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中秋節> 中秋拜月的由來是哪?

中秋拜月的由來是哪?

中秋拜月的由來是哪?

中秋拜月的由來是哪?1

  那麼八月十五這天究竟該怎麼拜月呢?有哪些儀式和習俗呢?且聽小編慢慢道來,在八月十五這天晚上,當月亮出現的時候,要對月設香案,在擺設果品的時候除了擺設蘋果、葡萄等水果還要擺上西瓜和月餅,並且西瓜一定要切成蓮花狀。此外當一切準備好之後,要沐浴焚香,以十分虔誠的心靈對月禱告,家中老人、男子、婦女、幼兒要依次祭拜月亮,然後焚燒月光紙,在桌上的每一樣貢品中切下一塊放在地上。在吃月餅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應該由當家主婦切開月餅,切的數量要根據家庭人口來定,切不可多切或少切。

  當然在拜月的過程中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祭拜的,在祭拜之前要先看看自己之前的運勢如何,如果自己最近不是太順利活著自己的身體不太好,就不要出門賞月或祭拜了,當然民間對於拜月還有一系列禁忌和傳說,比如不能用手指月亮,額頭不能被頭髮遮住等等,雖然各地關於拜月的儀式和文化各不相同,但是很多習俗和禁忌是相同的,在中秋節拜月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

中秋拜月的由來是哪?2

  中秋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佳節,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了,對於很多人來說中秋節意味著和家人的團圓,意味著親情的`重聚,但實際上在古代中秋節是一個充滿著感傷別離的節日,古代的文人墨客對於中秋節總是有著滿腹的惆悵和說不完的感傷,尤其是身在他鄉的遊子在八月十五這天更是望月興嘆,寄託相思之情,因此很多流傳千古的名人佳作也大多誕生於八月十五,比如李白的《靜夜思》、《月下獨酌》、蘇軾的《水調歌頭》等等,都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當然中秋節這天也有數不盡的神話故事,比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等,這更為中秋節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中秋節在古人眼中非常的神聖,不僅是寄託相思的節日,更是祭奠神靈的日子,在這一天很多人會採取各種儀式來拜月,那麼中秋節這天為何要拜月呢?原因有兩個,從現實的角度來說,由於生產力低下,人們對自然規律的認知十分有限,天象則代表著上天的情緒,八月十五這天月亮最圓,在古人看來自然是吉祥喜慶的兆頭,自然就對神靈產生了敬畏之感。從神話的角度來說,人們對當時月亮上存在神仙的傳說是深信不疑的,尤其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因此人們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嫦娥祈福,從此中秋節拜月的習俗便一代一代的流傳了下來。

中秋拜月的由來是哪?3

  早在古代,我國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中秋拜月的由來是哪?】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