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新材料> 好少年事蹟

好少年事蹟

好少年事蹟800字(精選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事蹟吧,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後進的作用。想擬事蹟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好少年事蹟800字(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好少年事蹟1

  我的名字是王嘉偉,現在隰縣第四中學學習。我熱愛學習,活潑大方,性格開朗。我始終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激勵自己,在文明禮貌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我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禮貌,那他就算有再大的才學也沒有用。

  “程門立雪”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說的是宋朝的楊時非常喜歡學習。一天下大雪的中午,楊時與同伴去向程頤老師請教,他們來到老師門前,發現老師正在午睡,同伴剛要伸手敲門。楊時伸手製止他,說:“老師正在休息,我們應在門外等候。”當老師醒來時,門外的雪已經有三尺深了。

  在此我再說一個事例:有一位清朝外交官員,應外交需要,在公共場合,惡習發作,這件事被外國媒體大肆渲染,讓中國人丟了自尊心。這足以說明文明禮貌的重要性。

  在學校裡,我擔任學習委員,勤奮學習,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尊敬師長,禮貌待人,言語謙和,認真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從沒有擾亂過課堂秩序,沒有在課堂上說過一句與學習無關的話。我作為班委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對老師,同學都禮貌相待。文明有禮是我的理想,我的追求。我不僅文明有禮還樂於幫助老師,幫助同學,注重個人修養。平時我努力做到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無論做什麼

  事情都以“德”為原則。“苟以善小而不為,誤以惡小而為之”。這是我的人生信條。在社會上,我在公共道德方面嚴格要求自我,不在公共場所亂扔雜物,隨地吐痰,損壞花草樹木;不在影劇院、圖書館、會場等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嬉鬧;愛護公共設施,精心愛護公用電話、郵箱、報欄、座椅等公共設施,不人為弄髒、損壞。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修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

  我在此提倡大家要懂禮貌。“儒”是我們中國人所信仰的,從古代我國盛產儒學到西方盛產哲學家。現在我們丟棄了,而西方卻撿起來了,如獲至寶。我希望我們能重視這個問題,讓人人有道德。希望未來的中國是全世界的道德的道德巔峰,一切恨得嚴冰能在愛中消融。

  總之,我會繼續努力,回報學校以及所有幫助我的人,做棟樑之材,造福中國。

  好少年事蹟2

  蔡雯是西場學校五年級的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她既是老師的好助手,也是父母幸福的小使者。

  從一年級開始,蔡雯就擔任班長,對於班內的事務,她總是熱心去做,努力去做;對於老師和同學,她都熱情服務,盡力達到大家滿意。她可謂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同學們的合格服務員。因為是班長,所以她自然比別人多了一份責任,而她確確實實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這份責任。每天清晨,她總是早早地吃過飯,踏著歡快輕盈的步子走進教室:看看同學有沒有沒系紅領巾;看看教室是不是還有紙屑;按老師的要求組織同學們上早讀。每天放學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走,看看教室燈是不是關了,查查教室門窗是不是鎖上了。對老師交給的任務,她總是做得盡心盡力。五年來,她帶頭不買零食,不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以自己的良好行為習慣去影響班裡的同學。

  蔡雯年齡雖小,卻十分懂事。她知道父母工作忙,所以很小就自立自強,每天,她早早起床,帶著弟弟到外面吃早餐,給父母捎一份捂在鍋裡,還交待弟弟不要吵醒平日辛苦上班的爸爸媽媽。從上三年級開始,她就學會了煮泡麵,四年級又學會了煎荷包蛋、炸火腿腸。有時爸爸不在家,媽媽需要臨時加班,她雖然心裡害怕,卻對媽媽說:“你放心去吧,我和弟弟在家,不害怕。”

  她自己能做的事情總是堅持自己做,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自己的事情很少要父母操心,還主動分擔不少家務。從一年級開始,就堅持自己洗腳、洗襪子,媽媽非常高興;現在的她更勤快了,每天吃飯前,主動給父母盛飯;端菜、收碗、擦桌、洗碗、疊被子等等這些活她都搶著幹。懂事的她從來不挑吃穿、不攀比享受,只是和別人比自己學到的知識、比在學校的表現,她知道,自己努力學習,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

