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總結範文> 課題階段總結

課題階段總結

課題階段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題階段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課題階段總結1

  為在學校中形成班級精細化管理的理念,進一步完善學校各項管理制度,擁有科學、規範的工作流程,使廣大教育者形成善於在細微之中做學問、做事情的風格,培養精益求精的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為學生的將來發展打好基礎,從而不斷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和管理質量,搞好學校內涵建設。20xx年11月,我們桃墟中學

  申報承承擔了實驗課題《農村中學班級精細化管理探索與實踐》。近半年來,我們在教育局及學校領導的關心與支援下,在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深刻反思,不斷改進,研究已經初見成效。教師的管理觀念改變了,學生的行為習慣得到了發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學校的班級精細化管理水平上了一個臺階,現將本階段的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研究過程和進展

  (一)、領導高度重視,堅持課題引領、服務策略

  學校領導對教育科研十分重視,堅持科研課題引領、服務教育教學工作。從課題的申報立項到實際研究,學校都積極關注,由學校政教處公主任主持,並由有經驗的教科室張主任及時跟蹤、指導,組織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相關理論,組織核心成員外出聽取專家彙報、參觀管理現場等活動,充分保障本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順利進行。學校是我們科研課改的堅實後盾。

  (二)、做好教師管理觀念、學生學習習慣、衛生習慣等的現狀分析,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

  為了充分、全面、客觀地瞭解自課改至今的班級學生管理現狀,使實驗教師的研究更具有針對性,自課題申報開展以來,課題組老師多次進行班級學生的現狀調查和分析。課題組老師認真調查、總結、研討存在的問題,重點分析了教師的教學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以及學生的態度、行為、習慣的體現方式等。使課題研究工作有更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

  (三)、紮實開展課題研究,及時總結研究成果,應用於學校管理,推進學校教育教學發展

  1、建立健全班級管理制度,以德育教育為基礎,狠抓班級管理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的保障,班主任是開展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實施德育工作的主力軍,班級是實施德育的主戰場。為此,學校每年挑選一批責任心強、有能力、素質高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組織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在學校原有工作制度的基礎上,我們根據學校發展計劃,同時借鑑兄弟學校的先進管理經驗,重新修訂了《桃墟中學班級量化考評細則》、《班主任評價方案》、《班級文化建設評價方案》、《控制輟學考評辦法》等規章制度。現在學校的班級管理工作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健全管理機構,抓執行,促整改

  學校成立了以政教主任公主任、團委張書記及各年級主任為成員的考評和檢查小組,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每日做到“五查”,即查到校、查兩操、查課間、查自習、查放學。所查結果做到每天公佈,每月彙總公佈,並把每月考核結果納入班級量化考評之中。學校特別重視考評結果的在整改,透過整改,班主任看到了不足,找到了與其他班級的差距,想法設法改進了,班級間的差距縮小了,學校班級管理工作上了一個臺階。

  (3)開好“四會”,促進班級德育教育

  每週召開一次班主任會,班主任每週認真組織一次主題鮮明的班會,每學期組織一次班主任經驗交流會,每學期開展一次“文明禮儀標兵”和“紀律標兵”評選會。透過“感恩教育”班會使學生在家理解父母的“嘮叨”,在校體會老師的“嚴與愛”;“文明禮儀教育”主題班會後,校園裡追逐打鬧、大聲喧譁的現象沒有了,見到老師主動問好的同學越來越多了一次次主題班會的召開,一次次開啟了同學們心靈的大門。在開展會議中,注重實效,不搞形式。每次會議要依據存在的問題或者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主題計劃和實施措施;注重痕跡管理,不搞口頭形式。班級工作要有記錄,總結和反思,強化經驗推廣。

  2、重視學生髮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業成績的重要保證,也是一個人成才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習慣也往往會成就學生的一生。

  (1)制定健全制度,抓好學生課堂學習規範,提高課堂效率

  為了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加強課題研究,促進學校教學發展,學校專門制定修改了《桃墟中學教學獎勵辦法》、《桃墟中學“三六”和諧高效課堂構建實施辦法》、《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規範十條》、《學生課堂學習規範十條》等,突出了教學作為學校中心工作的地位。首先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構建高效課堂,推行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為主要形式的“自主互動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做到: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課本放手讓學生閱讀,重點、難點和疑點放手讓學生討論,提出的問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放手讓學生概況,規律放手讓學生尋找,知識體系放手讓學生構建。課堂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宰者。

  (2)抓好課間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向上的學習習慣

  作為一所寄宿制半封閉管理的農村學校,管理好學生的課餘時間,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與習慣也是班級精細化管理的關鍵。為此,在學期初年級組要求各班級與任課教師分別制定了各班學情分析報告,認真分析每位學生的學習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整改的措施與目標,並利用課餘時間與學生座談、指導,使學生明白自己存在的不好習慣,拾起信心加倍努力。班主任負責跟蹤服務與階段性評價總結。

  (3)表彰獎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學校特別重視對優秀學生、優秀教師的獎勵,每學期對一學期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彰,並頒發獎學金,同時學校藉助學校宣傳欄、校電臺等形式,對優秀學生進行宣傳,以此樹立良好風氣,促進學風建設,激勵學生進步。

  3、加強班級環境衛生管理,建立清潔美麗校園

  為了加強校園文明建設,不斷培養師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文明水準,最佳化育人環境,努力使校區環境達到“清潔、整齊、文明、有序”,學校特別重視班級環境衛生管理。為此,學校專門制定了《桃墟中學學生宿舍管理方案》、《桃墟中學學校環境衛生管理方案》等制度,並專門召開各班勞衛委員培訓會,由勞衛委員組織各班學生認真學習,統一要求與考核標準。為了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學校成立了以政教處公主任與團委張書記為考核負責人的考核小組,堅持每天不定時檢查和抽查,並做好詳細記錄,每天將考

  核結果在學校公告欄公示,而考核結果也納入班級量化之中,以及學校評選“勞衛標兵”的重要依據。每天考核結果的出現總能吸引班主任與同學們的關注。透過一次次的關注與整改,我們的校園樹更多了、草更綠了,地更淨了、宿舍更整潔了。現在每一個桃中人都有一個共識:共同營造桃墟中學清潔美麗校園的學習環境,使清潔美麗的校園環境永遠成為桃墟中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4、發揮班級文化建設的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人總是生活在特定文化情境之中,受到特定的文化影響的,因此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班集體,它的文化對於學生的文化定向、文化發展、文化轉型等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班級的文化建設既是一種文化氛圍的建立,又是對學生心靈的塑造。為此學校確定了“樹立優良班風,展現班級風采”為主題的班級文化建設方案,及《桃墟中學班級文化建設評價標準》,各班在班主任的組織下,師生共同策劃,一起動手,裝扮自己的教室、宿舍,教室裡“班級風采”、“佳作欣賞”、“班務公開”、“心願樹”等欄目,展示了班級師生的風采,彰顯了同學們的個性。為了激勵同學,促進班級文化建設,學校每學期組織校領導班子對各班班級文化建設進行考評打分,並公示考評結果,透過活動的開展,促進優良班風的形成,使班級精細化管理再上一個新臺階。

  二、課題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困惑

  1、從教育思想觀念來看,仍有個別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教育思想比較落後,教育觀念不適應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個別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只注重智育,甚至只顧自己所教的學科,,人為地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沒有照顧學生的全面發展,管理中沒有體現班級精細化管理的要求。這種思想指導下的班級管理是片面的、不科學的、不公平的,勢必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2、就教育管理方法而言,當前,教育管理者的現代教育管理理論仍較匱乏,班級管理中缺乏理論指導,所掌握的專業知識也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因此在具體班級管理中,表現出班級管理表面統一、嚴謹,但缺乏內在活力和特色;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多見於批評教育乃至懲罰的方法,導致了師生關係的疏遠、教育功能的萎縮。

  3、由於長期受傳統的教育思想影響,班級管理模式多是保姆式、警察式的。過多地強調了班主任的主導地位,忽視了學生主體意識。在班級的實際工作中,甚至把班主任的主導作用變成主體作用、包辦作用,班主任“有為”,而學生“無為”。

  4、目前由於班級學生人數多,班主任工作壓力大,各項活動和事務性工作繁雜,班主任有時疲於應付,班級管理不能深入研究,研究成果難以推廣。因此,存在班級管理沒目標或者目標不落實,計劃性差、隨意性強,放手學生管理而不能及時有效指導等問題,在育人方面缺少耐心和連續性,因而影響班級精細化管理效果。

