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楊絳之所以是楊絳,之所以在走到人生盡頭的時候,還能以頑強的聲音證明自己和親人的存在或者存在過,不僅僅是勇者,更是超脫,是悟透了生死禪機之後的平靜。我們仨讀後感800字是pincai小編為大家精心編輯的,歡迎閱讀借鑑。更多內容盡在聘才網。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篇一

這個暑假,我讀了楊絳的《我們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觸,寫在這裡,是一種總結,也算是一種回顧。

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裡,每句話,每個字,都透著濃濃的親情氣息。

整本書的開始是一個“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夢的主要內容是作者與她的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離離合合、聚聚散散。一開始看的時候,我看不懂她的那個夢是要說明什麼,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當看一篇小說。但當我看到後面的內容時,我才明白,這個夢是她們一家在一起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她欲揚先抑,開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閱讀的興趣。

楊絳的寫作風格和我以往見到的許多作家的風格不同,前一段時間我看餘秋雨的文章比較多,他的文章總是在表象中尋找內涵,尋找風景之後的文化,尋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還有許多作家群起效之,結果卻都丟了自己的風格,又學不到他的“大”,所以餘秋雨得以聞名。而楊絳不一樣,她注重細節,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筆,看似零散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為她文章中的亮點。而這些點點滴滴,正是我們平時覺得不足掛齒的那些片斷,但楊絳卻可以把它們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就變成了一條項鍊。她不直接抒發感情,不直接議論人事、闡述道理,她只是從容地敘述,將那些她家裡的小事娓娓道來,變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這樣細緻的、不動聲色的講述,使讀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間,她所要表達的主題也在這樣的講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這本書的內容我也比較喜歡,字裡行間滿滿的全是要溢位來的親情。我很珍惜親情,很愛我的爸爸媽媽,很喜歡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這本書的內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別喜歡。

楊絳的書我還在找著看,她的作品風格是我比較喜歡的風格。我從她的書中也學到了很多。的確,珍珠每個人都有,但是項鍊卻是珍貴的。因為許多人都對自己的珍珠視而不見,任它們散落,卻不會將他們串起來。所以我正在學,學會了串珍珠,就擁有了項鍊。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篇二: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這是《我們仨》後面的一段話。當初在書店看到的時候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一定意義上講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窺私慾。畢竟楊絳在跟錢鍾書先生生活的期間有太多的事情是我想知道的。

《我們仨》分三部分。與第二部分相比我更喜歡第一、三部分的內容,雖然平實,卻更貼近生活,更真實。但是,令我感動的卻是第二部分。這種感動像細密的雨,點點滴滴滲入心來,積蓄著 積蓄著就有無邊的波瀾起伏了。尤其是寫古驛道的一段,讀著讀著,眼睛情不自禁就溼潤了。

楊絳先生將生活比作古驛道。她在路上走,隔段有個客棧,每天她去船上看鐘書,晚上回來客棧看在病床上的女兒……漫漫一路,卻看不到太多的傷感。慢慢的一路走下來,走走停停……看著作者的夢,苦苦的無助的站在女兒的床頭陪著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有時候話說不出來,卻能以眼神相互交流,我想到的是那句詞“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或許是我傷感了點,他們可能要堅強些吧,他們畢竟都是那樣樂觀面對生活的人啊……直到最後,她的夢越來越沉重了。她的女兒在病床上安然逝去。之後的有一天,她再從客棧中起來的時候,發現鍾書的船也看不見了……

原來這只是第一個夢的沿續。“我們仨”就這樣在古驛道上失散了。

夢雖悠悠,漫長,走一路,送一程,卻是更加傷感。所以,一路走來,青石路上,處處都是離情!讓看的人的心情就像她說的“我的心像被捅了一刀,綻出一個血泡,像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

看楊絳的文字老覺得很懸,我試著去揣度這個老人的心態,卻發現無論怎麼揣度都是一種殘忍,她的語言若是再調侃些便是尖酸和刻薄,若是再跳脫些,便成了倨傲,沒有自戀沒有神經質,文字始終平淡如水,卻如鈍器,打在心上。她的心情和那意境,恐怕只有錢先生1991年為她構思中的小說所寫的詩句那樣:“夢魂長逐漫漫絮,身骨終拼寸寸灰。”

現在,在人們幾年前就已擁有了的感動的氛圍裡,讓我們逐字逐句地重新品味一位92歲的老人,用最樸素的文字帶給我們的那份深深的感動。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篇三:

如果不是小米媽媽的推薦,成媽很難想到去讀楊絳的這本《我們仨》,甚至連楊絳是何許人也都不知道。成媽僅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讀完此書,很是為他們一家三口相扶相守所感動,也為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卻仍工作的態度落淚,為互愛的一家人失散而悲傷。

楊絳是錢鍾書老先生的愛人,錢鍾書是《圍城》的作者,他們唯一的愛女名錢瑗。此書是楊絳老先生於九十多歲後懷念已逝去的另二位家人作做。書中描述了她們顛沛流離的一生,但卻患難與共,相互理解與支援,同時堅守自己的信仰,沒有抱怨,積極的生活態度。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描寫一家三人的品質,但字裡行間及一生事蹟卻透露著一種“春蠶到死絲方盡”的高尚品格。

很是為文末所描寫的一句話感動: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

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如此,會歷經大起大落,會歷經生老病死,端看我們用何種態度生活著。用積極的一面看待人生,人生是快樂和幸福的;用消極的一面看待人生,則人生充滿不幸。其實現代社會,我們人人是幸福的,沒有飢餓,沒有戰亂,是和平發展繁榮昌盛的好時機,幾百年才一遇。我們處在這樣的好時代,有什麼不知足的,又怎麼能不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

我心亦然。回想著自己曾經許下的願,為社會貢獻一些心力,去落後地區資助些生活困難的孩子。但總是為生活中各種雜事纏繞和困擾,將那些心願拋諸腦後了。等成成大點要去實施了,帶著他去去落後地區,體驗當地的生活,讓他明白他是幸福快樂的。

看完了《我們仨》,我也學到了很重要的一條,不要抱怨。其實人生中總會遇到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會被誤解,會被陷害,但沒必要抱怨的。今後我也要摒棄抱怨,用平常心看待得與失。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