  每個週末,她都要到奶奶家,陪奶奶睡兩晚。她告訴奶奶:“平時上課期間我要起早,光吵醒你,不能來陪你睡覺,週末不用起早,我就來陪陪你。”每次到超市,她顧不上自己買東西,就先挑奶奶愛吃的買。她的乖巧和懂事,總是讓父母欣慰,讓奶奶開心。她用行動和孝心讓自己的童年熠熠生輝。

  好少年事蹟3

  潘飛宇,男,十歲,縣實驗小學四(七)班學生,少先隊員,班上數學課代表。他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優異的學習成績,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

  學習勤奮。他從一年級到現在,成績一直在班級名列前茅。勤於動腦,喜歡拼裝模型,喜歡問為什麼。愛好閱讀,童話故事、歷史知識、自然科學,都能讀得津津有味。年年被評為“優秀少先隊員”。

  當好表率。他熱愛勞動,在公共場所主動拾撿果皮紙屑,遵守並弘揚社會公德。在班上,帶頭完成好學校和老師佈置的任務。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遵守紀律,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助人為樂。他有一顆真誠的愛心,看見同學的東西掉了,主動幫助撿起來,看到同學沒帶文具主動借給他。對於學習上的後進生,積極給予幫助,遇到難題只要自己弄懂了,就毫不保留地講給同學聽。他不光是對待同學有愛心。有一次坐爸爸的摩托車上街,看到一個小男孩像是走失的樣子。爸爸的摩托車已行走有一段路程,他執意要爸爸返回,追上小男孩,問個究竟。當得知小男孩正在焦急等待家人,他用爸爸的手機撥通了小男孩家人電話,說出孩子的具體位置,讓他的家人能夠以最短的時間找到孩子,當孩子的家長向他表示謝意時,他連聲說:不用謝,這是少選隊員應該做的。每次坐公交車只要遇到老人或者需要座位的人,他都是主動讓坐。

  孝敬父母。他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從不問父母多要零用錢。父母下班回到家裡,他會主動的為父母倒上一杯茶水,從小隻要是自己的事都學會自己做。經常幫助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打掃衛生,收拾衣物。爸爸、媽媽的工作都很忙,放學後他經常一人在家,回家第一件事是完成好家庭作業,學習任務從不用爸爸媽媽操心。對待鄰居,他很有禮貌、與人為善,深得鄰里喜愛。

  興趣廣泛。學習上,他有一股可貴的鑽勁和韌勁。他追求全面發展,除認真學習課本知識外,還特別喜歡看書、體育鍛煉。樂意參與團隊活動,假期喜歡邀上夥伴一起登山、參加球類活動。

  書記勉勵全國廣大青少年,“要志存高遠,增長知識,錘鍊意志,讓青春在時代進步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他正一步步地朝這個目標前進,爭取更大的進步,成長為祖國有用的人才。

  好少年事蹟4

  李勤舟,11歲,在煙臺開發區第五小學五年級就讀,和其他同學一樣,正享受著愉快的校園生活。但在這張陽光的笑臉背後,卻承載著很多成年人都無法接受的現實。

  勤舟這個名字是爸爸為他取的,寓意學海無涯苦作舟。為了在城裡安下家,夫妻倆東拼西借,買下了現在的房子,雖然生活拮据,但一家三口過得很幸福。然而,好日子才剛剛開始,勤舟的爸爸就因為一念之差走上歧路,讓原本幸福的小家庭變得風雨飄搖。

  然而,生活對這個家庭的考驗並沒有就此結束。樓道里的一場大火,讓原本和勤舟相依為命的媽媽變成了重度燒傷的殘疾人,雙手只剩下兩根手指,喪失了勞動能力。

  入獄的父親,殘疾的母親,年僅十歲的孩子,勤舟就這樣擔負起了照顧媽媽,撐起這個家的重擔。做飯、洗衣、收拾家務,給媽媽洗頭、洗澡、剪指甲,還要兼顧學校的學習,要強的小勤舟是媽媽和老師眼裡孝順又有上進心的孩子。在義工和老師的幫助下,小勤舟慢慢適應了這樣的生活,也在義工的影響下參加了很多公益活動,就在他參加完六一兒童節義工活動的當晚,他做了個夢,在夢裡,他見到了日思夜想的爸爸。

