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看見》讀後感

《看見》讀後感

《看見》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看見》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看見》讀後感1

  《我看見了大海》這篇課文,寫了繼父是怎樣培養河子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讀的時候,淚水都會順著臉頰情不自禁地流下來,都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自己。

  我在八歲那年,媽媽爸爸離婚了。從那時候起,我就跟著媽媽東奔西走,沒過著幸福的生活,學習也給耽誤了。直到今年,媽媽成立了新的家庭,繼父是一位瓦工,靠出苦力掙錢,弟弟正在讀書。我也終於可以讀書了,真感謝繼父給我一個完整的家。

  每天放學,我除了做好作業之外,都要幫助媽媽幹家務活,而且做得很好(因為在和媽媽生活的日子裡我得到了鍛鍊),自己的事從來不用別人操心。繼父每天很早出去,很晚才回來。看到他那精疲力竭的樣子,我心裡很感激,儘量去照顧他。每天看到繼父踏進家門口,我不管做著什麼。都趕緊給他沏好茶水。等候他洗完手、臉後。給倒上水。吃飯時,他喝一杯酒我給滿一杯,還把好吃的菜夾給弟弟和繼父吃。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繼父的脾氣很暴躁,有時還動手打媽媽。有一次半夜裡,媽媽被打後哭著跑出了家門。看到這情景,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每當看到他們爭吵、媽媽被打的時候,我都會想起別的同學享受著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和父母手拉手自由自在地散步;他們和父母心情愉悅地逛商場;他們和父母無拘無束地談心交流;他們和父母親暱地撒嬌......一想到這兒,我真恨不得把他們的爸爸媽媽給搶過來。

  我感謝繼父讓我重新走進學校,走進教室。我盼望著,也相信,繼父一定會成為我心目中的好父親。

《看見》讀後感2

  同為教育工作者,讀完沈麗新老師的《讓學生看見你的愛》,感受到了沈老師充滿愛心的教育教學理念,從中受益匪淺。

  老師經常被比作灌溉培育祖國花朵的園丁,事實上每一個孩子從牙牙學語到長大成人踏上社會,老師的教育對之的影響是持久而深遠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把老師當成絕對的權威,而老師也應該給予孩子愛與尊重。

  有一個心理誤區是“我這都是為了你們好”而不顧方式,當對方是一個孩子或一群孩子的時候,“為了你們好”這個目的就需要採取合適的方式方法,“你們應該怎麼做”太簡單粗暴,“你們如果這麼做,會很好,為什麼”,這就是用愛與尊重來填充。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給予的,也就是學生學到的,教書育人,並行不悖。

  沈麗新老師提及了指導學生尊重每一個人的正當職業、表達方式、私人空間,其實也就是對學生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完善補充,並不限於此,只要是真善美,我們都可以自由發揮,去引導、教育學生。

  在他們還是孩童的時候,心智還不成熟,喜歡玩耍,注意力沒辦法長時間集中,等等,作為老師,我們不應該一直用批判的眼光去看,而是要同時用探索發現的眼光去找到這些孩子的閃光點,愛是鼓勵、是包容,是教育的本質。

  就美術課堂而言,有的學生造型能力強,有的學生空間感比較好,還有的學生色彩感知力這方面特別突出,對每個學生的長處給予鼓勵,才能讓孩子建立起自信,對課堂建立起興趣。

  畢業多年之後,有的學生記住的是老師的微笑,有的學生記住的是老師的擁抱,有的學生,記住的是老師一句溫暖的鼓勵,當我們老師能做到溫情、善意、敏感、理解、尊重、呵護、體諒、專業和自省,學生們一定會對我們發自內心的敬愛,我們的愛一定能讓學生看見,並長久地在學生的眼中、心中留存。

《看見》讀後感3

  文筆很好,素材很棒,故事很好,講的也很好,我相信故事裡的人接近真實。喜歡作者用比較文藝的方式,講述那些或冷峻,或灰暗,或拉扯,令人忽冷忽熱的故事。記者的職責是追尋記錄和展示事物最本真的樣子,但單純的記錄很難呈現問題的癥結,而且記者也是人,也有人性,報道只能無限接近真實,不可能完全真實,那需要洞悉人事所有,這幾乎不可為。不可為的事,就是難事,做難事的人都不容易,不容易還能堅持,並且在堅持中不斷髮現真我和揚棄舊我,是有大智慧和大毅力的人,她是一位值得傾佩的女性,她的節目並沒看過很多,書中大多故事有所耳聞,許多觀點啟人深思,穿透力極強,這就是行萬里路比讀萬卷書強的地方,讀書固然重要,但行路更難,難在知易行難,難在知行合一。