  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我們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越來越感到新的問題和困難不斷湧現,在課題研究工作中還有著許多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探索、解決。但是我們將繼續走校本科研之路,在以後的課題研究中更紮實更嚴謹,以期圓滿完成研究目標,為實現桃墟中學跨越式發展盡一份力。

  桃墟中學《農村中學班級精細化管理探索與實踐》課題組

課題階段總結2

  一個學年的研究工作,快要結束了。它使我們得到了很多的啟示,也讓我們真正體會到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藝術的內涵,總體分析得出明顯有一定效果。在這半年的時間裡,我認真鑽研、嚴格按照方案來實施課題,邊實驗邊總結,進而尋求更好的實現課題的途徑,隨著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圓滿結束,我的研究課題也有了一定進展,下面我就本學期課題開展情況做一下總結。

  一、查閱相關資料,瞭解利用遠端教育資源上課的好處。課題開題之初,首先查閱有關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藝術的資料,對其有了深刻的理解。瞭解班主任掌握一定的教育藝術對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有哪些幫助,對農村中學教學有哪些幫助,能彌補哪些缺憾,瞭解相關材料後,使我深刻認識到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藝術的重要性。

  二、利用學習到的教育藝術,設計符合本班學生的教學。課前備教材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備學生。對於資源中的案例設計等仔細研究。領略教者對教案的設計意圖,熟悉教師常用評價語言,選擇有利於自己的教學、符合學生的實際的教學管理方法。

  三、採用先進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儘量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蹲下身來與學生對話。課堂上我儘量運用激勵性地評價語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課題教學效果明星提高了。

  四、與其他教師交流、探討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藝術學習得心得。

  由於教師互相交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藝術學習的心得,在討論中學習進步。

  總之,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藝術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但只要有耐心,有信心,目的是一定能達到的。我們希望透過自己的研究讓那自己的工作遊刃有餘。作為研究者,我們還要再進一步走進新課程,走進課題研究,繼續體驗充實的生活。不過,回顧這一學期參加課題研究的情況,我也發現了自身的不足,有時思考還是太過膚淺,上傳資料也有些拖拉。今後,在上傳資料方面我還要再主動及時些,工作中遇到問題多思考,勤動筆,爭取更多的收穫

課題階段總結3

  自申報小學語文“依標脫本”評價方式的研究與實踐之綜合性學習評價方式的研究與實踐以來,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課題組成員採取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務實的工作,使課題研究能夠順利地展開、推進。為了把課題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開展下去,現將這一階段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成立課題研究小組。

  在校教導處室的組織下,經過自由報名及學校推薦,成立了一支有一定經驗的教師組成的課題隊伍。確定元克福為課題組主持人,邱海珍、吳美玲、王小燕、陳香秀、朱少真、李紅、曾新蓮等為課題組成員。

  二、制定課題研究思路與方法:

  1、採用“課堂教學觀察法”:對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堂教學進行全程地觀察,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與感受,及教師在實施綜合性活動過程中體會等進行觀察、調查、與分析。特別是對學生在語文綜合性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行觀察分析。

  2、採用“案例研究法”: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分析的角度著重對案例本身對學生的知、情、意、行方面帶來的影響進行評價。

  3、採用“量表分析法”:對一定的事物進行評價,除了進行定量分析評價,還應進行定性分析評價。沒有科學而具體的量表,那麼分析評價只會帶來主觀印象,所以設計科學的“量表分析”是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最有效地評價。

  三、建立課題管理辦法,建立課題研究制度

  為了保證該項科研課題研究的科學性,促使課題研究順利進行,取得有實際應用價值、有理論突破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課題組制定了課題管理辦法,建立課題研究的過程檔案。檔案內容包括:

  1、工作記錄;

  2、研究過程記錄,相關的原始資料存檔;

  3、會議活動記錄(包含文字、圖片);

  4、成績與獎勵記錄;

  5、教師研究材料(教案、課堂教學隨筆,學生反饋意見,相關業務領導部門的評價、錄影、圖片、報道)等等。我校建立了符合學校實際的課題研究制度,如理論學習制度,教學觀摩制度,綜合考評制度。

  四、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提高課題研究教師的思想認識,使他們能夠從心裡贊成課題研究,願意課題研究,這是做好課題研究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做好這項工作的最為關鍵的一環。為此,學校組織課題實驗教師及輔助課題研究的其他全體教師集中進行了座談和理論學習,透過學習和座談,使全體教師更加深刻地認識了課題研究的深遠意義以及課題研究的緊迫性,同時也明確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從內心接受了課題研究,認同了課題研究。這樣,就為我校能夠順利地實施課題研究打下了比較堅實的思想基礎。

  1、理論學習

  我們按照課題研究方案,採取集中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認真學習一系列理論知識,理論學習為課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積極參加課題培訓,走出去、請進來

  課題組成員積極參加區教科室、市教科所、市教育學會組織的課題培訓

  3、收集整理資料

  為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全體實驗教師查找了與本課題研究有關的學習資料及以前相關的研究成果,為課題研究實施起到了幫助和促進作用,我們將綜合利用這些豐富而寶貴的資料,做好開題研究的一切準備。

  五、存在的問題:

  實驗教師整體認識有差異,致使部分教師還沒有明顯的行動,還在初期的探索。

  六、努力方向:

  1、繼續加大培訓、指導力度,不斷最佳化實驗教師隊伍。

  2、深入進行課題實驗,鼓勵課題組教師,大膽實驗,努力探究如何轉化學困生。要反覆實踐、反覆研究、對比分析,總結課題研究的經驗教訓,在實踐中勇於探索。

  課題研究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我們將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課題的實施階段。在準備工作中,我們也存在著一些失誤和不足,今後我們一定會不斷地改正和解決,加倍努力,圓滿地完成課題實驗任務!

課題階段總結4

  課題開題之後,我校在課題組負責人的協調下,在新課標指導下,把“學科知識生活經驗知識、技能”作為起點,推進化學教學方式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機結合的研究,對以往傳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與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師教學行為進行對比,在化學與各種教學方式、現代教育技術裝備與化學、化學與學科之間等幾個方面展開研究,改變教學行為,使全體化學教師的教學理念得到了更新,更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需要。

  一、取得的成果

  1、教師的教育理念初步更新

  化學學科教學是中學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化學教學方式的教學研究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根本措施;也是學校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發展學生個性,注重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科教興國,必須重視和大力發展基礎教育。要全面貫徹落實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示,教育必須實現現代化。教育方式要多樣化,首先教育思想要現代化,要更新教育觀念,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技術;其次教育技術手段要現代化,要積極配備現代教育技術裝置,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育、教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促進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教學質

  量。因此,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建設擁有先進教學儀器、裝置和科學管理的室,是中學教學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組合、重構相互融合,達到教學整體最佳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運用教育技術促進化學教學現代化和多種教學方式的最最佳化。

  2、初步實現將教學方式與教育技術之間的整合

  課題組成員積極蒐集網上已有資源,整合原有的資料,各專案組成員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和教學反思,將自己的做法彙集起來,初步形成了資源庫,實現了資源共享。

  課堂教學中以現代教育的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注意運用“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理論進行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注重全面素質培養的教學思想和教學原則;強調教師在情景創設、資訊資源提供、合作學習的組織和研究性學習的指導以及自主學習策略設計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教學中注重運用情景教學和計算機網路教學方法,運用常規教學媒體和以計算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化學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式,強化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探索一套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組合實現教學最佳化的教學方法,研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活化”現象,刺激學生視、聽感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過程最佳化的教學模式。我們設計和驗證的教學模式型別為:A、演示類:提供需要的資訊資源,創設與學習主題相關的情景,有利於學生自主建構知識。(1)、先演示後操作型,即教師先演示

  全過程讓學生觀察,然後由學生自己動手完成操作;(2)、邊演示邊操作型,即教師邊演示、講解,同時學生邊動手完成操作。(3)、探究—合作學習型,即利用計算機網路優勢,創設模擬教學環境和條件供學生做各種實驗,並進行實驗成果展示和問題討論。B、複習、考核類: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強調學生的“自主建構”,自我反饋和知識積累。(1)、大容量強化複習型,即在考試前將內容集中演示,供學生複習、強化記憶;(2)練習、考核型,即利用計算機練習題庫,隨機抽取試題供學生考核和練習。

  3、課堂教學效率得到較大提高

  透過多種教學方式的運用,使學生的視聽資訊相互干擾變為行為一致,透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教師的演示更加清晰可見,給學生更好的師範作用。只有透過教師很好的示範作用,(示範的可見性非常重要)學生操作的正確率才會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及教學的吸引力大大提高。

