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1

  一、重慶火鍋的起源

  火鍋是中國的傳統飲食方式,起源於民間,歷史悠久。 今日火鍋的容器、製法和調味等,雖然已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但一個共同點未變,就是用火燒鍋,以水(湯)導熱,煮(涮)食物。這種烹調方法早在商周時期已經出現,可以說它是火鍋的雛形。 而重慶火鍋出現較晚。大約是在清代道光年間,重慶的筵席上才開始有了水鍋。重慶火鍋發源於江邊,19世紀初,貴州的牛肉販運到重慶碼頭,下腳料通常無人問津,於是船伕們便在船上架起鍋,把下腳料一股腦投到鍋裡混煮,這便是重慶火鍋最早的雛形。後來,一位姓馬的船伕在岸邊開了一家馬記老正興火鍋店,成為重慶火鍋第一個品牌。之後,重慶火鍋百花齊放,即使是“三拖一”、“麻辣燙”,也萬變不離其宗,傳承了馬家火鍋的精髓。另一方面由於重慶境內河流眾多,氣候比較潮溼,火鍋有去溼的作用,這是火鍋在重慶得以發展的重要原因。

  二、重慶火鍋的興盛

  直到明清,火鍋才真正興盛起來,當時除民間食用火鍋外,從規模、裝置、場面來看,以清皇室的宮廷火鍋為最氣派。清帝王的冬季食單上寫有:野味火鍋、羊肉火鍋、生肉火鍋、菊花火鍋等。鍋具形式已有雙環方形火鍋、蛋丸魚圓火鍋、分隔圓形火鍋等。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辦了530桌宮廷火鍋,其盛況可謂中國火鍋之最。1796年,清嘉慶皇帝登基時,曾擺“千叟宴”,所用火鍋達1550個,其規模堪稱登峰造極,令人驚歎!

  抗日戰爭時期,重慶的火鍋特別興旺,許多外省人也愛上了火鍋,有的人甚至吃上了癮,軍政要人宴客多以火鍋為席上珍餚。一些金融巨頭宴客也不到大餐館。而上火鍋店,認為吃火鍋既能開胃又別有風味。當時文化界的名流(作家、演員、畫家)也成了火鍋店的座上客。由於市場的變化,火鍋從沿街擺攤,改變為開店營業。抗戰初期,重慶新開的火鍋店很多,大街小巷都有火鍋店,不僅專業火鍋店愈開愈多,就連一些冷飲店、咖啡館、大餐廳也經營起火。重慶火鍋以

  “辣、麻、鹹、鮮、香、脆”為其口味,具有菜品多樣、調味獨特、吃法豪放等特點。

  三、重慶火鍋的現代發展

  火鍋起源於重慶,歷史悠久,經歷上千年演變成為中華的傳承經典,也是重慶最具地方飲食文化特色的代表性美食。經過歷年的發展,重慶火鍋蒸蒸日上,風靡全國,名揚四方。據統計,目前重慶市共有火鍋店5萬多家,佔到全市餐飲網點的62.2%;火鍋餐飲年營業個達到130億元,從業人員高達43萬人;全是有10間火鍋企業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有13家火鍋企業進入全國餐飲百強。湧現了“小天鵝”、“德莊”、“秦媽”、“蘇大姐”、“劉一手”等一大批火鍋品牌企業,重慶火鍋企業在全國開店3000多家,目前重慶火鍋遍佈北京、上海、天津等國內大中城市和美國、英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重慶火鍋擴張出現又一明顯標誌:文化“征服”。火鍋人士都在津津有味地談論著同一話題:火鍋利用“口味”在全國攻城掠地全面告捷的同時,開動火鍋文化馬達,鞏固和擴大戰果。據瞭解,將重慶的火鍋文化濃縮的所謂“火鍋賦”,目前起碼有8個以上的版本。“火鍋賦”多為有關重慶火鍋延革、景象、發展、趣事的朗朗上口的閒文。商人開始有意識地將重慶火鍋與重慶的鮮明個性“捆綁”在一起整體銷售。

  07年3月10日,在“第三屆中國(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上,重慶被授予“中國火鍋之都”稱號,成為世界最大的火鍋宴會,創世界吉尼斯紀錄。重慶火鍋以其餐飲規模之大、就餐人數之眾、層次之豐富、種類之齊全、民俗風情之濃烈、文化積澱之深厚,在全國首屈一指;重慶火鍋成為重慶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同時也是重慶美食的代表和城市名片。人們都說“到了重慶不吃火鍋等於沒有來重慶”。

  在秉承當地火鍋文化的傳統特色之餘,重慶政府更是確定了“綠色、健康、創新”作為敵四屆火鍋美食文化節的主題,以充分展示重慶餐飲品牌形象,弘揚巴渝飲食文化節的主題,以充分展示重慶餐飲品牌形象,促進餐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09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舉辦的“第四屆中國(重慶)美食文化節”上,舉辦了開幕式,策劃了“萬人火鍋宴”、“名宴名菜名點展示評選”、“火鍋技藝大賽”等七大活動專案。其中,“萬人火鍋宴”更是成為重慶當地的美談。

  在重慶有著這樣一個與火鍋有著深厚情節,同時也是推動重慶火鍋文化的傳奇人物,他就是被人們稱為“火鍋奇俠”的聶贛如。他為其醉心的火鍋文化,註冊成立了重慶火鍋研究所,並放棄了火鍋經營,正二八百地做起火鍋配料、火鍋鍋

  具和火鍋詩文等的文化研究。聶贛如在火鍋文化研究上已獨樹一幟。他還具有極強的商標意識,已搶先註冊了與火鍋相關的調味品商標大約20餘個,如泉水雞、跳水魚等。讓人歎為觀止的是,他還收藏了600件與火鍋相關的歷代器皿,其中,形形色色的火鍋就300餘口,紫銅、黃銅、瓷、陶、錫??應有盡有。聶贛如的這個收藏室就是一個袖珍的火鍋博物館。在重慶火鍋的起源地建一座“重慶火鍋文化城”,聶贛如一談起他這個宏偉目標就止不住興奮。文化城內,將設有重慶火鍋文化博物館,聶贛如說:“博物館的形象最好就像一口火鍋,成為重慶火鍋的標誌性建築。”聶贛如還希望,文化城能依山傍水,他說:“在吊腳樓裡,才能品出重慶火鍋的真正特色。”

  四、重慶火鍋的未來趨勢

  火鍋發展趨勢的探究,從四個方面進行,即鍋底發展趨勢、菜品發展趨勢、風格發展趨勢、業態發展趨勢。

  1)鍋底發展趨勢

  鍋底將沿動物油——清油——清湯方向發展。

  目前的絕大部分火鍋都採用動物油作為鍋底主料,火鍋鍋底應沿著清油方向發展,最終發展至清湯狀態。

  鍋底將沿多次回收——限量回收—一現在實現一次性鍋底。

  2)菜品發展趨勢

  未來火鍋菜品將按照“上山”“下海”的思路發展。

  目前中國火鍋的菜品主要按照兩種思路形成,北派火鍋的菜品主要以牛羊肉和蔬菜為主,以成渝為代表的南派火鍋的菜品主要以動物內臟和蔬菜為主,其中動物內臟包括毛肚、鴨/鵝腸、黃喉等。隨著人們對食物健康程度的需求增加,“上山”和“下海”將成為火鍋菜品發展的最終趨勢。“上山”是指未來火鍋的菜品將更多采用山珍,特別是菌類和菇類;“下海”是指未來火鍋的菜品將更多采用海鮮。以健康營養為主題的菜品組合將成為未來火鍋的主流。

  3)風格發展趨勢

  風格是指火鍋門店的文化感覺。目前大多數火鍋的風格以追求氣派為第一任務,而未來火鍋的風格將朝著時尚、小資、簡潔的方向推進,而且這一推進過程將非常快速,估計在2-3年內,中國火鍋都將完成時尚簡潔這一變化歷程。

  4)業態發展趨勢

  節能趨勢更加明顯,趨向酒精、沼氣等綠色染料。店鋪也越來越趨向大眾化,休閒業態。

中國飲食文化2

  01川菜

  四川是天府之國,物產豐饒。川菜遠遠流長曆史悠久。其烹調技法博大精深,調味品紛繁而富有特色,故菜餚的口味豐富而獨特!