  “我的爸爸雖然犯錯了,但是出來了還是一個好爸爸,還能為社會做些事情”。經過一番努力,小勤舟終於有了到監獄看望服刑爸爸的機會。

  這場見面被特意安排在了心理輔導室,這樣,勤舟就可以近距離的和爸爸呆在一起。或許是父子倆長時間沒有見面,或許是有外人在場,勤舟見到爸爸的那一刻顯得很平靜,可當勤舟拿出送給爸爸的禮物(自己畫的一幅畫)時,沉默的爸爸顯得有些意外。

  畫裡畫著他們一家三口,還有社會上的好心人坐著火箭遨遊太空的景象,爸爸潸然淚下。爸爸入獄後,李勤舟已經轉學,為了能夠讓爸爸更多的瞭解勤舟在學校和家裡的狀況,播放了之前採訪的影片給他看,看到勤舟照顧媽媽的畫面,這個七尺男兒還是忍不住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臨走前,勤舟又掏出他用零花錢買給爸爸的本子,在上面寫下了他和爸爸的約定“…爸爸,你在裡面好好改造,我和媽媽等你回來…。我們一起照顧媽媽”。

  好少年事蹟5

  家庭的困窘,造就了他獨立自主的能力,當許多孩子還在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時光時,他已經學會了自己洗衣服、做飯、掃地、撿柴......

  “奶奶,好奇怪呀,為什麼他們家都有爸爸有媽媽,我就從小就沒有爸爸,沒有媽媽。”肖宇韓的奶奶告訴我們,肖宇韓爸爸在他三歲時患病去世後,媽媽就出走了,自此她和孫子二人相依為命。小小年紀的肖宇韓知道家庭的情況,從來沒有埋怨過生活的困苦,反而更加孝順,只要一有空閒的時間,就會主動地幫奶奶分擔家務。當同齡的孩子放學在家看電視,和小夥伴玩耍的時候,肖宇韓已經拖著車打水去了。

  因為力氣並不是很大,裝滿三個水桶,小宇韓大概需要來回近十次。從水井到家,有一段上坡路,上百斤的水加上拖車,對成年人來說都很吃力。肖宇韓埋著頭弓著身子,咬牙拖著不敢停頓,爬上坡才大口喘著氣休息。“因為奶奶說自來水太貴了,我們兩人洗澡要用好多水,所以我才來打水。”

  除了拖水,到附近的山上撿柴火也是小宇韓的“日常工作"。小小年紀,一個人上山沒有絲毫害怕,也不覺得累。他說,在山裡,他可以玩上一會,可以看看小草和野花,就什麼煩惱都沒有了。用竹耙將掉落的松樹葉聚攏在一起,一點點裝進編織袋,放進斗車,肖宇韓的動作自然嫻熟。

  雖然沒有豐厚的物質條件,但是肖宇韓卻從未因此在學校自卑。相反,在生活中他一直保持著陽光、開朗的性格。班主任老師知道他家的情況,課後也會對他的功課進行輔導。

  這些年來,家裡的生活都是靠奶奶一個人來支撐,祖孫二人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次肉,他從不在物質上要求奶奶,也從不和別的孩子攀比。在奶奶看來,肖宇韓吃了許多不該是他這個年齡應該吃的苦,他的懂事與孝心,奶奶很是欣慰,但也十分心疼。

  日子雖然很難,但奶奶覺得只要祖孫二人能在一起,就比什麼都強,因此奶奶不管去哪都會帶著他。“奶奶,長大後我養你”這是最讓奶奶感動的一句話。

  時間的流逝,季節的變更,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生活縱有崎嶇,而肖宇韓會緊緊握著奶奶的手,一步一步走更長、更遠的路。

