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新教師教學論文

新教師教學論文

新教師教學論文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教師教學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新教師教學論文1

  摘要:高職院校促進新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應抓好“崗前培訓”、“導師幫扶”、“科研促進”、“評價助推”四大環節,並充分發揮其在師資隊伍建設工程中的作用,以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實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 新教師 教學能力 著力點 提升

  0引言

  高職院校要實現由規模發展向質量內涵發展的順利轉軌,加強對新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就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這關係著高職院校是否能長期保持一支能打“硬仗”與“勝仗”的教師隊伍、是否能保持健康持續發展的可喜勢頭。可是,當前部分高職院校並沒有把對新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作為整個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導致這塊工作更多的是處於“軟肋”地位。高職院校要保持高等職業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加強對新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勢在必行。

  根據教育規律和高職教育的實踐經驗,高職院校提升新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要著重在“崗前培訓”、“導師幫扶”、“科研促進”、“評價助推”四個環節下功夫。

  1增強對新教師崗位培訓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參加崗前培訓是新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必備條件,也是新教師步人講壇而提升教學能力的基礎性環節和起始支點。目前,各省市高職院校幾乎無一例外地給新教師創造了參加崗前培訓的機會。儘管如此,多數新教師離教學崗位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教學能力還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有效學習的需要。究其原因,與崗前培訓針對性與實效性不強分不開。要提高新教師教學能力,必須切實有效地將崗前培訓工作落到實處。為此,當前對新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打破“大統一”的不良局面。高職院校的新教師有許多方面的特殊性,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來源上的差異,有的畢業於師範院校,具有相對紮實的教育理論知識和一定的教學技能;有的畢業於工科院校,不具備教育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經驗。對畢業於工科院校的新教師來講,還存在著任教課程方面差異,有的是面對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工作,有的面對專業技能課程教學工作。面對新教師的這些差異,如果在崗前培訓過程中採取“一刀切”,使培訓內容和方式成“千人一面”之勢,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就不能收到崗前培訓的實際效果。所以,新教師培訓應根據教師的實際情況,有所區別地選擇其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一是各教育主管部門要責成受委託的培訓單位在培訓方式上進行革新、在培訓內容上進行重組;二是各高職院校在組織新教師參加教育主管部門統一培訓基礎上,還要根據新教師的實際情況,在崗前進行一些“自選動作”的培訓,彌補統一培訓的弱項和缺項,從而確保整個崗前培訓工作實用、實效,為新教師日後教學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2建立科學有效的導師幫扶機制

  新教師在參加崗前培訓之後就正式參加教學工作。為了幫助新教師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能力,儘快成為合格的人民教師,多數高職院校對剛步入教壇的新教師也採取了許多措施。給新教師安排指導教師,在中老年教師指導下完成一定數量的聽課任務、備課寫教案、作業批改等。從客觀上講,這些舉措對新教師儘快適應和熟悉教學,的確能起到一定效果,但這些舉措並沒有得到新教師的愉快接納。究其原因,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就在於這些舉措沒有讓新教師從中得到實惠,而是更多地流於形式,讓新教師承受著價值喪失的形式壓力。對新教師實行導師幫扶制,能夠較好地改變這些不良局面。所謂導師幫扶制,即是按照一幫一的派對由經驗豐富的中老年教師指導幫扶新教師儘快熟悉教學工作、提升教學能力的制度。為了不讓這種制度流於形式,切實發揮制度的作用,有必要採取以下配套措施:

  一是對指導教師的選擇要靈活,既可根據學校具體情況給新教師指定派對,也可以由新教師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自己選擇;

  二是對指導教師要計算工作量,將其對新教師的指導納人其工作範疇;

  三是對指導教師每學期要完成的指導任務和要實現的目標進行明確描述,並規定與指導工作任務及其工作目標基本對等的工作量;

  四是對指導教師完成的指導任務和指導目標實現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價,並將考評結果作為年度工作考核評定等級的重要依據。

  採取這些措施,讓指導教師對新教師的指導工作有明確的責任和履行責任後應享受的權利。這樣,能較好地克服新教師指導工作流於形式的不良傾向,讓指導教師從主觀上願意為新教師的快速成長付出自己的辛勞、盡到自己的責任,幫助新教師儘快成長。

