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節日> 三伏天灸開始了

三伏天灸開始了

2015年三伏天灸開始了

2015年三伏天灸治療開始了

冬為陰,夏為陽,“冬病”是指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虛寒性疾病。由於機體素來陽氣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氣候陰盛陽衰,以致正氣不能祛邪於外,或重感陰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反覆發作或加重。“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時令,自然界和機體陽氣最旺之時,透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活血通絡等治療措施,增強機體抵抗病邪能力,祛除陰寒之病邪,從而達到治療或預防上述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天灸療法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屬中醫傳統外治療法之一,與現代預防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祖國醫學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療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預防醫學,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它是在中醫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在天人相應的理論指導下,透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中藥製成藥餅,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貼敷灸治療。此時,人體腠理疏鬆,氣血暢通,藥性易於深達臟腑,三伏灸乘其勢而治療,往往可獲得良好的療效,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療法。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針灸康復科開展三伏灸已有二十年的歷史,每年來醫院接受三伏灸療法的患者有許多,臨床發現,三伏灸治療對: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老慢支、反覆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肺炎),體虛感冒;或與虛寒有關的疾病:如胃痛、結腸炎、關節痛、腎虛引起的腰痛等。

出診專家:林景琳副主任醫師

學科專長:一直從事物理醫學與康復醫學的臨床康復工作,臨床上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的.康復醫學方法處理神經科及骨科疾患、胃腸腫瘤術後相關醫療康復,尤其對粘連性腸梗阻、頸肩腰腿痛、癱瘓的康復評定與治療、面神經炎、其它各種軟組織疾患、各種疼痛及骨折後的康復評定與治療等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國家級、省級醫學雜誌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十多篇,多次參與市、省級科研專案。

學術任職:中華醫學會廣東省物理醫學與康復學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康復科醫師分會委員、廣東省康復醫學會專業委會員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亞健康分會委員、廣東省康復醫學會中西醫結合分會委員。

出診時間:週一至週五

2015年“三伏天灸”貼藥時間一覽表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

伏前:7月3日(星期五) 第一次

初伏:7月13日(星期一) 第二次

中伏:7月23日(星期四) 第三次

加強:8月2日(星期日) 第四次

末伏:8月12日(星期三) 第五次

加強:8月22日(星期六) 第六次

注意事項:

1.貼敷後當天最好不要洗冷水澡。

2.貼敷後區域性有癢、熱、微痛等感覺均為正常反應,要注意嚴禁抓撓,如果皮膚癢不能忍受者,可用消毒脫脂棉沾溫熱水沿貼服痕跡周圍擦洗,不潔物品免用,以防感染。

3.貼敷後皮膚出現紅暈屬正常現象,嚴重者可外塗皮膚軟膏以減緩刺激,如貼藥時間過長,少數病人區域性會出現水皰,屬正常現象,要注意嚴禁抓撓,水皰處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亦可以搽燙傷軟膏或前往醫院處理。

4.個別出現皮膚過敏者,可搽抗過敏藥膏或前往醫院處理。

5.冬病夏治貴在堅持,應至少堅持三年。

6.戒食易化膿食物,如牛肉、燒鵝、鴨、花生、芋頭及魚蝦,生雞等易致敏食物。

7.禁忌證:發燒病人、支氣管擴張咯血、肺結核活動期的患者,有過敏體質的患者,患多種慢性疾病的高齡老人都要慎用或不用中醫敷貼來治病。


【三伏天灸開始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