  好少年事蹟6

  我是一名學生,就讀於廣安友誼中學,從踏進中學的第一天,我便積極向上,勤奮學習,友好待人,團結互助,文明有禮,在同學們眼中,我是樂於助人的語文科代表兼好友,在老師們眼中,我是學習認真的一名好學生,也是同學們的好幫手。我為人正直、善良,興趣廣泛,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曾獲得“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五千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禮儀的歷史。我認為“講文明懂禮儀”應體現於生活的每一個方面,特別是在學校,作為一名學生,應該時刻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準則,嚴格要求自己。我從小就謹記父母“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良訓,我不僅做到了勤奮學習、助人為樂、熱愛勞動,還做到了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文明禮貌、積極向上。

  禮貌待人,言語謙和體現出一個學生的品質。無論在校內還是在校外,我遇到老師都會面帶微笑,主動向老師問好;我看到正在怒火中燒的同學,我會耐心讓他們和解;看到需要幫助的同學,我會熱心的幫助他們。在家裡,我會經常給長輩們揉肩捶背,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行為文明、舉止得體體現一名中學生的素質,我從來不對同學指手畫腳,在同學背後做小動作,在老師上課時對老師做鬼臉,我覺得這是一種特別不文明、不得體的行為,我和同學說話時,我會輕聲細語,不會大呼小叫;同學和我討論問題時,我會語氣溫和,耐心地和同學們商討。因此在同學眼中我是一個文明友善的人。

  我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我每天穿戴整潔,不留長指甲,不披頭散髮。在學校,我會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上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上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下課時,請老師先行,在公共場所,我會輕聲細語,不大聲喧譁,儘可能履行一名中學生的義務。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一名中學生應有的教養。我在公共道德方面做到:不在公共場所亂扔雜物、隨地吐痰、損壞花草樹木、吵架鬥毆等,不在影劇院、圖書館、會場等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嬉鬧,愛護公共設施等。我經常在公交車上為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者讓座。

  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做一個無愧於心的國家棟梁,是我永遠努力的方向。

  好少年事蹟7

  秦筱婷是一位勤奮上進、活潑大方的女孩。在學校裡,尊敬老師、成績優異,和同學們友好相處,待人熱情、有愛心,是學校大隊委的禮儀委員,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或“優秀班幹部”,是老師得力的小幫手。在家裡,懂事乖巧有孝心,除了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還主動幫媽媽做家務,是一個勤勞、獨立有孝心的好孩子。

  孝心少年從我做起。

  百善孝為先,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的爸爸媽媽也一樣,每逢節假日總是帶著我回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家看望他們。

  這個週末的上午,爸爸媽媽帶我回奶奶家了。剛進奶奶家門,奶奶就高興的問我:“婷婷,今天中午吃土豆餅還是吃餃子啊?”我回答道:“我想吃白菜豬肉餡的餃子。”奶奶說:“好,我也覺得你想吃餃子了,我這就去準備準備。”一會兒的工夫,奶奶就把面和菜餡調好了,奶奶和媽媽準備包餃子了。正在看電視的我想著老師最近安排的孝心小活動,心想包餃子也是一種孝心表現吧,於是我舉起手來喊道:“我想學包餃子!”奶奶說:“好啊,我來教你。先把餃子餡放到餃子皮中間,剛開始包的時候不要放太多餡,然後把餃子皮慢慢捏緊,防止餡漏出來就行了。”按照奶奶的方法我包了好多餃子,還擀了很多餃子皮。看著我包的千姿百態的餃子,奶奶和媽媽都開心地笑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奶奶單獨把我包的餃子放在一個盤子裡,奶奶說:“婷婷,快來嚐嚐你包的餃子吧。”我說:“奶奶,這是我第一次包的餃子,我想跟您一起吃。”奶奶高興地合不攏嘴,摟著我邊吃邊表揚,說我包的餃子真好吃,誇我長大懂事了,真是個好孩子。聽著奶奶的誇獎,我的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從我小時起,奶奶就特別疼愛我,好吃的東西總是先給我吃,自己也不捨得吃,看著奶奶高興的模樣,我心裡想著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找一份好工作買好多好東西送給奶奶,讓奶奶吃上更多好吃的。

  孝心,也許就是這麼一件小事,感動了家人也感染了我,正是因為我的一個小小舉動,換來了家人的幸福與歡樂,我想何樂而不為呢?同學們,我想也請你們多多伸出你們的雙手,哪怕是一點點、一件件小事,在家人感動的同時自己也會收穫快樂。爭做孝心好少年,從我做起,讓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加油吧!