  3引導新教師以教研破解教學中的難題

  教學與教研具有互促功能,彼此結合能夠起到相得益彰、事半功倍之功效。目前,不少高職院校對新教師的培養工作,主要是停留在教學指導層面。儘管不少新教師接受指導後也得到了進步,教學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從新教師成長的步伐來看還是比較緩慢。要改變這種局面,讓新教師人職後能儘快提速,很有必要將教學與教研有機結合。因為教學過程中許多問題的解決不能就事論事,停留在現象表面去尋找答案,而應深人到現象底層甚至是現象以外去尋找答案。比如高職學生不喜歡學習文化基礎課程這種現象的產生,如果大家認完全是教師自身教學方面的因素所致,那就過於片面。因為當前高職學生普遍重專業課程尤其是專業技能課程的學習,輕視文化基礎課程和其它人文素質類課程的學習。所以,在對新教師指導過程中要有強烈的教研意識,善於引導其將教學實踐中遇到的教學問題上升為教學研究課題,以教研的視角與方法去認真研究並予以解決。

  為了讓新教師在教研行動中加速成長,可以採取以下方法:首先,引導其多渠道發現問題。比如激發其寫教學感想或教學日記,在寫感想與日記的過程中去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捕捉其間的不足之處,並在作業批改、日常觀察以及與學生交流對話過程中去捕捉教研的問題。其次,要對多渠道捕捉到的各種教學問題逐一進行梳理,從中提煉出最核心、最基本、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典型問題,將其納入教研視野,作為研究解決的重點。在具體解決過程中要藉助於行動研究、敘事研究等方法與同事、同行交往互動、合作探究,不斷明晰問題解決的思路和探尋問題解決的良方。最後,科學總結提煉,寫出,形成科學理念,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措施,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昇華。

  4以評價激勵機制激發新教師內在動力

  建立評價激勵機制也是促進高職院校新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新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需要自我激勵,產生主動提升教學能力的內在動力,但內在動力的產生與維持有賴於外在因素的作用。建立評價激勵機制,對新教師教學能力水平進行考核評價,在此基礎上予以多種形式的激勵,能促進其增強教學使命感,產生自覺提升教學能力的責任意識。要充分發揮評價激勵機制的應有效果,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是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新教師之間也存在個體差異,對其考核評價不能只看最後結果,而應結合其日常教學工作過程中的表現,如備課、上課、課外輔導、作業批改、指導社會實踐等常規工作方面的教學業績來進行綜合評定。

  二是對新教師教學資料及其它相關資訊的蒐集要做到全面而準確。儘可能避免教學督導部門單方面的評價。在實際考核過程中還要有學生對新教師在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常規、德育滲透、教學效果等因子方面的評價打分。也要收集指導教師對新教師的敬業精神、接受指導過程中的業務學習表現及其進步情況等方面的公正評價。

  三是給新教師自我評價的機會。讓其結合自己的教學過程表現和教學能力水平的進步情況進行自我評價打分。使其在自我評價過程中為教學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發現問題、增強信心,同時也為學校對新教師的客觀評價獲取更全面的資訊。

  四是對評價結果進行辯證解讀。一方面儘可能做到最後評價結果的客觀準確,另一方面又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新教師的評價結果,真正起到對新教師評價考核的過程,就是促進其教學能力水平提升、發展和增強自信的過程。

  5結束語

  新教師是高職教育未來的中堅,新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狀況,體現著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水平。在高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中,必須把新教師培養作為重要內容,才能使高職院校能夠持續健康發展。

新教師教學論文2

  摘要:今天,現代資訊科技已走入了幼兒教育,它為我們開闢家園共育新形式帶來了契機。文章從四方面入手就現代資訊科技對幼兒教育教學的影響進行了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資訊科技;幼兒教育;教育教學方式

  現代資訊科技在幼兒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打破了傳統的家訪形式、家長會、幼兒開放日、電話聯絡等家園聯絡和溝通方式,為家園合作交流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途徑,為家園共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我們要積極探索運用現代資訊科技促進家園和諧溝通的途徑和策略,努力實現新型的家園網路互動,促進家園共育新渠道的開發與整合。