  由於四川氣候潮溼,重慶市有名的“霧都”,因此四川人吃辣是除名的,吃辣椒能祛寒除溼。在所有川菜中,無論是炒菜冷盤,都要放辣椒。著名的重慶火鍋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味濃香辣。其中給人回味至深的代表菜有 麻婆豆腐。魚香肉絲、水煮肉邊、花肚火鍋等等等等。由此可見,川菜具有典型的大眾性,是中國民間文化的基礎,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歡。

  02粵菜

  廣東人以吃聞名,是中國食文化的開拓者和實踐者。廣東地處亞熱帶,地形多變,物產豐饒,同時,廣東又處在中外交流的樞紐,天南海北的遊客、商人云集,使廣東的食文化豐富多彩。

  粵菜包括廣州、潮州、東江等地菜。粵菜風味獨特,用料廣泛。各種奇珍異食無所不吃。“野味香”之名,膾炙人口,令人回味。其原料有來自深山密林中的猴子、果子狸等走獸,也有鷓鴣、山雞、禾花雀等飛禽。

  豐富多彩,營養上乘的廣東菜、廣東小吃和廣東食品儘管使廣東人大飽口福,但廣東人對“吃”的要求越來越高,廣東人的食文化吃出了情調,吃出了享受。

  03魯菜

  魯菜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末年,《姜太公傳略》有相關記載,由太公望(又名:姜太公)所創制的代表菜:太公望紅燜雞

  到了元朝,魯菜的風格更加鮮明,製作更加精湛,在華北 東北等地廣為流傳,此時山東菜還傳進宮廷,成為御膳的主菜。

  傳統魯菜擅長烹調海鮮與禽獸,講究清鮮。自魯菜進入京城後,久為官場享用,所以選料十分精細,多選用當地特色的原料和新鮮的海產品,採用多種烹調方法,精心製作。其特點是清香、鮮嫩、味純,既講究真材實料,又講究豐滿實惠。魯菜至今仍有大魚大肉、大盤大碗的特點,請客宴會以豐滿實惠著稱。魯菜的代表菜如蔥燒參、太公望紅燜雞、滷煮雞雜、雞絲湯、糖醋鯉魚、德州扒雞、清湯燕菜等皆給人留下了清香鮮美、酥脆質嫩的美好回味。

  04 蘇菜

  江蘇菜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據《史記》、〈吳越春秋〉等書記載,早在2400年前已有炙魚、蒸魚、魚片等不同的烹調方法。用鴨子做菜,起源也較早,在1400年前鴨子已是金陵民間喜愛的食品。

  蘇菜的主要特點是選料以鮮活、鮮嫩為佳,製作精細,注重刀工火候,四季有別。如“淮揚獅子頭”這一名菜隨季節變化用不同原料烹製,春秋宜清燉,冬季宜燴燜,春季做河鮮芽筍獅子頭,秋季做蟹粉獅子頭,冬季做芽菜鳳雞獅子頭等因時而異。蘇菜在調味上講究清淡入味,追求清香四溢淡香撲鼻,注重色澤鮮豔清爽悅目。

  蘇菜是我國主要的傳統菜系之一,在國外享有較高盛譽。

  05 徽菜

  徽菜是徽州菜的簡稱,不是安徽菜,是中國的八大菜系之一。

  徽州風味主要特點是:擅長燒、燉,講究火功,並習以火腿佐味,冰糖是鮮,善於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餚都是用木炭火單燉、單火靠,原鍋上桌,不僅體現了徽州古樸典雅的風格,而且香氣四溢,誘人食慾。其代表菜有:"清燉馬蹄"、"黃山燉鴿"、"醃鮮鱖魚"、"紅燒果子狸"、"徽州毛豆腐"、"徽州桃脂燒肉"等。

  06 浙菜

  浙江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境內有平原、山丘、丘陵綿延,自然條件非常優越。浙江人心靈手巧,善於動腦,加上浙江文化發達,歷史悠久,因此這才有其獨到之處。

  07 閩菜

  閩菜起源歷史早,由福州、泉州、廈門等地方菜組成,擅長烹調海鮮及當地土特產。其特點是色彩絢麗、味鮮而清淡、鹹中略帶酸甜。馳名的閩菜有佛跳牆、白雪雞、八寶鱘飯、太極明蝦等。

  08 湘菜

  湘菜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地方風味構成,其特點是製作精細,用料廣泛,講究原料的入味。口味偏重鹹、辣、酸、香,以辣為特色。湘人食辣為癮,無論男女老幼皆嘻辣成癖,一頓沒有辣椒便會飯菜不香,正所謂“無辣不成味”。

  著名的湘菜有:麻辣子雞、紅煨魚翅、火方銀魚、油辣冬筍尖等。

中國飲食文化3

  經過漫長的等待,繼《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之後,續集《舌尖上的中國2》也最終播出了。作為它忠實的觀眾,我和爸爸每週都會收看。

  顧名思義,《舌尖上的中國》描述的是食物,並且,是中國的食物。

  所有人都明白,中華禮貌悠悠5000年的歷史博大精深,然而,從人類存在的那一天起,便都需要食物來維持生命,所以,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

  從人氣火熱的重慶麻辣火鍋,到金燦燦的菜籽油和香甜可口蜂蜜,沒有哪一種美味,是能夠簡簡單單地獲得的。

  當人們熱火朝天地吃著火鍋,享受著團圓的喜悅與火鍋的溫暖,火鍋店的老闆耗費一個通宵與無數晶粒翻炒三大鍋辣椒,作為火鍋店五天的底料。當村民們從油坊買取菜籽油,炒出香氣撲鼻的菜,菜籽油經過了道道工序,正由人用盡全身的力氣,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壓榨。

  當我們閒來無事,泡一杯蜂蜜,獨坐一隅,享受這清香甘甜的滋味時,千里外的一名青年正爬上相當於10層樓高的大樹,取得最自然、最甜美的蜜。

  食物,是大自然的饋贈,也需要人們去發覺,去尋找,去加工。“一份耕耘,一分收穫。”僅有付出了努力,才會獲得彙報,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需要汗水的澆灌。

  用自我的雙手,自我的努力,去獲取自我的食物,維持自我的生命,這種堅毅的精神,不正是我們中華土地上的人們一向所堅信的,一向在發揚的嗎?

  《舌尖上的中國》講的不僅僅是食物,更多的,是食物中體現的中國,食物中體現的中華民族堅毅的品格。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傳承的文化,需要鍛鍊的品質。

中國飲食文化4

  中國綿延幾千年的美食文化重新被人們審視.在此基礎,導演把筆觸更多地運用在了美食背後的故事講述和情感醞釀上,“觸動靈魂”,口水和淚水齊飛,讓女子同時,也留下了更多的感悟。人文情懷愈加升華鄉愁成為渲染的主題,餐桌上的美食見證生命的誕生、成長、相聚、別離。透過美食,在精神上有滋有味地認知、古老的東方國度,五千年的人文深厚的底蘊。讓女子為之而自豪。

  美食家蔡瀾說;愛吃東西的人,多數不是什麼壞人。他們拼命追求美食,沒有時間去害人。大笑姑婆兼饞嘴,是完美的結合,這種女人多多益善,想來,女子能夠擠身其中的一員,笑談一下。因為自己也是一個吃貨。一個完整的女人,就應是既會穿優雅的高跟鞋,又能夠腳踏平底鞋在泥土地上接地氣而生活。既就應在工作中挽起袖口,懂得自我奮鬥的價值,又懂得適當的轉換身份,輕盈的走入家庭-----楊瀾《一問一世界》裡如此睿智的回答。說得極是。

  林語語曾說;‘我們的身體都有一個饕餮精神的人,無可無不可,是人吃的東西女子都吃,越沒吃過的越想嚐嚐,幾乎如俗語所說;天上飛禽不吃風箏,地上走獸不吃板凳,不食人間煙火才算高潔麼?恐是無人能做到吧!只有傳說中去尋覓了。

