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六年級語文《天遊峰掃路人》評課稿

六年級語文《天遊峰掃路人》評課稿

六年級語文《天遊峰掃路人》評課稿

  星期五聽了南飛的雁的教研課,已作簡單交流,感覺意猶未盡。後又仔細看她的教案及兩位老師的評課,課堂教學的場景彷彿又在眼前。

  顯然,南飛的雁準備這一堂頗費心思,因此整堂課的教學目標很清晰,主要就是透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天遊峰的特點,體會掃路人的精神。圍繞這一目標,整堂課分兩大板塊:“走近天遊峰”、“走近老人”。每個板塊的教學活動都採用“自學提示、合作學習、交流點撥”的方式展開。這樣的設計體現了“學程導航”的教學理念——“先學後教、以學定教”。課堂上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均得到較好的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在他們獲得了較為充分的自學時間,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天遊峰高大險峻的特點”以及“老人自強不息、豁達開朗等性格特徵”都有較為清楚的認識,學生的朗讀基本做到了聲情並茂,發言顯得輕鬆自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自學前的“提示”和自學後的“點撥”。比如在體會“天遊峰的特點”時,教師兩次運用了投影圖片把山路如“銀絲”拋下以及“層層疊疊的石階”的鏡頭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加深了學生的感受,學生的朗讀也就更動情了。再如對“可是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級一級掃上去,再一級一級掃下來……”和“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駐地。”兩處句末標點的推敲,還有對“那天,我終於順著這根銀絲上了峰頂,心裡好不得意。”和“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氣。”的點撥,都能夠引發學生透過文字進行深度思考。整堂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較為圓滿地實現了課前預定的目標。

  聽課以後,有幾個問題一直縈繞在心中:

  一、天遊峰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山?

  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課堂上學生抓住了一個比喻句“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飄下來,在雲霧中飄飄悠悠,彷彿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體會到天遊峰的“高”、“險”。為什麼把“石梯”比作“銀絲”呢?“飄飄悠悠”、“風一吹就斷掉”該如何理解呢?這個比喻句很妙,值得琢磨。教師著重抓住“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級”,大約相當於30層樓梯的高度,引導學生體會山之高。用意沒錯,可是這樣的體驗是教師告訴學生的,學生好像沒有多少真切的體驗。(寫完以上文字特意到教學樓的樓梯上走了一遭,教學樓每層樓梯約20個臺階,天遊峰“一上一下”,相當於爬了一幢90層的樓房。一般農村的學生最多爬二、三層樓,恐怕沒有多少“累”的體驗。)課堂上教師兩次用了圖片,效果也不錯,但我覺得同“圖片”相比,更值得注意的是“文字”,比如“頂天立地、層層疊疊”等詞語是直接描寫,而“好不得意、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卻步、半途而返”等詞語是透過遊人的表現側面烘托,這些詞語都要讓學生去發現,去理解,去體會,在螢幕上直接用“紅字”凸出提示,學生就少了與文字的親密接觸,這對培養學生的語感顯然是不利的。

  二、老人的工作到底累不累?

  這個問題充滿了矛盾。教師心中的答案是什麼?學生最終的答案又是什麼?很容易模稜兩可。

  我的想法是不妨分兩個層次理解:

  其一:在旁觀者(作者)看來老人的工作應該是“累”的!答案就在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學生一讀就明白了。

  其二:在老人自己看來,在天遊峰掃路的工作“不累”!1。“每天負責打掃”,天天鍛鍊,身體健康,不覺得累。2。“掃一程,歇一程”,勞逸結合,不覺得累。3。“離不開”“好山好水”,熱愛天遊峰,熱愛工作崗位,為遊人服務,體現自己的勞動價值,不感到累。……

  “累”與“不累”是一個矛盾統一體,理解“累”不難,但體驗到“不累”不容易——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與追問其實就是在叩問人生的不同境界啊!

  三、老人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這個問題也不難回答。學生的手頭一般都有《課課通》之類的參考書,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諸如“自強不息、豁達開朗”之類的詞語,學生都能脫口而出。學生有了“靠山”,形成了“依賴”的習慣,就會缺乏深入的閱讀體驗。所以,當課堂上學生“對答如流”的時候,我總感到思維與情感的深度好像不夠。這種現象已經司空見慣了!這樣的閱讀應付考試綽綽有餘,因為試卷上呈現的都是“標準答案”。但是,這樣的閱讀顯然不能造就真正的“讀者”!除了要糾正學生這種不良的學習習慣,教師在課堂上要做的就是創設學生與文字之間“深度對話”的情境,促使學生走進文字的“縱深地帶”,讓學生讀出個性,讀出思想,讀出自己,讀出人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語言理解、積累、運用的能力得到磨練與提升。

  以上文字,只是個人的直覺思維所得,有所偏頗在所難免。值得思考的問題肯定還有不少,願我們一起討論。

【六年級語文《天遊峰掃路人》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