  4、化學科教學賽課等取得初步成果

  我校課題研究的深入進行,也使很多老師的教學成果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孫紅霞老師的論文《“乙醇”的教學情境設計》在國家級刊物《中學化學教學參考》上發表等。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資源庫收錄的內容不夠豐富

  課題開題後,基礎年級的教師研究的力度較大,初步研究了一些主要的教學方法。高三面臨升學的壓力,很多老師的研究熱情不高,

  僅僅提供了以前基礎年級教學中的幾個範例。致使課題的研究的力度受到限制,目前收到的效果打了折扣。資源庫的內容不夠豐富。

  2、現代教育技術裝備與多種教學方式的有機整合力度需要加強我校多媒體裝置初裝,很多老師的使用不夠流暢,致使很多資源沒有得到開發利用。今年暑期培訓主要針對多媒體技術與課程的有機整合,相信這次培訓能夠改變目前的不利局面。

  3、良好的教學模式需要進一步探討

  很多老師對演示和多媒體技術的整合不夠協調,課題節奏不夠緊湊,目前還沒有形成初步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4、教學研究發展不平衡

  在教學中,由於教師對各種教學方式掌握的熟悉度參差不齊,因此最終的教學效果也不盡相同。此項研究工作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加強。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課題研究的能力

  透過暑期的全員培訓及後續培訓為平臺,加大對教師對教學方式和多媒體技術的掌握,建立一支具有現代教育思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知識全面、業務技術精的教師隊伍。明確目標,對參加課題師生進行一次現代教育理論、課題目標、方法、步驟、預期成效測試等各項教學指標的專題培訓,從思想上和行動上自覺參與教學的各項教學工作。結合教師繼續教育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考核,透過實際教學檢驗,培養教師隊伍,積累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的經驗。

  2、加強網路資源的利用,初步形成資源庫

  加強教學資源建設,建立教學軟體資料庫。隨著網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和深入,特別是Internet與校園網的接軌,為中小學教育提供了豐富網路資源。目前網上的教學資源越來越多,多家企業也已經或正在開發教學資源庫,這些為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提供了教學資源保障。校園網和伺服器的建設是教學資源庫建設中的基礎部分,是構成教學資源庫系統的第一步,要使資源庫“活”起來,為廣大師生提供各類資源。教學資源的收集和整理可謂重中之重。學校資源庫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動態工程,它需要更多的教師一起來參與、完善,需要全面性的資源網路的支援與相應的配套激勵機制。只有資源庫實用、豐富了,大家都樂於參與學校資源庫的共建,並習慣於以此作為工作平臺,才能更好地實施學科資訊化教學,實現教育資訊化,推進素質教育。

  3、加強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形成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精心設計教學教案,教師依據教學目標認真選擇教學媒體,針對教學重點內容創設情景。按照情景教學法五要素:目的明確、內容具體、時機選準、環境適宜、手段恰當等各項標準,精心設計教學環境,做到讓學生自主學習,利用教育技術優勢,增大教學容量,加快教學節奏,提高學習效率,逐步實現教學省時、高效的目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真正實現教學過程最最佳化,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全面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和綜合素質。透過對課堂教學的深入研究,逐步形成適合我校生源狀況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課題階段總結5

  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對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極其重要。因此,本課題本著不斷創造生動活潑、有趣的政治課堂,能達到寓教於樂的教學效果的原則,對此展開了研究。為此,教師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傾心以課題研究為主線,實施政治遊戲輔助教學工作,第一階段研究已告一段落,現將本階段內研究心得總結如下:

  一、學習理論,收集資料。

  在課題實施之前,作為課題負責人,我和課題組成員一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思想,希望透過學習,讓理論來指導實踐,融政治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於政治教學實踐之中,使得課題研究獲得質的躍升。同時,我們還有所分工,收集有關課題的資料,為課題框架構建完整、充分、飽滿的軀體,保證課題的質的完美和量的統一。

  二、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更新專業知識。

  自我發展的終身化就要求知識必須不斷更新,這就意味著要求教師的每一堂課都要上出新意,都要推陳出新。因為無論一個教學過程多麼好,都可以改進或改革以更好的滿足學生的需要。而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分析,評析自己的教育質量,強化教學效果。為更新自我知識,還要積極的與其他學科教師進行有效地互相交流和學習,積極尋求同事的幫助,以教師和學習者的身份繼續發展自己,在向學生展示自己的語言能力的同時,讓他們效仿或超越自己,並終身致力於提高自己的政治語言的技能。

  三、轉變舊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學生改變學習方式。

  首先,新課程要求我們從以知識為本的教育理念轉變為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其次,教師要是樹立新的學生觀,過去我們教師把自己作為中心,要學生圍著自己轉,而本課題的精神要求我們以學生為主體,自己只是組織者,學生才是真正的參與者。要用遊戲把老師和學生聯絡在一起,從而尊重學生的情感、個性、需要與發展的願望。

  第三,要在整體教學計劃與日常教學中貫徹“遊戲教育於政治教學之中”的思想。學習政治不容易,遇到困難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在學習中注意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在遊戲中放鬆又能學到知識,以及有效地學習策略和方法。要使學生透過愛遊戲從而愛上政治要,並且知道學是為了用。

  四、總結成效。

  遊戲教學法便於創設充滿趣味的教學氛圍。因為基礎差的同學學習起來時望而生畏,甚至喪失信心。所以要在政治中營造充滿快樂和趣味的教學氛圍,不但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與遊戲欲,而且能讓學生在生動而又緊張活躍的氣氛中領略政治課的魅力,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接受新知識,記得牢,學的活。

  利用遊戲輔助政治教學有助於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目前相當一部分學生有厭學情緒,究其原因是學習缺乏興趣,學習方法不良。但透過這一階段課題的實施,在課堂中增加趣味性來。

  創造寬鬆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正確引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當然,遊戲只是輔助教學,能夠運用地恰到好處,就會提高了學生,反之,如果死搬教條,每上一節課非有遊戲不可,45分鐘的課堂只做了遊戲,或者說一兩個遊戲反覆做,天天熱剩飯,那麼,久而久之,不但不會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不了教學成效,還會失去遊戲特有的作用,再無新鮮感,只能適得其反。所以,做遊戲也需量體裁衣,教師能否把握它的度才是重要的。

  經過教學嘗試,我深深的感到:開展遊戲教學,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要突出政治的真實性和交際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政治水平。不言而喻,遊戲教學能使政治生動、活潑,使學生產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願望,課堂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政治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門藝術,而營造一個充滿“磁性”的英語課堂環境正是這門藝術的魅力所在,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作為教師,我們只有用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用一顆火熱的愛心激情燃燒自己,就一定能讓政治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課題階段總結6

  外國語學校小學部於XX年初申報了課題“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發展中人文關懷的實踐研究”。在獲得批准立項後,就開始了研究,現在把第一階段的研究情況彙報如下:

  一、申報的基本理念。

  目前的教育科研課題研究真可謂“課題林立,研究繁多”,但是在這繁華的背後,存在著十分嚴重的虛假與浮誇。我們認為,與其提出一個被證明了無數次的正確假設,進行重複性的研究,不如根據我校的工作特點和實際情況結合目前的課改需要,做一些實在的探索與思考。於是,我們把課題研究的重點放在如何提高班主任專業化水平這一問題上。本課題既是小學部新立項的課題,也是我校近年來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研究的繼續和深化。

  二、對研究課題的論證。

  (一)課題名稱:

  “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發展中人文關懷的實踐研究”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

  1.關心學生需求,滿足學生需要。

  2.學會賞識,激發自信。

  3.走進心靈,建立互相信賴的情感關係。

  4.最佳化班級文化,陶冶學生情操。

  5.提升學生精神品位,豐富學生心靈世界。

  6.喚醒學生主體意識,塑造學生獨立人格。

  7.培養生命意識,建構終極關懷。

課題階段總結7

  我們教研組從20xx年3月開始展開《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的小課題研究工作,本教研組針對學校實際情況,從我們農場中學史地教學角度出發,按照課題研究的相關工作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將小課題階段性總結如下:

  一、全體成員分工合作,協同參與

  為了使課題研究工作能夠正常有序的開展,我校教研室負責了小課題的安排工作,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展開教研小課題研究,本教研組課題研究以課題為主線,採用學科分工的課題研究方式。課題負責人:劉江平

  課題成員:郭綿成、胡英、李桂榮

  地理讀圖、用圖能力的研究成員:劉江平、郭綿成歷史讀圖、用圖能力的研究成員:胡英、李桂榮

  二、開題以來的研究過程

  (一)課題提出

  地圖是地理歷史學的第二語言。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訓練學生空間想象能力,這是十分重要的任務。