  男人不可下廚房,這種頗舊的思想,很讓人費解,在女子看來也是不可思議的。無論男人或女人,基本都必需會一個人生活,至少要會為自己準備簡單的飯菜,打掃房間,如果連這些都做不到的話,啟算是一個正常人呢?對一個會做飯的男子在女子眼中是會加分的,在我看來,鍋碗瓢盆裡碰撞交織的才是最樸實的生活,點起爐火,端起碗筷,裡面傳達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愛。人生如做菜,做菜也如人生,一盤菜好不好吃,不只是量要足,火候要到,用心烹飪才是關鍵。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無論靠山還是靠水,勞動者都有專屬於自己家人的美味。自小就喜歡喝雞湯,自打離開老家。媽媽燉雞湯,總抱怨湯肉不如當年鮮美,那時愚鈍,不明白好與不好,鮮與不鮮差距何在,心想大概是“一代不如一代論吧”,此刻才大概明白了些。

  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起點,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樸素,但有力量。

  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辛苦勞作給全身心帶來的幸福,從來也是如此。極致的美食只留給最勤勞的人們.只要對自然懷著不變的信任和尊重,每一道菜,每一家人,都會獲得甘甜的回報。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中國烹飪,無比神秘,難以複製,從深山到鬧市。無不如此。廚房裡沒有秘密,注滿了愛的就是珍貴佳餚。

  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鮮,色香味俱全,味與形色兼顧,正是中國人的飲食哲學。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祖先的智慧,心覺和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代代傳承。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著對人生特有的感知。

  尋常的衣食住行中,傳統日復一日地延續。對於揚州人來說,上午喝茶皮包水,下午泡澡水包皮。如果在聽一場評話,便是平凡而精彩的一天,就像那些動人的故事,聽過千遍也不厭倦,女子十分讚賞這種生活方式,在快節奏的壓力中,還能有這種慢生活。愜意的棲居。不失本真。也是一種返璞歸真的傳承。

中國飲食文化5

  舌尖上的中國,你所看到的不僅僅是食物,涵蓋了所有在城市裡,只到超市與菜場買食物的你所不知道的,美食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從高原深山裡,到湖泊,大海,所有我們平常能見到或者鮮見的食物,原來它們是從那裡獲取的,香格里拉的松茸要早上三四點出門,步行二十多公里到原始森林裡找尋,沒錯,就是找尋,仔細而艱難的找尋這上天賦予的珍寶,說珍寶一點也不過分,在北方一盤碳烤松茸的價格是1600元,而她們的找尋只是為了一個夏天5000元左右的收入。

  還有一顆看似普通的蓮藕,必須由專業的挖藕工人每天從淤泥裡挖,那種勞動強度讓他們都或多或少的有肩周炎和腰肌勞損,餐桌上的雪白的蓮藕裡有挖藕工人滿是泥漿的汗水。

  那些最原始的獲取食物的方法艱辛而繁瑣,那份辛苦裡飽含了多少汗水與情感,我們可想而知,而那些用最原始的烹飪手法做出的美味,才是你的味蕾與胃和心靈真正需要的,看過你才知道自己碗裡賴以生存的那些,真的是你的天。

  舌尖上的味道不只是食物所帶來的馨香,還有歷久彌新的那份熱愛,童年的味道,遠去的味道,食物所承載的情感世界,所有的關於吃的記憶和我們最初的舌尖下深藏的信念。

  飲食,表面上看是一道道由各類食材組合而成的菜,供你果腹,免受飢餓之苦,其次才是滿足味蕾的愉悅。

  可是另一方面它代表的就是文化,飲食的這種文化,代表著你內心最深處的那種記憶,你小時候吃過什麼,它們都會像烙印一般跟隨你一輩子。

  這話一點不假,中國人走到哪裡都能很快適應,可是唯一適應不了的就是自己的胃,正因如此中餐館開遍了全世界,也試圖用中國的美食去征服世界人的胃。

  五千年曆史的沉澱,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都是精華,尤其在現在這樣物質豐裕的時代,人人都愛吃,人人都講究吃,隨處可見精美菜品的圖片四處流傳,教授人做美食的相簿教學貼比比皆是。

  可是大家眼中更多的是這五顏六色,賣相極佳的成品,卻很少有人關注這些食物背後的故事。

  《舌尖上的中國》雖然聽起來應該是介紹各地美食名吃的,但是實際看下來卻是在講述一個個和食材相關的故事,一個個食材背後,真實的中國人的故事。

  所以一部分吃貨失望了,因為他們沒有看到自己想象中的東西。

  沒有新奇的菜品,紀錄片展現的人文內容遠比美食要多得多,那些在火上翻騰的食物倒更像是為這些故事的點綴,所以在他們看來喧賓奪主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讓整個紀錄片有了深度,有了更能打動人心的籌碼,也才能使我感動。

  尤其是海外的學子們,看到這些熟悉的情景與人群,大概思鄉之情會更切,很多人大概已經開始動手預定暑假回家的機票準備回去大快朵頤了吧。

  中國幅員遼闊,飲食的種類更是千千萬,在一個52分鐘的紀錄片中展現這些繁雜的美食,用剪輯技巧,靈動流暢的把幾個故事串聯起來,還前後承和,不得不說製作組是花了心思的。

  而且南北方相對比,內陸與海相映襯,不失獨特風味,也更加反映了完整的中國,在片子的結構上來看的確是佳作。

  《舌尖上的中國》將生活中熟視無睹的食物給予一個新的視角,開創了美食類節目的新篇章。

  該片在立意上,不但表達了中華文明和文化的傳承,更弘揚了一種敬業和做人的本分。

  該片展現了普通人的生活常態,突出了一種人情,辛勤的勞作,把煙火氣的飲食節目,拍攝得美輪美奐,形成特有的詩意。

  它在整體上有系統的連貫性,主題鮮明,卻又能各自成篇。

  在剪輯上表達了很大的跳躍性,最終又回到原點,給人一種寧靜的回味和思考。

中國飲食文化6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我國的烹飪技術講究食醫結合,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絡,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和藥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藥膳和進補),並且講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調和的境界說。

  古代的中國人還特別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飪食物也要考慮到季節、氣候等因素。在《禮記月令》就有明確的記載,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說的不食不時,包含有兩重意思一是定時吃飯,二是不吃反季節食品,西漢時,皇宮中便開始用溫室種植蔥韭菜茹,這種強調適應宇宙節律的思想意識的確是華夏飲食文化所獨有的。

  陰陽五行說是傳統思想所設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認為是宇宙規律。製作飲食的烹飪必然也要循此規律。因此,不僅把味道分為五,併產生了五味說,而且還削足適履地把為數眾多的穀物、畜類、蔬菜、水果分別納入五穀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更令人驚奇的是還有凡飲,養陽氣也;凡食,養陰氣也(《禮記郊特牲》)。並認為只有飲和食與天地陰陽互相協調,這樣才能交與神明,上通於天,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這種說法被後的道教所繼承,成為他們飲食理論的一個出發點,如認為吃食物是增加人體陰氣的,如五穀充體而不能益壽食氣者壽等,要修煉、要獲得陽氣就要儘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穀的境界。

  中和之美 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的審美理想。這個中指恰到好處,合乎度。 和不是同,是要建立不同意見的協調的基礎上的。因此中國哲人認為天地萬物都在中和的狀態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發育。這種透過調諧而實現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啟發和影響下產生的,而反過又影響了人們的整個的飲食生活。

  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品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研究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

  1.下列關於中國飲食文化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影響下產生的。如:陰陽五行哲學思想、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等。

  B.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綿延了170多萬年,分為了四個發展階段,風味流派繁多,有烹飪王國的美譽。

  C.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區域文化,它在飲食文化的多方面影響了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D.中國飲食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研究中國飲食文化甚至可以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中國的烹飪技術講究食醫結合,食物要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作用。

  B.我國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和藥膳同功的說法,要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

  C.孔子說的不食不時,是說不吃反季節食品和定時吃飯的意思。強調適應宇宙節律的思想意識是華夏飲食文化所獨有的。

  D.中國人在飲食上還特別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加工食物時要考慮季節、氣候的因素。

  3.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製作飲食的烹飪遵循了陰陽五行規律,不僅產生了五味說,而且把穀物、畜類、蔬菜、水果分別納入五穀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B.道教飲食理論的一個出發點是隻要飲和食與天地陰陽互相協調,就能交與神明,上通於天,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C.五穀充體而不能益壽 是認為吃食物是增加人體陰氣的,要獲得陽氣就要儘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