  一、現代資訊科技改變了幼兒園教師的思想理念

  資訊科技的運用,改變了教師的思想理念。首先,教師從陳舊的教學觀念中走了出來,樹立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教學理念,確立了現代人才觀和科學教育質量觀,在教學中尊重幼兒個體差異,訓練幼兒的創新思維,從而取得了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其次,教師掌握了基本的現代資訊科技,學會了利用網路查詢資料,學會了製作網頁,建立網站,撰寫自己的部落格等,並具備在教育教學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熟練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包括多媒體課件的製作、網上操作能力等。再次,教師學會了利用先進的資訊科技彌補教學中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二、現代資訊科技改變了家園交流的方式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變得越來越繁忙,特別是一些年輕的家長很少親自接送孩子,他們與幼兒園、教師的溝通非常少,這會影響家園正常的交流。幼兒園不能及時讓家長掌握對孩子在幼兒園的一些表現情況,同樣家長也不能把一些好的建議和意見反饋給幼兒園和教師。在這種情況下,現代資訊科技平臺的建構為家園合作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途徑,為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交流提供了便利,使家園交流更方便,更省時、省事,受到了家長和教師的歡迎。在平時的家園互動中,家長能及時掌握孩子一天在園的表現,瞭解當今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師也能從家長那兒學習到許多寶貴的經驗,為日常工作提供了許多幫助。如教師在每一個主題活動的開展、每一次半日開放活動前後,都可向家長征求意見和建議,以使活動變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意義。現在幼兒園都有自己的網站,在網站上不但能宣傳本園的教育理念、教育資訊,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教育,而且為家長學習提供了網路資源。家長則可以在這個網站上瀏覽自己所需要的資訊,下載幼兒喜歡的影片、音像、圖文等,非常便利。還有的班主任建立了各種班級群。如大多數班級都會建立QQ群。QQ群具有同步性與非同步性的特點,為教師與家長的雙向溝通、交流與探討提供了同步和非同步接受資訊的選擇,提供了切實可行的交流平臺。我們可把家長的QQ號加入到由自己管理的班級QQ群中。透過QQ群的“群聊”功能,家長可以和老師以及其他家長進行實時的溝通;透過“群空間”功能,教師和家長既可以在論壇裡發表觀點,也可以自由上傳或下載有價值的資源、資訊等,實現“資源共享”,達到家園協同教育的目的。

  三、現代資訊科技改變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

  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是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形象、生動、鮮明地展現教學內容。其傳輸資訊的方式,打破了傳統的幼兒教育教學方式,優化了課堂教學,能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形象,將教師難以用語言解釋的詞彙、現象生動地演示出來,從而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他們獲得情感的愉悅。在幼兒教育中,現代資訊科技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豐富了教學手段,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教師要重視現代資訊科技的應用,根據教學內容,採用合理的、科學的、適當的資訊科技教學方式。如在進行《化蝶》這一音樂遊戲課時,可以充分挖掘資訊科技和網路優勢,把音樂、舞蹈、圖片等教學資源巧妙地融於一體,描繪出蝴蝶飛舞的場景,使幼兒產生鮮明直觀的感知。需要注意的是,資訊科技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並不是主要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從而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四、現代資訊科技改變了教師的學習環境

  網路豐富的資源和龐大的體系,為教師學習提供了便利。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選擇學習時間,在網上與他人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穫和教學心得,互相學習、討論、探究。在開展教學之前,教師可以透過現代資訊科技,如電腦等,收集課堂上需要的教學資料,豐富自己的教學知識。同時,學校對教師進行培訓時也可以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傳統的培訓方式主要以開會為主,這種培訓方式需要固定的地點,並且整個過程比較複雜。現在,透過資訊科技就可以直接對教師進行培訓,如遠端影片、YY等,這就為教師學習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總之,現代資訊科技的構建改變了幼兒園教師的思想理念,不僅使家園合作更具時代特徵,為每個幼兒的發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積極催化作用,還進一步激活了家園互動、家家互動,以更快、更廣的方式豐富了家園間的聯絡形態,實現了快速雙向互動的家園共育,開創了家園共育新局面,也為教師繼續學習提供了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徐華勇。現代教育技術對幼兒教師教學思想的影響[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2)。

  [2]梁晶晶。現代資訊科技對教育教學的衝擊及影響[J]。資訊與電腦:理論版,20xx(4)。

  [3]宋照紅。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幼兒教育教學[J]。廣東科技,20xx(11)。

  [4]吳秀梅。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芻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xx(19)。

  [5]武愛紅。現代教育技術與幼兒教育改革初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xx(20)。