  1、學生常常在學習時總是跳過地圖或只看有彩色照片的圖來作為一種欣賞,根本沒有讀圖的意識。

  2、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對讀圖、用圖甚感困惑,很多同學,特別是一些女生,最頭疼的就是讀圖,並且缺少讀圖意識,沒有用圖習慣。

  (二)課題研究設計

  (1)、研究的基本思路

  根據史地學科有特點,史地學習離不開地圖,地圖是史地學科的第二語言,培養地圖識讀能力是地理歷史教學的重要目標,正確閱讀地圖,從地圖中獲取有效資訊,進一步分析地理歷史現象及其規律,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新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

  (2)、研究目標

  中學地理學習階段用到的影象很多,千差萬別,形式多樣,但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讀圖常識,不斷積累經驗,透過讀圖、析圖活動,建立了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空間聯糸、空間組合的空間概念,而且在閱讀地圖過程中透過觀察、分析、理解和記憶地圖得出的結論,使學生能熟悉讀圖步驟,掌握讀圖技能,養成讀圖、析圖、用圖的習慣,形成地圖思維,也就豐富了讀圖經驗。

  (3)、研究內容

  1、研究分析七八年級學生地理歷史讀圖用圖能力的現狀。

  2、研究以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為目標,採用各種讀圖用圖方法進行課堂實踐滲透,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的最佳化。

  (4)、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查閱資料法、課堂實踐法。

  (三)、實施過程

  (1)開展以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的教研活動,提升了教師的地圖教學能力。

  開展了以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的教研活動,提升了教師的地圖教學能力,可以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對於教師的教學思想、觀念的革新起到了促進與推動作用,從而有利於史地教學中地圖教學模式的形成與實施。要完成《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這個課題研究,必須要將一線教師的課堂教學與課題間就緊密聯絡在一起。要開展各項教研活動,激發教師的教學教研熱情,努力挖掘教師的內在潛能,提升課題研究的整體品質。在史地教學中滲透強化地圖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涉及到教學諸多方面,如教學思想與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師生關係等,為了促使和加強以上方面的研究,課題組也相應的在組內進行以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為核心的教學設計、集體備課、課堂實施和研討評課等教研活動。

  (2)深入學生當中,進行問卷調查

  在20xx年3月期間,我課題組對初一二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諮詢調查等獲得第一手資料。以期瞭解學生對地圖的認知程度,掌握他們在讀圖、用圖中存在的問題,總結他們對於現行教材中關於地圖的評價以及對教師使用地圖和傳授地圖知識的現狀加以改進等。並在調查的基礎上,認真分析,總結目前地理歷史教學中的地圖教學得失,並撰寫了問卷調查的分析報告。

  (3)以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為目標,採用各種讀圖用圖方法進行課堂滲透。

  如讀圖能力訓練,填圖訓練,板圖講解,分析地圖,繪製簡單地圖,多媒體地圖的運用等等,以培養讀圖基本能力、提升圖文互換能力、養成讀圖分析並解決問題的能力。教研組每個成員都根據了實際教學情況,採用各種讀圖方法,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的成果,並撰寫了課題論文。(四)、研究成果1、學生的地圖認知能力素養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教學中就有意識的有針對性地讓學生多看地圖,幫助他們初步掌握看圖讀圖的方式,學生在學習實踐中體會到讀圖學習地理歷史的重要方法,從而逐漸養成了讀圖的習慣。

  2、教研組教師讀圖教學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一是地圖教學應用水平大有提高;二是教學思想觀念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教學手段更加多樣,教學設計更具靈活性和針對性。

  三、存在問題

  1、不瞭解各種分類地圖

  地理地圖可以分成幾種大型別:景觀圖片、示意略圖、統計數量圖,但學生在初中時對這些型別的圖理解不深,所以當看到一些不太熟悉的地理圖時,學生無從下手,因為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地圖。

  2、不能將圖和課本的知識點聯絡在一起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將圖和課本的知識點分離了,學生僅是看圖,由於不能和課本上的知識聯絡起來,所以看圖也毫無頭緒。看到一張圖,不知道這幅圖要表達什麼,或者說知道了這張圖的大概內容,但是具體圖上的細節表示什麼卻聯絡不起來,這也和學生對課本不熟悉有很大關係。

  四、下一步打算

  1.加強認識地圖重要性的思想教育

  初一學生剛接觸地理這門新的課程,這時候對學生進行地圖教育,認識地圖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

  2.平常地理歷史教學中進一步加強學生如何閱讀和使用地圖

  地圖讀圖的方法需要融入每一堂課、每一幅圖,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很好的使用。

  3.多引領學生使用身邊的地圖

  從身邊熟悉的地圖讀起,循序漸進,最終使學生學會閱讀和使用地圖,幫助地理歷史知識的記憶和鞏固,為學習、生活服務。

課題階段總結8

  我校申報了《增強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有效性》課題。全體課題成員以課改為需求,以質量促科研,從練習的設計出發,對如何增強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有效性進行了探索研究,現將本階段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經驗總結及存在的問題總結下:

  一、前階段課題研究工作情況

  1、加強理論學習,促課題研究。利用教研活動全組老師深入學習課題研究的目標、意義及實施的方法。課題組的成員在紮實學習領會課題開題報告和實施方案的基礎上,不斷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多種渠道蒐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不斷加深對課題的理解和操作能力。為創設課題研究的良好環境和濃厚氛圍,我校數學組利用教學研討活動等場所廣泛宣傳課題實施的重要意義,使教師不斷深化對課堂練習有效性的認識理解,接受課題研究的新理念,從而更積極的投入到課題研究中。

  2、加強教師培訓,全員參與研究。全體數學教師每週星期三集中組織學習,集體備課,為投身課題研究奠定了基礎。同時也使本組教師也積極的同其他學校的優秀教師共同探討研究教學經驗、共性問題。這樣使全組教師對課題的實踐操作的認識更加清晰,實踐的熱情隨之激發,能自覺的參與課題的研究。

  3、實踐操作,體會實效。

  學校要求每個教師都能做課題研究的實踐者,從實效出發,從平時的課堂教學出發,精心備課,努力提高課堂效率,鼓勵教師上課精講,學生多練,開展各種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堅持課前5分鐘小測,對提高數學課堂效率具有促進作用,其具體做法是每節數學課上,進行上節內容的簡單測驗。這個環節不但可以複習舊知識,而且可以促進學生認真聽課,提高課堂效率。因為我們可以利用這5分鐘來讓學生從課間休息時的興奮中冷靜下來,調整狀態,為接受新課作好精神準備。另外,學生為了做好小測題,就必須要認真聽課,認真做好筆記。

  2、課後鞏固要有強化意識:到了知識鞏固階段,學生對所學知識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這一表象,以達到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及應用,實現學習上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是這節課成敗的決定因素。

  (1)、做好鞏固性練習。對知識加深理解並轉化為技能技巧。例如在有理數混合運算中,可對基礎知識重點練,強化運演算法則(尤其是法則中關於符號的確定)及運算順序;關鍵步驟專項練,轉化為技能技巧;簡便運算完整練,強化對運算定律的運用。

  (2)、加強比較性練習。透過尋同辨異,加深理解。例如學習解決問題時,一道題可能有幾種解法,等學生列出算式後,可以透過尋找它們的共同點及分析它們的不同之處,在對比中加深理解,達到對知識的鞏固。

  (3)、嘗試變通式練習。擺脫學生一味機械地模仿,克服思維定勢,一題多變。例如在學生學完解決分數問題後,可加強變式練習,可出現補充條件、補充問題、單位“1”已知或單位“1”未知等題目型別,拓寬思維,加強對基本數量關係的理解。(4)、探索開拓性練習。透過練習,發展思維,培養能力。在教學“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時,可讓學生做已知圓的半徑、直徑、周長求表面積和體積的練習,把新知、舊知有機結合起來,融會貫通。

  3、要充分利用好配套練習冊和數學基礎訓練,抓住重點精講多練,反覆練直到掌握為止。教師上課的定位較以前有了更明確的準度,所以調控能力得以加強,學生用以練習、活動的機會較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

  4、師生互動,良性發展。由於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得以很好的體現,每個學生明確了各部分練習的要求,以往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利用小組合作的機會得以及時的指導,所以厭學的學生人數大為減少。

  二、階段性研究成果呈現

  1、透過前階段的研究課題組成員和全體教師對課題的認識不斷深化,比較清晰的認識到了課題研究的方向。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提高,對課題研究的能力得以提高,透過親身的實踐體驗,對課題研究轉變為自發的需求。

