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科普知識>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原因分析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原因分析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原因分析

  從主觀方面來說,太平天國運動是一次沒有無產階級領導的單純的農民革命運動。農民是小生產者和小私有者,不是新的生產方式、新的階級力量的代表者,太平天國無法克服本身存在的許多致命弱點,以致在戰爭中犯了嚴重的缺點和錯誤。其主要表現為:

  第一,沒有也不可能有科學的革命理論,提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推翻舊制度建立新制度的革命綱領。

  第二,宗教迷信思想的危害。洪秀全利用拜上帝會發動起義,在初期曾起過一定的動員和組織作用。但宗教畢竟是對現實世界的歪曲反映,不可能正確地指導革命實踐。洪、楊等人利用宗教迷信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終於釀成一場天父和天兄相互殘殺的內亂。動搖了廣大群眾對上帝的信仰。後期,洪秀全在處理政務中,一味強調認識天情,依靠上帝,據納諫議,引起李秀成、李世賢等將領的不滿,嚴重地妨礙了群眾的革命創造精神,使得太平天國無法在現實鬥爭中擺脫困境。

  第三,宗派活動危害了起義隊伍的團結。革命隊伍的團結是革命勝利的根本保證。金田起義之初,領導集團內部團結一致,共同對敵,但隨著戰爭的勝利和定都天京後的安樂腐朽生活,居功驕傲,逐漸形成了東、北、翼諸王的宗派集團,進行著爭權奪利的鬥爭,終於爆發了天京變亂,使太平天國在自相殘殺中由盛轉衰。

  第四,封建思想的侵蝕,導致太平天國政權的蛻變。在太平天國的政權組織和制度中,存在著濃厚的封建禮制,沿襲了封建的官僚制度和等級制度。

  第五,在政略和戰略上的錯誤。團結朋友,聯合友軍,這個十分重要的政略問題,太平天國沒有解決好。

  第六,在對外關係上,對資本主義侵略者缺乏本質認識和應有的警惕,甚至把他們誤認為洋兄弟,以致上當受騙。

  太平天國的歷史意義

  關於太平天國的歷史作用,史學界一直存在著分歧。概括起來主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是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對近代歷史起了推動作用,亦即起了積極作用;二是起了阻礙歷史進步的作用,亦即稱之為消極作用。在做出這種截然不同的結論時,所持的標準也很不一樣。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拔高太平天國的歷史作用是因為太平天國運動是農民起義,而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是推動封建社會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在十年的動亂中拔高太平天國的歷史作用是因為太平天國的反孔鬥爭。近年來有些人認為太平天國運動對歷史起了破壞作用,是因為這場戰爭導致千百萬人死去,或生產力遭到破壞。標準不一樣,結論自然就不同。那麼,評價太平天國的歷史作用,究竟要不要有個標準呢能不能有個標準呢回答是肯定的。這個標準就是太平天國領導者對待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究竟持什麼態度,他們的主張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在當時主張學習西方,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這對於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的封建經濟來說,無疑是進步的。

  太平天國的歷史作用歸納起來主要有下面四點:

  第一、最早實踐了近代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

  第二、太平天國革命的直接導因是吸收西方文化的結果,主要是吸收西方基督教的教義。第三、主張對外開放政策。

  第四、重視發展商業,積極開展對外貿易。

  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

  一、農民階級思想的侷限性

  太平天國的性質是一場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但農民階級不代表新的生產方式,不可能用新的生產關係來代替封建生產關係,提不出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在封建社會中,農民階級受著嚴重的剝削,要求解放,而且敢於用武裝鬥爭來爭取解放。但是農民畢竟是分散的小生產者,他們不可能制定明確的革命綱領並用這個綱領來團結所有的革命群眾;他們不可能長期地維持革命紀律,藉以集中自己的力量戰勝強大的敵人;他們缺乏用科學的方法總結革命經驗和運用這些經驗來指導革命實踐的能力。太平天國頒佈過《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兩個綱領性檔案,但或者是由於其絕對平均主義的.方案註定了不可能實現,或者是由於其他主客現條件決定了無法實行。太平天國提不出一個切實可行而又能動員廣大群眾尤其是廣大農民的綱領,這就不能長期保持農民群眾的革命熱情,因而他就不能把戰爭引向勝利。

  長期在封建社會下生活,使他們始終擺脫不了天上神權、地上皇權這種封建思想。在生產力十分落後的中國封建社會,被壓迫和剝削的廣大貧苦農民在試圖推翻而還沒有足夠力量推翻他們頭上的統治者時,往往採取一種神秘的形式。在太平天國革命的初期,為了爭取群眾的支援,洪秀全等也因襲了這種形式。他把自己變成了神,成為了天父上帝的次子、天兄耶穌的胞弟、奉天承運的人間君主。而中國封建君主制的核心是朕即國家,定天下於一尊。就在洪秀全把自己神化為上帝次子之後,楊秀清、蕭朝貴亦分別假託天父上帝與天兄耶穌附體傳言。這樣,在人間天上,太平天國內部便有兩套相互衝突的權力系統。於是,宗教上的父子兄弟與政治上的君臣上下,神權與君權之間,權力交叉,尊卑顛倒,形成了太平天國政教合一體制中一個無法解開的死結。當皇權與神權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無法調和時,一場慘痛的天京內訌便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二、戰略上的失誤

  在太平天國起義的初期,起義軍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是領導者沒有因此而總結經驗分析現實,而是被短暫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對於內部也沒有獎懲分明,卻把勝利的全部歸於了上帝教的神明。之後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在戰略是進行了轉換由主動進攻改為了被動守城。但此時洪秀全又作出了北伐的決定,所以就需要有部分軍隊守城,部分軍隊北伐,導致的結果就是北伐軍人力不足,北伐失敗,而為了保住天京不斷的從外地調兵,此時太平天國的部隊分派已完全沒有了章法,成為了一盤散沙,天京也成為了整個軍隊的負累,再看江南江北的清軍此時已來勢洶洶。面對周圍大批的清軍,兵分三路的太平軍此時已完全違背了軍事上集中用兵的原則,完全處於了劣勢。之後洪秀全不顧此時劣勢的形勢發起了二次西征,這也就將太平天國運動徹底推入了失敗的局面。

  太平天國起初的勝利與武裝鬥爭和民眾意願有直接的關係,但它沒有把握全域性乘勝追擊而是一再懈怠,為敵人提供了調整的機會。指揮者的鞠躬自大使其在決策上也不能看清客觀情況調整戰略,而是貿然調動部隊使兵力分散,讓清軍有了可乘之機。對內的政策也一味地追求平等、平均,完全違背了當時社會的發展規律。綜上太平天國對內、對外政策的一系列失誤是導致起義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宗教與文化原因

  太平天國是以宗教來發動、組織群眾的,但是,拜上帝教教義畢竟不是科學的思想理論,它不僅不能正確指導鬥爭,而且給農民戰爭帶來了危害。在太平天國後期,洪秀全甚至認為天生真命主,不用兵而定太平一統,夢想以虛幻的力量代替農民起義者自身的努力。

  太平天國也未能正確的對待儒學。開始時,他們把儒家經書籠統地斥之為妖書。後來,他們對儒學的態度有所變化,主張將四書、五經刪改後加以利用。不過,刪去的主要是與太平天國宗教不相容的內容,而把儒學中的封建綱常倫理原則保留了下來。

  總的來說,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農民階級不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代表。他們無法克服小生產者所固有的階級侷限性,因而無法從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確的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及集團自身腐敗現象的滋長;也無法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而客觀上,偏師北伐,孤軍深入,加上遭受到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終究走向了失敗。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原因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