  記者,記著,行者,行著。書名看見,取得很好,看比聽更有行動力,也更有說服力。讀書中,有很多零碎的感悟,很想記錄下來,沒在讀後感中摘錄,是不願硬生生多出幾分刻意,書中幾處提到忘我,特別是盧安克在柴靜採訪頑童失敗的話和第二次採訪圓臉小孩失敗後的自嘲,無法忘我,就無法超越,就刻意,就套路,就目的,就功利,緊盯著目標,難免急功近利,難免急於求成,難免基礎不牢,難免南轅北轍,或許如此沒有對錯,但確實直指本心,忘我不是失了自我,而是找到真我。我們不是完美的人,所有我們不能代表自己批評和審判誰,我只能就事論事,把事物的本來面貌呈現出來,讓基於共同法律和道德以及不同認知和價值觀念的人予以評判,或許這就是記者的天職……

《看見》讀後感4

  看完了柴靜的看見,對中央電視臺有了一種熟悉感,更對記者有了一分親切感。她遇見了那麼多人,一路成長,一路反思。她幸運的有那麼多朋友,那麼多家人。

  看完後我對記者這個職業又有了幾分瞭解,雖然皮毛,但是我起碼看到了這個職業給柴靜帶來很大的變化。

  想到自己一直是那麼自私,那麼功利,要放在以往,記者這種清貧又危險的活兒我肯定不會去做。但是我今天突然特別想當記者。因為我總是覺得,柴靜在這十幾年的記者人生裡,心裡是很享受的。

  那不就夠了嗎?人生中能夠做一件事,幹一份工作,開啟自己的心去接觸,用全部的自己去感悟,而不是像我之前設想的人生計劃一樣,為著一個目標而奮鬥——賺錢,讓爸媽為我驕傲。

  曾經覺得好像只有這個目標,其他我不知道該幹什麼。

  但來了大學之後,也許是學校的人文氣息太濃,也許經過幾次採訪讓我感受到人和人之間交流的魅力,我變得逐漸不那麼現實。

  其實當一個記者挺好的,有什麼不可以的?柴靜的自述讓我羨慕,因為她沒有壓抑地跟心走。她的自述更像一次採訪,向我講述著她或喜或悲,有歡笑有惆悵,但其實更是讓她收穫無數的記者生涯。她沒有試圖讓我們學到什麼,記者不是幹這個的。她只是在向我們陳述她學到的東西,帶著一個人,一個平凡的人該有的欣喜。而我之所以羨慕她,正是因為她的收穫,恰恰是我最想要的。

  所以我突然很想做記者,自私地說,我想從這個職業裡,找到我想要的東西——自由。而我知道起碼到現在為止,記者這個職業可以給我。

  或許我以後就是去做記者了,誰知道呢?

  

《看見》讀後感5

  我是把柴靜的《看見》當成短片小說集來讀的,仔細跟隨著一篇篇文案的主人公,去代入感受、想象還原那種場景和心情,時而悲傷,時而振奮……可是故事看久了,心中也不免會有所思,有所想。

  我首先思考的是人性。《看見》一書中展現的最多的便是小人物的人性,正因為是聚焦於對小人物的描寫,其所展現的人性便能夠躲開“政治粉底”、“宣傳修容”與“道德口紅”的擦脂抹粉,最大限度的保證真實。千百年來,人們常常對人性的善與惡爭論不休,有人說“人之初,性本善”,亦有人講性惡論,然而透過柴靜的鏡頭,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自私夾雜著熱情,溫馨交織著仇恨,種種情感糅合在一起的複雜。

  且不說孰對孰錯,單就柴靜筆下的這些小人物:母親、病人、農民工、死刑犯、維權者……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種人性的真實與向利性。人的皮囊可以偽裝,但是人性容不得半點掩飾,它就是那樣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地待在那裡,人的種種想法與念頭皆因其所生,而推動其的力量之源便是向利性。人生的種種痛苦皆因此而來。

  人生來便被教育著去分辨這世上的一切,有了分別心,便有了種種心意,也一切與深植入人性的向利性結合在一起,便產生了今世的果。

  《看見》一書中,我們看到的種種感情上的悲歡離合、交往中的折衝樽俎、犯罪前的善惡心意較量,無不體現著這一點。因此,我們不妨去想想,我的身體到底是誰在控制著呢?我到底是不是我呢?

  因此與其緣求外物,不如反求諸己,安禪未必需山水,滅卻心頭或自涼。當我們觀照到那顆不垢不淨地人性時,便是度化一切苦厄之日。心不為外界所動,無謂善無謂惡,觀照當下。

  見,看見,見不見也。

  萬物皆自化,枯榮各有時。心定境自轉,意何強為之?

