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新材料> 院感工作者個人事蹟

院感工作者個人事蹟

院感工作者個人事蹟(精選6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事蹟的經歷,對事蹟很是熟悉吧,事蹟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蹟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擬起事蹟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院感工作者個人事蹟(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院感工作者個人事蹟1

  歲末年初,一場疫情洶洶來襲,形式十分嚴峻。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全力防控疫情。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前郭縣醫院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奔赴一線,衝鋒在前,守護人民的健康和安全,他們不計報酬、無謂生死,在這場戰役中聚集在一起散發出奪目的光芒。在諸多熒光中,前郭縣醫院感染科護士劉博妍,她主動擔當,衝鋒在前,奔赴防控一線;她放棄同親人團聚,扔下學業正在衝刺階段的孩子,守護百姓平安。她懷著對工作的滿腔熱血,不辭辛勞,即使沒有任何報酬、補助,也依然堅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堅守在前郭縣新冠診療中心。

  她多次主動申請堅守在前郭縣新冠診療中心。隔離病房的工作繁瑣且辛苦,防護服密不透風,一旦穿上,長時間不能喝水吃東西,不能上廁所,護目鏡即便經過處理但還是會起霧,會有水珠順著臉頰一直往下流,再看不清也要護理好病人,一個班下來往往貼身衣服溼透,手上臉上全都是一道道深深的壓痕,但即便如此,她也無怨無悔,因為隔離人員出院時的笑臉和感謝的話語就是她的強心劑,瞬間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所有的苦累都煙消雲散。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方顯珍貴。新冠診療中心護理團隊在秦赫澤護士長的帶領下,堅決完成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新冠診療中心現接收隔離人員30人,其中密切接觸者28人。用她的話說,新冠診療中心在各位值守院長的帶領下,所有醫護人員和後勤保障人員始終按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迅速熟悉工作環境,掌握工作要領,積極主動的擔當作為,充分彰顯了一支優秀團隊的遠大抱負和工作效率。

  她也會疲憊,也會焦慮,但工作中的她永遠是積極向上,陽光溫暖的。哪有什麼最美“逆行者”,只不過是學著前輩的樣子,默默付出、無私奉獻。至今,她依然堅守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越戰越勇。

  院感工作者個人事蹟2

  王秀榮,九三學社社員,院感科主任,自2019年新冠疫發以來,不僅時刻關注院內院外疫情防控及院感工作,並深入到各科室、預檢分診點兒、新冠疫苗接種點兒、隔離醫院、核酸檢測實驗室及每一個工作崗位等,結合實際情況,給出具體細緻的實踐指導及嚴密的操作流程,常常是忙碌起來節假日不休。

  近日王秀榮剛做完心臟支架手術,醫生勸說她修養一段時間。但是,她一心牽掛著院感防控工作,堅持在家辦公,透過發微信、影片、電話等方式掌握著醫院的疫情防控動態,並及時與在院工作人員溝通並第一時間給予專業的指導意見。自3月19日唐山按下“暫停鍵”開始,她便不顧醫生及家人的反對,放棄居家休息,主動培訓一線人員院感防控知識,並親自指導一線如核酸採集點、核酸標本轉運、核酸檢測實驗室、醫療垃圾處理等疫情防控,每天都工作到凌晨半夜。

  就在22日,為徹底阻斷疫情傳播蔓延,全市實施臨時性全域封控管理。同時,唐山市人民醫院進行全封閉管理,並接管了唐山市南湖方艙醫院。此時王秀榮正需要在家養病,但是她卻心急如焚,生怕交通管控及閉環管理干擾了她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於是她不顧自身健康,不顧醫生勸說及家人反對,當即決定24小時住到醫院,以便全心全意參與到一線抗擊疫情。由於從家路北區到單位路南區管控嚴格,她墾請院領匯出面協助,最後透過區長協調、專家研判,王秀榮主任終於當日回到了她熱愛的崗位上。於是,她每天不僅繼續著到院內院外各崗位、各一線工作點的巡視指導,而且還要考察唐山市南湖方艙醫院的情況,並制定方艙醫院的疫情防控制度及流程。任務急擔子重,她從清晨一直工作到凌晨半夜已是常態化。

  王秀榮主任顧全大局、捨身忘我,以一己之力帶動大家築起防疫屏障,同為醫務工作者被她的格局和精神深深感動。我們堅信在院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眾志成城,一定會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保衛家鄉人民的生命健康。

