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清明節> 中國清明節的來歷

中國清明節的來歷

中國清明節的來歷

今年的清明節即將來臨,相信還有很多網友們不知道中國清明節的來歷,下面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中國人上墳拜墓、追憶先人最隆重的傳統祭祖日。《歲時百問》記:‘萬物生長此時,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來臨,氣溫升高,雨量增多,萬物復甦,正是春耕春播的大好時節。

聞喜,晉國古都,左邑桐鄉,董父豢龍之地。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外出巡幸路經此地,聞喜南越大捷,因獲喜訊,遂賜桐鄉為聞喜。

清明節為何起源於聞喜豢龍文化?首先要從中國聞喜董父豢龍歷史文化典故談起。龍即鼉,指中華古鱷,水陸兩棲爬行動物。〈爾雅翼.三十一〉記:‘鼉,狀如守宮而大,長一二丈,灰五色,背尾皆有鱗甲如鎧,能吐霧致雨,力尤酋健,善攻倚岸,夜則出,岸邊人甚畏之,聲亦可畏,性嗜睡,目常閉。大者自齧其尾,極難死。’龍有冬眠習性,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前後,龍飽食而人穴冬眠;次年清明時節農曆三月初三前後,其慢慢甦醒,爬出龍穴,開始一年緊張而有序的覓食、求偶、產卵、育子、營穴幸福生活。雖然龍兇殘無比、受人敬畏,但它具有物候節令的“生物感應”現象。在先人尚未發現二十四節氣以前,龍指導著人們的四時農業生產和生活,因而在古代農業亦稱龍業。聞喜豢龍文化最早源於《左傳.公二十九年》記載:魏獻子問①龍,晉蔡墨答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②好龍,能求其嗜慾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姓曰③董,氏曰豢龍,封諸④鬷川’中國聞喜董父豢龍歷史文化典故。清明時節,董父在董澤湖岸至龍穴處夾道燃放煙火,用蓮藕餵養龍,防止龍進人居民區,以確保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可見,‘天下無二董’的聞喜董父為中華和平龍文化鼻祖。眾所周知,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人是龍的傳人,久而久之,人們自然而然萌生了‘燒紙上墳、祭祀祖先’的清明祭祖行為,來祈望先人復活。董父豢龍是人類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又一次偉大創舉,從此把人類從動物界中完美提升出來,具有‘和諧先生’的劃時代意義聞喜豢龍文化是上承伏羲、下啟老子的探索精神,是‘將欲奪之,必固與之;以柔弱勝則強;道,可道,非常道’中國哲學思想的啟蒙實踐,是具有養龍(服務)——龍(控制)——(激勵)三大功能的中國古代和諧文化。

《唐書.相世系表》記:‘董氏出自姬姓,黃帝裔孫有叔安,生董父,舜賜董姓’《聞喜縣誌》載:‘董氏,始祖董父,世居董澤。’所以說,聞喜董澤是董氏家族發祥地。董姓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世代相傳,追支億派,源遠流長。董氏家族上歷夏商周,中經秦漢魏晉南北朝,下至隋唐宋元明清,現有800多萬後商子孫,遍佈中國大江南北。董父裔孫周大夫辛有,辛有裔孫晉太史董孤,西漢經學大師董仲舒,唐朝宰相董、琴家董庭蘭,五代畫家董源……名人輩出彪炳史冊。《元和姓纂》記唐代董氏分為河東、隴西、靈寶、涿州;晉杜預對《左傳》注:‘聞喜東北有董池陵,是鬷川,即董澤,舜所封董父之國也。’董澤湖畔有董父廟,每逢清明節,遍佈全國各地的董氏後裔千里迢迢迴歸董澤故里燒香燃紙、尋根祭祖,慣用蓮藕作為祭祀貢品,希寄子孫後代聰明伶俐——眼兒多。