  [6]範麗娜。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9)。

新教師教學論文3

  摘要:結合一名剛入職的數學教師的教學實踐,分析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常見的一些不好習慣,並進行較好的反思,希望可以對剛入職的教師提供很好的幫助。

  關鍵詞:新教師 教學習慣 高中數學教學

  作為今年剛入職的老師,通過幾個月的高一數學教學,我得到了一些很深的體會,其中主要是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教學效果,談一談在教學過程中一些不好的習慣,並進行反思。

  一、上課時直接進去就上課,不喊“上課。起立”

  反思:很多老師認為高中生都已經接近成年人,感覺沒有必要向教小學生一樣去強調一些形式上的東西,其實就我自己的體會,上課之前行上課禮最大的作用倒不是提升學生尊敬師長的'意識,尊敬師長需要在平時的教育中慢慢地滲透,而不是一些形式上的東西。我覺得它的最大作用在於給學生一種震撼,讓學生轉變下課休息時那種散漫的狀態,讓學生儘快進入上課的氛圍中,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二、不用課本上出現的數學符號

  反思:就數學學科來說,符號作為一種代號,用哪個符號對處理問題並沒有太大的不同。萊布尼茨說過:“我們利用符號的目標就是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表達需要闡述的含義,而不至於產生邏輯上的混亂。”所以用什麼樣的符號只在於如何表達簡單。一般來說,學生在學習之前都對課本進行了簡單的預習,最先進入他們腦海的是課本中的符號,如果在上課時用一個其他符號來闡述問題,就會讓學生浪費一些完全沒有必要的精力。另一方面,課本中的符號一般都是符合國際慣例的,在長期的學習和練習中使用最多的還是課本中的符號,這也為以後的學習省了很多事。

  三、對於在上課時出現的預期之外的難題輕描淡寫地帶過

  反思: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老師又不能立刻解決,一般的常見做法是:這個涉及我們以後學習到的知識,今天不討論。其實,我覺得這樣很容易扼殺學生求知的動力。既然這個問題在課堂中被提出來,說明它的產生是合理的。如果確實要用到以後的知識,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體會指出用到以後的哪方面知識,可以查詢哪方面的資料等等。另外,如果老師壓根對這個難題沒有足夠的瞭解,那完全可以向學生指明:備課不充分,以後再解釋等等,這樣做並不會降低老師的威信。

  四、不按課本佈置作業

  反思:透過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可以反饋其接受知識的程度。一般來說,課本上的內容是最基本的內容,僅僅理解課本上的內容和練習課本上的作業是完全不夠的,但是學生要同時掌握多門功課,並不是只學習數學,其中分配在練習數學習題上的時間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應該在課堂結束時出題練習,鞏固知識。而課本中的習題融眾多教師的經驗,應該屬於效率最高的一類習題,所以以課本為綱的練習是效率最高的,老師讓學生多學習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並一定不對學生都有利。

  五、講課時對內容太多的展開

  反思:現在教材裡面的內容非常簡單,但是一些數學思想、基本運算都包含在內,如果老師展開得太多,雖然會讓學生練習時比較輕鬆,短時間內可能會提高分數,但從長遠來說,未必是件好事,因為從課本到練習,實際上是一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即使剛開始不太適應,但從長遠看,應該對學生幫助更大。

  六、寫解答過程時太草率

  反思:高中內容相對初中剛畢業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跳躍,同樣學習寫解題過程也應該從頭開始。解題過程反應了學生的解題思路,老師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自然覺得很輕鬆,但是學生初學時很生疏的,老師應該有耐心,這樣才能走得穩、走得快。

  在新課程的教學體系下,教師的角色是一個引導者,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主導者,因此教師更多的都要以學生為中心。所以,尤其是剛入職的數學教師,對教學的把握力還不夠完善,有要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一切都要以學生為主,儘量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這樣會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有助於自己更快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智慧,教學習慣: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J].江蘇教學研究,20xx(5).

  [2]常自強,農村中小學教師必備的幾種教學習慣[J].教育實踐與研究,20xx(15).

  [3]姚金鈴.玲新課程理念下的開放式數學教學[J].新課程,20xx(1).