  院感工作者個人事蹟3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荊州一醫醫護戰士輪番上陣,不畏風險,逆風而行,隔離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希望。原神經外科副護士長王麗娜,2月21日,進入隔離三區負責護理工作。隔離三區分為三個樓層,有25名護士,都是從各個護理單元抽調出來的護理骨幹,王麗娜團結帶領這群兄弟姐妹們,用仁愛之心與患者一道共同抗擊疫情。

  因為病毒的傳染性,有很多家庭聚集性發病。21日,父女兩人,想住在一間病房裡,可是根據新冠肺炎病人收治規範,患者一個陽性,一個疑似病人,是不能住在同一間病房,面對這種情況,護士長王麗娜反覆給患者做工作,耐心對患者講解分開收治的重要性,最終患者表示理解,並接受分開在兩個單間病房裡。

  一天,患者劉大姐反饋病房電視不能正常觀看,王麗娜在後勤人員的電話遙控下,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努力,調好了電視。這一刻,聽著患者小孩似的歡呼,看著患者歡笑的面龐,王麗娜也開心的笑了。在與劉大姐的交流過程中,王麗娜瞭解到劉大姐前不久才失去了親人,而全家又都被感染隔離,母親在醫院重症監護室治療,在重重的打擊下,這位上有老下有小的劉大姐心理負擔太重了,在掌握了這一情況後,王麗娜每天都要去看望劉大姐,跟她聊上幾句,瞭解一下她的心理動態,樹立了她戰勝疾病的信心。

  患者丁先生是一位回民,由於食堂提供的飲食不合習俗,後來,護士們為他點全素的中餐和晚餐,但是丁先生還是“吃不飽”,22日中午,丁先生的朋友為他送來了愛心午餐,此時正是中午12點多鐘,支助工友、隔離區外勤人員都是最忙的時候,還沒吃午飯的王麗娜為了解決患者的問題,決定自己化身一名快遞員,找到丁先生的回民朋友,取來他們為丁先生準備的愛心午餐,送到隔離病區丁先生的手中,王麗娜瞭解到丁先生的朋友每天都會給他送一次愛心餐,為此,專門預定了志願者,使這份特殊的愛心能夠每天按時到達丁先生的手中。

  王麗娜說:“我們每天的工作雖然很繁瑣、很勞累,但對患者來說,我們醫護人員就是他們的希望。除了給患者最好的醫療護理,還要和他們一起互動,關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從而增強抗疫心勝的信心。”

  院感工作者個人事蹟4

  今年42歲的張志田,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醫生,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帶著10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計劃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張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張志田主動向宣恩縣衛生健康局“請戰”,願意參與李家河衛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張志田走進衛生院,成為該院一名“編外醫生”。

  張志田從醫20餘年,主要從事放射科臨床醫學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張志田發揮自己優勢,參與衛生院影像學報告診斷。

  李家河衛生院進出口只有一個大門,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道通用,張志田與衛生院商量改造,按照傳染病樓兩通道、三分割槽的標準,隔離出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分開清潔區、汙染區和半汙染物區。同時,針對通道還改造兩個小門出入住院樓,該院在衛生院大門,也專門用隔離帶分開為進、出口。

  該衛生院醫用物資緊張,張志田便多渠道聯絡,為衛生院籌集捐助醫用防護物資。“又捐物資,又捐技術,真的很感動。”李家河衛生院院長段萬能表示。

  家住來鳳縣大河鎮大壩社群的楊錚,2020年從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在外地一企業上班。學習臨床醫學專業的楊錚看到監測點人手不夠,主動申請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服務。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排查過往車輛,為車上人員檢測體溫,同時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指導執勤人員規範防護措施……

  院感工作者個人事蹟5

  曾經是敦化市醫院的一份子,現在在澳門科技大學繼續攻讀公共衛生學研究生的我,關注公眾號“醫院故事”很久了,看到每一張熟悉的面孔都想起自己曾經在市醫院工作的那段日子,雖然時間不長,但在那裡工作的每一天都深深印刻在了腦海中,我懷念在市醫院的工作,更想念曾經朝夕相處的院感科可愛的.同事們。

  2016年11月末,我在長春的招聘會上遞交了簡歷,經過面試,有幸接到了錄用通知的電話,於是,我與市醫院的緣分便開始了。錄用我的科室是醫院感染管理科,報道那天由於動車晚點,醫院快要下班的時候才趕到,早春的延邊還是寒氣逼人,孤身一人來到敦化,心情很沮喪,滿眼都是未知,甚至反悔想回家,可敦化和市醫院的魅力就是那麼大,原以為不會喜歡上的地方卻讓此時身在澳門的我仍時時想念。