《看見》讀後感6

  我總是會把柴靜的《看見》和龍應臺的《目送》弄混,但實際上這是兩本完全不同的書。

  在《看見》裡看到的,是透過柴靜的眼睛看到社會上發生的不同的事還有不同的人,有血有肉,有理有據。即使花了十個小時看也覺得太快了些,很多字句都還沒來得及反覆思索,就匆匆看過去了,其實是不敢細想,也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認同,是不是三觀還是沒有搭建完成。

  這本書在7.7讀完,而推薦我看這本書的舊友,在去年的7.7與我赴一場特別的約。雖然現在我們已經不再聯絡了,但是她所留給我的思想卻和我融為了一體,當然往事不必再提,感謝她推薦我看這本書,很慚愧明明我才是學習新聞的人,卻是一個理科生推薦了這本書。

  我很喜歡這本書,讓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讓我看到了記者這個職業的溫度和韌性。

  “人往往出自防衛才把立場踩得像水泥一樣硬實,如果不是質問,只是疑問,猶豫一下,空氣進去,水進去,他兩個腳就不會粘固其中。思想的本質是不安,一個人一旦左右搖擺,新的思想萌芽就出現了,自會剝離掉泥土露出來。”

  保持開放的態度並不是代表自己沒有想法,而是願意尊重他人聽取他人的意見,開放的態度讓新的思想進來。

  ”如果當時有人看到這一幕,可能會認為我瘋了,因為那根本不算舞蹈,那只是人的身體在極度緊張後的隨意屈張,音樂就像是誰站在萬仞之上,在風暴中厲喊。“

  柴靜在03年非典中的醫院裡,沒有什麼防護措施,每天都在和死神擦肩,在惡劣的醫療環境裡看著人一個一個死去。節目播完了,她站在酒店高樓的視窗上放Skinny Puppy的音樂。閱讀這一段時我想到的是娜諾的舞蹈,是阿飛和弟弟的舞蹈,很魔幻,卻是一種來自生命的掙扎與宣洩,緊繃著的弦一抽一抽的就快要斷掉,極度的高壓讓自己非常興奮,我們需要宣洩。

  聽說一個人一直吃是因為慾望沒有得到滿足,想想自己有時候會這樣,大概是自己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卻不知道自己的慾望又是什麼。

《看見》讀後感7

  最近看了一本書——柴靜的《看見》,看完了總覺得該寫點什麼,就算是給自己。

  我們其實並不比所謂的專業編導差什麼,我們有一樣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但是我們卻從來不肯說出我們的感覺。

  非典時期的恐慌疑惑、白色恐怖帶來的可怕的窒息感。我們都不曾表露。電視裡在迴圈吶喊:“我們一定會闖過難關!”可我總覺得這種話不會是一個感染者說的,他也許會說的是:“我會死嗎?”

  雙城連續服毒事件,我們會為那些年輕的生命扼腕嘆息,但也會因為那畢竟不是我們的親人而很快遺忘。

  面對殘忍的事情,我們不願去多想,所以選擇逃避,從悲哀的情緒中逃遁,教育自己和身邊的人多去想一些陽光普照的事情,生活就會容易很多。可能這就是生活在別處吧,此岸太多血腥,故人類去對岸尋找伊甸園。寫到此處,我是清醒的,然而擱筆之後,我也許還會像以前一樣,尋覓世界裡的歡樂,只在這一刻,我願意深深咀嚼一些痛苦。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常常會對柴靜的思維感到詫異,我驚異這些刀一樣的文字來自一個女人,每一句話,看似雲淡風輕,都步步殺機,刺中陰暗角落裡的渣滓,也刺中生活在平安里的人們,突然,我對自己的平安有了負罪感。好像慶幸自己居然可以在這樣的世界裡平靜地活著,而又有那麼多的生命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承受著我不敢設想的痛苦。

  柴靜可以從事件的切口開始,一步步剝落事物的外殼,挖掘核心。反映社會,反映人性,反映心靈。一個女記者,擁有女人的韌性,既有滲透的本領,還有男人的果敢決絕。我不由想到白巖松早些年對柴靜說的話:“你會成為中國最優秀的記者,雖然你現在還不是。”我還無法理解這之間是什麼東西讓文藝女青年成為鐵血戰士——我暫且這樣形容我眼中的她,但是我真實的看到了這番變化。

