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1

  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請用我們良好的師德,撐起我們教育的藍天!

  到底什麼是師德師風?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

  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 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願地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

  為了把教育寓於服務之中,使我們的教育得到學生的認可,成為社會滿意的教育,我認為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好服務:

  第一是為學生的校園生活服務。家長信任學校,把自己的孩子託付給我們,我們就得從學生的校園生活、安全、健康著手,實施相應的服務管理,關注學校內的過激的學生事件,確保學生有一種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

  第二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務,讓所有學生能充分、平等地從教育機會中獲益。促進全面的教學質量必須是每位教師優先考慮的目標。滿足學生的基本學習需要,讓學生充分地發展。

  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的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教師的素質不高也難以教出高素質的學生。隨著“育人”時代的發展不斷有新的內容,那麼就要求老師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視野和思維不能僅僅著眼於孩子的現在教學過程中,應開發多方面的智力。

  透過學習使我明白了:師生之間是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教師是服務於學生的,並在服務的同時教會他們怎樣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2

   本次的師德培訓,雖然所花時間很少,但是切中要害,對症下藥,對如今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與學生的溝通存在"說教"現象,導致教育效果欠佳。從這方面也折射出教師的師德。聽了孫有福老師深入淺出地談了《從"說教"走向"對話"……新形勢下教師溝通方式的蛻變》的講座,我覺得本次學習也從往年對教師--師德學習物件,從進行上綱上線的"說教"走向了輕鬆愉悅的"對話",使我感受頗多。

  孫老師提到過孫海波說的"平庸的教師在於說教,好的教師在於解惑,更好的教師在於示範,卓越的教師在於啟迪。"我想這世上沒有一位老師是不想當好老師的,因為人的天性就是喜歡被人肯定,所謂"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兵",更何況教師這個職業原本就是教人向善,為人師表的特殊行業。可是,我們常常是心裡想做好教師,但是我們的行為尤其是與學生溝通問題上,常常出現了居高臨下、頤指氣使地"說教",以至於我們大多數教師都成了平庸的教師。

  這種思想和行為的矛盾常常使我很煩惱、很困惑、很迷茫。聽了孫老師的講座,使我茅塞頓開、醍醐灌頂。

  尤其是孫老師提到的要捕捉教育的的機會,製造機會時舉了一個例子:有個老師在班級裡分新書,出現了一本封面破損的書,老師拿著書問全班同學:"誰要?"學生們各個都沉默了。是呀,這樣的現象在我平時的工作中出現是屢見不鮮的,如果是我,我也許會陷入尷尬的境地。此時,這位老師依然那麼淡定自若地問:"誰要?""誰要?"……問了好幾次,終於有一個學生弱弱地舉起手。如果是我,我也許會長噓一口氣,對這位學生的表現表揚一番,把這本破損的書給了他,就算解決了問題。但這位老師不是,在他詢問了該學生的原因後,繼續拿著書問班裡的學生:"誰要?""誰要?"……,此時,陸陸續續有學生舉起了手,並像剛才那位學生一樣說出了自己的原因,伴著"誰要?"的詢問聲,幾乎全班同學都舉起了手,儘管有些學生的原因是一樣的。但是你不覺得這位老師是多麼的睿智,這種方式是多麼的高明嗎?把一個這個學生敏感,老師頭疼的問題透過平靜而有耐心地詢問,使每個學生都進行了深刻而有效的自我教育,這與花無數次苦口婆心地說教、痛心疾首地批評相比,哪個效果更好?效益更高?

  我想這也正是卓越教師與平庸教師的最明顯的區別。如果說一個教師從平庸到卓越,像是從一座平坦遼闊的草原到巍峨險峻的高峰,有那麼多的山山水水阻隔著,我們怎樣才能更好更快的到達目的地?我想要帶著欣賞風景的愉悅心情和麵對千山惡水的思考,走在用"耐心"而建成的路上,踏在用"啟迪"而鋪成的橋上,你說呢? ? ? ??