  D.中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的審美理想,是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啟發和影響下產生的,反過又影響了人們的整個的飲食生活。

  參考答案

  1.C(原句意應該是中國飲食文化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不是影響了別人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2.D(將古代中國人說成是中國人,擴大了範圍)

  3.B(將只要就換成了只有才)

中國飲食文化7

  世界上每一種文化的形成都是歷史積累的結果,中國有著悠久歷史,中國人創造了無數的燦爛文明,在這種文化蘊藏中,中國人自古至今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技術的高超,菜式的多樣,造型的精緻,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從沿革看,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中國飲食文化從內涵上看,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係等,深厚廣博。中國飲食文化從外延看,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中國飲食文化從特質看,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藥膳和進補),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中國飲食文化從影響看,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藥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是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8

  潮州菜的菜品文化

  潮州菜以昂貴著稱,其選料考究、刀工精細,且烹調方式多樣,著意追求色香味俱全,有中國最高階菜系之稱。

  潮州菜菜餚品種繁多,別具風味。

  總體特點為:烹飪海鮮見長;鬱而不膩;葷菜素做;湯菜鮮美,保持原汁原味;

  用料廣泛;刀工精巧;注重造型;口味清純;講究食療、養生;輔以各種佐料(醬碟)。

  注重色、味、香、型、器、醬,具有清、淡、鮮、嫩、巧、雅等特色。

  潮菜筵席的菜品也自成一格。

  例如:大喜席用12道菜:其中包括鹹、甜點心各一件。喜席有兩道甜菜,一道作頭甜,一道押席尾,頭道清甜,尾菜濃甜,寓意生活幸福,從頭甜到尾,越過越甜蜜;

  有兩道湯(羹)菜,席間穿插上功夫茶,解膩增進食慾。如此等等,與廣州菜,東江菜的風格迥然不同。

  潮州菜還講究菜品造型。

  潮州菜在講究色、味、香的同時,還著意在造型上追求賞心悅目。廚師用竹筍、蘿蔔薯類等,精工雕刻成各式各樣花鳥造型,作為點綴或菜墊,形成獨特的“彩盤”藝術。

  潮州菜多樣化的製作工藝。

  潮州菜之所以享有盛名,不僅在於用料豐富,還在於製作精妙,加工方式依原料特點而多樣化,有煎、炒、烹、炸、燜、燉、烤、焗、滷、燻扣、泡、滾、拌等,而且刀工講究。

  多樣化的製作方式,形成了潮州菜的風味特色。

  潮州菜的主要菜品有潮式“打冷”、厚菇芥菜、麒麟鮑片、歸參熬豬腰等。

  潮州菜的菜品用料特點

  1.水產品多。

  大半取於海族,魚、蝦、蚌、蛤等一直是潮菜的主要用料,可以烹製成許多名菜美食。

  2.素菜式樣多且獨具特色。

  它是透過肉類烹製而成,上席時見菜不見肉,是素菜葷做,使它達到“有味使三出,無味使三入”的境地,讓青蔬軟爛不糜,飽含肉味,鮮美可口,素而不齋。名品有厚菇芥菜、玻璃白菜和護國菜等數十種,是廣東菜系中素菜類的代表。

  3.甜菜品種多,而且用料特殊。

  紅薯、芋頭、南瓜、銀杏、荸薺、蓮子、柑橙、菠蘿和豆類等植物固然常用,而肥豬肉、五花肉等葷料也可製成上等名餚。

  以植物做的甜膩相宜,代表作品有金瓜芋泥、清甜蓮子、羔燒白果、甜皺炒肉等。

  潮菜尤以烹製海鮮見長,如明爐燒荸、生炊龍蝦、炊鴛鴦膏蟹、紅燉魚翅、紅(火文)海參等,都以新鮮水產品為主要原料,味道清鮮,鬱而不膩;又如清燉烏耳鰻、清湯蟹丸等,湯菜清燉鮮美,保持原汁原味。

  潮州菜的甜菜更具有特色,如甜皺炒肉,其皮起皺紋,肉軟爛甘香,甜味清濃。

  4.潮州菜還特別重視配醬調味。

  不同菜色,配以不同醬碟,一菜一碟,鹹甜酸辣,各有講究。而醬料中的南姜、梅膏、魚露、紅豉油、三滲醬等。

  尤為潮州特產,如生炊龍蝦必配橘油;生炊蟹必配薑末醋;乾燒雁鵝必配梅膏芥末;清燉白鱔、清燉水魚必配紅豉油。潮菜醬碟繁多,蔚為大觀。

  小貼士:

  潮州菜的炸製作工藝:生炸、脆炸和吉列炸。

  例舉菜品:潮州甜菜(金瓜芋泥)

  生炸概念:生炸是指原料經醃製之後,不掛漿糊,直接放人油鍋炸至表面金黃酥香的方法。

  製作要領1:

  ①生炸需先燒熱鍋,加入油,把油加熱至六成熱時放入原料;

  ②然後端離火位浸炸至熟,再回爐以猛火加熱,在較高的油溫下炸至表面呈金黃色。

  製作要領2:

  ①多次炸,即原料入油炸一定時間後取出,略停一下重新放入油中炸,反覆炸2~3次,直至皮脆骨酥時取出。

  ②經生炸後的成品,有些還要回鍋加調味品拌勻,使其符合菜餚對味的要求。

  潮州招牌特色菜

  潮州大魚丸

  潮州大魚丸,是廣東潮州經典美食,其色如瓷,脆而不膩,是宴席中常見的佳餚。

  品質特色:魚丸,又稱“魚圓”、“魚腐”、“魚脯”,魚丸是很多地方都有的食物,只是各地的做法不同,所以各有千秋。潮州的魚丸體積比較大,一般用沿海捕抓到的大魚,多以鮮黃魚、馬鮫魚、鰻魚、小參鯊為主,然後取其魚肉,用鐵棒錘打成茸,加蛋清、澱粉攪拌上勁,擠成小丸子,入微沸水中煮熟而成。因為是用捶打的方式,而不是用刀切,所以魚肉的纖維完全保留了下來,使得魚丸非常的有彈性,大概是真的可以用來當乒乓球打,潮州的魚丸,其色如瓷,脆而不膩,是宴席中常見的佳餚。

  潮州砂鍋粥

  沙鍋粥,在南方很流行,但尤以潮州的最為有名,潮州人不僅重視吃粥,而且連煮飯時也喜歡多放水,據說飯熱後撈起飯粒留下米湯,這米湯可以作飯後飲料或其他用途,延續了慳省又講營養的好習慣。潮州粥煲煮時間通常在20分鐘左右,分為白粥和鹹粥兩大類。對於住家最大的一個好處,莫過於煲煮簡單快捷。

  豬腸脹糯米

  豬腸脹糯米是潮汕地區一道有特色小吃,味道很傳統,其風味獨特,古往今來,傾倒了多少食客。一盤切成薄片的豬腸脹糯米,外加幾瓶啤酒,慢慢品味,那是十分愜意的。

  該小食四季皆宜,不僅潮汕人喜歡,也為四方遊客所喜嘗。原廣東省宣傳部副部長李雪光同志曾專程到洪陽品嚐,讚不絕口,稱之為"天上佳餚"。在汕頭小吃中,豬腸漲糯米也是很著名的。不同的是用桔油蘸來吃的。帶上桔子香味,所以更加開胃。

中國飲食文化9

  關鍵詞:潮汕 潮汕美食 美食旅遊資源 旅遊業發展

  一、 潮汕美食在潮汕旅遊中的意義

  第一,潮汕美食文化可以豐富旅遊活動的內容。旅客出門,總希望能多遊覽些景觀,多領略些風情。如果在遊覽中的用餐、歇息,僅僅是填飽肚子,恢復體力,這個過程就是空白。反之,如果引入飲食文化,就既能飽口福,又能飽眼福:既補充了身體需求,又滿足了旅客心理願望,一舉兩得,從而使旅客的旅途生活大大豐富。因此,充分發掘潮汕美食原生地優勢,打出美食這張“潮汕文化經濟牌”,定能受到旅客歡迎,招徠更多旅客。