  2、現在課堂上教師講的時間少了,學生說的時間多了;教師提問少了,學生問的問題多了;教師指導少了,學生小組活動多了;教師板演少了,學生練習時間多了。可以說現在練習的最佳化設計讓教師上課得以規範化了,學生上課更能積極參與了。

  3、課題組成員形成了階段研究課題成果。全組教師積極將實踐活動的所思所想,經驗感悟及時總結,每人都撰寫了教學設計、案例。

  三、存在問題與反思

  1、未能重視材料積累,難以充實研究檔案。

  由於在實踐過程中,全組研究成員都是一線教師,在時間、精力的投入較多,而對於一些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未及時跟進,所以在資料的積累方面還沒有達到要求。課題研究應形成一整套分明別類、完整細緻的過程性研究檔案。針對本課題的研究可分為教師主體研究的過程性資料和學生學習情況研究的過程性資料兩大類。但我們的過程性研究資料過於單薄、分類不明、實用價值不高。

  2、缺乏撰寫材料經驗,難以闡明研究觀點。

  課題研究的每一步成果乃至最終成果的展示,無疑只憑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過程性材料是不實際的,我們應將這些成堆的材料濃縮成“階段性小結或總結、階段性研究論文、個案分析、終結性課題研究論文”等形式,這些材料的撰寫,既要借鑑和繼承別人的經驗,又要結合自己的研究發展創新,提出自己獨有的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使其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實用性和推廣性。但就目前我們撰寫的相關書面材料來看,還遠遠難以達到這一要求。有的論點不明確,無法判別你所提出的觀點;有的空話連篇,缺少實質性的典型素材;有的套用過多,難以找到你研究的真實感受和體會;從而根本無法證實研究的實際效果。

  四、後階段改進措施

  1、緊密結合教學實踐,不斷增強科研實效。

  課題研究本身就是為教育教學服務的,在後期的研究中我們必須把課題研究滲透到課堂教學實踐的每一個環節中去,包括:備課的詳細要求、小組活動的配套方案、課後師生如何互動的情況、教學實效的評價等。

  2、注重積累一手材料,充實過程研究檔案。

  課題研究的成果來源於大量的一手材料,材料的積累來源於腳踏實地的研究。在後期的研究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用心、細心、耐心、專心,視材料為命根子,做到分類明確、歸類科學、整理規範、內容充實、觀點鮮明。

  3、加強科研理論學習,及時總結撰寫教學心得。

  在積極實踐活動過程中只要細心觀察、認真分析每堂課的各個環節,把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成功的體會及時記錄下來。同時透過網路、媒體、書刊、雜誌加強科研理論水平的自修,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科研理論素養,竭力使自己達到教育科研專業水準。在後面的研究方面撰寫更多、質量更優的論文、案例、設計等經驗性文字材料。

  我組的“增強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有效性”的題研究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只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相信對於教學的促進作用會越來越明顯。

課題階段總結9

  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

  小班

  怎樣使剛入園的幼兒儘快學會自己照料自己,養成良好的自我服務習慣,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節奏呢?一學期來,我們班在工作中嚴格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注重個體差異,採用多樣方法,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現總結如下:

  一、透過活動課示範練習,向幼兒傳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初入幼兒園的幼兒自理能力較差,我們開展了以自理為主題的教研活動。如“左鞋右鞋碰”等自理活動課。幼兒模仿能力強,我們透過正面示範,兒歌等形式讓幼兒分清左右鞋,掌握穿鞋的正確方法,用簡短易明的提示,讓幼兒瞭解完成基本動作的要領,然後讓幼兒去模仿、練習,幼兒學得興致盎然。除此之外如洗手:它的規則是飯前便後要洗手,洗得乾淨,不留髒物。要求幼兒獨立自覺地完成這些基本動作顯然很難,他們往往只會用水把手弄溼,就表示洗了。所以我們就教給洗手的正確方法,並示範整個洗手的過程:捲袖口,洗手心手背,用力搓,把髒物沖洗乾淨,再用毛巾擦擦手,掛好毛巾。示範後再讓幼兒練習,對能力差的幼兒進行個別輔導。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幼兒便能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

  二、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激發幼兒自理能力的興趣。

  幼兒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對於一些描述具體事物的生活現象的語言較易接受,因此應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激起幼兒學習一些枯燥的勞動技能的興趣和願望。如疊手絹:我們先讓幼兒認識手邊有四條邊。再教幼兒疊手絹的方法:把手絹平放在桌上,兩手抓住其中的一條邊,一條邊說著:“我和對邊握握手”,將手絹向對邊折,幼兒也一邊學著一邊口裡喊著,一邊手裡疊著手絹,興趣濃厚。再如穿衣:我們先讓幼兒認識衣領、衣袖、衣襟,再教他們穿衣:衣服後面向著自己,兩手握住衣領,喊一聲“颳大風!”將衣服甩在身後,報在身上;接著繼續說、做:“風來我不怕,露出小腦袋,將手伸到袖筒裡“。讓幼兒手裡拿著衣服喊著、笑著、做著,非常開心。

  三、透過鼓勵、表揚,增強幼兒自我服務的信心。

  小班幼兒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懼感強,對於他們的一點點進步,成人都不該忽視,應鼓勵他們最微小的表現獨立性的願望。如幼兒自己扣上釦子,但位置

  卻扣錯了。我們首先肯定幼兒獨立意識,表揚他:“真能幹,能自己扣上釦子。”接著糾正:“只是一顆小釦子進錯了門,重新扣一次好嗎?”使幼兒產生良好情緒,提高自信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幼兒自理能力不斷提高。

  培養幼兒的堅持性、自覺性。根據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技能掌握的情況進行分項評比。如:穿衣、扣鈕釦、穿鞋襪、取放開水杯、自己吃點心、洗手、整理玩具、搬椅子等。達到某項要求的幼兒,可得到一個紅五角星,誰得到的紅五角星多,就證明誰的小手最能幹。幼兒的上進心較強,有表揚的評比,他們都會更努力去做。

  四、透過家園配合,督促幼兒完成自我服務的勞動。

  我們主要採用家長會、專欄、日常交流、觀摩等方法,加強家園配合。如學期初根據對幼兒的短期觀察,掌握幼兒自理能力發展的技能水平。根據教育大綱的要求,制定出本班幼兒本學期自理能力的課題計劃,列出表格填寫出具體掌握的勞動專案。召開家長會,向家長通報,以取得家長的支援,達到家園教育方法一致、目標統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經常全面掌握幼兒勞動的情況,並以聯絡冊、短暫的談話,專欄介紹等方式,與家長保持溝通,瞭解幼兒在家中的表現,提出配合的要求。學期末,透過家長開放日,讓家長觀摩幼兒在園學習及自理能力發展水平掌握的情況,使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的自我服務程度,以便更好地與幼兒園配合,從而使幼兒更快更好地完成自理能力的要求。

  透過一學期多的研究、探索,我們為幼兒組織了各種有益的教育活動。豐富、增長了幼兒自理能力的生活經驗和簡單的保護方法。實驗的結果使我們體會到: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幼兒生存的`可靠保障。

課題階段總結10

  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快節奏的日常生活,過重壓力下的學業現狀,不可預測的天災人禍,時常相遇的生活困難,撲朔迷離的青春騷動,難以如意的人際交往等各種各樣的矛盾、困惑、疑慮、納悶、壓抑等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導致心理失衡。有的突然會一反常態,變得孤僻古怪,與群不合;有的脾氣暴躁,常常頂撞父母和老師,甚至逃學拒讀、離家出走,或出現暴力行為;有的焦慮抑鬱,甚至產生悲觀厭世和自殺意念等,給家庭和社會造成負擔。所以,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走出心理困境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責任。

  關於中學生心理疏導的課題是從20xx年3月份開始啟動的,課題共分三個階段,即準備發動階段,實驗實施階段,成果總結階段。現在正處於第二個階段當中。從開始實驗到現在已過去將一年了。在課題組全體成員的積極努力下,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一些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完成,在這裡做一下簡單回顧。

  一、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評價

  根據課題的實施方案,我們的課題主要面對三個層面確定科研目標開展研究。

  1、面對教師隊伍建設層面,建立了逐層深入的教師研訓模式;

  2、面對學生層面,要構築一個學校、社會、家庭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網路;

  3、面對學生家長,要找到一條幫助家長提高教子能力的有效途徑,使家庭教育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根據上述目標,我們開展了相應的工作,下面分三個層面加以論述。

  (一)教師隊伍建設層面

  為了使全體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足夠的認識,我們組織教師統一學習有關資料、根據不同學科特點,購進相應教研材料等形式,展開了深入的學習研究,使大家統一了認識,摸清了心理疏導的基本原則及途徑,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方法及手段,為我們順利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礎。

