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國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

國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

中學生《傅雷家書》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生《傅雷家書》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學生《傅雷家書》讀後感1

  開啟《傅雷家書》,就是走近一位父親,聆聽他“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誨”。父親對孩子的深愛作為一條人類的公理,如同太陽的光輝溫暖著其間的每一個人。傅雷對傅聰的愛也是如是,這樣的愛是高尚的、純潔而又無私的,它盪滌了世間塵事的功利,洗去了人生的浮華,留下的是舔犢情深的人間第一情。“多少對你的愛,對你的友誼,不知如何在筆底下傳達給你!孩子,我精神上永遠和你在一齊!”這是多麼真摯的人間真愛呀。

  然而,這樣的愛畢竟又是特殊的,它超越了那種愛加威嚴式的教導,代之的卻是建立在父子心與心相互交流基礎上的一種隱沒、深沉的父愛。傅雷是“清高”的那類人,在他的骨子裡都滲透著這種獨特的個性,當他把這種“清高”帶到給兒子的信中,卻成就了一份“清高”的父愛!

  於是這一封封家書中便少了幾分唏噓不已,更沒了世事鑽營的技巧,寫下的卻是對人生、藝術的見解,對崇高精神和真理的追求。人生何其大,真理又何其空!而這又是多麼可能會使這些家書變成概念的準則!然而沒有,做父親的以他自我大半生的心路歷程來給愛子揭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歸宿!這般的揭示卻不是那種藝術化的“展示”,卻是結合了百般的勇氣和無私的愛。

  傅雷極其敏銳地覺察到孩子在藝術之外所遇到的問題,譬如交友、感情、花銷等等。家書中有一句話是“赤子便是不明白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堅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我想:一個人有了它,也便有了整個世界!

  在生活上,他教給兒子外國的禮節,指導兒子的為人處世;在事業上,他為兒子蒐集資料,一齊研究音樂藝術,他們是一對父子,卻更勝似一對朋友。在兒子跌入人生低谷的時,他以活力的語言喚起兒子的自信;在兒子演出成功時,他以平實的話語說服了兒子的躁動。他為兒子所付出的,遠遠勝過自我。

  在那段父子離別的日子裡,父親用一封封家書,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文字,延續了一段遠隔重洋的父子情,讓遠在他鄉的兒子不再孤獨。是那一封封家書,讓我們看到了父親的另一面,讀懂了父親那份熱烈卻又深沉的愛。傅雷對兒子的愛,不是那麼強烈,也不是那麼震撼人心,更不是那麼耀眼,但它很溫暖,慢慢地流入心裡,滋潤著整個靈魂。

中學生《傅雷家書》讀後感2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作為萬里相聚的親人之間維繫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而一對父子之間的通訊,能產生如此之大的影響,得到如此多的認同,這就是《傅雷家書》不同於普通家信之處。

  如果我們現在提起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和他的《人間喜劇》,可能不少人都聽說過。可是你知道是誰把它們介紹到中國來了嗎?他就是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起,他就致力於法國文學的譯介工作,並翻譯了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的大部分作品。同時,傅雷還是一個嚴厲、盡責的父親,在兒子長大成人留學海外之後,仍透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修養進行悉心的指導。這些家信匯編成冊,就是《傅雷家書》。

  這些家書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有“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的.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傅聰說,透過父親寫給他的那麼多家書,足以看出父親是一個非常熱情的人,充滿父愛的人。《家書》談的是做人得原則,藝術的修養。父親既熱情又細緻,細小到衣、食、住、行都要管,什麼都替你想到了。傅聰很坦率地說,有優點必然有缺點,他以為父親過於嚴格慎微,他大笑道,幸虧他一半像父親,另一半像母親,他從母親那裡繼承了寬容、樂天的品格。

  傅聰記得,當他的琴藝有了長進之後,父親讓他退學,在家專門習琴。父親親自編課本,教他中文。傅聰說,父親教我,從未採用“旁敲側擊”。父親提出一個問題,讓傅聰回答,如果答不上,父親就講一個故事啟發他,再答不上,又講一個故事一直到他經過自己的思索,講出了答案。傅聰頗為感嘆地說:“這樣,學問就成了我自己得來的,不是道聽途說,不是複製,不是抄書。父親這種教育方法,使我永遠受用不盡,那就是獨立思考。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就不會停留於一,就會舉一反三,在面前展現廣闊的知識天地。如果說我以後在學問上有所成就的話,那就歸功於獨立思考。我的基礎就是這樣打下的。”

中學生《傅雷家書》讀後感3

  他的家教如此之嚴,望子成龍的心情如此之熱烈。他要把他的兒子塑造成符合於他理想的人物。這種家庭教育是相當危險的,沒有幾個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題記