新教師教學論文4

  摘要:新教師是學校的新鮮血液,我們迫切需要新教師的迅速成長。新教師在成長過程中應該注意多媒體技術的學習,同時要善於利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為了使新教師少走彎路,提高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力,本文就新教師的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成長曆程談了幾點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新教師 多媒體輔助教學 成長曆程 積累 反思 大忌

  在學校的教師隊伍中,新教師以其知識面廣,觀念新,可塑性強等優勢給學校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發揮了其積極的作用。然而,新教師更需要的是在學校這片沃土中迅速成長為符合現代教育發展需求的“新”而“成熟”的教師。在這一成長過程中,新教師都會經歷一個由求知到實踐到反思的迴圈往復的過程。尤其現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普及,新教師在多媒體輔助教學方面應注意哪些方面,作為一名經歷過此過程的青年教師,我想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根據新老師的優點和缺點,我把新老師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的過程分為三步:前期──積累、中期──反思、後期──忌

  一、前期:剛參加工作的第一學期

  對一個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新老師,剛上課就想用多媒體課件,我認為有些太急促了。很多新老師為了展現自己的計算機方面的“才能”,過於頻繁使用多媒體,導致教學效果不甚理想。新老師應把精力放在傳統教學上,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管理能力,如果這些都沒做好的話,你課件做得再好,自己卻沒有能力發揮課件的優勢出來,更致命的是因為自己的水平不高影響了學生的成績。

  當然也不能丟掉多媒體,那應該幹些什麼呢?兩個字──積累;

  學習如何多媒體課件製作的一些原則,積累製作經驗;

  學習課件製作軟體,如PowerPoint,Author ware,Flash,幾何畫板(強烈推薦數學、物理老師學習),積累使用技巧;

  課件製作軟體比較熟練的可以先上課再做課件,把做出的課件與上網下載的資深老師的課件比較一下,積累製作技巧。

  同時,按照課本的目錄超前地去網上下載這些資源,分門別類,去劣存優,以便以後自己使用,積累素材。

  二、中期:參加工作的第二學期

  經過一個學期的傳統教學和多媒體課件的積累,相信你能操刀上陣了,但我認為還不宜頻繁使用多媒體課件,應該在部分使用:在課堂教學的某個環節使用或者在某節課使用;這時候新老師應該多注意自己製作的多媒體課件怎樣才能很好地與課堂教學融合在一起,這就要求我們要多多反思:

  (一)反思是否妨礙了正常教學:很多時候,某些知識點或者某節課採用多媒體課件,效果可能會更好,但同時我們要想到,如果你沒有提前一個星期或一個月備好課,臨時想做課件,是否有相關的素材,相關素材是否適用,如果沒有相關素材的話,自己製作的難度有多大,需要多長時間,千萬不要貪一時使用之快,而妨礙正常教學;

  (二)反思如何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前面說了,某些知識點採用多媒體課件,效果可能會更好,這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在使用過程中,我們卻往往無法發揮課件的優勢,這時要想想究竟是課件的設計出了問題,還是我們駕馭課件不當導致效果不理想,及時改進,提高自己課件製作水平或駕馭課件的能力;

  (三)反思是否形式地表演:新老師由於剛參加工作,不可避免地要上彙報課、公開課之類的課,而彙報課、公開課很多學校都要求使用多媒體課件。新老師生怕自己因為沒有用課件而得不到“好”的評價。當然,這也與聽課者的評價有關。實際上,我們應該看到,不管什麼課,只要教學媒體運用恰當,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了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的效果,提高了學習效率,就是一堂好課。

  三、後期:參加工作的第三學期

  經過中期的“課件”試用,新老師在課件的製作和駕馭上應該有比較大的提高,這時可以嘗試經常使用課件。

  但同時對課件的質量要求更加高了,課件如何設計、師生如何互動等等,這裡要注意幾個大忌:

  (一)忌失去重點: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使課堂上的資訊量大大增加,使老師免去了許多板書,使課堂結構也更緊湊,課堂資訊容量也更大,與此同時,就給學生的理解增加了難度,學生們抓不住課堂的重點,顧此失彼。因此課件製作時,要注意重點突出,不要面面俱到。

  (二)忌失去靈活性:因為多媒體課件在課前已經制作好了,課堂教學組織條理清楚,結構緊湊,有利於掌握教學和學習進度。但課堂上就缺乏一些靈活性。如某一例題,課件中只有一種解題方法,而學生卻有另一種解題思路,這樣不利於學生髮散思維和創造性的培養。必要時可使用板書來加以補充,同時也要在多媒體課件的製作上下一番功夫,增強課件的互動性、參與性。

