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語文《一箇中國孩子呼聲》教學設計

語文《一箇中國孩子呼聲》教學設計

語文《一箇中國孩子呼聲》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最佳化。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一箇中國孩子呼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一箇中國孩子呼聲》教學設計1

  一、課文簡介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這篇精讀課文是書信體文章,是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一封信。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著深情回憶“我”的爸爸出征前後的情景,在悲痛中懷著自豪和崇敬並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衛和平。最後,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本課的意圖是緬懷那些為維護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的英雄們,引導學生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3.能聯絡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三、教學重難點

  透過對語言文字的閱讀、理解與感悟,與小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呼籲和平。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1.導語。

  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堂內最顯眼的位置,掛著一副最古老的標語:四海之內皆兄弟。這句話是兩千五百年前孔子的學生子夏說的,聯合國想告訴大家: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夠和平相處,讓戰爭遠離我們。聽完老師的敘述,你想說什麼?

  2.讀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詞是什麼?和平。

  2.我們看到“和平”這個詞就容易想到哪個詞?戰爭。

  3.這篇課文是雷利寫個加利秘書長的一封信,這封信講了什麼?

  4.用筆勾畫出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語句或者段落,可以做一點批註。

  提示:勾畫好的同學再想想為什麼這個地方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5.交流。

  提示:注意傾聽,有同學在發言時,要轉身看著發言的同學,仔細聽,或許他說到了我們想說的話,或許他說的對我們有啟發,使我們有話可說。

  課件出示:我們如約捧著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血。

  (1)生讀,談感受。

  (2)看到“如約”一詞,想到上一自然段的哪個詞?“相約”,讀相關句子。

  (3)引導學生邊讀邊體會心情。

  可是,爸爸回來了,藍盔回來了,我和媽媽如約捧著鮮花,接到的卻是──生接讀: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血。

  讀到這裡,你心情怎樣?原因是什麼?

  (4)生再讀這幾句話。

  (5)老師聽到了同學們的悲痛,聽出了同學們發自內心的呼聲,再讀這段的最後一句,讓加利秘書長能聽到雷利的心聲。

  啊!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6)能將這句背下來嗎?要想以最快的速度背下來,先找找這句話有什麼規律?

  (7)現在我們把這句話放到這段文字裡,用我們的心去感受。

  課件出示:武警戰士把聯合國維和戰士的靈柩徐徐地從飛機的懸梯上抬下來,周圍站滿了淚流滿面的男女老少。(配悽楚、哀婉的背景音樂。)

  請同學們看著大螢幕,前面的文字照著讀,後面的文字我們背。

  孩子們,藍盔回來了,爸爸回來了,可爸爸是躺在靈柩裡回來的,看著大螢幕,讀──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我們如約捧著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張著,彷彿在呼喚著什麼。啊!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2.同學們,從你們深情的朗讀裡,我相信雷利一定會感動,加利一定深受感動。

  (1)孩子們,你們知道爸爸是個什麼樣的人嗎?

  (2)這樣的爸爸離開了我們,心情是怎樣的?請帶著這樣的心情朗讀第五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本來他應該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他的死是光榮的,他是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維護世界和平的聖壇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獻上一束最美的鮮花,因為他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光榮戰士。

  (3)爸爸倒下了,可是戰爭停止了嗎?課文寫哪些戰爭還沒停止?6、7段。

  (4)讀完課文6、7段,同學們想到了些什麼?

  (5)孩子們,我們一想到戰爭就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生讀7段。

  (6)課件出示:戰爭給人類帶來慘烈深重的畫面及統計傷亡資料。再讀7段

  (三)感受品味,昇華情感

  1.戰爭是殘酷的,戰爭讓多少像雷利一樣的家庭妻離子散,戰爭又讓多少原本美好的家園毀於一旦。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雷利向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發出了呼籲──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聯合國在總部大堂掛上了這幅標語──四海之內皆兄弟,目的就是向全世界呼籲──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你,我,我們大家,我們所有熱愛和平的人們,都應該深深地發出我們的呼籲──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2.二十一世紀已經來到,可是戰爭的喪鐘還沒有敲響,今天戰爭仍然充斥在世界各地,學完這篇課文,你想說點什麼?思考一下,把它寫下來。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孩子們,我們的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要和平不要戰爭!