  起初聽到《傅雷家書》這個名字時,本以為是一本家法。然而,在靜下心來去閱讀的時候,才發現它是傅雷先生及其夫人在1954年到1966年期間寫給兩個兒子的186封家信。

  傅雷先生是一位傑出的翻譯家,一位嚴厲、盡責同時不乏愛心的父親。因此,他還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家信,還是傅雷和兒子交流藝術的平臺。傅雷先生在大兒子傅聰留學海外的過程中,先後寫了百餘封家書給他,教導他立身行事,愛國成才,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融入了對兒子教誨之中。其聲殷殷,其意綿綿,其情拳拳。開啟《傅雷家書》,就是走近一位父親,聆聽他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誨。

  父親對孩子的深愛如同太陽的光輝溫暖著孩子。傅雷對傅聰的愛更是如此,這樣的愛是高尚的、純潔的、無私的,它盪滌了世間的功利,洗去了人生的浮華,留下的是舐犢情深。“多少對你的愛,對你的友誼,不知如何在筆底下傳達給你!孩子,我精神上永遠和你在一起!”這是多麼真摯的人間深情啊。

  然而,這樣的愛畢竟又是特殊的,它超越了那種愛加威嚴式的教導,是建立在父子心與心交流基礎上的一種深沉的父愛。傅雷是“清高”的,他的骨子裡就滲透著這種獨特的個性,他把這種“清高”帶到給兒子的信中,成就了一份“清高”的父愛!

  於是這一封封家書中便沒有了世事鑽營的技巧,而是對人生、對藝術的見解,對崇高精神和真理的追求。做父親的以其大半生的心路歷程來給愛子指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歸宿!這種指示不是那種藝術化的“展示”,而是結合了百般的勇氣和無私的愛。

  人生就如書中的一句話一樣:“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會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意思也就是:赤子永遠不會感到孤獨,即使有一天赤子感到了孤獨,它就會創造出一個虛擬的世界,創造出許多與它心靈相通的朋友,讓自己不再感到孤獨。

  我想,一個人有了它,也便擁有了整個世界!

中學生《傅雷家書》讀後感4

  《傅雷家書》我從來未完整的讀過,只是接觸過幾個片段,這次藉著假期早早準備好了這本書,想感受傅雷對兒子的諄諄教導。

  “家書”背後的“國情”。《傅雷家書》一共收入了一百三十八封書信,絕大部分是傅雷寫給兒子傅聰的。可曾想這一封封漂洋過海教育孩子的家書,竟也凝結著濃濃的愛國熱情。

  你瞧,“中國人氣質,中國人靈魂,在你身上和我一樣強,我也大為高興”“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演講或是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大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植”“隨時隨地要準備犧牲目前的感情,為了更大的感情——對藝術對祖國的感情”“你既沒有忘懷祖國,祖國也沒有忘了你,始終給你留著餘地,等你醒悟。”每一字、每一句對祖國深情地表露,都不是刻意為之。我相信,那時候的傅雷決然沒有想過自己的家信會出版、會家喻戶曉,所以也決然沒有刻意高唱凱歌以博取世人的眼球。不管以我們現在的眼光如何去看待這些人,但我始終堅信,他們的靈魂高尚而純潔,他們的文字就是他們一生人格的寫照。

  “嚴格”背後的“嚴苛”。傅雷從小受母親的管教非常嚴格,我想這也是他對自己兒子嚴格的一個重要原因。畢竟每一個沒有經過專門培訓的父親或者母親,首先的教子方法一定源於自己最熟悉的方法。傅雷對兒子傅聰的“嚴格”從書中的大事小情都不難看出來,身為父親,傅雷對兒子的教育事無鉅細,涉及方方面面。

  透過樸實深情的語言,我甚至感受到那種比“嚴格”更深層的東西,我姑且稱之為“嚴苛”。人活於世,能碰上這樣盡心竭慮的父親,應該會使很多孩子羨慕嫉妒恨。但置身其中,是否也有喘不過氣來的“窒息”呢?書中寫到“我恨不得在你身邊,幫你解決並安排一切物質生活,讓你安心學習……”“你在音樂藝術中固然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在人生藝術中、婚姻藝術中也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你忙,沒空閒來靜靜的分析、考慮;倘我能代你籌劃籌劃……”

  幸運的是,傅雷這樣嚴格的教育,卻也使傅聰受益良多。他們多年父子如朋友。所以,任何一種教育方式都不是絕對的,重要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之間的感受。

  整本《傅雷家書》言語樸實,感情真摯。樸實的語言背後,我汲取了那麼多人生哲理,有些自己已然知曉,有些在實踐中已有所感,只是沒有形成深刻的認識。傅雷先生的每句話,皆是良苦用心,字字是精華,使我受益匪淺。

【國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