  第二,潮汕美食文化可以提高旅遊活動的品位。旅遊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文化活動,文化是旅遊資源的靈魂,文化含量不高的旅遊專案是不會有生命力的。將潮汕美食文化充分融合在旅遊當中,讓旅客在輕鬆愉快的用餐過程中,領略到潮汕悠久的歷史文化風韻和潮人獨特的風俗人情,從而提高旅遊欣賞水平,增長見識,昇華美感。

  第三,潮汕美食文化將在旅遊業發展中不斷繁榮。汕頭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旅遊產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中新的增長點,並日漸成為汕頭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關部門應精心設計旅遊線路,讓潮汕美食文化作為一種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觀和促銷專案,穿插在旅遊線路中,把潛在市場轉化為現實市場,使潮汕美食文化在促進旅遊業發展的同時,自身也得到相應的發展。

  二、 潮汕美食在潮汕旅遊資源中存在的問題

  其一,潮汕飲食文化的研究遠遠滯後。與潮汕茶文化研究相比,潮汕飲食文化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很不足,有關潮汕食文化研究的文章難得一見。對潮汕美食的發展歷史、具體特點、科學價值、文化內涵及對旅遊業的作用等問題,我們尚未有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因而在相當大程度上影響了潮汕美食的宣傳、開發、提高和發展。潮汕是潮州菜的故鄉,可是不論政府和高校、或是行業和企業,至今都還沒有成立一個像樣的潮菜研究機構。政府要把潮汕美食作為汕頭一項獨特產業,營造一種人人關注飲食文化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要組織專家學者,全面地挖掘、整理飲食文化,對潮汕美食的形成、演變、發展和各種特色菜餚的用料、烹製、營養、特色以及傳說、典故等進行深入地分析研究。

  其二,潮汕美食在經營上過於分散,規模普遍較小,很多產品沒有質量標準,不符合食品衛生和營養的要求,產品包裝十分欠缺,市場策略也缺乏現代化,一些知名的潮汕美食品牌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和發展。

  其三,潮汕的各大餐館,應市的菜餚多半大同小異,缺乏鮮明的自我特色。

  其四,潮菜廚師、烹飪師的培訓工作缺乏規範化和規模化。我們經常在國內外報紙上看到“高價聘請潮州菜廚師”的廣告,也經常聽到外地某些“潮州菜館”提供的是“偽劣”產品,這表明市場上對潮菜廚師有較大的需求。我們從老廚師口中得知,培養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主廚需要十年以上功夫,這又表明了培訓工作的艱鉅性。當前的現狀是,各地都辦過一些短期培訓班,但是既缺乏中、長期的培訓規劃,又缺乏一定的辦學規模,甚至至今還拿不出一套潮菜廚師的培訓教材。

  三、如何開發和最佳化現有的潮汕美食旅遊資源

  研究潮汕美食旅遊資源的開發與最佳化,首先,要了解旅遊資源開發與最佳化的原則。旅遊資源開發與最佳化的原則主要有:

  其一,個性原則。旅遊資源的開發與最佳化,應突出個性,充分揭示和發展其本身獨有的特色,把各項旅遊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主題,以此來樹立當地的旅遊形象。有特色,就有吸引力,也就有了競爭力。自然旅遊資源的開發要突出自然特色,人文旅遊資源的開發要突出人文特色,二者的開發又都要充分體現當地的地方特色。

  其二,市場原則。旅遊資源的開發與最佳化應以旅遊市場的需求變化為依據,以最大限度地滿足旅遊者的需求為標準。由於旅遊者的旅遊動機與市場需求是變動的,旅遊資源在市場競爭中隨時面臨著入時或過時、以及擴大或喪失吸引力的問題,旅遊資源的開發與最佳化,應注重旅遊市場的調查和預測,隨著市場的變化而選擇開發重點。

  其三,效益原則。旅遊資源的開發與最佳化,應注重提高它的使用價值和吸引能力,要以較小的投資耗費和較短的建設週期換來較大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效益。旅遊資源的開發效益與它吸引旅遊者的數量多少和質量高低單正比。

  潮汕美食作為一種重要的旅遊資源,我們認為,除了要搞好專門規劃、加強研究和培訓、擴大對外宣傳、有效利用內外資金、建設潮汕美食旅遊線路等之外,還應該著重做好產品定位工作:

  潮汕美食應當分為高階市場和低端市場。高階市場主要是高檔酒樓的潮汕美食。高檔酒樓經營的“燕,翅,鮑”等高檔食品飲譽海內外,其獨特的豐富營養和菜餚的美味可口,吸引了大量而且固定的客戶群。但在菜式製作工藝上受粵菜影響較大,漸漸失去自己的特色,這是需要引起注意和加以改變的一點。要加強對菜式口味風格的突破,以潮汕美食所特有的風味來贏得市場,這樣才能更好地樹立品牌,提高進入市場的技術壁壘,在高階市場打造出有競爭力的名牌產品,進一步鞏固市場。

  低端市場,可以在潮汕小吃上面下功夫。潮汕美食中絕大部分是潮汕小吃,潮汕小吃的群眾基礎紮實,一直有穩固而廣泛的本地市場,但我們還要進一步加以發展,要站在弘揚潮汕飲食文化和開發旅遊資源的高度來認識它的重要性。衛生和營養合理搭配是潮汕小吃發展的最大難題,很多遊客對潮汕小吃都是慕名而來,但接觸到的大多是衛生環境差、讓人敬而遠之的街邊貨,給外地遊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破壞了“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的美譽。要借鑑西方快餐店的做法,提倡衛生可口、方便快捷,規範服務標準,充分利用潮汕小吃品種多、口味全的特點,打造成為具有強大差異化競爭力的旅遊產品。這方面的工作近來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特別是潮香城已經做得很出色。但是,潮汕小吃的發展壯大,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需要解決許多問題,包括如何實現規模化經營,如何樹立和推廣品牌,如何利用促銷和不間斷的宣傳來增加市場需求。

中國飲食文化10

  學習目的:

  透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有一個總體瞭解,掌握各地方風味的形成、特點、分支、名菜,掌握中國著名麵點及風味小吃。

  重點:

  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

  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

  難點:記憶各地方風味的形成、特點、分支、名菜

  記憶掌握中國著名麵點及風味小吃

  第一節 概述

  一、中國飲食文化發展

  1.最早的是有巢氏(舊石器時代):貢獻:A造巢 B積鳥獸之肉聚草木之實,但當時人們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飲食狀況是茹毛飲血,不屬於飲食文化。

  2.燧人氏:鑽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脫離了動物,主要烹調方法:①炮,即鑽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後燒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燒紅的石子燙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燒熱,再把植物種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飲食上,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

  4.神農氏:"耕而陶",是中國農業的開創者,嘗白草,開創古醫藥學,發明耒耜,教民稼穡,是最早的農具,陶具使人們第一次擁有了炊具和容器,為製作發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兒因為當時沒灶,還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鬹用來煮酒的。

  5.黃帝:中華民族的飲食狀況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為灶神,集中火力節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廣泛使用在秦漢時期,當時是釜,高腳灶具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蒸谷為飲,烹谷為粥"首次因烹調方法區別食品,蒸鍋發明了,叫甑,蒸鹽業是黃帝臣子宿沙氏發明,從此不僅懂得了烹還懂得調,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時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穀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結構與現在不同。

  7.漢 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於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還傳入一些烹調方法。

  8.唐宋:飲食文化的高峰,過分講究。如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最代表唐代的是燒尾宴。

  9.明清:飲食文化的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滿漢全席最能代表清代飲食高峰。

  二、吃的十種境界

  1、境界一“果腹”

  吃的第一大境界當然是“果腹”,俗話說就是填飽肚子,就是一個“吃”字。形式比較原始,只解決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2、境界二“饕餮”

  吃的第二大境界應該是“饕餮”。吃的是一個“爽”字。呼三五好友去一家稍大眾的館子,稀里嘩啦點上滿滿的一大桌菜,價錢卻不貴,胡吃海塞一通,興致所致,還能吆喝兩聲,劃幾下拳,甚至還可以赤膊上陣。適合這種吃法的有涮肉、大眾菜等。但免不了一個“俗”字,有不雅之嫌疑,同時也有浪費之嫌疑。

  3、境界三“聚會”