  好少年事蹟8

  我是且末縣榜首小學,三年級(10)班的一名學生。在爸爸母親、親人的.盡心薰陶,教師的一馬當先,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她一天天茁壯生長成一名德才兼備的小學生。

  一、誠信之光,褶褶生輝

  一自個有了誠信,他的生命就會亮光。在我們的身邊,張瑾萱就是這麼一個亮光的生命。同學們也都說她厚道熱心,信守諾言,待人誠篤。日子中,她從不說謊,說一不二,容許他人的事,老是儘自個最大的盡力做到。上學期,她在上學路上撿到20元錢,她沒有猶疑,把錢交給了教師。她的學習成果極好,每回考卷發下來,都會得到一個令人羨慕的分數。有一回她的語文考了99分。但後來發現試卷上有一道標題教師批錯了,給她少扣了3分。她發現了,立刻拿起試卷,跑到教師面前,懇求給她減去這3分,教師們都笑了。在家裡她仍然秉持誠篤守信的質量,母親給她錢交代她去買東西,剩餘的錢她都會如數償還。偶然考試成果不抱負,她也絕不詐騙母親,張瑾萱的字典裡沒有說謊這個詞。

  二、知恩守禮,誠信待人

  她信守諾言,待人誠篤,從不說謊,是誠篤守信的榜樣。有一次週末,同學們約好去小藝家裡玩,誰知那早她發起了高燒,爸爸母親憂慮她的病情,要帶她去打針,而她卻堅持赴約,而且堅決的對爸爸母親說:“做人要講究誠信,我不能失期。”那一刻,爸爸母親仔細審視著這個孩子,發現她彷彿一會兒長大了。

  三、舉動傳染,同學誇獎

  她不光自已講誠篤、懂禮儀,還用自個的言行傳染著周圍的每一自個,遭到同學們的共同好評,是一位耕種誠篤種子、發出禮儀芳香的好少年。張瑾萱的身上洋溢著芳華朝氣,洋溢著自傲、自立、自強,能給同學們建立一個精力榜樣,讓我們從她身上學到堅定不移、盡力向上、自強自立的美德。

  誠篤守信是她永久的方針,勤勉盡力是她不懈的尋求。將來的路還很綿長,信賴勤勉結壯的張瑾萱,會在生長的路上,一路採擷,一路陽光,一路景色,一路歡樂!真摯地祝願她在朝著抱負的奮飛中,留下更多自豪的身影。

  好少年事蹟9

  劉蘇儀,然而一個品學兼優、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她的臉上總掛著自信的微笑。她在班裡擔任著班長、中隊長、英語美術課代表等職務,然而區三好學生,除了各科文化成績突出外,生活中好多方面她都表現的個性突出,既然而老師的得力小助手,也然而同學們學習的榜樣。經過家庭和學校的長期教育,如今在劉蘇儀身上,勤儉節約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精神。

  一然而體貼父母,從不提非份之求。劉蘇儀明白父母工作掙錢很辛苦,在吃穿用上從不提過分要求,不與人攀比。父母給做什麼就吃什麼,米飯鹹菜也吃得津津有味;父母給什麼就穿什麼,表哥的舊衣服穿上也滿心歡喜;父母買什麼就用什麼,比同學的差一些也毫不在意。有時她取得了好成績,父母要獎勵到飯店吃“大餐”,她也不同意,要求在家自己動手包餃子。在家裡,她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刷鍋洗碗、疊衣服等。