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3

  短短几天的師德培訓已經進入尾聲。這次的師德培訓內容非常豐富。我感動並震撼的是霍懋徵老師的先進模範事蹟,看後讓我深深思索。

  霍老師是一位普通的小學教師,更是全國著名的教育家,她自稱是一個平凡的人,周恩來總理卻稱她為中國的“國寶”。“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霍老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座右銘。她說:一個老師必須熱愛學生才能教好他們。在她的眼中,“沒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學生。她愛每一個孩子,“相信人人都可以成才”。60多年的從教生涯,她創造出沒有讓一個學生掉隊的奇蹟。沒有體罰過一個學生,沒有向一個學生動過氣……她的教育理念在當今的時代,依然是教育工作者解決德育問題的“良方”。

  霍懋徵是一位教育大師,她的點滴事蹟都令我深受感動。

  她對基礎教育奉獻時間之長。教齡六十年,以八十二歲高齡了仍活躍在教育戰線上。是真正的桃李滿天下。

  她從事基礎教育幾十年,從未對學生髮過火!我想這得要有多大的包容心和愛心啊!也許很多學生的母親還經常向自己的孩子發過火呢,她的愛真的比母愛還偉大。做她的學生真是一種幸運,教育界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教師才顯得如此神聖。

  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堅守。雖深受打擊,卻仍不放棄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幾十年如一日地做著最基礎的小學教育。

  如果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她一生從教的體會,那就是六個字:“光榮,艱鉅,幸福”。60年來,她的生活中經歷過失去親人、骨肉分離的痛苦;經歷過被誤解而受到的非人虐待;經歷過嚴重疾病的折磨。但這都沒有摧垮她的意志,沒有改變她從事小學教育的選擇,沒有改變她對孩子的愛。這種愛還影響了她的子女。如今她一家三代8人,都選擇了“教師”職業。她說:一個老師必須熱愛學生才能教好她們。在她的眼中,“沒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學生。她愛每一個孩子,“相信人人都可以成才”。

  霍老師讓我深深體會到對孩子要有全心的愛,要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人格,關愛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教師還應樹立以孩子發展為本的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創造輕鬆愉快的教育情境,把微笑、愛心、溫馨、愉快帶進課堂,讓每個孩子的潛能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在這鶯飛草長,萬紫千紅的季節,我會牢記“霍懋徵”這個名字。我要學習她崇高的敬業精神,學習她無私的奉獻精神,學習她開拓進取、勇往直前的精神,安心從教志不移,真心樂教育桃李,精心施教創佳績。讓我們乘著時代的勁風,展開理想與希望的雙翼,去迎接教育事業明媚的春天。

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4

  中國人自古重視品德修養,宋代司馬光曾說過:“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可見品德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而對於教師這樣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來說,師德尤為重要。

  而所謂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它的內涵非常豐富。而為人師表者的品德,至少應包含負責的敬業精神和對教育物件的真誠關愛,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

  師德教育的出發點是“以人為本”,充分挖掘教師的潛力,為教師創造條件,發展自我。

  我覺得,教師的一言一行及教育質量將直接影響到孩子今後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孩子喜歡模仿,尤其喜歡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教師的言行舉止得當是很重要的。老師在平時對孩子的一些不良情緒宣洩或不當言行都能成為孩子模仿物件,我們直接面對的是純潔無邪的孩子,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沒有理由也沒有權力把自己的不快與煩惱發洩到被教者身上。

