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中國教師》讀後感

《中國教師》讀後感

《中國教師》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教師》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國教師》讀後感1

  我看了一學期的《中國教師》,深深感動人心的是一位小學語文老師的紀實文章。

  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一籃山雞蛋》,作者是山東省嶗山區某一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姜老師。這位姜老師在剛剛接手這個班級的時候,班裡面有一個叫小建的男孩子,父母離異,家裡只有奶奶、爸爸和他們雙胞胎兄弟,他的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小建就和他的孿生弟弟和奶奶相依為命,用當下的話來說,就是純粹的“留守兒童”;所以,小建的不羈,小建的貪玩,小建的孩子性的“無所不為”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了,他的語文成績只有個位數當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是後來,小建的變化,讓所有人吃驚,不僅小建不僅上課聽講了,而且懂事了,不惹事了,也不惹奶奶生氣了,而且還讓奶奶辛辛苦苦養的山雞下的蛋給自己兄弟倆吃的送給自己的班主任姜老師吃!

  這是多麼大的一個變化啊!姜老師有了什麼魔法改變了這個頑固的留守兒童呢?

  剛接到這個班級的語文兼班主任姜老師,首先是在班級交接的過程中瞭解到了小建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姜老師陷入了沉思;沉思之後的行動是在第一次進班時就用關愛的眼光去尋找這一雙眼睛,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其次是利用課下時間找到小建並和他進行平和而溫暖的交流。

  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沒有外露的表白,沒有恨鐵不成鋼的的批評,一切的一切,沒有成年人的世故,只有愛憐,只有一種“初為人父的情感湧動”在推動者這位年輕的語文老師!

  從最基本的字音、字形開始補起,從一位數字的成績開始提高,從一點一點的自信開始堆積;課堂上,課下,量身訂做的,能夠跳一跳就夠得著的問題設計等等,讓小件的成績由一位數到兩位數,從不及格到及格,從及格到良好!別人看到的知識數字的變化,有多少人體味到了數字背後姜老師的辛苦汗水?

  作為語文型的班主任,可以利用自身的課堂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從一個個小故事,從一篇篇的課文思考,都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這就是語文老師最有力的條件,也是其他老師所難以比得上的條件!所以,這就是一般的學校大都是讓語文老師擔任班主任的原因吧?!

  語文老師關注著孩子的思想,關注著學生的品質,關注著學生的個性,關注著學生的前程發展。又因為,語文老師是雜家,所以,語文老師當班主任,一般不會培養偏科的學生,不會培養自私自利之心的學生;大度、從容、坦然、懂禮貌、有教養等應該是語文老師班主任培養學生的目標和實際行動的要求,不僅如此,還有為人的道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是僅僅有愛是不夠的,還要有長遠眼光的愛,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的魯莽、偏執和粗暴。

  小學的老師很重要,初中的老師也是很重要的,沒有她們的辛苦付出,孩子到了高中就很難教育了,即使想要改變孩子原來的不良性格和思想,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所以,我們高中的老師應該向小學和初中的每一位老師敬禮!因為有了他們的辛苦付出,才會有我們的輕鬆,雖然說我們不能放手,但是,已經好多了!

  如果接手的是一位位思想偏激,性格暴躁,等不健全的學生,我們該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融化這一塊塊堅冰啊?

  孩子的明天就在我們的手中,幸福與否,快樂與否,道路選擇的正確與否,我們都擔著不小的責任呢!每一位語文老師都多爭當班主任吧,因為您的學科可以塑造很多美好的心靈!每一位家長您就多和老師溝通吧,您的孩子在語文班主任的教育下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益的!孩子們,多看書吧,正確的吸取,將會讓你一生快樂幸福!

《中國教師》讀後感2

  一、中國教師真的缺乏愛嗎?

