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美麗新世界中文讀後感

美麗新世界中文讀後感

美麗新世界中文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麗新世界中文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麗新世界中文讀後感1

  太陽既出,群星隱沒。刺目的光芒撕碎了空間,爭先恐後地湧入世人的雙眼,內心的窗戶卻悄然關閉。真理永遠處在由相對向絕對轉化的路上,物質生活總是從好變得更好,人心也在愈加貪婪的路上一去不返了。這本身並無不妥,上進和發展不就是舊的需求得到滿足後,再提出新需求嗎?但是如果有一天所有的物質需求都得到滿足,我們難道就真的迎來了極樂世界時代嗎?衣食無憂、隨意性交、唆麻美夢……所有感官享受和生理需求應有盡有,在這個美麗新世界裡,每個人都屬於彼此,穩定的幸福、平和的快樂成為了永恆。

  一艘船更加高大雄偉的代價是吃水更深;冰山一角是個很酷的詞兒,但它意味著水下部分要習慣暗無天日……而美麗新世界是一個萬丈光芒暈人眼的天堂,它的水下又是什麼?我想:是內心的死寂。死寂是直線,是穩定;波動是動盪,是激情。當縱慾和穩定成為社會的最高宗旨,誰還會銘記在愛情中嚐盡相思苦,在愛而不得中抱憾終生的傻瓜;誰還會詠歎“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的詩句;誰還會在深淵裡掙扎出哈利路亞的絕響;誰還會在雙耳失聰後和命運負隅頑抗;誰又會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馳騁雪山……苦難造就偉大,放縱磨平激情。而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破壞,若是沒有美好的東西,便也沒有了悲劇,正如美麗新世界裡不會有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慘案與圓明園的大火。

  沒有苦難,未嘗不是最大的苦難。死不僅是生的對立面,也是作為生的一部分而永遠存在。物質與精神同樣對立統一,物質上毫無苦難的另一端或許是精神上的萬劫不復。夕陽的餘暉有些蒼老,群星若隱若現,嘰嘰喳喳。像是一群少不更事的小孩兒圍在一個老人身旁,好奇地問詢著那個他窮盡一生也沒想好的問題:極樂世界是什麼?一個不是地獄和人間的地方。如今,我們在人間。但是,已整裝待發。一個小孩兒如是想到。

美麗新世界中文讀後感2

  真正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憎惡的東西,而是哪些讓我們熱愛的東西?書中的“我們”生活的地方:社會、同一、穩定。人人“愛崗敬業”人雖被分成三六九等,在每個等級人發揮各自價值維持著社會穩定,不會產生絲毫的想改變自身狀態的想法。一顆蘇摩解千愁,痛快的遊戲體驗,無道德約束下的男女之間的及時行樂。這裡沒有衰老,沒有疾病,沒有飢餓,沒有戰爭。只有平靜生活中的娛樂至死和盡情享樂。這樣的社會不就是我們夢想中的“美麗新世界”?

  一顆蘇摩,解千愁,美麗的背後往往不忍直視。書中人的出生不在以血緣關係為紐帶,正常的生育被視為可恥汙穢。每個人出生於工廠之中稱為“出瓶”。人的等級是人為選擇的結果,注射不同的藥物與代血劑,在胚胎時期就開始篩選,進行有目的培育。低下人種,注射含氧量的藥物以影響他以後智力發育。給他代血劑裡混入酒精讓他有其他缺陷……胎兒逐漸成長,每天按時的“睡眠教育”讓他們從內心深處產生對自己等級及所從事工作的認同感。巴浦洛夫實驗的推進讓下等人討厭書籍和鮮花。只喜歡那些短平快的感官體驗。在這些條件約束下還能算人嗎?這讓我想到了《火影忍者》裡的無限月讀。每個人生活在一個系統為我們編制的'夢裡。《駭客帝國》裡不也是這樣的處境?皆為泡影。

  我們不得不去考慮一個問題:個人和系統的矛盾。從猿人到書中的文明社會。從一開始動物的單槍匹馬,為了活著承擔著各種風險。到現在從個人到社會,外界各種風險,在社會團體的組成面前被一一化解。在團體組成的過程中,團體的規模和穩定程度決定能解決外界風險的多少。這時當熵增理論引入到社會團體中來,穩定的社會團體,不需要那些不確定的熵增因素。包括了:親情,愛情,自尊,地位,思想……我們喪失了各種各樣的權利乃至於感受痛苦的權利。人已不再是人,而是巨大社會機器裡微弱塵土的零件。

  也許應該做出改變。系統不在以服務於人為初衷。當個人為系統的同一、穩定以摒棄所有為代價讓道。系統存在的意義何在?個人改變不了社會這個機器的運轉,我們所能做的無疑是當自己遇到需要為系統讓道時,內心裡有過對作為人對選擇權自由的掙扎,不至於淪陷其中,以為一切都是順其自然,

【美麗新世界中文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