  人們常形容育人職業是“園丁”,那是很貼切的,可以這樣說,什麼樣的教師就培養什麼樣的學生,育人之本,關鍵在於師德。如果把學校比喻成企業的話,我們培育的我想產品就是人,教師所要關注的就是那一個個靈活生動的生命。在教育中,我們也應該抱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去教育我們的孩子,擺正角色位置,正確認識教師與幼兒的關係,從孩子的道德發展需要出發。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可他們渴望溝通、渴望交流,我常常覺得每次進班都非常的累,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想“今天我進班是去和孩子們玩了”,這樣的心理調適下,即便是累,那也是快樂的;當看到孩子畢業,在幼兒園中長高、長大,從連吃飯也不會到什麼事情都能自己做,從進園的哭哭啼啼到與老師的難捨難分,在陪伴他成長的每個階段中所付出的辛苦都已顯得不再重要。

  此外,教師的愛必須昇華成一種一視同仁、不偏不依的愛,做到對每一位幼兒負責,善於發掘每一位幼兒的個人潛能。記得陶行知先生曾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 我們必須用心來對待每一位孩子。

  這次的培訓讓我悟到了許多,但更為重要的是,必須要把領悟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在學習中認識,在實踐中進步。

  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當今時代發展的需要,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需要。二十一世紀的發展給當今教師展開了一個全新的舞臺,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跟上時代步伐,併發揮自己的全部光和熱。

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5

  20xx年7月22、23日,我有幸參加了錦屏縣“十二五”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師德全員培訓,這是一次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別開生面的集訓,既是教師心靈的一次洗禮,也是思想素質又一次充電。這次師德培訓的教師有凱里師專的曹慶五書記、謝岑所長、張婕老師和民中吳桂高校長等等,他們的講課都十分精彩,使我受益匪淺。 透過培訓,我有如下的三點體會:

  教師必須有良好的是師德。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自己的思想、品格、言行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尤為重要。教師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必須對自己提出較高的道德要求,要嚴於律己,並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強化,使自身的師德修養更加完善。只有具有良好師德、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師,才能真正贏得學生和社會的尊敬和熱愛,才能引導和培養健全的人格,才能窮盡畢生的精力,希望使自己成為學生歡迎和愛戴的教育專家。

  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州教科所謝岑所長給我們深入淺出地講述教師職業規範六個方面的內容。即“依法執教是師德修養的基礎;愛崗敬業是師德修養的出發點;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教育人書是師德的核心;為人師表是師德修養的關鍵;終身學習是師德的時代要求。”其中“終身學習”讓我印象最深。我國己經進入了發達的知識經濟時代,網路時代,今天的知識就是明天的經濟。這就給培養人才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注重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以人為本的理念等等,無疑都挑戰著我們這些中年的教師,使我更清楚認識到自身不足,明白了終身學習是教師職業的現實要求和必由之路的道理。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的時代早已過去,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就得不斷地學習,改變觀念,合格的教師不是終身的。過去是“不進則退”,現在是“慢進則退”,不進將會很快被淘汰,昨天的合格教師,今天不一定合格。只有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的學習、探索,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同時,教師除了在自己所教專業方面要做到“知得深”外,還要對其它學科和領域的知識“知得廣”。因為21世紀的教育,提倡“和諧、互動、探索、創新”的基本教學模式,教給學生科學的思考方法將比簡單的傳授知識更重要,方法將使學生受用終身。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教師將更多的在思維方式與知識的導向性上給學生以指點。教育不能再象以往那樣,而是以學生髮展為本,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審美,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教師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現,而是師生相長,所以這更要求教師必須形成終身教育的觀念,勤於讀書,樂於反思,積極實踐,必須不斷給自己增添燃料,儲備能量,使自己不斷完善,充實自我,只有這樣,才能自信地面對學生。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師要改變以往單純的升學觀,分數觀,給每一個孩子以充分發展的機會和鼓勵,每一個學生都是未來各行各業的人才,鼓勵人人成才。“天生我才必有用”,用鼓勵的目光,賞識的目光看待學生每一點微小的進步,尊重、保護孩子的自信與努力。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對做教師的我一直是極其深刻的警示,要善待學生,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千萬別因為自己的疏忽而毀滅一個天才學生,教室裡未來的瓦特、牛頓、愛迪生需要我們尊重和愛護,但是,教室裡未來的無名的勞動者同樣需要我們愛護。因為,哪怕教室裡的學生將來都成不了大器,他們也是一條有足夠權利得到我們尊重的生命!他們的健康成長才是至關重要的。教師的理想是用自己的智慧給予人“溫柔的征服”;讓一粒粒石子“生出鑽石的心”,讓一株株幼苗成為棟樑之材。