  (二)在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1、實現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統一

  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正確理解了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係。既沒有相互代替,更沒有把二者機械地隔裂開來,而是相互滲透,相輔相成地把二者有機地統一為一個整體。尤其是當學生思想行為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沒有把它當成一個簡單的“品德”問題來處理,而是遵循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客觀規律,幫助學生挖掘思想根源,找到“病因”,並給予切實可行的幫助,以“助人自助”為原則,透過改變學生的內因以達到改變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為最終目的,使得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身心得到發展,心理素質得到提高。

  2、充分發揮心理諮詢及心理輔導作用

  開辦心理諮詢室,為解決個別心理問題提供了可能。為使諮詢室發揮更好的作用,我們組織骨幹教師對如何進行心理諮詢做了專業性研究,建立了諮詢工作的領導機構,使諮詢工作具有實效性,改變了諮詢室形同虛設的局面。

  3、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於每一個教學環節之中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一個心理老師,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的做法是建設一支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隊伍,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每一個教育教學的環節中去。我們不僅在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班主任工作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同時也注重結合不同學科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運用到課堂中去,運用到課外活動中去,運用到個別學生的轉化中去。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到實處,尤其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運用心理健康更顯得極為重要。

  4、環境陶冶

  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還要充分發揮隱性教育資源的作用。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使他們心靈得到淨化,情感得到陶冶,身心得到鍛鍊。如:營造良好的群體心理氛圍,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使學生在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中,,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使學生在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陶冶心理品質;充分發揮隱性教育資源的作用,在校園景點、環境佈置上,都用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暗示,幫助學生調適自己的心境。

  5、創設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

  教育不僅要傳授書本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團隊合作精神等。在本學期,定期開展各種興趣小組,如合唱隊、美術組、足球隊、籃球隊等多個小組,參加人數達全校總人數的二分之二,讓學生在各自喜愛的活動中學有所長,獲得成功的體驗。又如定期開展班隊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在各種有意的活動中瞭解自己,調控自己,接納自己,實現自己。

  (三)干預家庭教育,幫助家長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

  1、建立家長學校,組建家長學校的領導機構,同時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的管理及教育教學工作。

  2、透過開家長會,搞家長輔導講座,定期為家長髮放學習資料等形式,幫助家長提高教學能力,轉變教學觀念,建立高素質家長的新理念。

  二、結論和觀點

  課題組成員通過幾年的理論學習、調查研究和教育實踐,逐漸認識到:

  1、在我校開展中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的研究是構建中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2、行動研究法是基層教師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法。

  3、在開展研究活動中,師生必須在尊重、平等、民主的氣氛中進行,做到預防和發展相結合。

  4、專業師資、資訊科技、研究方法的組合協調是課題研究成功的條件之一,學校的大環境是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基礎。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我們對繼續做好中學生心理疏導的研究充滿信心。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使我們有章可循,激勵我們把這項事業做好、做實,造福於我們社會和家庭,為每個孩子的成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課題階段總結11

  語文市級課題結題工作已於**上午順利完成。回顧準備階段老師們付出的點點滴滴,心中總有一種情緒在激盪。太多的人令我敬佩,太多的事令我感動。現選取其中的幾個小鏡頭花與大家一起分享,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我們育才精神,一起聆聽育才教師生命拔節的聲音。

  眾人拾柴火焰高

  為了課題能順利結題,從去年寒假我們課題組就開始加班加點。為了製作評價手冊,李戀、沙皓、吳娟、黃慧榮、劉英姿、宋傑平幾位負責老師硬是在熱鬧的春節期間,收住了出行的腳步,將自己關在家中,用心地編制了實用性極強的單元評價手冊。制定12冊評價手冊,共有96個單元的內容。薄薄的一本小冊子,老師們要查閱的資料卻是一大堆:教科書、參考書、教輔資料、新課程標準,關門閉府一個寒假,我們收穫了——《單元評價手冊》新鮮出爐了。

  《單元評價手冊》能全面的評價學生的語文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了補充《單元評價手冊》的相關內容,我們又在思考《周評價手冊》的制定,開學初,課題組的老師又緊鑼密鼓地商討著《周評價手冊》的內容,短短的一個星期,在張健琴、宋傑平、黃慧榮老師的多次思考與修改下,我們的《周評價手冊》又誕生了。

  課題組的每一位老師都承擔著實施評價手冊和整理資料的任務,每個課題組的老師既要承擔課題任務,又全是學校的班主任,在處理日常的教學任務和班級工作之外,大家都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白天做不完的事情晚上做,課堂完不成的任務課餘補,加班是常事。雙休日,節假日,課題組的老師不知加過多少班,補過多少次資料。(六一放假時,李戀的男朋友請假回家準備照結婚照、買傢俱佈置新房,放假期間,她與我一道在學校加班兩天。)

  評審組的譚迪熬老師稱讚道:“育才語文課題組成員是一群教育的智者,是一支合作的團隊。”也正因為這支團隊的齊心協力,我們的課題結題才會那麼的順利,才會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特寫鏡頭一:寫結題報告

  寫結題報告是整個課題工作最為核心的任務。前期工作已經做好了,如果結題報告沒有水平的話,我們的工作也會大打折扣。這項最為艱苦的任務落到我們語文組劉英姿老師的頭上。平常做事最快捷的她為了寫好這個結題報告卻花費了她一個星期的時間。初稿寫後好,教科中心的專家卻提了兩個小時的建議,市級結題迫在眉捷,第二天,我、黃慧榮、劉英姿每人負責一個板塊,三人既分工又合作,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我們基本按專家的意見進行了修改,原以為可以順利過關,沒想到,將稿件發過去時,又提出了一大堆的意見,怎麼辦?第二天就要結題,如果再次修改,我們製作的課件得全部重來,不改,又怕結題過不了關。我們沒有思考的餘地,只能繼續往前走。

  沒有吃晚飯,我與英姿坐下來,兩人先一起商量修改的方向,接下來,各自完成相應的板塊,10點半,肚子開始唱空城計,我們才感覺沒有吃晚飯。等我們的結題報告忙完,已經是深夜11點,容不得半點鬆懈,我們又趕緊聯絡打列印社,製作主件材料,兩邊的工作同時進行,英姿趕緊做課件,我忙著擺放各種資料、醞釀著著第二天的結題流程。等我們一切完畢時,已經是12點50分。

  也不知自己是幾點入睡,回家後,簡單的洗漱後,便在電腦旁對照課件熟悉稿子。直到第二天,評審組的老師對語文課題給予極高評價,也才稍稍輕了一口氣。

  特寫鏡頭二:準備典型課

  5月6日我們接受了區級課題組的檢查指導,**我們又接受了市級評審組的結題認證,兩次彙報課都由學校的李戀老師承擔。李戀雖然還只有不到一年的教學經驗,但李戀卻憑著她的謙虛好學,憑著她的熱情與智慧,在我們育才學校,在我們語文組快速地成長著。

  結題時,評審組對典型課的評價特別高:認為我們的課很好地體現了評價的理念,課堂做到了以人為本,處處洋溢著語文的氣息。李戀能得到這麼高的評價,與她的努力分不開。不管學校交給她什麼任務,她總是非常樂意地接受,非常出色地完成。當然她的出色表現也與同年級組的老師的幫助分不開。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本次課題結題獲得專家組的一致認同。認為我們研究視角獨特,研究的載體設計合理,研究思路清晰,研究過程紮實,研究方法適切,研究報告規範,評為20xx年度中小學課題成果一等獎。三年的辛苦,三年的付出,我們課題組的成員成長了,進步了,非常感謝我們課題組一路走來,那些關注的眼神,如語文組的全體成員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學習的平臺,資訊組給予了我們大力的支援,還有所有的育才教師,是因為你們的鼓勵,你們的關愛,你們的包容,讓我們非常順利地結題,在這,一併表示感謝。謝謝大家!

