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工作總結> 半年培訓工作總結

半年培訓工作總結

半年培訓工作總結

【半年培訓工作總結篇一】

很榮幸參加了XX年xx區中小學“名教師”培訓班的培訓學習,非常感謝區教育局為我們搭建瞭如此好的一個學習的平臺,使我得以有如此珍貴的機會從各方面提升自己.總的來說,這次的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有學員圍繞專題進行的觀摩課,也有學員的互動討論。透過這一輪的培訓,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 樂觀對待教育事業

回首這半年的教師培訓,真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專家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特別是xx教授有關《尋找教師的職業幸福》的專題講座,真是心生感慨,讓我受益非淺,讓我懂得從平常的工作中去體驗幸福。我們老師面臨著來自自身、學校、家庭、家長等各方面的壓力,面對如此重大的壓力,我們必須先學會愛自己,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因為一個人的心理因素不僅影響到人的健康和壽命,還關係到人的成敗。作為教師要學會除錯自己的心理,同時還要學會與學生溝通,用陽光般的心態積極面對學生,才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堅持讀書,豐富自己的內涵。

任何人想發展都離不開書,讀書的邊界就是人生的`邊界。書籍可以讓我們跨越時空與先哲進行精神對話。給我們培訓的老師,幾乎都談到了這個問題。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僅要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還要博覽群書。不讀書,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學,如何在課堂上與學生與文字進行對話?如何與時俱進地掌握教育教學的技巧?在培訓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與不足。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的給自己“充電”。

我深感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博覽群書,授課時才能做到遊刃有餘,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無味。教學需要教師不斷重新整理,而不是複製。特別是現在的新教材新理念,為我們教師提供了更寬廣的舞臺,同時也對我們每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更需要有創新的思想創新的理論。因此,以後要堅持讀書,以豐富自己的內涵,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要做創新型、研究型的教師

透過此次培訓,我得以反思自我,尋找自己與“名教師”之間的距離。我經常會思考: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怎樣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師?怎樣成為學生好的引導者?平時我們疲於應付日常教學,很多問題都沒有認真去探究和思考,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

1.教--研分離。“教師在行動研究中成長”,要想成為一名教育科研專長骨幹教師,光會教還不行,還得研。要朝著教育特長型發展,這就要求必須在一定行為規範的基礎上,將自身調節機制放在教育活動的控制執行環節上。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要多做創新嘗試,要多研究教育教學理論,以堆積、沉澱並吸收經驗。透過此次培訓使我認識到一個教師不僅要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還應該從經驗型逐步向研究型轉變,教育科研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2、缺乏激情和創新。

透過此次培訓,透過聆聽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透過與各學員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貧乏.我覺得自己太安於現狀、自滿自足多,緊迫感、危機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縛,惰性大,闖勁少;課堂上展示自己才華多,給學生參與的

機會少。透過培訓,我清醒地認識到:激情和創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師的必要因素.

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自身的素養,人格的魅力,離不開廣博的知識,離不開先進的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教育教學技術。透過學習我的思想有了極大的轉變,教育教學理論掌握的更為系統。本次專家的講座可謂:深刻獨到,發人深省,作為教師,必須有淵博的學科知識,良好的思想品質,特別是骨幹教師,更應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教育教學技術.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將次此培訓學到的新理念,新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去,我要把所學的教學理念,咀嚼、消化,內化為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要不斷蒐集教育資訊,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

我相信,孜孜以求,堅持不懈的理論沉積,一定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

【半年培訓工作總結篇二】

能成為xx培訓的一份子,我知道我是幸運的。雖然沒有和出山的同志們一起經歷培訓的精彩,招生的艱辛,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還是收穫頗多的。