  總之,透過這次師德學習,使我對師德的含義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我相信自己在今後的教育生涯中一定會不斷提高對教師道德的再認識,規範自己的行為,隨著時代的前進,不斷地更新自我,爭當新時期合格教師,更好為家鄉教育事業服務。

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6

  我認為《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是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因為教師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教師勞動最有影響力的就是“言傳身教”,也就是說教師是用自己的學識、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無論哪一層的學生都自覺或不自覺的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榜樣,透過對《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學習,讓我更加深刻的瞭解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能力素質、教育理論素質、身心素質、風度儀表等,同時更要具備教師職業道德素質。那麼,我們首先要回顧教師職業的根本職責是教書育人。這就要求我們要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能力素質。因此,我們要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的給自己充電,在實踐中不斷進取,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精益求精,不斷提高。真正做到有活到老,教到老,學到老的進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鮮知識來充實自己,以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現今社會是知識的社會,學習的社會。因此,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要以寬廣紮實的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真正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尤其是必要的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以教師的創造性勞動來實現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的目標,教師的職業道德不是一個空洞的思想外殼,它是教師高尚的人格品質和嫻熟的業務技能與執著的敬業精神的結合點。面對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世界,教師不能墨守陳規,固步自封。面對挑戰和機遇,我在教育教學中樹立起了“終身學習”“永遠探索”的思想,要潛心學習理論,運用理論,為教育事業不停攀登,終生奮鬥。在工作實踐中,教師應十分注重自身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拓寬知識視野,以此來作為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名教師應該對學生無私奉獻。教育需要師愛。沒有師愛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體、美、勞等各項教育中,師愛是基礎,是先決條件。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無私地奉獻這種師愛,既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又是衡量一位教師素質的重要內容。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影響師生關係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師生之間缺乏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實教師都是本著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子女來看待,基於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教師希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為每一個學生著想,教師本身並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應該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不要產生厭學和反感教師的情緒。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師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對教師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師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行為,比如學生見了教師不說話,上課時間吃東西,不服從教師的管教等,這些行為應當堅決的制止。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生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學生,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育愛,作為一種出自崇高目的、充滿科學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愛,其內涵極為豐富,既包括要求教師精心熱愛學生,又包括要求教師精心教育學生。

  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而今天我要在這裡說的是既然選擇了這一職業,就不要後悔,選擇了就開心快樂的面對我們的職業,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孩子們,選擇了,就要愛我的職業,愛我的學生,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盡心盡責,以心換心,以愛博愛,傾我所有,去換取明天的桃李芬芳,所以說,我選擇,我無悔。

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7

  從等待招聘結果的`焦慮不安到開啟人生第一次師德培訓的激動與幸福,一切恍然如夢。直到會議開始,才算褪去了恍惚,猛然意識到:我已然是一名教師!作為一名新教師,將心比心,我想大家都熱愛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吧。幻想著一張張未曾謀面而活潑可愛的小臉,心中不免一熱,此時振臂一呼豪情萬千不在話下——所謂新教師的激情。然而我們始終還在象牙塔裡,不曾遇到坎坷,也不曾設想過一個困境,真要遇見了,埋天怨地怕是有的。這算不算某種意義上的葉公好龍?這便是“新人”的浮躁和無知吧。作為青澀的新人,怎樣做才能無愧於我們的學生?概是都有了覺悟,大家莫不正襟危坐,全神貫注於人生第一次師德培訓。