  二然而儉以養德,常念他人之困。穿小的衣服,劉蘇儀一件都不讓扔掉,讓大人洗乾淨收起來。去年11月份,在合肥市慈善協會舉辦“暖冬行動”時,她把這些衣服全部捐給了山區貧困兒童,劉蘇儀也領到了一張愛心捐贈證書。肥西縣燒脈崗一位遠親3歲的孩子得了白血病,聽到我們談論,劉蘇儀主動把自己攢的賣廢品收入200元錢捐了出來,在她的感召下,全家共資助了患病女孩兩萬元。

  三然而崇尚環保,力行低碳生活。家裡雖然有車,但劉蘇儀從不主動要求開車接送。書法興趣班距家約有1000米,她每次都要求走著過去,騎電瓶車都不讓,時間緊張就自己跑步上學。去外婆家約有7公里,她要求騎電瓶車過去,也不讓開車送。聽說廢舊電池會對環境造成破壞,她專門做了一個回收盒,不讓我們亂扔,此刻已經收集了五六十節電池,準備集中送往和平路合肥市家用廢舊電池集中回收點。家裡的廢舊紙箱、礦泉水瓶,劉蘇儀不讓扔到垃圾箱,她總然而打包收集好,賣給回收人員,這樣既不汙染環境,又能迴圈利用。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劉蘇儀同學小小年紀便懂得珍惜父母和他人的勞動成果,不浪費一度電、一粒糧、一滴水、一張紙,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她身上這些勤儉節約的中華美德然而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和推崇的。

  好少年事蹟10

  李博恆,12歲,潼關縣太要鎮中心小學六年級(1)班學生。他獨立自強,積極樂觀。一直以來,他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事蹟在太要鎮中心小學傳為佳話。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當代少年最美的孝心。

  博恆的母親精神失常,生活不但不能自理,而且需要長期治療,幾乎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年逾古稀的爺爺,腿腳不便,雖然忙前忙後,但對於這個經濟困難的家也力不從心。因為生計,博恆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掙錢,幾年才能回一次家。家裡的狀況博恆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懂事的他便早早擔起了大人的義務,6歲時就學會了做飯,打掃院子、收拾牛圈、照看媽媽……從那時起,這些大人要乾的活便成了博恆最熟悉的生活中主要的一部分。當別的孩子在父母懷中撒嬌時,他卻在山溝裡挖山藥賣錢補貼家用;當別的孩子和夥伴們玩耍時,他卻在灶膛前點火為爺爺和媽媽做飯;當別的孩子們進入甜蜜的夢鄉時,他卻在照顧生病的母親……農忙時節,他和爺爺一道去田地裡幹活,節假日,他常常幫爺爺放牛。博恆農活、家務樣樣都幹,樣樣都行。鄰居提起他,無一不豎起大拇指,誇博恆是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如果沒有他,這個家也就沒了,面對大家的讚揚,靦腆的他只是微微一笑說:“爺爺、媽媽是我在這個世上最親的人,孝敬他們是我應該做的!”

  在李博恆眼裡,最奢望的就是生日時吃一碗熱乎乎的麵條,他說:“那面叫長壽麵,吃了麵條後自己就健康了,也就能更好地保護爺爺和媽媽了。”每當學校裡發了火腿腸,麵包,牛奶,雞腿時,他捨不得吃,都會偷偷的攢下來拿回家給爺爺和媽媽吃。爺爺每每提及此事,便會老淚縱橫:“娃在我們家受苦了!唉,是我們當大人的沒本事,娃太苦了,太不容易了,我們對不起娃啊!”

  百善孝為先。在艱辛的成長路上,李博恆用柔弱的肩膀勇敢地扛起了幫爸爸照顧爺爺,照顧媽媽的重任,用孝心詮釋了中華少年應具有的美德。雖然他沒有享受快樂幸福的童年時光,但正是這樣的生活,使得他更加堅韌剛強。現在學習任務繁重的他,依然是懷揣堅毅與感恩,為爺爺分憂解難,用孝心、責任和堅強承擔起家庭的一片藍天!

【好少年事蹟】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