轉眼大半月過去了,教學的這些日子讓我學會了很多。作為補習班,毫無疑問是給個孩子補習功課的,家長把孩子送來,就是想讓孩子補差,改一些毛病的,希望我們能夠讓孩子有個好的改變。大部分孩子要升新年級的,每個年級有每個年級的特點,讓他們完成好過渡也是我們補習的目的之一。另外,學習是一方面,對孩子在為人處事方面的培養和教育也是必要的。

作為補習老師,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讓孩子有大提高,就必須抓重點。瞭解學生弱點,重點補習是必須的。比如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反映作文寫不好,閱讀理解這一塊比較弱,我就用兩個星期給他們補習這兩點。分析如何寫作文,開頭結尾,中間內容,結構,辭彩,技巧等等,並作訓練。閱讀理解方面,給他們分析幾種型別的短文,常見題型,做題技巧,並結合題做訓練。在過渡方面,比如三年級,除了擴大詞彙外還有作文。教他們作文初步的寫作。引導他們學會觀察。在閱讀課文時, 叫他們分析課文,加強理解。提高理解能力,引導他們概括中心思想,培養他們概括能力。

其實,在授課的時候,我也總結了一些方法。

首先,我把教學看得很重,如何備好課、上好課一直是我心裡的重頭戲,任何時候,都不肯懈怠。細細想來,我最在意的是課堂上學生對我的呼應程度,為此,我竭力迴避那種自說自話的講課方式,對喚醒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啟發他們獨立思考的自覺,從而點燃他們對語文的興趣,表現出了由衷的熱情。

其次,牢牢把握“讀”的環節,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充滿朗朗的讀書聲。

古語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說的就是“讀”的重要性。上課的時候,我著重於讀,但也注重讀的方式和方法,那種“南郭先生吹竽”式的“讀”是沒有什麼效果的。從方式方法上來說,我把“讀”分為個人“讀”,小組“讀”,帶“讀”,搶“讀”,競賽“讀”,其中學生最喜歡的就是競賽“讀”了。具體操作是這樣的,我把全班同學分為四組,以組為單位,然後進行朗讀比賽。

一組在“讀”的時候,其它組就聽,等到這組讀完後,其它組就指出這組在“讀”的過程中讀錯的字。錯一個扣10分,然後把這組的最後得分記入他們的學期總分,學期末進行獎勵。由於有這麼一個強有力的競爭機制,學生上課的參與熱情相當高,他們大多能把別人讀錯的字找出來,並且輪到自己讀的時候也相當認真。事實證明,這種“讀”的效果是不錯的。

再次,注重提問技巧。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會不斷地提出問題,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太大、太泛、太難,都很難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為了解決好這個問題,我在每一節課上課之前,都做了認真的準備,把要在上課的時候提出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要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我針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分別叫不同的學生來回答。由於問題設計得比較合理,學生接受起來就容易多了。

為了調到學生上課參與的積極性,我常常採取小組競賽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和前面介紹過的朗讀競賽的方法是一樣的,學生對這種方法相當歡迎,為了給自己這一組爭光,可以說個個都積極地思考,小組討論的氣氛也相當熱烈。學生上課參與的積極性高了,上課的效果自然也就好了。

適當地安排一些小組活動,就好像飽讀詩書後的下筆為文,是一種很好的練兵方式。一方面可以在組內培養合作學習的精神;一方面又能在組與組之間產生競爭意識;另一方面還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並且暗喻著自主學習的生機。通常我會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每兩個組作為一個單元,接受一項工作,比如一個找典講古、一個劃出寫景層次、一個品味詞語的形象色彩,如此,單元之間,各個不同,又互相補充;單元之內,兩個小組各顯神通,都試圖讓全班大多數接受自己的意見。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講效率也重節奏。尤其是學生在其間表現出的非凡的創造力令人振奮。

除了教課,我在集體中也體會到了溫暖,得到了快樂。我很感謝xx總監和xx校長對我的指導和信任,也很感謝大家對我的幫助。謝謝! 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珍惜這次難能可貴的機會!


【半年培訓工作總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