  鄭局長的講話以及幾位模範教師的發言,可謂春風化雨。想到這是老教師們經驗智慧的結晶,更叫人肅然起敬。所謂“傾聽完了,問題就解決了”不正是一份沉澱下來的智慧麼,浮躁的我們有一天碰到問題也許急得抓耳撓腮,捨近求遠,何必?“學會等待”、“關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足跡”不正是愛他們的最好方式麼?我們彷徨於自己的未來、孩子們的未來,倒不如活在當下,悉心呵護。“三感”、“三力”、“三心”也許是我們朦朧中已有共識卻未曾真正踐行的。李科校長說:“投入事業便傾心無悔。”“他們是活生生的人!”每每想起,只餘感動。鄭小俠老師的事蹟那麼鮮活,如同他的發言,所謂“教育的精髓在垂範,不在管理”、“做孩子鮮活的榜樣”,這好像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而他說得那麼真實,叫人心折,大概是因為那確實是他一步步走來最透徹最真實的感受。還有“為學生而成長”的林志超老師,他能站在那講臺上,能從鄉村教師成長為師生問題專家,他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對學生的付出,簡直無法估量。

  我想,他們都有青澀的時候,一路走來,流過汗流過淚,甚至是血,他們身上的包袱越來越多,但他們的腳步卻越來越輕鬆,這定然是路上風景獨好,好到讓人忘記了勞苦吧。

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8

  本學期,我參加網上校長培訓,認真聽取了教育部副部長、黨委成員劉利民的《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講座,感觸頗深。使我深刻體會到現今我們所處的時代和麵對的教育物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何應對新的變化、做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值得我們深思。

  首先,加強思想修養。透過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堅持定期學習。學習與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這是提高師德水平、依法執教的基礎和關鍵。前不久教育部制定了《教師專業標準》,突出師德,強調學生主體地位,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一是師德要求,教師要履行職業道德規範,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二是強調學生主體地位,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為學生提供適宜的教育,促進每個學生主動、生動活潑地發展。三是強調實踐能力,要求教師把科學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不斷研究,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升專業能力。四是體現時代特點,要求教師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的要求,不斷最佳化知識結構,不斷提高文化修養,做終身學習的典範。這給我們提供了理論學習的範本,給我們教育教學以明確的導向。我體會到:只有透過不斷學習,才有正確的教育理念,才能依法執教,科學執教,才能充分認識到教育物件的價值和我們自身的價值。

  其次,重視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這點不僅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三維目標實現過程中,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同時,教師必須做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古人云:“德高為師,身正為範”。因此,教師自身素養無不彰顯人格魅力和價值導向。小學生向師性強,善於模仿。包括教師的舉止言談和服飾都讓學生潛移默化受到影響。所以,要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內外兼修,以內在的修養做學生的楷模。以外在的優雅舉止、得體的著裝做學生的表率。

  最後,教師要尊重學生人格,一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循循善誘;尊重學生個別差異,多發現多表揚。在表揚聲中使學生無形地、無聲地自覺克服不良行為,讓每個學生自由健康成長。只要教育教學方法和理念正確,教師當好“伯樂”,學生便是:|“千里馬”。

  總之,依法執教,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給我們每一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在高標準嚴要求之下探索進取,才能尋求到具有時效性的教學的方式方法,從而提升自我,真正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9

  今年開學初我校全體體教師進行了師德培訓,市教育局局長謝樹華為我們主講。作為教師應當富有熱情、執著和責任,更應當有對教師這份職業的酷愛和敬業,對學生的真誠和尊重,對教學的專業和研究。

  我想我是愛每個學生的,但是怎樣去愛,實在我不懂,或許這是由於缺少經驗。但是透過這次師德培訓,聽了市局局長及個別老師的講授,我忽然恍然大悟,收穫頗豐。所以我談談“怎樣專心”這方面的體會。

