛,我們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裡都會感受到人與動物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都可以創造出這種美好的境界。學生加深了對課文重點句的理解和認同,悟出了人類生活的哲理。

學完課文,學生對動物的關愛,對同學的友愛,對信賴的理解,都在情感的體驗中得到感性的理解,在學生與本文、作者的對話中提高了道德的認識。

篇三:《珍珠鳥》教學反思

我挖掘教材,深化主題,以“讀書,要從字字詞詞句句入手”的指導思想,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力求授之以“漁”,去垂釣文字中的“魚”。在教學中,分為兩條線展開,一條是小珍珠鳥如何由害怕到不怕的;另一條是我又是如何關愛小珍珠鳥的'。兩條線的交融點就是“信賴”。整個教學活動據此展開,深入地詮釋“信賴”二字的真正含義,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情與境的和諧與動人。

一、落實讀書方法,注重情感薰陶

學會運用好的讀書方法,才會有深刻的感悟。作家馮驥才的文字清新質樸動人。文字,於淡淡的筆墨間洋溢濃濃的真情,於細細的生活瑣碎中彰顯拳拳的愛意。尤其是作家對小珍珠鳥的細心照料,甚為感人。整個文字中,可以說有“我”處,必有“愛”在。但我抓了四個句子,讓學生重點感受。學生則從“驚動”讀出“尊重”,從“不管”讀出“自由”,從“享受”讀出“享受”,從“生怕”讀出“呵護”。看上去,雖是生活的細碎,卻是真切的情誼。這些正是對“信賴”最好的詮釋。學生正是從這些字字詞詞句句中,懂得了“信賴不僅僅是情感,更是一種行動;信賴不僅僅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交流”。

二、運用朗讀擊石,碰撞文字情感

朗讀,對於語言教學,永遠是必須與最好的擊石。 沒有朗讀的語文課堂,或者朗讀不夠情真的課堂,猶如一潭死水,或者死水微瀾。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字詞,讀懂文字背後的含義,然後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情。譬如:小珍珠鳥“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這幾個字,我便反反覆覆請學生感受“放開膽子”與“跑”之間的關係,並請其讀出“放”的力度與“跑”的速度。看上去,好象是意想的東西,但是學生的確可以透過聲音的輕重與節奏的快慢,來表達他心裡“放開”與“跑”,從而讓我們看到一隻有些“放肆”的小珍珠鳥

我還關注學生的朗讀,適合地進行點撥與反饋,教師一句普通的言語往往擊起情感的千層浪。當學生讀小珍珠鳥在作者肩上睡著時,第一遍齊讀學生聲音較響,我只問“這樣讀,可以麼”,馬上有學生有了反應。再齊讀第二遍時,聲音明顯輕柔許多。我即刻問“為什麼讀得這樣輕柔”,學生答“不忍心打擾它”。是啊,多麼感人的畫面,又是多麼動人的回答!不忍心,不是也是愛麼?是對小珍珠鳥的熱愛,是對和諧美的珍惜。我想這就足夠了。

在朗讀中,捕捉文字的靈魂,與文字碰撞出情感的火花。語言,有時候,在朗讀面前,也是蒼白的。

當然,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此次教學設計中,最後一個拓展環節,我設計了非洲小女孩蒂皮與野生動物之間的真實故事。設計時,只考慮了學生的興趣,卻忽視了對文字主題的提升。“信賴”不僅僅是人與動物之間可以創造。人和人之間,更需要信賴,同樣也可以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但是,我想教學永是遺憾的藝術。而遺憾,卻可以給我們更多的警醒。因此,這些遺憾,依然是美的。她(《會變的花樹葉》教學反思),就是我們日趨完美的墊腳石。踏其之上,我們可以在語文教學的路途上,越攀越高,直至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珍珠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