  (三)忌失去互動和參與:課件製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課件做得多了,我們就會有一種惰性,很多情況下的課件是直線型設計,缺乏互動。當前最常見的是將文字、公式和一些相關的靜態圖片輸入電腦,然後由教師根據課堂教學需要控制這些媒體的播放順序。這種做法實質上是一種高階的幻燈片,這樣既沒有了互動性、參與性,而且此類課件也束縛了新教師的教學思維,影響新教師的課堂發揮。

  同時,教師切記不要站在螢幕前不動,可走到學生當中,拉近師生距離。最好能夠給學生參與的機會,大部分學生表示如果數學教師想請一位同學上講臺用電腦演示一個實驗過程的時候願意去操作。因此,教師可以考慮讓學生上臺進行簡單的操作過程,一方面可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課堂學習的氣氛,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新教師上課只是一個勁的點滑鼠,而缺少與學生的交流。

  不管怎樣說,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應用無論是對新老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是有益的。新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對於如何把傳統教學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仍然存在著不少困難。只要新老師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注意有關問題想出補救的辦法,一定能使我們的教育教學事半功倍。而且,多媒體走進課堂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新老師要大膽去實踐,認真地探索,找到最它們之間最佳結合點,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陳維國,《“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優缺點對比》,20xx年,網路資源

  [2] 王莉丹,《關於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的冷思考》, 20xx年,網路資源

  [3] 馮 波,《求知、實踐、反思──淺談新教師的成長》, 20xx年,網路資源

新教師教學論文5

  教師的教學策略對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用,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策略。年輕教師對教學充滿熱情,敢於創新、敢於質疑權威,老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穩紮穩打但循規蹈矩。本文對新老教師的教學策略進行了對比研究,並提出了幾點改進建議。教學策略是指教師在向學生們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尤其是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情況,對他們所運用的教學活動,課堂形式組織,上課的方法,教學的內容,課堂上課順序等等一切與課堂教學有關問題的總的考慮。簡單來說,教學策略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指導思想與教育方法。我們在充分了解新老教師的教學策略後,進行了對比研究並提出了幾點建議以供教師們參考。

  1小學新老教師教學策略的比較研究

  1.1小學新教師自身特點分析

  教學經驗,課堂教學的掌控自如。老教師由於從事教學工作多年,對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教學關鍵的把握都比較準確,能夠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其次,老教師對待教育教學中出現的隨機事件,處理有方法,有條不紊,得心應手。特別是突發事情,有一定的經驗,使突發事件能夠在掌控之中,經過合理的處理,步入有序的軌道。最後,老教師有一定的威望。他們幾十年的工作成績,得到認可,有的教師更是“桃李滿天下”受人尊敬,當然會在學生中、家長中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新教師的優勢與不足。首先,新教師教學態度端正,教學準備比較充分。由於剛參加教育工作,有理想,有目標,有熱情,熱愛教師這一行業,體現出了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基本師德規範。課前每位教師都能做到精心準備。其次,新教師理論知識豐富,理解能力強。剛從學校走出來,大部分新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都是非常豐富的,對於教育理念的接受與理解能力也很快。

  再次,富於激情活力,有進取意識。新教師處於朝氣蓬勃的年齡,思維活躍,富於創新精神,進取意識強烈,能夠創造性地完成各項任務,並且敢於爭先,勇於爭先,幹勁十足。最後,新教師大多都有較好的教學基本功,授課過程中教態自然大方,教學思路清晰,教學資訊量較大。但新教師身上往往也有著一定的不足,這主要表現為新師缺少教學經驗,對教學環節不熟悉,對課堂隨機出現的問題把握不好,課堂教學的預設和實際效果相去甚遠。往往會出現語速過快,平均使用時間等現象。有的教師教學中死盯著教材教案,缺乏師生間的交流,抓不住學生的反饋資訊,自己累,學生也累,最後,重點問題沒有講清楚。

  1.2新老教師教學策略的分析

  新老教師的不同特點使他們各自的教學策略會有不同的傾向。例如,新教師會在創新上下功夫,會在雙邊活動上下功夫,會在教學媒體的使用上下功夫等等,但是他們往往會忽略教學重點的把握,忽略學生知識掌握與能力的形成。在教學隨機事件的處理上也會掣襟露肘。而老教師則會在把握教學脈絡和重難點上下功夫,會在學生認知水平和教學方法上下功夫,會在目標達成和教學效果上下功夫等等,但是他們往往保守,對新生事物有排斥的心裡,重知識傳授忽視能力的形成等等。

