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寒露季節養生

寒露季節養生

寒露季節養生

寒露如何養生?

今年的寒露是10月8日,俗話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句諺語提醒大家: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寒露節氣一過,應注重足部保暖。秋冬季交替時節,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儘量與氣候變化相適應對於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寒露過後,氣溫逐漸降低,不宜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同時夏季的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以防“寒從足生”。每天晚上可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痠痛發生,緩解疲勞。

腳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從養生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迴圈不好,再加上腳的脂肪層很薄,保溫效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

研究發現,腳與上呼吸道黏膜之間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絡,一旦腳部受涼,就會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纖毛運動減弱,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2、適時添衣

寒露過後,天氣寒冷,老人、兒童和身體體質較弱的朋友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漸增添衣服。俗話悅“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者,則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凍”出病來。

換季穿衣服別換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為主,“不穿單衣”也是寒露養生的重要一點。研究認為,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強。當環境氣溫降低後,人體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會下降,因此,為了及時預防感冒,要適時更衣。同時,還應隨時備好急救藥品,防止因氣溫驟降而引發哮喘、中風、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3、朝鹽晚蜜

在秋天裡,秋燥是讓人煩惱的一件事,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就是:“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發現皮膚越來越乾燥,不少人以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補充水分啦。真相卻是,光喝白開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過,如果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情況就大不同了,這種方法,與補充生理鹽水是一個道理。

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現代醫學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還可以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4、灸臍養秋

如果因為脾胃寒涼而造成腹瀉,可以用艾灸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艾灸肚臍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使用艾灸對準神闕穴(肚臍),進行施灸,以有溫熱感為宜。每次灸半小時左右,每天進行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一般來說,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

因體質虛弱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病,用此法進行防治,效果很好。

5、養陰防燥

寒露後,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許多人會相繼出現中醫上所說的“涼燥”症狀,即咽乾、鼻燥、皮膚乾燥等。寒露時節,養生最主要的是預防“涼燥”,從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方面入手。在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燻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提子、荸薺、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蓮藕、銀耳等,以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

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溼度,注意補充水分。

6、適當養胃

秋天氣溫漸漸變涼,而胃腸道對於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嚴重。因此,寒露以後的養生特別要注意養護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後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間睡覺要注意蓋好棉被。

另外消化道潰瘍的發生、發展與情緒也有一定的關係,因此要注意情緒的健康,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

7、不要憋尿

寒露節氣不少人為了防止口乾,晚上睡覺前會喝不少水。但是這樣一來,夜尿的頻率就會增加。一些人即便是夜裡或者凌晨感覺到了尿意,由於嫌起床較冷,常常下意識地憋尿繼續睡,這其實是非常不健康的習慣。

尿液中含有毒素,如果長時間儲存在體內,含有細菌的`尿液不能及時排出,就易誘發膀胱炎。而高血壓患者憋尿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腦出血或心肌梗死,嚴重的還會導致猝死。

寒露養生根本

●“涼燥”襲肺補養

秋冬疾病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燥邪為病”,秋初一般是“溫燥”,而秋末則以“涼燥”為主。

寒露時節,天氣由“涼爽”轉為“寒冷”,花草樹木也都蕭條零落。這個時節陰生陽退,“寒”和“燥”很容易在一起形成“涼燥”。“涼燥”一旦侵入人體,就會導致人的肺和胃受到損傷,從而出現著涼感冒的症狀,如發熱惡寒、頭痛無汗、口乾鼻燥等。

因此,寒露時節我們應該及時吃些補品,來平衡體內的陰陽之氣,防止“涼燥”對身體造成傷害。

寒露時節,為了不被“涼燥”侵害,大部分人可以透過食補來養生,而肺病患者或是老師、營業員等損耗肺氣較多的人則應採用藥補。適合秋天進補的藥材有生曬參、白參等。另外,老人孩子以及體質稍差的人在此時節一定要調整好日常飲食起居,以適應天氣的變化,做到“見涼加衣,見熱脫衣”。流行性感冒爆發時,儘量不要去人多的公共場所,必要時可以注射流感疫苗。

●肺氣虛則毛髮不固

俗話說“秋天到,頭髮掉”,入秋之後,人們會發現,脫髮問題似乎越來越嚴重,成了名副其實的“三千煩惱絲”。寒露時節,天氣乾燥,這個情況尤為明顯。

傳統的中醫理論認為,秋季主燥,燥易傷肺,肺主皮毛,若肺氣虛,則衛外不足、毛髮不固。現在醫學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果,秋天天氣過於乾燥,對人體皮膚不利的同時也容易傷害頭髮,因為秋季空氣中水分少,頭髮很容易乾燥,毛髮也易乾枯。此時如果攝入的營養不夠充足,就非常容易引起頭髮的脫落。

預防脫髮,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鐵、鈣、鋅、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及蛋白質等營養素對頭髮的生長非常有好處,可多吃豆製品、乳製品、海鮮等食物。其次,要保持頭髮的清潔,避免用太熱的水喝鹼性清潔品洗頭髮,多做頭部按摩,促進血液迴圈,出門時還要適當給秀髮防曬,以防紫外線損傷頭髮。另外,防治脫髮還須不熬夜、不過度飲酒、不吃辛辣油膩食物。


【寒露季節養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