  黃老師把這一章節細分為缺乏尊重、缺乏寬容、缺乏平等。

  其實,我認為中國的教師絕不缺乏愛,只不過各人表達愛的方式不同而已。有的教師深信"嚴是愛、松是害"的道理。在平時的教學管理過程中,十分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對於違反校紀校規的行為絕不姑息。只不過在批評的細節方面不太注意。如:對於少數極不遵守紀律的學生的批評教育,不太注意場合,當著許多學生的面來指責,沒有絲毫考慮到該生的感受:在同學面前丟面子。但反過來想想,這些學生平時都是些極調皮搗蛋者,老師不想因為該生而影響到其他一大片學生的行為舉止。從某方面講,老師的這種教育方式也屬無難奈之舉。有的教師(特別是新教師)想採用理論上的教育方法來教育學生,但實際卻是另外一種情況。對於學生的一些環的行為習慣過於寬容,只是採用耐心說服的方式,而不是嚴厲制止。表面上看尊重學生,但教師的威信正在逐漸消失。長此以往下去,學生就會變得無法無天,課堂就會亂作一團。對於這樣的愛,我把它稱為溺愛。我以前採用過這種愛的教育方式,但流下了太多的遺憾。這種愛的危害極大,它打亂了平時的教學秩序,沒有以鐵的紀律、規則來約束學生的行為。這是一種以犧牲大多數學生的利益為代價的。

  另外,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平等。對於這句話,我的理解是: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在教學過程中是絕對不可能平等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是不可能改變的,讀後感《《中國教師缺什麼》讀後感》。就象水的流動一樣,必須經過高處,才能流向低處。只不過在教學方法上需要加以改進。新課程理念中有一條,讓學生主動地學習。這種主動性,不是讓教師放手不管,而是讓教師採用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方法進行引導,學生才能夠以濃厚的興趣來進行主動學習。

  二、中國教師缺乏理想與激情嗎?

  黃老師把這一章節細分為1、教育模式中一些不合理因素的傷害。2、教師自身人文精神的淡漠。3、教師職業的特殊性。

  新課程改革中,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上都作了較大的調整。但是,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中最核心的部分:中考、高考制度沒變。這一指揮棒依然懸在空中,給許多老師以窒息的感覺。不管你進行何種教學改革,最終還是以升學率來衡量你的教學質量。這無形中給教師加大了壓力。不可避免,教師的教學重點最終還是在分數上。對於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人,只能流於形式。只要成績不行,你這個學生就什麼都不行。誠如黃燕老師在此書138頁上所寫的一位青年教師的感受一樣,剛開始充滿了理想與激情,但一學期教下來,現實的殘酷使他再也不敢嘗試新的教學理念了。因此,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許多教師不可避免會產生應試教育的想法,全身心投入到:如何提高成績?如何不丟面子?如何獲得領導和同行的讚揚?從而根本就不可能去很好地全面教育學生。

  以上是我的一些讀後感受。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我認為學校領導的工作是出色的。能關心教師,給教師以比較寬鬆的環境去實踐新課程理念。我堅信,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也能夠給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中國教師》讀後感3

  去年,我們幼兒園組織全園老師閱讀《中國教師報》,並參加他的讀報用報徵文活動,我開始上網閱讀這份報紙,當《中國教師報》的電子版展現在我面前時,我馬上被他醒目的刊頭、豐富的內容吸引住了,剛瀏覽完首頁,我就開始喜歡上了這份報紙。

  《中國教師報》刊登的文章有的貼近廣大一線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如《誰動了我的暑假》、《補課不止教師疲憊不堪》;有的宣傳先進教師事蹟,如《師之表——記全國優秀助學教師汪金全》;有的反映教師的呼聲、維護教師的權益,如《教師聘任需要理論支援和制度保障》;有的幫助廣大教師提高教學和管理能力,增強自身素質,如《再現精講點撥的課堂片段》等。一年來,《中國教師報》已經成為我貼心的朋友,課餘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