  2小學新老教師教學策略的建議

  2.1新老教師結對提高的合理性

  新老教師的教學策略有其不同的傾向,而其不同的傾向又有很大的互補性。例如,老教師的教學經驗豐富與新教師的經驗不足;新教師的求新求變與老教師的保守傾向;老教師的德高望重和青年教師的初出茅廬;新教師的師生互動活躍與老教師的重知識輕能力的傾向等等。這就為新老教師之間的“傳幫帶”、“結對子”提供了合理性和可行性。

  2.2新老教師共同提升要“合情、入理、見效”

  新老教師教學策略的特點為其共同提升提供了可能性。新老教師教學策略的共同提升,要以老教師為主,採取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教學相長的原則,合情、入理、見效達到共同提升的目標。

  (1)所謂合情,就是說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是新教師必須虛心學習的,新教師要抱著虛心學習,誠心求教的態度,老教師要抱著知無不言,認真負責的態度。一個學校有沒有符合教育教學要求的年輕一代教師,決定著學校興衰,一個國家有沒有符合教育教學要求的年輕教師,決定著國家教育的興衰。培養新教師是學校的職責,也是老教師的責任。這就是情,就是教育的情,就是教師的情,就是教育管理的情。

  (2)所謂入理,就是根據新老教師的不同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有步驟,有條不紊地實施,確保新教師能夠豐富教學經驗,掌握教學方法,提高應變能力,老教師也能夠煥發激情,從新教師身上學習到創新精神,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掌握新的教學手段。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教師工作的複雜性和示範性,決定了教育需要傳承。就像工匠要有師傅一樣,教師也應該是一樣的。所以,老教師的傳幫帶是可行的、合理的,更是必要的。

  (3)所謂見效,就是要從小處著手,要以效果促信心。“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的本意就是學到了東西,能夠運用,這是一件多麼高興的事情啊!一件高興的事情,當然就願意做。所以要把握見效的原則。這樣才能產生良性迴圈,才能一環扣一環,使新老教師制定教學策略的能力和水平都得到提高。

  3小結

  從小學新老教師的教學策略中,我們顯而易見的發現了他們的不同之處,在對他們教學策略的比較中我們看到了新教師的機敏靈活,也看到了老教師的沉著冷靜、經驗豐富。他們的教學策略各有千秋,但也有些許缺點,我們在對待兩種完全不同的教學策略時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將它們融會貫通,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

  【參考文獻】

  [1]汪戀一.學習路徑視角下的新老教師MPCK發展比較研究[D].杭州:杭州師範大學,20xx

  [2]鍾春林.小學數學新老教師課堂教學機智比較研究[D].杭州:杭州師範大學,20xx

  [3]鮮中梅.小學新教師職業適應性個案研究[D].重慶:重慶師範大學,20xx

  [4]潘小明.新老數學教師課堂教學差異及啟示[J].教育與教學研究,20xx,05:19-23

  [5]王國英,沃建中.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策略的結構[J].心理發展與教育,20xx,03:59-62

新教師教學論文6

  一、新入職教師要用情教學

  教師的情感投入是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就是教學的情感性特徵。教學的情感性特徵要求新入職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全情投入,用情感催化自身的教學專業化發展。對新入職教師而言,用情教學主要有兩個認識和實施要點:一是新入職教師對教學工作要有熱情,要滿懷激情地進行教學並以此作為自己教學工作的動力支撐系統;二是新入職教師還要充分體驗和感受用情教學帶給自己的職業幸福感和成就感。

  二、新入職教師要熟悉教學

  熟悉教學,對新入職教師來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具體來講,新入職教師熟悉教學主要有以下要求:一是新入職教師要儘快瞭解和熟悉教學工作基本環節的內容及要求,包括備課、上課、作業佈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和學生學業成績檢查與評定等;二是新入職教師要儘可能多地瞭解常用的教學方法,掌握各種教學方法的優缺點、適用範圍並能合理地選擇和使用教學方法;三是新入職教師要熟悉和掌握基本的教學組織形式,並能根據教學的任務、內容及學生的特點等採用合理的教學組織形式;四是新入職教師要努力學習、理解、感悟和運用教學的相關理論。

