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聽王老師執教《天籟》有感

聽王老師執教《天籟》有感

聽王老師執教《天籟》有感

  4月8日在鄭州市體育館聆聽了王崧舟老師執教的《天籟》,這是一篇文言文的教學。

  王老師的課以讀文字,大道至簡,親切自然。學生沉浸其中,讀意盎然,收穫頗豐。

  1.以讀代講,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這篇文言文,篇幅不長,但要讀好它並不容易,有些拗口。老師採用了領讀、自讀、互讀、創境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校生讀正確,讀流利,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讀出古文的韻味。王老師在讀上可謂下足了功夫。但有兩點相與王老師探討:第一,上課伊始,老師直接領讀全文,這樣做是否合適?本文有一定的難度,老師採取領讀的方式,是可行的,但是,從學生課上表現來看,應該是在課前預習過的。課上可否引導學生在自己練讀的基礎上,透過同桌互讀,推薦之命讀等形式放手讓學生去讀(也即是顛倒一下王老師引導學生讀書的順序)。教師根據學生讀書的情況判斷是否採取領讀。這樣做雖有些俗套,但是這樣更生本些。第二點是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讀時,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讀想給別人什麼樣的感覺”,以此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指名兩名學生按照要求讀了,我認為還是讀出了他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的。但是王老師用範讀的形式用“快速”讀的方式讀竅穴的眾多形狀,包括對聲音的描述的語言。於是,全班學生全都變成“快速”讀這一種腔調了。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朗讀,理解錯誤時,讀錯時師可以進行指導,但不必統一成一種聲音。讀出竅穴之多,聲音之多,之妙,一定要快讀嗎?

  2.讀中積累語言,關注表達。

  王老師在教學中除了讀這一大特點之外,還注重引導學生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表達方法。如引導學生理解竅穴之多,聲音之豐富時,讓學生反覆誦讀,讀出理解和感悟,在反覆誦讀中積累的語言,習得了擬人、排比的表達方法。

  3.推薦讀書,引導學生關注讀書的態度。

  課臨近結束時,推薦閱讀是語文老師常用的方法。王老師也進行了閱讀推薦,和我們老師不同的是,王老師結合自己的閱讀實踐和經驗告訴學生應該具有的閱讀態度

【聽王老師執教《天籟》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