  吃的第三大境界應該是“聚會”。此境界重在這個“聚”字。家人、朋友、加班聚餐等都屬於這一類。這種吃不需要太多的講究,“吃”是個形式,關鍵在“聚”背後的引申含義。逢年過節、生日聚會、升遷發獎,友人來訪,隨便找個理由都可以去趟館子,這是一種禮節上的習慣。這種吃講究個熱鬧。不需要太豪華和奢侈。

  4、境界四“宴請”

  吃的第四大境界應該是“宴請”。多以招待為主。商場招待、官場招待、公務招待、上下級招待、危機處理招待、重大事情招待等都屬於這一範疇。這種吃不以“吃”的本質為主旨,關鍵在於這個招待背後的目的。所以,這種吃重在講究一個排場,價錢昂貴,因此也多以公款招待為主。這種吃都有一個共同點,大多都是在“包間”進行,所以,對館子的要求要嚴格一點。但這個境界的吃難免給人一種有暴殄天物之嘆,吃後回來,卻又發現沒有吃飽。

  5、境界五“養生”

  吃的第五大境界應該是“養生”。它比較講究“食補”, 是大吃大喝在認識觀念上的一種理性昇華。

  6、境界六“解饞”

  吃的第六大境界應該是“解饞”,吃的東西一定要“鮮”。這個境界有兩個層次:一是吃“物”,如那些只常聽說卻鮮見的鮮物鮑魚、龍蝦、法式大餐之類;二是吃“名”、吃“文化”:如大董和全聚德的烤鴨,順峰、黎昌的海鮮以及淮揚菜、杭州菜、本幫菜、譚魚頭火鍋、皇城老媽、孔乙己酒店等。

  7、境界七“覓食”

  吃的第七大境界應該是“覓食”,那就得四處去“找”。在尋找中獲得“吃”的樂趣,是本境界的一大妙處。這個“找”又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有目的地去找口頭盛傳的流行館子;一個是漫無目的地找尋意中的吃處。這個“找”字重在一個偶然發現,豁然開朗,一下子就對上了當時的心情和感覺。

  8、境界八“獵豔”

  吃的第八大境界應該是“獵豔”,所以館子要“奇”。這樣的館子都是比較稀罕的特色店,如:非洲來的、越南來的等都在這一範疇。“新”、“奇”、“特”是主要特徵。適合這類館子的人群一般是時尚人士、有品位的少夫少妻、白領人群等。價錢中檔,不用擔心被宰。

  9、境界九“約會”

  10、境界十“獨酌”

  吃的最後一個境界應該是“獨酌”,在於一個“品”字,吃什麼不太重要,關鍵是一個寥落的心情,要麼傷感、要麼閒適。這種館子一定要是隱匿在很深的巷子裡,店面古樸,又十分寧靜。這個時候還應該有一瓶古典的酒,最好屋外再飄著零星的雨絲或雪花。一個人淺斟低酌,物我兩忘。惟一的遺憾是,這種店已經很少有,恐怕只有在夢裡才可以見得著。

中國飲食文化11

  中國飲食文化特色具體體現在從宮廷到民間,從內地到邊疆,從王宮貴族到平民百姓,食風的“盛”“雅”“藝”“精”“奇”諸方面。

  “吃”的繁榮———菜系林立,風味飲食小吃上千種,各地食風食味之獨特與多樣化。

  “吃”的藝術———美食美味輔之以美器,追求三者的和諧統一,渾然一體,調味之精益,餚器之華貴。膳食之繁盛,烹飪技藝之巧妙,均堪稱舉世無雙,獨樹一幟。

  “吃”的典雅———御宴排場之豪華,宮廷宴席與祭祀祭食禮儀之莊重,禮制和禮儀等級之森嚴,各式宴會氛圍之典雅。

  “吃”的效益———官場之交接,人際關係之溝通,食療之精通,延年益壽之成效,益身健體、卻病療疾之功能。

  “吃”的奇異———邊疆塞外,民族眾多,風俗奇異,民族食藝、食風、食味,別具情調,系少數民族文化奇葩。

  在我國古代,由於漢民族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程度均較其它民族為高,因而漢民族的飲食文化也表現的更加豐富多彩,以五穀、熟食、素食為主,以肉食、蔬菜為輔,講究無味調和。遊牧民族則多以肉食和奶製品為主,五穀為輔,這與他們地處邊疆、草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的地城、地貌,生產,生活條件的制約、限制有關。

  中國曆代傳統烹飪手法技藝精湛,花樣繁多,內容豐富。人們在味覺方面的追求之外,還有色、香、形、聲、器等方面的需求,最後是調和。

  漢族古代食儀

  在中國古代,在飯、菜的食用上都有嚴格的規定,透過飲食禮儀體現等級區別。如王公貴族講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麥,魚宜漲,凡君子食恆放焉"。而貧民的日常飯食則以豆飯藿羹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有菜餚二十餘種。"凡王之饋,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飲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醬用百有二十甕"。這告訴我們,進獻王者的飲食要符合一定的禮教。《禮記·禮器》曰:"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而民間平民的飲食之禮則"鄉飲酒之禮,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鄉飲酒,是鄉人以時會聚飲酒之禮,在這種慶祝會上,最受恭敬的是長者。

  禮產生於飲食,同時又嚴格約束飲食活動。不僅講求飲食規格,而且連菜餚的擺投也有規則,《禮記·曲禮》說:"凡進食之禮,左餚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疏醬處內,蔥片處右,酒漿處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譯成現代的文字,就是說,凡是陳設便餐,帶骨的菜餚放在左邊,切的純肉放在右邊。乾的食品菜餚靠著人的左手方,羹湯放在靠右手方。細切的和燒烤的肉類放遠些,醋和醬類放在近處。蒸蔥等伴料放在旁邊,酒漿等飲料和羹湯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陳乾肉、牛脯等物,則彎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這套規則在《禮記·少儀》中也有詳細記載。

  上菜時,要用右手握持,而託捧於左手上;上魚餚時,如果是燒魚,以魚尾向著賓客;冬天魚肚向著賓客的右方,夏大魚脊向賓客的右方。

  在用飯過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縟禮。《禮記·曲禮》載:"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搏飯,毋放飯,毋流歌,毋吒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齒。客絮羹,主人辭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辭以簍。濡肉齒決,於內不齒決。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於客,然後客坐。"

  這段話的大意是講:大家共同吃飯時,不可只顧自己吃飽。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就要檢查手的清潔。不要用手搓飯糰,不要把多餘的飯放進鍋中,不要喝得滿嘴淋漓,不要吃得噴噴作聲,不要啃骨頭,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又放回盤碗裡,不要把肉骨頭扔給狗。不要專據食物,也不要簸揚著熱飯,吃黍蒸的飯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圇的喝湯,也不要當著主人的面調和菜湯。不要當眾剔牙齒,也不要喝瞻漬的肉醬。

  如果有客人在調和菜湯,主人就要道歉,說是烹調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醬類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說是備辦的食物不夠。溼軟的肉可以用牙齒咬斷,於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個要撮作一把來嚼。吃飯完畢,客人應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債物的碟子交給旁邊伺侯的主人,主人跟著起身,請客人不要勞動,然後,客人再坐下。

中國飲食文化12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情深、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蘊含著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個小孩子生下來,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表示著生命的延續,“吃蛋”寄寓著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孩子週歲時要“吃”,十八歲時要“吃”,結婚時要“吃”,到了六十大壽,更要觥籌交錯地慶賀一番。這種“吃”,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涵。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透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又出現了新的時代特色。如於色、香、味、型外又講究營養,就是一種時代進步。十大碗八大盤的做法得到了改革,這也是十分可喜的。

  但是,中華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碰撞中,應該有一個堅固的支點,這樣它才能在博採眾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也就是中華飲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內涵。因此,對於中華飲食文化基本內涵的考察,不僅有助於飲食文化理論的深化,而且對於中華飲食文化佔據世界市場也有著深遠的積極意義。我認為,中華飲食文化就其深層內涵來廛,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精、美、情、禮。這四個字,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絡。

  

  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內在品質的概括。孔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反映了先民對於飲食的精品意識。當然,這可能僅僅侷限於某些貴族階層。但是,這種精品意識作為一種文化精神,卻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滲透、貫徹到整個飲食活動過程中。選料、烹調、配伍乃至飲食環境,都體現著一個“精”字。

  