  《中國教師報》有很多版塊,可我最喜歡的是“教師論壇”,版塊的文章選得非常貼近一線教師的心理與工作狀態,文章寫得實在,鮮活的例項就發生在我們日常的教學中,就說《老師,別剝奪孩子犯錯的權利》這篇文章吧,案例中A老師因為害怕學生犯錯,想方設法讓學生能全做對。從結果看,學生是都畫對了,但其實學生是“被成功了”。而B老師就不一樣,讓學生獨立去嘗試,這樣學生的各種錯誤盡展眼前,再透過“量一量你畫的圓的直徑是不是6釐米”,讓學生自己發現錯誤並自我調整。讓學生經歷“畫錯——反思——修改”的過程,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是圓的半徑”這一知識點。

  在我們的教學中不是經常會發生這種情況嗎,文章把兩位一線教師教學中的做法展示在大家面前,讓你去品味,去深思,“心理學家蓋耶說得好:‘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只要有認知活動,就會有錯誤發生。教學過程就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認知活動,那就肯定會有錯誤發生。錯誤也是掌握知識、技能必經的過程。老師不需要更不能因為害怕學生犯錯誤,而想方設法阻止學生犯錯。學生的錯誤是其思維的真實寫照,也是教學中的巨大財富。”是啊,我是幼兒園的老師,3-6歲的孩子是我工作的物件,在日常教學中的幼兒操作環節經常會發生這種情況,特別是上公開課,在眾多專家、聽課老師面前,為了追求圓滿的教學效果,我往往會採用A老師的做法,害怕學生犯錯,想方設法讓學生能全做對。可是表面的全對真的表示孩子都掌握了嗎?實際上“學生只有經歷了犯錯誤的過程,對知識才能理解得更深刻;老師只有瞭解了學生的錯誤,才能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做到因錯施教。”這篇文章的觀點很有借鑑價值,讓我真實感受到創新型課堂的教學活動,使我今後工作有了方向,對我的教學工作實踐有很大的指導和幫助。

  教師呀,教師,當我們為了追求所謂圓滿的教學效果時,請您一定要記住別剝奪孩子犯錯的權利!

  《 中國教師報》以及她的“教師論壇”成了我生命中的精神家園。“新觀察”、“健康人生” 、“班級線上”、“深度訪談”、“現代課堂”等欄目都使我思想受到啟迪,精神得以煥發,靈感不斷湧現,給我鼓舞和啟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年來,《中國教師報》成了我貼心的朋友,給我帶來了許多教育智慧,他是我專業成長路上的一盞明燈,時時在促我成長,助我進步!謝謝你——《中國教師報》!

《中國教師》讀後感4

  身為教師的我深知,教師是做人的工作。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如果教育不能觸及學生的心靈,教育的效果則會大打折扣。這天我與學生關係的民主與和諧,很大一部分功勞要屬於美麗而有豐富內涵的她――《中國教師報》。

  從聽說到走近再到走進她,時間雖短,她卻很快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她以鮮明的時代性、前瞻性、實用性、可操作性以及及時性的資料供我學習、吸收,為我更好地善待學生帶給了許多有益的幫忙。

  《中國教師報》讓我更熱愛學生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師愛學生,是一種信任,是一種鞭策,是一種激情,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地教育過程。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務必遵循的基本職業道德規範,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礎。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透過學習我認識到這是荒謬的。教師就應熱愛每一個學生,包容一切學生的一切差異和缺點,對所有的學生公正無欺、一視同仁,不僅僅要熱愛學習成績挺好的學生,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和品格不健全的學生更要多一份偏愛。我們對學生的愛的直接表現就是相信每一個學生,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潛能,每一個孩子都是“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所以務必抓住學生的用心因素和獨特的方面,鼓勵他們進行大膽地探索,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