  相信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呼聲!也相信我們的世界會由此變得更加美好,最後,送給大家一段音樂《讓世界充滿愛》,讓我們在音樂聲中,一起憧憬美好的明天吧!

  五、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的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透過感情朗讀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參與的學習狀態中。

  首先運用合適的導語,給學生創造“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和諧氛圍,伴著老師動情的演說,讓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之中,為下一步的學習創設良好的氛圍。

  其次,注重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的方式。如文章的重點部分,作者對爸爸深切懷念,對和平的渴望,採取以讀代講,以講促讀,鼓勵學生抓住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文字。透過師生互背,學生的感情誦讀等方式來領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滲透理解文章內容。使學生透過各種方式的讀體會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對文章最後發出呼籲的部分,老師做了精心的設計,透過三次呼籲,引導學生在激情的齊讀中共同昇華了維護和平、熱愛和平、要和平不要戰爭的最高境界。

  拓展延伸部分,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訴之於筆端,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透過筆紙的交流,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認識事物,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了語文的思想性,同時也注重了對學生髮散思維的訓練。

  總之,本課的教學在有限的時間裡,有效地把控教學的節奏。整個教學過程充滿和諧、融洽、平等、互動的氛圍,學生的參與也更積極主動了。

語文《一箇中國孩子呼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3、能聯絡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教學重點:

  1、理解“我”為什麼發出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2、理解“和平之神並沒有永駐人間。”和“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課

  1、師:今天,老師想跟你們聊一聊幸福,你覺得我們的生活幸福嗎?你覺得什麼是幸福?(生自由說)是的,我們能享受到這樣幸福的生活,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裡,可是,並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如我們一樣幸運。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第15課,來傾聽這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2、齊讀課題。

  二、複習鞏固

  1、出示生詞,自由讀。

  維和犧牲失去悲痛

  戰爭呼籲制止維護

  凱旋征戰貢獻聖壇

  罪惡健康阿姨妻子

  威脅藍盔瀰漫永駐

  2、你能不能用前兩行的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回憶上節課的內容,談談雷利的爸爸是個什麼樣的人。

  三、精讀課文,感悟悲痛

  1、爸爸就是這麼一個令我驕傲的人,他自從踏上維和的征程就再也沒有回來,與爸爸臨別時的場景至今難以忘懷。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想象當時的場面。從這個自然段中體會到了什麼?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

  2、集體交流。

  (1)生讀句子,課件出示。

  (2)談體會。

  (3)感情朗讀。

  3、是啊,我們和爸爸相約,等他凱旋的那一天,我們要捧著世界上最美的鮮花迎接他。這一天終於到了,我和媽媽早早地來到機場等待爸爸的歸來。體會一下,此時雷利的心情是什麼樣的?(激動、高興)

  4、飛機的門緩緩開啟,我馬上就要衝過去擁抱我親愛的爸爸,可我看到的卻是——(師配樂朗讀正文第三自然段)

  5、聽了老師的朗讀,此時你有什麼感受?試著用朗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6、這個自然段中哪個地方最令你難受、悲痛?你能帶著你的心情讀一讀嗎?

  7、從“染紅、浸滿”這些詞語中你彷彿能看見什麼?

  8、“爸爸的嘴張著,彷彿在呼喚著什麼”,你知道爸爸在呼喚什麼嗎?這裡為什麼要用三個“和平”?(引讀)

  9、是呀,有了和平,才有——,有了和平,才有——,有了和平,才有——

  10、戰爭,讓祖國失去了一名卓越的戰士,戰爭,讓雷利失去了愛他的父親,讓我們再切身地感受小作者內心的痛苦,入情入境地讀一讀這令人難忘的一幕吧!(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結合圖片,體會戰爭帶來的災難

  1、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國度裡,多幸福呀!可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國家也和平、安寧嗎?默讀5、6自然段,想想自己讀懂了什麼,畫出不懂的地方。

  2、交流。引導理解“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3、(播放圖片,渲染情境)孩子們,這,就是戰爭!這,就是在戰爭中生活的人們!

  4、看完了這些圖片,此時的你,最想說什麼呢?