  體現了飲食文化的審美特徵。中華飲食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美。這種美,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是指它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孫中山先生講“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將對“味”的審美視作烹調的第一要義。《晏氏春秋》中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美作為飲食文化的一個基本內涵,它是中華飲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

  

  這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社會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簡單視之,它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社交活動。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資訊、採訪。朋友離合,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於在飯桌上表達惜別或歡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風波,人們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這是飲食活動對於社會心理的調節功能。過去的茶館,大家坐下來喝茶、聽書、擺龍門陣或者發洩對朝廷的不滿,實在是一種極好的心理按摩。 中華飲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為“飲德食和、萬邦同樂”的哲學思想和由此而出現的具有民族特點的飲食方式。

  對於飲食活動中的情感文化,有個引導和提升品位的問題。我們要提倡健康優美、奮發向上的文化情調,追求一種高尚的情操。

  

  是指飲食活動的禮儀性。中國飲食講究“禮,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很大關係。生老病死、送往迎來、祭神敬祖都是禮。《禮記·禮運》中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三禮”中幾科沒有一頁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禮指一種秩序和規範。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體現著“禮”。 我們談“禮”,不要簡單地將它看作一種禮儀,而應該將它理解成一種精神,一種內在的倫理精神。這種“禮”的精神,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中,從而構成中國飲食文明的邏輯起點。

  精、美、情、禮,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華飲食文化的基本內涵,換言之,這四個方面有機地構成了中華飲食文化這個整體概念。精與美側重於飲食的形象和品質,而情與禮,則側重於飲食的心態、習俗和社會功能。但是,它們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發“情”;唯有“情”,才能有合科時代風尚的“禮”。四者環環相生、完美統一,便形成中華飲食文化的最高境界。我們只有準確是把握“精、美、情、禮”,才能深刻地理解中華飲食文化,因則也才能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13

  1 傳統膳食結構可傳承性

  《素問·臟器法時論》: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這是最早關於膳食結構的記載,也是幾千年來的擇食原則。傳統的膳食結構以穀物為主食,肉類、水果和蔬菜為輔食,堅持低脂、高蛋白、高纖維素飲食。“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告訴我們穀類乃人類維持機體運動的基礎物質。幾千年來,中國人民始終堅持平衡膳食觀,合理搭配飲食。近年來,國內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了中國傳統膳食結構才是最科學的膳食結構,《中國健康調查報告》報告了美國康乃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6年的合作研究結果:20世紀80年代,我國人民各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這與中國傳統膳食結構密切相關,可見傳統膳食結構的可傳承性。傳統膳食結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我們需矢志不移地堅持弘揚其優越性。

  2 獨特的烹調技藝 注重色香味

  我國的烹調技藝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素以選料講究、製作精湛、品種多樣著稱於世,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2]烹調技藝的精湛在於即使是同一種原材料,透過不同的烹調方法,也可以做成色香味截然不同的美食。我國傳統的烹飪、調味技法堪稱一絕,“烹”是指烹飪原料熟製成菜餚的操作過程,方式多種多樣,其製作過程重在掌握火候,如清蒸魚,火候不到則生,過火則老。而“調”則指原輔料的搭配和調味料的使用。透過調製,使菜餚美味可口、色澤誘人,《呂氏春秋·本味篇》雲:“調和之事,必以酸、苦、甘、辛、鹹。其先後多少,其奇甚微,皆有自起。”調味料所需數量和加入的先後順序都有講究 。可見,中國傳統烹飪技藝之細膩無與倫比。

中國飲食文化14

  [摘要]自古以來,文化主宰民族、國家、家庭,甚至個人命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人類對全世界的文化進行了歸類和研究。我國從各個角度研究文化,形成了不同學科。其中,飲食文化是眾學科之一,透過對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飲食禮儀、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中國人的飲食文化觀。這種觀念塑造了中國人的性格。

  [關鍵詞]文化;飲食文化;國民性格

  飲食文化在中國文化的起源和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飲食文化研究的焦點逐漸由物質需求轉移到精神提升。在長期的飲食生活中,中國人總結出一套有別於其他民族的飲食文化觀。這種觀念塑造了獨特的國民性格。

  一、文化和飲食文化的概念

  文化作為一個內涵和外延都非常豐富和複雜的現象,不僅人文社會學科將它作為主要研究物件,其他學科也多多少少涉及文化的概念。因為各學科的研究物件不同、研究方法有別,所以,文化概念種類繁多。1952年,美國人類學家克魯伯和克拉克洪調查和總結了1871~1951年關於文化的定義,數量多達164種,可謂“百家爭鳴”。現在又過了幾十年,可能又有若干個定義出現。不過,將這些定義歸納起來,無非是說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這句話包括了生產方式、生活形態、價值觀念、思維方法、審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觀念。

  飲食是文化的基礎部分,在文化的形成、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在人類起源、演變和發展的過程中,首要的物質基礎就是飲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加上地理環境、氣候、物產等各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人類的飲食由“茹毛飲血”逐步發展到枝繁葉茂、異彩紛呈的飲食文化之林。當今,飲食文化大致包括東方飲食文化、西方飲食文化以及清真飲食文化三種最著名、最有影響的飲食流派。中國飲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經過100多萬年的生活和生產實踐,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等方面創造積累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當然,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甚至同一民族的不同區域間飲食文化存在差異。中國飲食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對國民性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二、中國人的飲食文化觀

  飲食觀念是人們在食物的製作和食用過程中形成的看法,深受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尤其是哲學的影響較深。哲學思想的不同導致中國人文化精神和思維方式有別於其他國家。

  世界各地都把中國餐飲稱為“中餐”,它的突出特點是將大米和麵食作為主食,講究食物的色、香、味。確切地說,中國飲食滲透著人們的審美意識,與西方人只注重食物營養的攝取量相比,中國人更喜歡賞心悅目的餐飲和有情調的飲食環境。好的飲食環境不僅能促進食慾,而且陶冶情操,長此以往人們就會有種高雅的氣質和溫文爾雅的性格。

  在食物的製作方面,中國人很講究刀工、火候。《老子》中說“治大國如烹小鮮”。雖然這句話是藉助飲食來解釋高深的治國哲學,但是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相通的,小到製作餐飲,大到治國之策,有時同出一轍。由此可知,中國飲食文化滲透到中華民族的每一個活細胞之中,注重天人合一,強調整體觀。

  三、特色飲食塑造的國民性格

  (一)素食文化中的“以和為貴”

  “素食”一詞最早見於《詩經?伐檀》的“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詩經》中的農事詩篇不僅記載了周人注重農事的精神,而且將天人合一的理念寓於農事中,說明那時人們已經形成“以和為貴”的性格特徵。今天,隨著歷史的前進、文明的進步,素食在中國文化的發展程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是農業大國、禮儀之邦,農業的發展促進了素食文化的形成。廣闊的地域和多變的氣候促使南、北方各自開發和發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飲食資源。中國南方以山水著稱於世,氣溫偏高、空氣潮溼、雨水充足,適於水稻生長。相對來說,北方則比較乾旱、四季分明、寒溫交替,需要冬眠的小麥在這裡生長良好。總之,無論稻米還是小麥都屬於素食。相對於西方國家長期的食肉習性,中國人的素食特性體現出本國人民親近自然,與萬事之中、萬物之間求和諧的性格。

  或許人們最初的食素生活迫於客觀環境的壓力,面對地廣人稀、可耕地面積較少的客觀條件,人們只能種植五穀維持自給自足的生活狀態。隨著文明的創造與發展,人們在素食方面由被動轉向主動。對各種動物有憐憫之情,不到萬不得已決不傷害某種活生生的小動物。尤其是上層社會更加知曉食素的益處。他們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人類得以快樂健康生活的基礎。經過不斷的實踐,這種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觀念深入到人們的內心深處。中國是舉世公認的禮儀之邦,這眾多的禮儀體現於人們的舉手投足之間,尤其是精神理念的高度統一。“天人合一”是中華各族人民幾千年來在生產與生活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概括出的思想精華,表現在人們的性格當中就是與人為善、與萬物求和諧、無過之而又無不及的“中庸”性情。當今,世界民眾特別崇尚素食生活,提倡融入大自然,遠離喧囂城市,在空曠的野外充分地呼吸新鮮空氣,調適疲憊的身心,真正享受生命賦予生活的意義與價值。

  (二)茶文化中的“和諧寧靜”