  《中國教師報》讓我更寬容學生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愛是一門藝術,而寬容就是愛的精髓,它對學生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她的一篇篇很有指導性的文章告訴我,教師務必主動地走下“師道尊嚴”的“神壇”,以寬容的態度來善待學生,不是以成人而是以成長、不是以此刻而是以發展的眼光來審視學生的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過失不管多麼嚴重,如果不是出於惡意,就不就應責罰他。”陶行知就曾告戒:“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應對學生的錯誤如果不是因勢利導,而是進行叱罵甚至體罰,是沒有任何教育效果的。因為這樣的做法是教育上最不適用的方法,會直接導致學生從良心的責備中解脫出來,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嚴重影響學生德身心健康。校長如果沒有寬容和善待的胸懷,麥克勞德能成為著名的生物學家而走向諾貝爾獎的領獎臺?

  《中國教師報》讓我更解放學生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的管理不能牢牢地固守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信念,根本不思考每一個學生的實際狀況,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的差異。“班級線上”、“教師”(《中國教師報》中的欄目)中所蘊涵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告訴我,這種規矩應當建立在學生用心參與、自覺自願的基礎上,充分思考到每一個個體的差異,把統一的規範減少到最基本、最必要、最原則性的限度,就像陶行知所告誡的“六解放”。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具體的教學中,課堂效率的提高,直接決定課業負擔的輕重,決定學生課外活動時間和空間的拓展。“新課程”、“創新課堂”、“綜合實踐”中每一篇文章都滲透這新課程的理念,幫忙我把握好學科教育的特點,用心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激情得到了激發、釋放和展現。

  閱讀《中國教師報》的日子裡,我有了的反思,在反思中我不斷地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也正是因為有了她,“熱愛、寬容、解放學生”的理念融入了我的靈魂,激發我更好地提高、成長。有《中國教師報》相伴的日子裡,教育、生活真美妙!

《中國教師》讀後感5

  自從20xx年創刊以來,是它伴隨著我的成長;多少個日日夜夜,是它讓我如魚兒暢遊在知識的海洋中;初為人師,是它讓我堅定了當一名小學教師的信心;應對新課程改革,是它幫忙我解決了一個個困惑它就是我的最愛——《中國教師報》。

  《中國教師報》的理念是:零距離接近教師,它是教師工作的迫切需要,是一份引導教師,幫忙教師,為教師服務的報紙。它資料豐富,欄目紛呈,篇幅大小不一且各具特色,既有讓我賞心悅目的短小精焊的小說,又有情意濃濃的詩詞,更讓我愛不釋手的是“班級線上”,“教師論壇”,“創新課堂”等。閱讀它,我能欣賞到優美精湛的語句以及巧妙的用詞,讓我猶如品一杯綠茶,回味無窮;拿起它,我能瞭解一些教育名校和專家的現狀分析,為我指點迷津,讓我終生受益;想起它,我不禁心中充滿激情,拓展思路,碰撞出創造的火花;的確,我的人生因為有它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俗話說得好,閱讀書報,受益無窮。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兼班主任,數學課堂如何吸引學生,班務工作如何開展?應對那六十多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我也時常感到困惑,是《中國教師報》幫忙了我,閱讀《中國教師報》,讓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諦——那就是愛。

  愛,是教育永恆的話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詳的教育理念,但是如何把愛化為自己的教育行為,讓愛走進校園,充盈課堂,觸控到一個個靈動的生命,讓愛產生智慧,讓愛在孩子心中留下歲月抹不去的完美回憶,讓師生都感受到教育的幸福這需要一個教師把自己內心自然形態的愛賦予真誠與智慧,並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地反思,積累,陶冶。

  愛,因走進學生心靈而美麗。

  作為一名教師,當我們用學生的眼睛,學生的情感,學生的心理構築自己的內心世界時,我們才能真正走近學生,瞭解學生,認識學生,我們才能走近學生五彩繽紛的世界,捕捉到藏在學生心底且影響其整個人生的夢想與追求,這是一個學生成長的動力,是師愛的根。