清明節為何起源於聞喜豢龍文化?還要從世界風水文化鼻祖郭璞說起。董澤湖畔山環水抱、藏風聚氣、人傑地靈、北靠紫金山,南繞涑水河,東依名門望族裴氏祖塋地鳳凰原,西面中華宰相村峨嵋嶺。昔日,蓮菜地由北向南連成一片,長達十餘里,夏天荷花盛開,芳香撲鼻,故稱“十里荷香”。郭璞,字景純,聞喜人,曾任東晉元帝尚書郎。他不但是一位訓詁學家,而且是世界風水文化鼻祖。他對《山海經》、《穆天子傳》、《楚辭》、《爾雅》、《水經》、《三蒼》等古籍作注,《三蒼注》記:‘三鬷山在聞喜。’郭璞在深人研究聞喜董澤湖畔自然景觀基礎上,集風水之大成,首先提出以陰陽理論為中心,以‘龍、穴、砂、水、向’生氣說為核心,以‘藏風得水’為條件,以選擇理想生態環境為目標的中國風水理想體系——《葬書》。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所以豢天地神龍的郭璞風水文化傳承了聞喜豢龍文化,對我國清明節祭祖風俗的完善,起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董父廟不知何時何人所建。有史記載,董父廟重修九次;唐大曆八年縣官再建,周顯德五年修建董池聖母廟,金眷天中縣丞賈葵改正神位,元六年重修,明隆慶六年、萬曆四十五年、崇禎十四年三次重修,清順治九年、光緒二十一年兩次重修,今有儲存完好的重修董父廟碑記兩幢和龍穴一孔,鐵證了清明會這一歷史文化現象。特別遺憾的是1947年解放運城三大戰役中,急需大批木板,故拆除了香菸繚繞、千古絕唱的董父廟……董澤湖畔古稀老人董昭英、楊堂祿回憶說,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至十五,董澤逢會十餘天,屆時,來自北京、天津、西安、開封、洛陽、漸江臨安等全國各地的遠商近賈、文人墨客雲集董澤商務旅遊,尋根祭祖。攤點繁多,叫賣聲此起彼伏;遊人如潮,歡叫聲遠呼近應;雜技馬戲,節目表演精彩紛呈;特邀戲班‘四天八倒臺’助興演出。這就是聞名全國的聞喜‘清明會’。

清明節為何起源於聞喜豢龍文化?最後還要從‘將相接武、人才輩出’的中華宰相村說起。唐代裴氏墓誌記載:晉平公將秦穆公之玄孫、秦桓公之子後子鋮封於鬷川之裴中,賜100傾甲田,遂因吧為姓,被稱為裴公,是‘天下無二裴’裴氏家族之始祖。漢魏以來,董澤湖畔裴氏家族先後出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名垂史冊者近千人。一代文豪唐韓愈評價裴氏家族說:“自魏晉以來世為名族,支分派別,各成大家。”據民國版《聞喜縣誌》記,裴氏祖塋埋葬著‘世界地圖之父’裴秀、裴松之、裴子野、裴危、裴世清、裴行儉、裴光庭、裴耀卿、裴炎、‘元和中興’名相裴度等名人將相。這足以證明歷史裴氏子孫對董澤故里充滿眷戀之情。現如今中華宰相村——裴柏還傳承著廷續3000多年、用蓮耦作為祭祀貢品的三月三尋根祭祖清明會。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封建帝王的象徵,所以說‘將相如林、光照日月’的'中華裴氏宰相文化廷伸了聞喜豢龍文化,對中國封建社會一度又一度出現“清明盛世”的政治局面,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值得慶幸的是,為大力弘揚“獨一無二、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清明文化節,在省、市、縣有關領導的關心支援下,決定投資5000萬元重修董父廟,擴大蓮池面積,恢復一年一度的中國聞喜清明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聞名遐邇的“十里荷香”將重現昔日秀麗風光,招引海內外龍的傳人前來尋根祭祖,觀光旅遊,投資興業。

總而言之,清明節起源於聞喜豢龍文化。


【中國清明節的來歷】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