  5、戰爭中,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是民族的希望,沒有了他們,祖國的明天又在哪裡呢?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相信你們肯定有更深的體會。

  6、此時,我們是否會和雷利一樣,情不自禁地發出這樣的呼聲: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7、讓我們和雷利一起向全世界呼籲——(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8、想到那些無辜的孩子們,想到他們那充滿了驚恐的童年,讓我們把這呼籲讀得更響些,傳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傳到還存在戰爭的土地上,讓那些挑起戰爭的人,為了孩子們,放下武器。(齊讀)

  五、拓展

  孩子們,相信你們學完這篇課文後一定會思緒難平,請拿出你的筆,把你此時最想說的話寫出來。

  六、總結

  這篇文章帶給老師很多思考,我們走出課堂,每個人都應該想想,地球為什麼會有戰爭,我們該怎樣制止戰爭,維護和平?這才是我們今天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

  板書設計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要和平!和平!和平!不要戰爭

  教學反思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講述的是一位來自中國的聯合國軍事觀察員在執行維護和平的行動中壯烈犧牲後,他的孩子——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學生,在極度悲傷之餘,提筆給聯合國秘書長寫了一封情感真摯而又充滿期望的信。他在信中向全世界大聲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表達了中國青少年的正義感和愛好和平的願望。課文飽含著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語言樸實,沒有口號,但讀起來催人淚下。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傾訴著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這篇文章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讀完,我都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到雷利失去父親的悲痛,我想,這樣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怎能不打動那些善良的孩子們的心?

  由於現在的孩子在和平的環境中長大,較難體會這種情感,因此,教學時,我透過創設情境、想象畫面、補充資料等方式,不斷引導學生朗讀語段。先由抓關鍵詞體悟“父親之愛”,到深情範讀,以情激情地體會“痛失父愛”,由學生朗讀中噴湧而出的對“和平”的呼喚,再自然昇華為“戰爭之恨”,層層深入,自始至終都使學生深深紮根在語言文字中,讀出畫面,讀出情感,讀出見解,也讀出方法。整堂課就是以讀促悟的過程,與此同時,學生又在朗讀中歷練了能力、積澱了語感,在過程中體驗了閱讀的樂趣。

語文《一箇中國孩子呼聲》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八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屬書信體的文章,是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緬懷父親,並代表中國孩子向整個國際社會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本文情感強烈,飽含著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讀來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教學這篇課文一是緬懷那些為維護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的英雄,引導學生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二是進一步學習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方法,體會這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一)學情分析:

  課文是一篇書信體裁的文章,出自一箇中國孩子痛失父親後寫給聯合國秘書長的一封信,信中飽含著一個孩子渴望和平的真摯情感。由於小學生對戰爭特別是戰爭中痛失親人罕有情感體驗,只能從電影、電視中目睹一些場面,教師可利用音像呈現及影片剪輯、提供資料資料等教學手段創設情境,縮小學生與文字在內容、時空、情感上的視界差距,憑藉課前的這一精心預設為課堂教學的精彩生成提供平臺。

  (二)文字生長點分析:

  “動態生成”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重要理念。語文課堂的生成應是價值引導下的自主建構。根據學生的閱讀心理特徵,對照教學目標,導學本課,可抓住以下幾個生長點達成生成的自主建構:

  1、在情境中生成建構:課前藉助播放《戰爭中的兒童》影片剪輯及讓學生聆聽《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詩歌朗誦並同步觀看一組有關戰爭的畫面,在學生情感受到強烈震撼之時,不失時機於上課伊始,再憑藉一組關於戰爭與兒童的資料資料,引導學生結合課前聽到的詩歌和看到的畫面來說一說感受。“入境始為親”,這裡藉助教師動情的語言渲染及聲像情境的創設,學生“情動辭發”,暢言個性化表達。