  愛,是一份尊重。

  尊重學生,我們教師務必放下傳統的“師道尊嚴”的架子,有僅要“蹲下來”和孩子尋求平等的對話,還須留一份純真,學會以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尊重是民主教育的核心,是愛的胸懷。只有建立在尊重前提下的愛,才會變得寬容,才能自然地流淌進學生的心田。有了尊重,才有師生間的平等對話,才有溝通,才有合作的過程;教師才能以理解和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才可能有學生主體意識和健全人格的生成,尊重學生,教師不能忘記自己承載著教書育人的使命。

  愛,是一種藝術。

  毋庸置疑,愛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是,教育的全部過程都充盈著愛,“名師人生”的足跡印證了一個事實,偉大的師愛確有神奇的魅力。但是,愛並不神秘,愛,實實在在地在於點點滴滴的教學生活中,一個學生的成長需要教師關愛,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句短短的評語這寄寓著教師用心傳遞的關愛,常常影響一個人的人生。

  師愛無言,師愛無價

  《中國教師報》讓我懂得了許多,熱愛教育事業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愛學生,愛教育,才會贏得學生的愛,才會獲得事業成功的樂趣;愛讓我們一天天進步,教學水平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更有熱情了,班級管理中不再是那麼措手不及;有愛相伴的日子,我們看到了同學們在健康地成長,看到了祖國的期望

  你說,《中國教師報》,叫我怎能不愛它?展望未來,我將繼續與《中國教師報》同行!

《中國教師》讀後感6

  去年,我們幼兒園組織全園老師閱讀《中國教師報》,並參加他的讀報用報徵文活動,我開始上網閱讀這份報紙,當《中國教師報》的電子版展此刻我面前時,我立刻被他醒目的刊頭、豐富的資料吸引住了,剛瀏覽完首頁,我就開始喜歡上了這份報紙。

  《中國教師報》刊登的文章有的貼近廣大一線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如《誰動了我的暑假》、《補課不止教師疲憊不堪》;有的宣傳先進教師事蹟,如《師之表――記全國優秀助學教師汪金全》;有的反映教師的呼聲、維護教師的權益,如《教師聘任需要理論支援和制度保障》;有的幫忙廣大教師提高教學和管理潛力,增強自身素質,如《再現精講點撥的課堂片段》等。一年來,《中國教師報》已經成為我貼心的朋友,課餘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

  《中國教師報》有很多版塊,可我最喜歡的是“教師論壇”,版塊的文章選得十分貼近一線教師的心理與工作狀態,文章寫得實在,鮮活的例項就發生在我們日常的教學中,就說《老師,別剝奪孩子犯錯的權利》這篇文章吧,案例中A老師因為害怕學生犯錯,想方設法讓學生能全做對。

  從結果看,學生是都畫對了,但其實學生是“被成功了”。而B老師就不一樣,讓學生獨立去嘗試,這樣學生的各種錯誤盡展眼前,再透過“量一量你畫的圓的直徑是不是6釐米”,讓學生自己發現錯誤並自我調整。讓學生經歷“畫錯――反思――修改”的過程,更能幫忙學生理解“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是圓的半徑”這一知識點。

  在我們的教學中不是經常會發生這種狀況嗎,文章把兩位一線教師教學中的做法展示在大家面前,讓你去品味,去深思,“心理學家蓋耶說得好:‘誰不思考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只要有認知活動,就會有錯誤發生。

  教學過程就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認知活動,那就肯定會有錯誤發生。錯誤也是掌握知識、技能必經的過程。老師不需要更不能因為害怕學生犯錯誤,而想方設法阻止學生犯錯。學生的錯誤是其思維的真實寫照,也是教學中的巨大財富。”