課題階段總結12

  一、課題基本情況

  在9月我們生物組成員參加了課題“初中生物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實踐與探索”。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學生物學科創新教學模式,在實施中認真學習創新教育理論,用課改理念指導實踐。實踐中堅持遵循課題研究原則,公開教學研究,用課改理念反思教學。用課改理念尋找策略,吸引學生自覺、自願地投入到創新的學習活動中去。已初見成效,現將階段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考察及網上研討結合法:透過對相關文獻的蒐集、考察等理論學習,獲得強有力的理論支援;透過理論培訓、網上研討等形式溝通認識,分析提高。

  2、調查分析法:透過問卷調查,瞭解學情,確定實施進度,及時調整實施方法或步驟。完成了學生學習方法問卷調查情況與彙總,為本課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3、資源歸納法:在實驗或調查中要詳細紀錄,做好對照實驗,要詳細收集撰寫論文時所要引用的資料和證據等,如原始資料和照片等,有什麼發現,最好在當時就進行初步分析、歸納、整理。課題負責人應有意識地收集和儲存好這些原始記錄和資料。

  4、經驗總結法:堅持邊探索、邊研究、邊總結、邊修正、邊引導等過程性研究,及時形成階段性小結。

  三、立項以來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促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學習國內外創新教育理論以及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堅持記讀書筆記,寫讀後反思在追求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實。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中學生物學科各年級學生學業質量監控與評價指導意見》,結合《生物課程標準》生物七、八級教材解讀培訓活動,加強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2、確定子課題進行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

  在調查問卷分析報告的基礎上,課題組確定子課題安排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經過課題組成員集體研究,確定以下課題為本研究課題的子課題:

  1、以創設問題情景開展有效教學為主題。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出有效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過程性學習方法、增加學生資訊收集和處理能力。

  4、以學生有效學習,教師有效教學為主題。

  5、以探索有效教學模式或方式為主題。

  6、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或成長為主題。

  7、如何培養學生溝通能力與合作精神。

  四、初步取得的成績:

  1、積極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前提。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因此在教學中應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始終被這種氣氛陶醉、感染、激勵,由此而產生興趣,主動積極的學習,提高教學質量。尤其是對初中生,創設質疑式情境並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時刻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慾,使學生的思維處在積極的活躍狀態,樂於參與,積極開動腦筋,創造的靈感和頓悟不斷產生,探索出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這樣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還提高了能力,促進教師對“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訓練。

  2、採用多種手段,增強生物教學的趣味性,在趣味盎然的氣氛中,更能促進教師落實教學設想。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學生的評判最有權威性,而靈活的教法則是成功與否的重要保證。老師在課堂裡起著主導的作用,要設計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等。採取靈活多變的教法,如啟發式、誘導式、交流合作等方法,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和學生實驗,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上完一節課後,還興趣盎然,並積極地去回味和反思。

  在生物學發展史上,有許多趣聞軼事。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內容的需要,適當穿插介紹一些生物學趣事,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加深了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透過講解這些趣事,使學生對生物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加激發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設想的落實更加有效。

  3、挖掘教材中適合“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開展課題研究。

  教學過程中,必須貫徹“量力而行”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用”好教材,發揮好教材的特殊作用。開展本課題研究的前提必須要先研究教材,從中挖掘適合“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這樣才能保證課題有目的的開展。為此,實驗學校的課題組教師在教學中邊學習研究邊實驗邊總結,採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實驗。

  4、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有了明顯的增加,自主學習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有效的課堂教學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快樂,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自主性合作學習。

  五、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課題組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論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但由於我們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論素養還有待提高,本課題研究的內容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1、過程性資料保留的不夠完善。大家重課堂教學,做了很多工作,但對過程性資料的蒐集、整理不太及時。如對挖掘出來的“研究性學習”內容沒有進行整理;錄影課及圖片等是個空白。

  2、課題研究的進展不是很順利。由於課題組教師工作任務重,參與研究的積極性未被充分調動;對本課題研究研究不夠深入。致使課題研究只是蜻蜓點水式,有“動靜”,無“漣漪”。

  六、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1、積極發展教師的素質,推進課題研究的深度,在今後的課題研究中,我們透過不斷的理論學習和課堂教學,營造良好的課題研究氛圍,進行階段性考評;平時做到多思考、多聽課,多積累、多交流、多總結。在原有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不斷深入進行課題研究,對課題研究狀況進行回顧和反思,對在過去的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充分認識自己課題研究的意圖,從而為課題研究的深入打下紮實的基礎。

  2、進一步加強直觀教學,培養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單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直觀上下工夫是遠遠不夠的,要解決知識的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矛盾,內在規律和表象的矛盾,使學生學會由表及裡,去粗取精的學習能力。還應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增加教學容量,設計實際問題情景,重新組織教材知識結構網路,提高學生的應用知識能力。探索有效生物學課堂教學策略,一定要增加問題情景設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時

  實驗報告、論文、教學案例、教學故事、學生作品和經驗總結等。透過探究,撰寫一些有價值的關於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論文和實驗報告,並探索出適應新課程理念下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同時透過探究,能初步使實驗學校裡的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認真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課題階段總結13

  我們低年級數學教研組在20xx年10月申請了鄭州市課題——在解決問題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近兩年來,在專家指引、領導重視、實驗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教研組的課題研究圓滿完成了階段性的研究計劃。

  一、專家指導

  兩年來,學校曾先後幾次請到劉良華教授、肖川教授、胡遠明教授等為我們進行講學,讓我們從宏觀角度審視自己的課題和教學;而省數學教研室劉富森主任、市數學教研室連珂老師更是就計算教學的本質為我們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二、領導重視

  我們的課題與20xx年學校制定的數學工作計劃重點不謀而合,藉助學校對此項工作的重視,我們的課題研究有了許多便利條件。在 領導重視的“東風”下,許多研究就變得容易了很多。

  三、研究過程

  1、在課題實施之前,作為課題主持人,我和課題組成員利用整體備課、教研的時間,一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思想,希望透過學習,讓理論來指導實踐,融數學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於數學計算教學實踐之中,使得課題研究獲得質的躍升。同時,我們還有所分工,收.有關課題的資料,為課題框架構建完整、充分、飽滿的軀體,保證課題的質的完美和量的統一。

  2、經過學習研究、展開討論,結合本組實驗教師的理論層次、綜合素質等情況,我們實驗教師確定“在解決問題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課題從三個方面研究:解決問題的課堂教學研究,學生的計算方法:研究,家校的有效聯合研究。

  3、教育教學的主戰場在課堂,課題研究重點在課堂教學上,實驗教師以課堂教學為切入點,把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演算法、合作交流學習作為實驗研究的起點,教師對傳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與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師教學行為進行對比,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透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來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生動活潑、主動探究、富有個性地學習。

  4、結合學校組織的大型教研活動,“同課異構”、“青年教師教學展示”以及“說課展示”等活動,課題組老師抓住每一個有利機會,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進行研究,以活動為契機,以實驗研究課為載體,精心組織,凝聚全組之力,構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促進學生共同發展,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如實驗教師賀紅曉老師執教《倍的認識》,鄭青老師執教《捆小棒》;李圓圓老師執教《三位數乘兩位數》,王芳老師說課《5的乘法計算》,葛盛菱老師說課《分房子》,郝雅琪老師說課《9加幾》等。在這些實驗研究中,活動方案合理可行,情境創設實用新穎,素材選取翔實可靠;著眼於探討在數學活動中如何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在關係,活動中教師合作探究、交流借鑑,課題研究形成了濃厚的氛圍。

  5、每次教研活動後,教師帶著反思聽同仁點評,及時進行反思撰寫,以領會課堂教學的真諦,每次互動交流教師都有自己新的看法和想法。實驗教師帶著問題、質疑,聽同行點評,明確學習新課標,不僅是瞭解,更重要的是.解和貫徹;要靈活使用教材,不僅是抓住課本的關鍵,更重要是適合學生髮展的活動場;要突出學科的特點,不僅要有專業化教學,更重要是創造性地啟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在一系列的研究課活動中,課題組全體實驗教師得到很好的培訓和鍛鍊,取得了突出的教研成績。

  6、學生的教育僅僅靠學校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現行教材中習題量偏小,練習量不夠,導致計算速度慢,計算方法:單一,解決這個問題單靠每天的40分鐘數學課是絕對不夠的,需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家校合作,讓孩子能夠每天進行適當的口算練習(如每天20道聽算題目),適時進行精神鼓勵(評選口算之星、頒發計算小能手獎狀)和物質獎勵(鉛筆、橡皮之類的小文具)。

  四、 成果形成

  1、課題組成員積極撰寫課題研究課案、論文、教學反思、經驗總結(每月每位實驗教師最少撰寫兩篇)。文章形成初稿後,在本組討論、交流,形成課題研究成果。

  2、經歷一年多課題研究後,課題組的每一位教師都樹立了新的教學理念,獲得了正確方的案,.歡的價值取向,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行為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學技能,形成了新課標所倡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尤其是參與課題研究的年青教師,教學水平有很大提高,有三位先後參加河南省和鄭州市的觀摩課、優質課活動,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

  五、研究反思

  透過課題研究與實踐,我們雖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實際課堂教學中仍存在著諸多不足,為此,我們提出了下一階段課題研究的重點,以進一步提升課題研究成果質量。