  2、在引讀中生成建構:“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教學時應注意抉微探幽,引領學生“抽絲剝筍”,親歷文字,努力破解語言隱含的資訊。在徜徉語言之河後,學生自然生髮情感及個性感悟。如:抓住“兩年多來”“對妻子說”“對兒子說”“聽見了”“呼喚的是”等,挖掘其情感內涵,採用想象畫面、迴旋復沓式的引讀方式,學生切己體察,從不同角度、不同物件、不同方式展開多維體驗,把對文章的內涵理解引向深入,最終努力達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3、在“移情”中生成建構:設計“如果你是雷利,面對爸爸的遺體,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會如何?你會說些什麼呢?”這一叩問,這裡配哀樂,並輔之以靈柩歸來的場景。教師藉助“換位思考,移情體驗”策略,帶領學生走進角色,實現師生之間、師生與文字之間產生三維互動,催生心靈震撼,達到“一石二鳥”的功效——既有效開發教學資源,又提升了學生情感。

  4、在品讀中生成建構:以加利先生評價爸爸的一句話中的“卓越”一詞為支點,進行層遞性拓展。在學生通讀全文後,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找出有關語句,抓住關鍵詞,說說:雷利的父親是怎樣的一個父親?學生在潛心會文之後,運用語言多角度多層面談雷利眼中的父親——自己眼中的雷父是個怎樣的人。

  5、在想象中生成建構:教師抓點輻射,喚起共鳴:雷利多麼熱切地盼望爸爸凱旋迴來,把那頂藍盔戴在自己頭上。爸爸回來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幹什麼?透過引導學生想象,再現雷利一家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場景,形成蘊生活、引導、想象於一體的多元、遞進的新情境,與下文的不幸形成了強烈比照。

  6、在對話中生成建構:引導學生讀第2自然段,談談在段中哪些句子最能打動你,並說說你的感受。在學生展開與文字深入對話,並對雷利的“喪父之痛”有了深切體悟之後,師再引入“爸爸,我想對您說”“孩子,請聽我說”這一模擬情境對話,進一步昇華情感,交融情理。

  [設計思路]

  “動態生成”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重要理念。而《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一課以“呼聲”起首,以“悲憤”貫之,以“渴盼”作結。全文落點在“呼聲”,“呼聲”承載的“惋惜”、“悲痛”、“憤恨”、 “渴盼”等情感意向如一紅線貫穿全文始終。基於這樣的理念,再注目文字情真意摯的寫作特色,我設想本課第一課時教學將著眼於“情”,紮根於“言”,採取“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教學總策略,運用“以疑導引,細讀文字,互動生成”這一模式進行本課時教學。教學時以“情”為切入口,順學而導,讓學生在師生多元互動對話中,在情感多向交流碰撞中,受到人文精神的浸染,使自身情感脈搏與作者情感脈搏形成強烈共振,最終求得學生語言與精神的同構共建,和諧發展。因此,我試圖從以下三方面構想教學:

  ㈠一條主線,兩個板塊,全息閱讀。

  教學時,可抓住“一條主線”: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要和平,不要戰爭!”“兩個板塊”:“感悟父親形象”和“體味喪父之痛”,憑藉“呼聲”提揳全文,兩個板塊整體規劃,以簡馭繁,凸顯重點,做到“有所不為有所為”。

  ㈡以疑導引,細讀文字,實現生成建構。

  教學時,可努力營造輕鬆和諧的對話氛圍,在學生據題質疑後,聚焦“呼聲”,細讀文字,充分把握言意融合的文字生長點。引導學生在詩歌與畫面等的視聽情境中,在品讀父親形象中,在“兩年多來”,“呼喚的`是”等的邏輯引讀中,在對父親履約如期而歸的想象中,在“你是雷利,你想和爸爸一起幹什麼”的“移情換位”中,在“爸爸,我想對您說”“孩子,請聽我說”的模擬情境對話中自主建構,逐層推進,把多元理解與語言品味緊密結合起來。

  ㈢順應言語欲求,引導潛心會文,激情誦讀。

  首先,開課伊始,教者可創設聲像情境,實現詩歌、誦讀與戰爭畫面的整合,藉助視聽衝擊,達到拓展課程資源,鋪墊史實背景,縮小情感落差,把握情緒基調,營造解讀期待的目的;其次,在文字解讀中,緊扣一個“情”字,抓住一個“憤”字,引導學生含英咀華,以心契心,此“情”此“憤”,感同身受。“道始於情”,教學時可用語言傳情,用幸(對雷利父親履約而歸幸福場景的想象)與不幸(雷利父親犧牲的無情現實)的比照參讀鋪墊,用哀樂渲染,引領學生在對文字言語材料的深度拓展中,披文入情,激情誦讀,積累語言,培養語感。其間的讀可以有側重情感表達的外顯的有聲有色的練讀、演讀、悟讀等,也可以有側重於思考與想象的內隱的默讀、想象讀等。