  是啊,我是幼兒園的老師,3-6歲的孩子是我工作的物件,在日常教學中的幼兒操作環節經常會發生這種狀況,特別是上公開課,在眾多專家、聽課老師面前,為了追求圓滿的教學效果,我往往會採用A老師的做法,害怕學生犯錯,想方設法讓學生能全做對。但是表面的全對真的表示孩子都掌握了嗎?實際上“學生只有經歷了犯錯誤的過程,對知識才能理解得更深刻;老師只有瞭解了學生的錯誤,才能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做到因錯施教。”這篇文章的觀點很有借鑑價值,讓我真實感受到創新型課堂的教學活動,使我今後工作有了方向,對我的教學工作實踐有很大的指導和幫忙。

  教師呀,教師,當我們為了追求所謂圓滿的教學效果時,請您必須要記住——別剝奪孩子犯錯的權利!

  《中國教師報》以及她的“教師論壇”成了我生命中的精神家園。“新觀察”、“健康人生”、“班級線上”、“深度訪談”、“現代課堂”等欄目都使我思想受到啟迪,精神得以煥發,靈感不斷湧現,給我鼓舞和啟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國教師》讀後感7

  捧讀《最震撼心靈的教育——感動中國的100個教師故事》這本書,不知不覺中,我就被書中描述的師生真實情感所感動,更為那一位位教師的教育事蹟所折服,《最震撼心靈的教育——感動中國的100個教師故事》讀後感。吸引我的,是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師生之情。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每位教師對愛的執著。中國教壇的“保爾”張學成曾說“人是為了克服困難而降生的,為了孩子獻出全部的愛和生命,這才是我唯一的選擇和人生歸宿。”鄉村女教師李子梅老師也說“我從不認為我有多高尚,但離開學生,我的心都是空落落的。讓我離開講臺,還不如讓我去死。”

  他們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能夠像吳玲老師對待王強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能夠像方佑青老師一樣用教書的快樂抵擋病魔,難!能夠和特殊山村教師申增江一樣將農村教育看的和自己生命同等重要,難!從這許多的教師身上我們看到了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教育信念。只有愛心的堅持和執著的信念才能創造這一個個的奇蹟。

  真的,跟這些教師比起來我感到卑微和慚愧,回想以前,面對個別孩子的頑劣和鬆散,尤其是反覆不定時,我總是忍不住會煩躁,會發怒。試問自己,對於一個責備或是訓斥過自己的人,既不是父母又不是兄長,你能這樣去寬容和包容嗎?可這些孩子們能做到,讀後感《《最震撼心靈的教育——感動中國的100個教師故事》讀後感》。他們眼中沒有絲毫的雜質,透出的都是單純、坦誠。人之初,性本善,在這個社會給予孩子更多影響之前,我們必須把他們培養成品行端正、熱愛生活、富有理想、朝氣蓬勃的學生;必須把他們培養成積極進取、敢於創新、富有個性、獨立見解的學生;必須把他們培養成自信自強、永不屈服、愈挫愈奮、樂觀向上的學生。

  “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的園丁,渡人的小船,……”這些是人們對教師職業的讚譽。“以天心點燃燭光,引導人類走向光明”更道出了為人師表的神聖和職責,怎樣做才無愧於這些稱呼和讚揚呢?熱愛學生,教育學生是個艱鉅的靈魂,性格塑造工程,作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培養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該像這些教師一樣“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他們的教育故事使我認識到:真誠的師愛是促進學生上進的動力。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高”和“身正”是教師執業的資本。教師更應該學為人先,與時俱進。藤野先生那嚴謹的治學態度,公正無私的師德深深地影響著魯迅先生,時刻激勵著他去英勇鬥爭;陶行知先生一生為師,注意表率,良好的師德風範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被人們譽為“萬世師表”,成為世人學習的典範。我們要以前輩為楷模,並向身邊的優秀教育工作者學習,建立起以教為榮,以教為樂的專業思想情感。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生髮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教育之果。

  讀了這本書,讓我的心靈受到一些激盪,讓我漸趨平庸的心不再麻木,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當教師就要努力以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心情,去幹實實在在的事情。

【《中國教師》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