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二年級《倍認識》評課稿

二年級《倍認識》評課稿

二年級《倍認識》評課稿

  “倍的認識”一課是學生接觸“倍”的概念的起始課,目的是要求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讓學生理解倍是指兩個量之間的數量關係,初步建立“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計算思路。更多的關於教材的分析我就不多說了,剛才xx一下的王老師已經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解讀。

  我們開發區在強調課堂導學,這樣的課堂更加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教師只作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這樣的理想課堂大家都在追求,但是在實施中我們會“怕”,一怕不講怎麼能會呢?但是我們想過沒:任何一位教師在講得過程中一定會有學生或者沒在聽,或者不愛聽,或者聽不懂,這樣的講是無效的。二怕學生的活動需要大量的時間,而且學生在活動中所產生的多樣化結果或者想法需要時間進行展示和分享,這樣一節課的時間遠遠不夠。可是如果我們把教學內容理解的更為廣泛一些,不僅包括課堂講授的內容,還包括學生所經歷的.學習活動以及透過學習活動可能取得的收穫和發展,那麼這樣的教學內容將更加豐富。陳老師的這堂課就比較好的接受了這兩個怕。

  我們都知道倍的概念比較抽象,在教學中,陳老師沒有給“倍”直接下定義,而是透過大量的直觀感性材料和透過學生的觀察思考,動手操作、語言描述,從而得出兩數之間的數量關係,體驗、明白“把什麼當作標準量(1份),有幾個這樣的1份,就是這樣的幾倍”,從而逐步建構“倍”這一概念。陳老師在本節內容的教學中,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和思維特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來主動建構“倍”的概念

  我們可以看出陳老師在本節課中把自己置於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去積極思考,讓他們透過自己的觀察和比較去主動探究,儘量給學生多一點的思考的時間、多一點自主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自我的機會。在本節課中,陳老師透過把2顆紅珠子看成1份,黃珠子的顆數有3個2顆,3份,那麼黃珠子的顆數是紅珠子的3倍。在這裡陳老師透過圈一圈、數一數、說一說的方式讓學生溝通了“倍”和“份”之間的聯絡,初步感知倍,在此基礎上在接下的探討藍珠子和紅珠子的數量關係時,陳老師讓學生自己透過畫圖、圈圖的方式進一步感悟“倍”與“份”的關係,知道有幾份就是有幾倍。接著陳老師透過變式讓學生進一步感悟“倍”。整個教學過程,陳老師始終抓住“把什麼當作標準量(1份),有幾個這樣的1份,就是這樣的幾倍”這個數理來引導學生主動建構“倍”的概念。

  陳老師也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同時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本節課的教學,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獨立自主地學習知識又能合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過程中,學生透過自己的畫一畫、圈一圈說一說,在腦海中產生初步的表象,再在教師的引導透過一系列的變式,找出知識的共同特徵,從而形成倍的概念。同時,教學時,陳老師也十分注意進行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是從實際物體的個數入手,是抽象的概念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練習設計中,正方形方格的設計也很好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為後續的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埋下很好的伏筆。

  其實,我們發現只要我們敢於放手,我們的學生也能綻放出許多的精彩點,就像今天的學生一樣,我相信在長期的導學課堂中,學生和老師都會有所成長,教師實現了課堂理念的真正轉變,獲得對教學的全新理解。學生經歷了真正的主動學習,獲取了受益終身的學習能力。

  當然,沒有一堂課是十全十美的,陳老師這堂課也有美中不足之處,如建構“倍”的概念時匆促了點,在教學後紅珠子和黃珠子的倍數關係後放慢腳步,透過讓學生圈一圈、畫一畫、說一說等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倍”和“份”之間的聯絡,感悟有幾份就是有幾倍,從而真正掌握“倍”概念。同時在練習中應該進行相應的拓展,“倍”不僅僅停留在“整倍數”的概念上,“倍”還可以是“幾倍多幾”或“幾倍少幾”,為以後進一步深化倍的概念做伏筆。

【二年級《倍認識》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