  [教學目標]

  1、認識18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正確讀寫“執行、維護、給予、素質、沉浸、凱旋、遺體、碩士、貢獻、聖壇、威脅、呼籲、妻子、充滿”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絡上下文、聯絡生活體驗和獲取的材料等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雷利失去親人的悲憤、對和平的無比渴望和呼籲和平的真摯感情。

  4、能聯絡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透過對重點詞句的誦讀導引、涵詠品味,感悟爸爸為維護和平壯烈犧牲的英勇形象和失去親人的悲憤,從而體會和平的可貴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以及熱切呼籲和平的真摯感情。

  難點:理解“和平之神並沒有永駐人間”“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等含義深刻的句子,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活動:

  1、觀看《戰爭中的兒童》影片剪輯,師生互動交流。(可抓住孩子的一句話:“爸爸,等戰爭一結束,我們這兒就是天堂。”交流匯入本課主題。)

  2、播放《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詩歌朗誦並同步觀看一組有關戰爭的畫面,生生互動交流。(學生可一邊欣賞一邊輕聲交流感受。)

  一、資料匯入,引出“呼聲”。——入情

  1、屏示課件:關於戰爭與兒童的資料資料

  2、結合課前聽到的詩歌和看到的畫面來說一說你的感受。

  (設計意圖:由於我們的學生生活在中國這片和平的聖土上,對於戰爭,他們缺乏深入的瞭解。為此,教者創設聲像情境,努力實現詩歌、誦讀、戰爭畫面的整合,藉助視聽衝擊,達到拓展課程資源,鋪墊史實背景,縮小情感落差,把握情緒基調,營造解讀期待的目的。在學生了解了戰爭給我們帶來的災難是何等的痛苦,自身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後,學生暢言個性化表達。)

  3、談話匯入課題。

  二、以疑導引,聚焦“呼聲”。——傳情

  1、據題質疑: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學生質疑。

  預設問題一:這個中國孩子是誰?

  預設問題二:他發出什麼樣的呼聲?

  預設問題三:為什麼他會發出這樣的呼聲?

  預設問題四:難道這只是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嗎?

  (教學策略:以學定教。)

  2、學生自學反饋。(依據學情,教師適時點撥指導。)

  (1)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2)指名輪讀課文。反饋:信中講了一件什麼事?

  (3)自主釋疑。

  三、探究“呼聲”,感悟父親形象。——動情

  1、層遞性拓展訓練:爸爸在戰爭中犧牲了,那他是個怎樣的父親?

  (設計意圖:以加利先生評價爸爸的一句話中的“卓越”一詞為支點,進行層遞性拓展:在學生通讀課文後,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找出有關語句,抓住關鍵詞,運用語言多角度多層面談談自己眼中的雷利的父親是個怎樣的人。)

  2、情境創設:

  ①雷利多麼熱切地盼望爸爸凱旋迴來,把那頂藍盔戴在自己頭上。爸爸回來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幹什麼?

  ②飛機已經在機場的上空盤旋,近了,更近了……雷利彷彿看到了什麼?

  (設計意圖:透過引導學生想象,再現雷利一家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場景,形成蘊生活、引導、想象於一體的多元、遞進的新情境,與下文的不幸形成強烈的對照。)

  四、潛心會文,體味喪父之痛。——煽情

  1、多媒體播放哀樂,並再現靈樞歸來的場景。

  2、學生自由讀文,思考:在第3自然段裡,哪些詞語深深打動了你?為什麼?說說你的感受。

  (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相機出示:

  語段一:“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血。”

  語段二:“啊,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和平!和平!和平!”

  (抓住“但、卻”“染紅”“浸滿”等關鍵詞,揣摩體味,採用自由讀、齊讀、評價讀、範讀、比賽讀、配樂情境引讀等多種形式讀。)

  2、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對爸爸的遺體,你的心情如何?你會說些什麼?