  三、新入職教師要琢磨教學

  琢磨教學與我們經常所講的磨課相似,但又不完全等同於磨課。具體而言,磨課就是某個教師在一定時期內,在大家協助下,把某課教學當作科研課題,採取多種形式,運用科研方法,反覆、深入地學習、研究與實踐,使這個教師某課的教學成為水平較高的精品課,取得系列研究成果,提高教學、教研和科研能力,養成良好的研究習慣。相對於磨課,琢磨教學既可以以集體的形式來進行,也可以透過個體獨自的方式來展開。當琢磨教學以集體的方式來進行時,其含義就等同於磨課;而當琢磨教學以個體的方式來進行時,它又與磨課有所區別。

  四、新入職教師要反思教學

  反思教學是當前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也是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核心概念。新入職教師要特別注重培育自己反思教學的意識與能力,總結自己教學成功的經驗,尋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和教訓,並明確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同時,新入職教師對教學的反思可以在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來進行。在不同階段進行的教學反思具有不同的功效。反思教學對促進新入職教師的教學專業化發展確實具有重要甚至是神奇的作用。

  五、新入職教師要研究教學

  教學還要與研究相結合。研究教學,決定了新入職教師要轉變知識傳授者的傳統職業角色觀,樹立教師即研究者的新的職業角色觀。新入職教師開展的教學研究還應該體現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要體現校本教學研究的特點;二是要體現教學行動研究的特點;三是要體現微觀教育問題研究的特點。對新入職教師而言,有意識地把教學與研究結合起來具有特殊的意義。教學與研究的結合不僅可以使新入職教師充分體會到教學和研究帶給他們的雙重甚至多重樂趣,而且,研究教學也是提升他們的教學層次和促進其教學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六、新入職教師要交流教學

  儘管新入職教師促進教學專業化發展的途徑和方法是多方面的,但開展有關教學的交流與研討始終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教師的教學既具有集體性的特點,又具有個體性的特點,是集體性和個體性的高度融合。教學的集體性和個體性共存的性質與特點決定了教師開展教學交流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尤其是對新入職教師來說,由於他們普遍缺乏教學經驗及對教學的直觀感受,加之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榜樣的引領和示範作用,開展教學交流對促進他們的教學專業化發展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七、新入職教師要教學相長

  《禮記學記》中有這樣一段話: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從來就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和條件的。具體來講,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透過教師的教指導和促進學生的學;反過來,學生的學又構成教師教的前提、依據和理由,學生的學又要求改進和提高教師的教。這就是教學相長的基本含義和要求。一方面,教師的教要基於學生的學,並促進學生的學;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透過各種渠道收集來自學生學的反饋資訊,為改進和提升教學提供依據。

  八、新入職教師要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或提高教師教學中的有效性是當前課程與教學論領域研究的一個重點和熱點問題。有效教學對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性意味著新入職教師還必須增強自身有效教學的意識,並透過不斷完善自身專業知識結構,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反思和研究能力等方式,減少教學過程中的無用功,以師生最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取得最最佳化的教學成效。新入職教師要樹立有效教學的意識,並把提高教學工作的有效性作為自身教學工作追求的一個重要目標。有效教學對新入職教師來講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綜合系統的要求,也是促進其教學專業化發展的內在要求。

  九、新入職教師要生成教學

  生成教學需要教師具備比較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及足夠的教育教學機智等,顯然,它也是對教師教學的一種高層次要求。儘管如此,讓新入職教師瞭解和掌握生成教學的內容和基本要求,樹立生成教學的目標追求也是促進他們教學專業化發展的一個必然要求。生成教學對新入職教師的教學來講是一種要求、一種目標、一種追求、一種理想和一種境界。

  十、新入職教師要提升教學

  教師的教學具有知識的再生產性和教學階段的週期迴圈性等特點。對教師,特別是對新入職教師而言,就面臨著一個不斷改革和提升教學的問題。提升教學,首先就要求新入職教師不能滿足於自己教學的現狀及其所取得的成績,要把不斷最佳化教學作為自己的追求和目標;其次,還要求新入職教師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及其對教育實踐的指導;再次,還要求新入職教師要善於積累和總結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並把這些經驗上升到理論認識的高度,以此來指導和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十一、總結

  總之,促進自身的教學專業化發展是新入職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和任務。儘管促進教學專業化發展對新入職教師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注重以上十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將有助於新入職教師在熟悉和適應教學的基礎上達到促進自身教學專業化發展的目的。

【新教師教學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