  於是,我在想,我是否也應該去經歷些什麼,讓心感受些什麼。

《看見》讀後感8

  昨天晚上我開始看了柴靜的《看見》,第一次知道這本書好像是幾年前之前,我在網上看到對這本書的介紹,對於柴靜,我有一種莫名的好感,也許是她林徽因似的美感,讓我對她有一種莫名的喜歡

  其實我並沒有看過她的節目,對於她的`瞭解都是從網上了解到的,網上對她的讚譽很高,我查了一下網上她報道的新聞,都是新聞界比較前沿的報道,是奮鬥在一線的記者,一直都想去讀《看見》這一本書,不是因為這本書的文筆有多好,我就想透過這本書而瞭解柴靜。去體驗她用她作為記者的視角看到的東西以及她的感受。

  我也只看了一小段,我看到講非典的那一段,我看哭了。

  對於非典我的印象很深,那時的我還在讀初中,用全名恐慌來形容都不為過,每天教室都會消毒,如果有同學感冒就會立刻請假,一刻都不敢在教室多待,好像在後面的時候我也感冒了,那時我媽還在世,那時我一回家,我媽就趕緊領我去診所。那時候的網路並不發達,所以的資訊都是透過電視來獲取,所以我對其他地區的疫情是並不瞭解的,也沒有看到當時柴靜那期新聞直播間,但昨天晚上我有重新看了一遍,即使非典過去了很久,心底的那份觸動還是沒有變化。

  如果只看節目的話或許還感受不到新聞工作者面對非典時的實時心理變化。柴靜用文字記錄當時的情況,比電視更為詳細,我才知道,他們不是沒有恐慌,而是責任大於怯懦。

  我把自己代入到文字當中,幾經哽咽,在地鐵上的我怕別人看到我的異常,我的眼淚硬生生迴旋在眼眶。觸動很大,也很敬佩。文中那句發給柴靜的簡訊:“要是你感染了,我能不能娶你”。讓我感到莫名感動。這對於柴靜來講,是多大的肯定。

  我的閱讀還在繼續,我會用心去看完這本書,去看,體會,理解那些我們不曾知道的世界。

《看見》讀後感9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

  所以想要“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

  這才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裡的壩。

  這是書本序言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同時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看見》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記者。這本書主要是講述了作者做記者時的所見所聞所感,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中國這片土地上的真實記錄,記者的親身經歷。讀完這本書後,我對於社會和社會中的人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很多時候,我們談論一件事,其實質上是在談論一個群體,一個家庭,甚至是談論人類最底層的東西。我們總是習慣性的用因果關係來形容一件事,然後匆匆忙忙的作解釋,下定論,然後判斷對與錯,殊不知現實中的很多人和事卻不是僅僅用對錯來作為判斷標準的。對於事件親者來說,旁觀者隨便一句漫不經心的話,會對他人生活甚至生命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生活這塊幕布下,還隱藏著好多不為人知的東西,等待我們去探索和了解。

  這本書嚴格來講是一些新聞報道,但是卻遠遠高於新聞報道,《看見》展現的更多是我們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我們總是視而不見或者明明不瞭解卻自以為正確的事情,這些事情或宏大或渺小,或重要或不重要,或複雜或簡單,而這本書正是揭開了生活的石板,讓我們看到人性和生活的另一面。

  比起市面上直接描寫心理的書籍,《看見》是為數不多的讓人直擊內心,讓人震撼的好書,對於人性,對於生活,對於社會百態的對映和展露,生活本身矛盾密佈,尤其在網際網路時代下,即使是確鑿的事實也值得我們細細推敲,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不斷思考。

  “沒有什麼是不朽的”

《看見》讀後感10

  翻到最後一頁才感嘆終於看完了。

  本書一共二十章,在看前十章的時候內心極其痛苦,於是決定停下先去看一本其他的。起初不喜歡作者的咄咄逼人和自作聰明,但是題材是想要了解的型別,所以糾結著也就看下來了。看完其他的書再回來,發現後十章的感覺完全變了,不知是否也因為我的心情轉換了。我覺得作者變了,或者說在記者這個職業上成長了。她會反思自己,會認識到以前自己的問題並且試圖努力改正。她從一個冰冷的記者變成了現在有感知有溫度的記錄者。

  因為贊同這本書裡的一些內容而標記分享了格外多的段落。對於書的內容有些想法已經邊看邊寫了,說說柴靜吧。有天看著她的一句感慨突然就想,在人的身上所發生的一切分配果然都是均勻的,這一生你要明白的道理要經歷的情感波動,該有的人生體驗與感悟,已經全部明明白白的安排在你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柴靜其實真的挺幸運的,被良師益友包圍,看到她的問題沒人逼著她一定要變成怎麼樣而是寬容,包容著她給她時間,讓她一步步自己主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成長這件事一定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夠完成的,每一個人都處在變化之中,我也不該在沒有了解她的時候就直接判定她就是如此不懂感恩不懂柔和的人。但其實每個人也都是她,誰會對聽來的道理聽來的勸解就直接乖乖遵從呢,誰不是撞了牆才知道找找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呢。時間還很長,成長慢慢來。