  (教學策略:換位思考,移情體驗。)

  3、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相機出示語段:“兩年多來,我們全家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中,……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

  (抓住“沉浸”“深情”等關鍵詞,揣摩體味,採用想象邏輯引讀、個別讀、分組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展開與文字的深入對話,學生對雷利的“喪父之痛”有了深切體會,進一步昇華情感。)

  五、激發想象,訓練表達。——激情

  請你來當代言人:

  (雷利代言人)爸爸,我想對您說:。”

  (雷利父親代言人)孩子,請聽我說:“ 。”

  (設計意圖:虛擬情境對話,抓住學生內在多元、鮮明的感受,內化為情感,轉化為寫作遷移訓練。)

  六、總結並預告下節課學習內容。

  七、佈置作業。

  1、把你印象深刻的詞句摘抄下來。

  2、查閱、瞭解並收集世界動盪不安,仍然瀰漫戰爭硝煙的地區局勢的資料。

語文《一箇中國孩子呼聲》教學設計4

  ●談話引入

  ①談話:同學們,前面我們一起學習了中外兩位小英雄的故事,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②過渡:是啊,戰爭是殘酷的,它充滿了血腥,但它也是震撼人心的、壯麗的。因為在爭取人類的和平中,許多戰士犧牲了他們的寶貴生命。聽一聽《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吧!(出示課題)

  ●質疑激趣

  ①從課題中,你想知道什麼?

  ②過渡:走進課文,置身於小作者的世界中,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初讀課文

  ①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②教師指名朗讀,朗讀中進行正音指導。

  ③學生再讀課文,看看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品讀感悟

  ①感悟痛失父親。

  過渡:沐浴著和曦的春光,一家三口在涓涓溪流邊散步,在美麗鮮花中嬉戲,這是多麼幸福、多麼愜意的事啊!可這一切對於文中的同學來說,卻永遠永遠地失去了。

  a.請閱讀相關段落,找出描寫痛失父親的句子。

  b.反覆朗讀這些句子,抓住重點詞、句,想象當時的情景。

  C.面對此情此景,你有什麼感受。

  d.指導朗讀。

  ②感悟世界並不太平。

  a.過渡:可惡的戰爭奪去了最最親愛的爸爸的生命,當我們還沉浸在悲苦之中時,回望如今的世界又是怎樣一番景象?

  b.學生再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

  c.聯絡事例談談不太平的世界。

  d.同學們,當大量的事實展現在我們面前時,你做何感想呢?

  e.過渡:千言萬語道不盡我們心中的期盼,我們無法阻止戰爭,但是我們能不斷壯大和平的力量。讓我們將心中的渴望化作我們共同的聲音。

  f.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後一段。

  ●體會書信格式的寫法

  ①每段講了什麼內容。

  ②全文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③仿照課文寫法給別人寫一封信。

語文《一箇中國孩子呼聲》教學設計5

  教學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

  透過閱讀課文,瞭解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要堅決反對各種戰爭;體會孩子呼籲和平、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摯感情。

  知識要求:

  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信中都寫了哪些內容;積累印象深刻的詞句。

  能力要求:

  聯絡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舉出例子說明“世界並不太平”;展開想像,體會中國孩子和平的真摯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展開想像,體會中國孩子和平的真摯感情。

  教具準備:

  常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996年11月,一箇中國孩子給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寫了一封信,你知道為什麼嗎?今天我們學習新課文《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看看孩子在信中寫了哪些內容?他為什麼要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寫信?

  二、聯合國簡介

  三、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中國孩子雷利為什麼要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寫信?

  2、信中主要寫了什麼事?

  四、自學生字詞

  1、讀準字音

  2、記清字形

  3、理解詞義

  五、學習課文

  1、學習信的第一自然段,討論:這段中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2、讀讀這一段

  六、課堂作業

  第二課時

  繼續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找出信中哪些內容是作者回憶的?從他的回憶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2、小組討論,全班討論

  3、點撥:爸爸的嘴張著,孩子想到了什麼?

  4、讀最後一個部分課文

  a、五十一年前和五十一年後各指哪一年?

  b、五十一年後是什麼情況?讀讀課文

  c、舉例說說你對這段的理解

  d、老師用現在發生身邊的事實說明“世界並不太平”

  5、討論對作者呼籲的理解

  6、帶感情讀課文

【語文《一箇中國孩子呼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