  初到科室對業務一竅不通,本以為主任會是兇巴巴的樣子叫我去自學,卻恰恰相反,院感科的高主任幾乎用了一整天的時間耐心細緻的給我講解了工作的各個環節,我還記得那一天從辦公室窗子照進來的陽光打在身上很暖,高主任對新人和藹耐心的態度也讓人心裡暖暖的。接下來就是基於理論的“實戰”,我開始跟隨高主任學業務、下科室、跟流程,在這樣的過程裡,我逐步掌握了工作的基礎流程。

  由於院感工作細緻且複雜,後來我開始輪流跟隨科室另外兩位工作人員走入療區和一線進行實操。我跟隨張醫生進行醫院感染臨床上報管理以及標準預防監測等工作時,原以為很輕鬆的工作到了實際卻並非如此,最開始考驗我的不是技術而是體力,每天要前往很多療區,開啟計步器,一上午就可以輕鬆走上萬步,還要和不同的醫護、患者溝通。與此同時我也在與科室的蘭護師學習醫療廢物管理、多重耐藥管理等工作,多重耐藥管理涉及到很多藥學知識,專業性很強,甚至透過查閱教材也不能很快掌握,一次借閱蘭護師的筆記看過後讓我這個年輕人簡直羞愧,對每一類情況蘭護師都有清晰記錄。

  當然醫院感染管理的工作還有很多,不能用幾句話就能完全說明,院感科的工作者們一直都是這樣默默無聞的在實現著自己的價值,工作雖然談不上可歌可泣,可每個人都在認真踐行著“匠人精神”,努力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

  我在市醫院工作期間一直都為此而感動,她們好像默默無聞的超級英雄,不像醫生護士一樣在一線救死扶傷,只能在背後默默保護著患者也保護著醫護,更保障著醫院!院感科這個團隊在市醫院同工作在各個崗位上的同仁一樣兢兢業業,我覺得他們是一支可愛又勇敢的娘子軍,我也希望她們能夠得到更多同仁的支援,得到更多患者的熟知與認可,想念既為嚴師又為慈母時時關照我的高淑鳳主任,想念給予我無限支援的蘭朋霞主管護師,也想念給予我極大信任的張紅主治醫師,還想念只見過幾次但給人留下很深印象開朗的同事們,雖然我現在已經離開了市醫院,但感謝醫院以及科室給我帶來的巨大進步,希望院感科越來越好,希望市醫院越來越強,也希望未來我還能有機會繼續服務敦城百姓!

  院感工作者個人事蹟6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群平凡的人穿上了一身載著使命的白大褂。1月23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近千名醫護人員紛紛簽名或在工作群中報名,請求加入醫院抗擊新冠型肺炎的醫療的隊伍,他們說,病人來了必須上,只要自己沒倒下肯定要上。就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有許多醫護人員向領導提出申請加入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鬥中去,和全院全社會共同努力,貢獻我們一份微薄的力量。他們中既有年輕的醫護,也有年資高的主任護士長,把危險留給自己,用生命守護市民健康,他們義無反顧的踐行醫者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初心和使命。

  每當看到電視上那些一身白色“戎裝”,戰鬥在防疫第一線的白衣戰士,我就充滿虔敬,他們視疫情為敵情,把醫院當戰場,在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捨生忘死,以大無畏的精神和鋼鐵般的意志,譜寫了一曲曲光輝壯麗的人生讚歌。他們是和平時期的董存瑞、黃繼光。

  醫務人員衝上去了,他們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同病魔奮力搏擊;科技人員衝上去了,他們夜以繼日、合力攻關,力圖早日攻克病毒的關隘;新聞記者衝上去了,他們忠於職守,傳播黨和政府的聲音,報道“新型肺炎”疫情和無數感人的事蹟……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抗擊“新型肺炎”,使中華民族又一次彰顯出偉大的民族精神。危難時刻,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億萬人民築起了一座抗擊“新型肺炎”的鋼鐵長城!無論是滔滔無邊的洪水,還是鬼魅無形的病毒,在堅韌不拔的中華民族面前只能望而卻步。

  感謝為生命守歲的人們,你們承載著光明與希望,守護著平安與健康,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願意做像你們這樣的人,我們愛你們不止今天,還在未來生命中的每一天!

  我願意做這樣的人。

【院感工作者個人事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