  但真的挺難的,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這件事。希望在慢慢積累的經驗中,能夠學會溫柔地看待每個人每件事。

  有些亂,想到哪裡說哪裡了。

《看見》讀後感11

  作為普通人,連公民都稱不上,不能妄加評論政府,經濟。但至少可以憤青一下這個社會。在螢幕上看到的是這社會的團結,力量,和諧,法制。在生活裡看到的是計較,落魄,掙扎,慾望,“國人大多是沒有信仰的,唯一算得上信仰的也只有錢了”,是啊,這個在奔跑中的國家,剛剛擺脫貧窮二三十年,苦日子都過怕了,誰不想多掙一點享受這社會,做個人上人來奴役不如自己的人。這種表裡不一應該在儒家思想那會就形成了,都說國人內斂,其實只是更多的是被奴役的養成掩飾的習慣。前幾天,我們村,剛剛發生村書記帶頭打村名,眉骨骨裂,起因是關於土地補貼的錢遲遲沒有發放。

  這種猖狂的行為或許在很多農村都有發生,以家族勢力,金錢來獲得村官,那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直在反貪,老虎好打,耗子難纏,想想我們從中受益了多少。也怪不得,畢竟儒家思想還在根深蒂固,言論自由還敞開半扇小門。

  更關心的還是錢包鼓不鼓,房價漲多少,油價降了沒,過好自己的生活,就算不給這社會舔累贅了,更多的情況是,有錢的錢越來越好掙,沒錢的越來越難掙,這或許也談到能力問題,談到能力又得談機會,談到機會還要談到關係,談到關係難免又談到政府關係。複雜的生物鏈,理一理就很清楚了。越是小地方,這條連結越明顯。現在的我們更容易觸發感動,一個視屏,一首音樂,一個故事總是內心感動不得了,有沒有想過,那是因為平時我們太多的冷漠,人啊,有些東西積蓄太久,總要找一個突破口來洩洪,然後繼續的積蓄等待下一個突破口。不曉得古時候專政有沒有現在這麼多問題,或許就是處於這種外在開放,內心封建的時候才會顯得這麼掙扎,內心跟不上節奏,該改改教育體制了,智商並不是分數能體現的。社會問題很多,我們自身的問題更多,想要的太多,書裡不也是這麼說的嘛?“生活本來就是陰雲密佈”。我們能看見的是真實的社會,看不見的確實真實的自己。

《看見》讀後感12

  上個學期讀過六七本書,最有體會一本書是柴靜的《看見》,但是這本書我還沒有完全看完,不過已經讀到了第十五章(只聽到青綠的細流聲……)了。

  柴靜是一位主持人,但是她的主持生涯和別人大不相同。她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沒有刻意的去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

  她在第一章裡說:“別當了主持人就是不是人了。”我們可以在電視中看到有很多節目是從演播廳由主持人口述說出的,有的表述能力強的主持人還好,能夠讓聽眾看節目的時候如同身臨其境,但是,如果表述能力不是那麼強的主持人,就不能讓聽眾看到節目的時候如同身處現場一樣了。就像播一個地震的新聞,在這本書中第一章裡說到的新疆大地震一樣,書中講到,在2003年2月的時候,新疆大地震的時候,柴靜就去到受災現場,她在受災現場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這會兒是在演播室,災難對我來,只是一個需要完成的新聞,我只關心我播報賑災的數字而不是流利。”

  所以我覺得新聞是需要我們去用我們的皮膚感覺新聞,而不是隻單純的用嘴說出來,而且我們做出來的節目要有人味。這個時候的柴靜還在“時空連線”欄目做,讀後感.但是在這之後,她就調去了“新聞調查”,走之前,梁健增主任送給她一本書並寫了一句話:“在連線中起步,在調查中發展。”這句話也啟示著我,要在實踐中不斷髮展,不斷進步。

【《看見》讀後感】相關文章:

《看見》讀後感12-13

看見柴靜讀後感「精選」09-15

柴靜《看見》讀後感09-10

《看見》讀後感600字11-02

看見讀後感1500字01-07

看見讀後感(通用10篇)05-28

柴靜看見讀後感80001-03

柴靜看見讀後感60001-03

2015看見讀後感1500字10-24

【《看見》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