  “飲食”一詞最初分開使用,“飲”用作動詞,理解為“喝”,源於《孟子?告子上》:“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後來引申為“飲料”,即喝的東西。賈思勰《齊民要術?煮溟》:“折米白煮,取汁為白飲。”如果說上面是對中國人吃食方面的介紹,下面是對飲料的瞭解。在飲料方面,最具中國特色的是各色各樣的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樹的國家。茶發乎神州,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是世界上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中國的飲茶之風始於何時,眾說不一。按照文獻記載,魏晉時飲茶已蔚然成風,據此可推測最初的飲茶風氣早於此時。起初人們並未將茶作為飲料使用而是作為藥用。隨著對茶的不斷應用,人們逐漸瞭解了它的味性。飲茶就是一種品味,具有文化意義。茶文化的興盛引起人們的崇尚。儒、釋、道三家在茶文化上的互補足以體現出茶的意蘊。

  在茶文化上,儒、釋、道三家的總體基調是高雅深沉、博大精深,不過三家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處。

  共同點表現在務必於其中求和諧、求寧靜。中國人的性格則像茶,總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間的萬事萬物,強調和睦、友好、理解與秩序,講中庸,遇事沉穩,遇到矛盾不好鬥,而是主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妥善地解決問題。“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如一杯清茶,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透徹而明朗。三家中儒家將“中庸之道”引入茶文化,主張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彼此友誼,透過飲茶自省,從而既能嚴格要求自己又能寬容對待他人。與儒家的“中庸”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道家主張人與物質、物質與精神不可分割,互相包容。可見,中國的茶文化吸收了老莊思想,強調天人合一、物質與精神統一。佛教禪宗主張“頓悟”,內心清靜無雜念。茶性之柔,茶的寧靜與清醒的品味正應其求。

  在茶文化中,儒家的獨有特點是講雅緻、注重歡樂情調。儒家歷來主張積極入世,不論何時何地念念不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時時以“家事、國事、天下事”為主體。飲茶之時雅興高漲、文武張弛、有所作為成為主情調。雖然身處高雅閒逸的飲茶氛圍之中,但是儒士內心卻是“念念有如臨敵日”、“居安思危”、“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種喜怒不形於色,外在雅緻、閒逸,時時刻刻防患於未然的心態是儒士所獨有的。自然飲茶便成為他們協調內外、凝神思考的方式。如此更顯示出他們遇事沉穩,講道德、重人倫的性格特徵。

  道家在茶文化中融入了明顯的超塵思想,強調“無為”,與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正好相反,避世思想濃重,對儒家思想是個補充。中國許多著名的茶人都有濃重的退隱思想,他們並非逃避責任,而是不苟同於庸碌之人,潔身自好。即使是功成名就者也依然保持雅潔自愛。如果說儒家文化適合貴族士人的口味,那麼道家文化則更接近於文人寒士和普通百姓的思想。所以,今天許多高雅之士將由品茶而體味出的儒家文化與道家文化相糅合,成為真正的內儒外道之士。

  佛傢俱有“苦寂”、以茶助禪、明心見性,以助“頓悟”的特點。雖說在求靜、求豁達、求理智等方面三家趨於一致,但道家過於閒逸散漫,而儒者只是十分失意時想從中得到片刻寧靜以便達到忘我的境界。只有禪僧在追求靜悟方面最為執著。

  所以,中國茶文化相容釋的靜悟、道的馳縱、儒的雅逸,是三家的融合體。今天中華民族的成員所擁有的優良品性,茶文化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茶性柔和,清香飄溢,凝神降火,正與中國人遇事冷靜、閒逸高雅的品性相得益彰。

  (三)筷子文化中的“質樸尚實”

  中國飲食文化的特色不止於食源開發,更在於食具研製方面。筷子是中國飲食文化在食具研製方面的代表。“筷”字由“竹”和“快”兩部分組成。如果按照漢字的構造來說,它屬於上形下聲,由形會意。今天,隨著物質材料的不斷豐富、科學的迅速發展和技術的有效提高,製作筷子的材料也就不僅僅限於竹子、象牙、玉石,其他稀有金屬材料也應有盡有。看著不同材質的筷子,也許人們最想知道的就是筷子的起始紀年。

  對於筷子確切的紀年至今尚不知,專家學者透過研究調查僅能劃定先民發明筷子的大致時間。可以肯定地說,筷子的起源決定於中國的飲食需要。肉食相對貧乏的客觀生存環境使得中國先民以素食為主。與西方人使用的餐叉相比,中國人使用的筷子構造簡單、功能繁多、應用靈活。筷子是由兩根粗細、長短、材質相同的物體組成。但是,構造簡單並不說明使用起來也同樣簡單。與其他餐具相比,筷子的使用更具技巧性,難度較大。許多剛到中國的外國人對中國人使用筷子的熟練程度讚歎不已。

  筷子從構造到使用體現出中國人民質樸尚實的性格。它的簡單構造象徵著人們外表的樸實無華。

  四、國民性格的塑造特色

  每個中國人從懂事之日起,長輩就用禮儀來規範他們的行為。文化源自生活,反過來又指導生活。可以說,文化的形成促進了禮儀的完善。伴隨著飲食文化的發展,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中國飲食禮儀。確切地說,中國禮儀的形成和發展都是由餐桌而來。中國人圍桌而餐時講秩序、重人倫、別主客、分長幼。

  在塑造人的性格方面,這些看似簡單的禮儀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為人們形成良好的習慣靠禮儀的約束,“習慣成自然”,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成功的基本條件。長輩教導子女時,總是選擇一起用餐的時間,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最恰當,其樂融融的氛圍裡即使有一兩句批評、教導的話,也比較容易接受。如此,伴隨著家長的循循善誘,青少年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些觀念塑造了人們的性格。

  五、結語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雖然飲食文化處於文化的基礎部分,但是它在人類社會形成後的禮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禮儀塑造了人的性格。所以說,中國飲食文化塑造了國民性格。

  [參考文獻]

  [1]高成鳶.飲食之道: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路思考[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xx.

  [2]王學泰.中國飲食文化[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3]趙榮光.中國飲食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

  [4]朱永和.中國飲食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xx.

  [5]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6]胡小毅.傳統文化與現代養生[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xx.

  [7]歐陽侖.中國人的性格[M].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中國飲食文化15

  今天,媽媽蒸了我最愛吃的大閘蟹。上桌時,這隻大閘蟹背殼金黃,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我正迫不及待地要抓起一隻時,爸爸制止了我,並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個盒子,上寫三個大字——蟹八件。

  爸爸告訴我,蟹八件是由“狼牙錘”、“青龍勺"、“日月鑷”、“風馳剪”、“青銅鐓”、“乾坤斧”、“梨花針”、柳葉刀”共八件物品組成的,它們小巧精緻,分工明確。

  首先,我們要用“風馳剪”把蟹腿、蟹鉗剪去,然後就可以拿出“日月鑷”把裡面的肉完整地取出來,這一步讓我驚歎不已,要知道我以前可是把它們棄之不理的呢!

  接著,就要開始“解剖”了。我們先把蟹放在“青銅鐓”上,用“狼牙錘”錘錘蟹殼周圍,然後拿出“乾坤斧”在蟹殼未端一撬,蟹殼就被打開了。看著色彩鮮豔的蟹黃,我的口水直往外湧,深深吸上一口,頓時唇齒留香,真不愧鳳髓龍肝之美稱啊。

  由於胃和心是不能吃的,我們便可以用“柳葉刀”與“梨花針”分別將其取出,真是既方便又快捷。

  最後一步,當然是開啟饕餮大餐了。拿起“青龍勺”,把蟹黃、蟹膏和蟹肉統統挖出來,置於盤中,取一小塊放入嘴中細品。微鹹的蟹黃、軟糯的蟹膏、鮮嫩的蟹肉更是讓我這個吃貨沉浸於其中。

  爸爸還告訴我,國人食蟹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周時代,已有兩千八百年的吃蟹歷史,而且食蟹是一件大有講究的雅事。早在明代,能工巧匠就創造出一整套的精巧食蟹工具。我再細看這“蟹八件”,它小巧玲瓏、熠熠生輝,不僅美觀精緻、實用方便,更是集結了中華人民的智慧,實在是妙不可言啊!

【中國飲食文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