  1、要進一步引領實驗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全面促使他們自覺地、創造性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變革之中,不能因為班額大、不便於操作而放棄改變。

  2、要在研究的低年級學習階段,特別重視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因對成績的重視而忽視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

  3、對班級內缺少家庭教育的個別孩子,要想法設法提高其學習積極性,避免社會不良因素的干擾。

  4、要積極調動“引探”策略,啟用學生思維,努力達到讓學生在質疑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不讓學生把計算教學歸為“枯燥無味”的範疇。

  5、要儘量完善評價標準,全面、客觀對學生計算能力進行有效評價。

  回首課題研究歷程,我們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科研是完善教育、完善人的重要載體與途徑,是學校得以持續發展的強大驅動力,是顯示現代教育魅力之所在。我們將不負眾望,求真務實,積極創新,努力譜寫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特色建設的新篇章。

課題階段總結14

  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主動探究能力,我校開展了課題實驗。我們在豐南區教研室的指導下,在全體實驗老師的共同努力下,透過一年的研究、實驗,初步取得了一些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強化管理。

  為保證課題研究能在科學有序的工作狀態下順利開展,我們制定了課題研究的管理細則。要求實驗課題領導小組做到“三必須”:必須隨時聽課,瞭解實驗的狀況;必須加強學習,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必須準時參加每月兩次的課題小組學習活動。課題工作組要在期中、期末分別進行一次初評和總評,及時交流。要求實驗教師加強自身理論的學習,做實驗記錄,每學期上一節實驗彙報課,寫一份實驗論文或實驗心得體會、教學反思等,做到邊實踐邊學習邊總結。同時還設立了課題研究獎勵制度。這些規章制度的建立,使我校課題研究處於嚴格管理之中,也使課題小組成員凝聚成了一個團結合作的整體。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科研水平。

  要想順利的實施本課題,我們清楚的認識到必須轉變教師“角色”意識。營造寬鬆、和諧、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要求大家在改革我們的教育同時,教師必須從居高臨下的主宰課堂的局面中解放出來,淡化自己的權威意識,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我們在課題組學習中明確指出:要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合作、愉悅和融洽的學習環境,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表現空間”,讓學生積極思維,任意表達,敢於標新立異。

  三、積極探索教學環節的最佳方案,突出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

  首先,從本課題組各學期實驗教師的實驗研究課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被教師牽著走的現象明顯少了,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節課的教學都力求做到:先嚐試後講解,先猜想再驗證,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交流。例如:執教的《長方體的面積》一課的教學,讓學生先試著為長方體做個漂亮的外衣,再想一想如何用簡捷的辦法計算出它的用料(即如何計算長方體面積),再引導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發表個人見解後,再小組合作交流,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渠道,創設出了五種之多的計算方法。這樣設計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獲取資訊的能力,為自主發展打下了基礎。

  本學期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我們組織了同組共研一課活動,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緊扣新課程標準,和我校的課題研究和教學模式。在有限的時間裡吃透教材,分工撰寫教案,以組討論定搞,每個人根據本班學生情況說課、主講、自評;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公開輪講,反覆聽評,從研、講、聽、評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這一觀念的確立,灌輸的市場就大大削弱。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穫,這說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實踐表明,這種分合協作的備課方式,既照顧到各班實際情況,又有利於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整體提高備課水平,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後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後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

  其次,從教學形式上,重視小組合作研討的學習方式。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積極探索班級和小組、個人多種方法相結合的組織形式,採用加強小組合作研討學習的方式。本課題採用小組合作研討的形式進行教學,一是: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二是:可以讓學生嘗試發現,體驗到創造的過程,三是: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全班交流過程,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鑑,逐步完成對知識的認識,有時還會受同學的啟發,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從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出發,為學生提供了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便於學生髮現規律的探索性材料,給了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和探索的空間。讓學生透過自身智力活動的內化這一特殊的認識活動去體驗數學、感悟數學、領會數學。

  四、營造濃厚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氛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學生髮自內心的客觀需要。兒童好問便是這方面最有力的佐證。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只有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習需要,學生才能真正去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探究學習,也唯有如此,我們的課題研究才能實現實質性進展。在具體的實施中,透過正面引導、樹立榜樣等手段給予落實。我們要求教師做到:

  1、尊重、熱愛、信任每位學生,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和關注的;充分發揚教學民主,以平等和藹的態度對待學生,特別是對學困生,應更多一份關懷。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信任學生,才能使學生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開掘出創新的潛質。

  2、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3、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做到凡是學生能解決的堅決讓學生解決,凡是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教師絕不暗示,多給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機會。

  4、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即指導學生怎樣當學習的主人,怎樣當好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尋找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引導學生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清楚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深度;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步驟;引導學生探索適合於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掌握學習的規律;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使學生及時瞭解學習的結果;引導學生總結過去,使學生學會不斷調整自我、超越自我。

  五、開展課外活動,培養自主、創新、實踐能力

  廣泛開展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落實自主創新實驗的途徑。在實踐中,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認真分析,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獨立解決問題,這實質上就是創新。為了實現“合格+特長”的培養目標,我們根據學生身心發育特點,尊重學生愛好,保護興趣,發揮特長,循循善誘,分類指導,協調發展。課外活動開展分思想教育、興趣愛好、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等五大類,並建立相應的興趣實踐活動小組,努力創造條件,使廣大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做人,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寓興趣培養於課外活動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針對小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廣泛地開展了集知識性、靈活性、趣味性於一體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熱情、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勤學、會學,有創造性地學,進而達到“以學為樂”的最高境界。

  2、寓能力培養於課外活動中:廣泛開展課外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素質,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我們開設了科技製作、手工製作、採集標本等活動專案。實踐證明,透過組織學生參加這些培訓,可以鍛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培養其對學習一絲不苟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3、寓創新培養於社會實踐中:根據教學的需要,我們除組織學生走向實驗室、圖書館、運動揚、還組織學生到敬老院、商店等地,使學生擴大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增進了身心健康;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對資訊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增長了學生才幹,培養了勞動習慣,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拓開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展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六、存在與急需解決的問題

  雖然我們在一年來在實驗中取得了點滴成績,但由於實驗時間不長,在以後的實驗中我們還有許多解決的問題:

  1、如有的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未得到改變,因而只重視教法,不講學法,更缺乏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的方法,仍然存在“滿堂灌”、“填鴨式”等不良的做法,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心理壓力過大,嚴重阻礙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

  2、老師們在繁重地教學任務壓力下,沒有用心認真考慮課題研究這項工作,更重要的原因是思想認識不到位,思想觀念更新不好,懶於思考,不願動筆,甚至說沒有從科研工作中嚐到甜頭,所以積極性不高,學校也是迫於上級的壓力,表面上搞課題研究,處於被動的地位,缺乏主動探索的精神,對這項工作敷衍了事。

課題階段總結15

  本學期圍繞“創設生活化的數學背景和學生生活中已有的數學體驗”這一主題內容,針對學生的學情、教材的情況和創設的方法這三方面進行了具體的研究。

  一.“中學生生活中已有的數學體驗”調查與分析

  對六、七、八年級一共140名學生,進行了“中學生生活中已有的數學體驗”問卷調查,並運用統計方法進行了科學的分析,調查結論如下:

  1.由於家庭背景,個體智力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每個學生對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機率,這些數學知識有不同程度的體驗。

  2.由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在各方面分佈不均衡,所以學生對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的體驗比較廣泛,而對統計與機率的體驗比較缺乏。

  3.由於學生沒能充分體驗生活中的數學,不能自覺地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生活實踐比較匱乏,所以增強數學體驗大都來自於課堂。

  4.由於學生的社會生活比較單一,怎樣把數學學習與日常生活相聯絡,用數學的體驗去感受生活,用數學知識去指導生活,感受數學的美,感知數學作用還有待進一步增強。

  二.研究中學數學教材中哪些內容適合創設生活化的數學背景。

  對正在使用的教材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發現現行教材圖文並茂、緊貼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許多形象逼真的情境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創設了許多適合數學探究的操作圖和問題研究圖。這些色彩鮮豔的圖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增強學生的數學體驗。

  三.創設生活化的數學背景方法的研究。

  課題組每月集中一次,交流理論學習和研究課的活動情況。根據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的體會,我們認為創設生活化的數學背景方法多樣,低年級可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模擬生活表演,或者現場動手操作等;高年級可創設關於大自然、人類社會、科技領域等生活背景,或者創設有利於探究的數學問題情境等。

  透過本階段的研究,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他們的數學情感、態度、價值觀,有了可喜的變化,數學學習能力有了提高。透過本階段的研究,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教科研水平,也有了進一步提高。

  20xx年XX月XX日

【課題階段總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