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場> 生產型企業操作工人薪酬體系設計制定方案

生產型企業操作工人薪酬體系設計制定方案

生產型企業操作工人薪酬體系設計制定方案

個人計件還是集體承包制

個人計件很簡單做多少算多少 集體承包麼 就按集體產量算工資 讓管理人員每月給員工打分

例如: 弄個基本工資 9分就是基本工資 8.5~9就是100% 9~9.5110% 8~8.5 90% 算上考勤之類的 然後新員工是一律70% 這些員工的總工資加在一起就是集體產量公司下發的工資了 自己弄個軟體算下就是了。


相關內容

一個設計良好的薪酬體系直接與組織的戰略規劃相聯絡,從而使員工能夠把他們的努力和行為集中到幫助組織在市場中競爭和生存的方向上去。薪酬體系的設計應該補充和增強其他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作用,如人員選拔、培訓和績效評價等。

設計原則.

薪酬作為分配價值形式之一,設計時應當遵循按勞分配、

三薪工資導向體系--來自華恆智信

三薪工資導向體系--來自華恆智信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及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內部公平性

按照承擔的責任大小,需要的知識能力的高低,以及工作性質要求的不同,在薪資上合理體現不同層級、不同職系、不同崗位在企業中的價值差異。

外部競爭性

保持企業在行業中薪資福利的競爭性,能夠吸引優秀的人才加盟。

績效相關性

薪酬必須與企業、團隊和個人的績效完成狀況密切相關,不同的績效考評結果應當在薪酬中準確地體現,實現員工的自我公平,從而最終保證企業整體績效目標的實現。

激勵性

薪酬以增強工資的激勵性為導向,透過動態工資和獎金等激勵性工資單元的設計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另外,應設計和開放不同薪酬通道,使不同崗位的員工有同等的晉級機會。

可承受性

確定薪資的水平必須考慮企業實際的支付能力,薪酬水平須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承受能力保持一致。人力成本的增長幅度應低於總利潤的增長幅度,同時應低於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用適當工資成本的增加引發員工創造更多的經濟增加值,保障出資者的利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合法性

薪酬體系的.設計應當在國家和地區相關勞動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進行。

可操作性

薪酬管理制度和薪酬結構應當儘量淺顯易懂,使得員工能夠理解設計的初衷,從而按照企業的引導規範自己的行為,達成更好的工作效果。只有簡潔明瞭的制度流程操作性才會更強,有利於迅速推廣,同時也便於管理。

靈活性

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和外界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應當及時對薪酬管理體系進行調整,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和企業發展的要求,這就要求薪酬管理體系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適應性

薪酬管理體系應當能夠體現企業自身的業務特點以及企業性質、所處區域、行業的特點,並能夠滿足這些因素的要求。

基本步驟.

為實現上述目標,薪酬體系設計必須遵照以上的九項原則,細緻入微地開展一系列工作,才能使方案切合實際且具有廣泛的接受程度及良好的可實施性。

薪酬調查

薪酬調查是薪酬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解決的是薪酬的對外競爭力和對內公平問題,是整個薪酬設計的

基礎,只有實事求是的薪酬調查,才能使薪酬設計做到有的放矢,解決企業的薪酬激勵的根本問題,做到薪酬個性化和有針對性的設計。通常薪酬調查需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1)企業薪酬現狀調查。透過科學的問卷設計,從薪酬水平的三個公正(內部公平、外部公平、自我公平)的角度瞭解造成現有薪酬體系中的主要問題以及造成問題的原因。

2)進行薪酬水平調查。主要收集行業和地區的薪資增長狀況、不同薪酬結構對比、不同職位和不同級別的職位薪酬資料、獎金和福利狀況、長期激勵措施以及未來薪酬走勢分析等資訊。

3)薪酬影響因素調查。綜合考慮薪酬的外部影響因素如國家的宏觀經濟、通貨膨脹、行業特點和行業競爭、人才供應狀況和企業的內部影響因素如: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人員的素質要求及企業發展階段、人才稀缺度、招聘難度。

確定薪酬原則和策略

薪酬原則和策略的確定是薪酬設計後續環節的前提。在充分了解企業目前薪酬管理的現狀的基礎上,確定薪酬分配的依據和原則,以此為基礎確定企業的有關分配政策與策略,例如不同層次、不同系列人員收入差距的標準,薪酬的構成和各部分的比例等。

職位分析

職位分析是薪酬設計的基礎性工作。基本步驟包括:結合企業經營目標,在業務分析和人員分析的基礎上,明確部門職能和職位關係;然後進行崗位職責調查分析;最後由崗位員工、員工上級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共同完成職位說明書的編寫。

崗位評價

崗位評價重在解決薪酬對企業內部的公平性問題。透過比較企業內部各個職位的相對重要性,得出職位等級序列。崗位評價以崗位說明書為依據,方法有許多種,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和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

薪酬類別的確定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戰略的要求,對不同型別的人員應當採取不同的薪酬類別,例如:企業高層管理者可以採用與年度經營業績相關的年薪制,管理序列人員和技術序列人員可以採用崗位技能工資制,營銷序列人員可以採用提成工資制,企業急需的人員可以採用特聘工資制等等。

薪酬結構設計

薪酬的構成因素反映了企業關注內容,因此採取不同的策略、關注不同的方面就會形成不同的薪酬構成。企業在考慮薪酬的構成時,往往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職位在企業中的層級,二是崗位在企業中的職系,三是崗位員工的技能和資歷,四是崗位的績效,分別對應薪酬結構中的不同部分。

設計方法.

第一步首先展開對企業的工作分析,確定企業需要什麼樣的崗位,並建立相關崗位的崗位說明書,這是薪酬體系設計的基礎;

第二步是建立一套科學的崗位評價方法,評價各個崗位的重要性或"相對價值",並將所有的崗位都納入到一個工資級檔系統中,以形成企業的工資級別。比如將整個企業的工資體系設計為10級,秘書這個崗位的工資定為5級,而董事長這個崗位的工資就是10級。透過這樣的辦法,可以解決薪酬確定中內部公平性的問題。 第三步展開薪酬調查,並由企業根據自己的薪酬政策確定 每個工資級別的薪酬定位,比如確定應該是按照市場上的25P、50P還是75P來定位。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薪酬的外部吸引力。 第四步確定薪酬結構,這裡既包括確定固定工資和浮動工資的比例,也包括確定崗位工資和技能工資的關係等。比較常見的辦法是把工資級別設計為一個區間,並在這個區間中劃分出不同的檔次。同一崗位的不同員工將根據他們的技能、經驗、學歷的不同,對應於不同的工資級檔。


【生產型企業操作工人薪酬體系設計制定方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