  首先,我們要真誠,用一顆愛心換學生真心。我想學生是喜歡學習的,由於人天性好奇,但是對事物學習的能力和水平是有差距的,所以我們作為老師就要去創造出他們喜歡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方式。這裡的方法方式值得我們去思考和研究。要認真、執著、民主地去愛,使他們佈滿自信地一步步走向成功。今後會更加執著,更加耐心,去尋覓合適的方法來關心幫助我的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成長。

  其次,在教育中要民主,尊重學生。我覺得這一點是非常難做到的,但是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做到。我們在愛學生的程序,由於覺得他們還小,不懂事,所以經常會有“一廂情願、獨裁的愛”,包括大多數父母也會犯這樣的錯。所以作為一位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的老師,在這方面應當作得更好。學生雖小,但也是一個佈滿個性的生命體,需要我們去尊重和理解。我想“因材施教”的本意,也大抵如此。

  第三,掌控契機,鼓勵自信。應當不斷的鼓勵學生的自信,而不是盲目地表面地教育好學生。我覺得在這方面我也需要好好地反思和行動。

  最後,重視反覆,鍥而不捨。很多事說說輕易做做難,做一次輕易,做一百次就很難。對好的習慣,好的思想,好的方法,我們應當堅持下來。學生是這樣,我們老師也應當這樣。這是我對這次師德培訓的體會和收穫,一點鄙見。在今後的日子裡,我一定會努力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好老師。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係著學生素質的培養。我們教師只有對自己嚴格要求,不斷學習加強修養,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師德的人,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呼喚。

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10

  一週的師德培訓,使我對教師的職責、師德的內涵又加深了一層認識,對教育教學又有了更深的瞭解。

  從走出大學校門到現在,一直以為“在其位,謀其政”把自己的教學工作搞好就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務。透過在市大會堂聽到兩個先進教師的事蹟報告會後,我深深體會到:為為一位教師,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教好書,給學生講講道理那麼簡單,而是要從社會,學校,班級,甚至每個學生的實際出發,讓他們掌握科學知識、養成健全人格,為國家、為社會培養負責任,有用的人才。

  教師的職責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師德,什麼是師德?師德,是教師工作的精髓,“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其內涵。

  第一,高尚的師德必須對學生充滿愛。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然而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就更加困難。

  記得北師大林崇德教授曾說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教師對學生的愛,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只講付出不求回報、無私的、沒有血緣關係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極其神聖純真的。這種聖潔的愛是教師教書育人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真實感情,就會“親其師、敬其師”,從而“信其道”,從而達到真正教育的目的。在工作過程中我也曾經感嘆,為什麼有些學生不能體會出我對他的愛呢,有時反而對我的愛充滿警惕和不屑。透過培訓我真正的認識到,原來我的感情還是沒有到位,甚至有點急於求成,其實愛貫穿在我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相信學生一定會領會到的,就想紮根海島的那位老師,正是她那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對學生的愛,最終得到學生由衷的尊敬,這些是教育的真諦,是我努力的方向。

  今年是我第二次參加的師德培訓,經過一年的教師生涯歷練,我明白身為一名農村教師,師德是最為重要的,也是最難做好的。相比第一次,本次的師德培訓收穫很大,感觸也很深,讓我有很深的反思。

  初為人師一年,深知自己的從教經驗,方法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極大的不足,但基於個人的道德底線,我一直鞭策自己,即使我的知識教不給學生,我也可以把我的品德展示給學生,這樣才對得起教師這個稱號,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學生。

  現在的社會是金錢的社會,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為錢瘋狂到無惡不作,即使導致身敗名裂也不後悔曾經瀟灑一回,曾經揮霍無度。越來越多的人湧向金錢行列,越來越多的人追求風靡的生活。而令人心寒的是,在這些人中,卻有一部分是教書育人的教師。調查報告記錄,老師在學校搞務業,在家搞正業,更有甚者,在課堂上與生意插足。可悲,可悲啊!這對得起教師的美譽“園丁”、“春蠶”、“紅燭”、“船伕”、“落花”、“人梯”、“根基”等等嗎?

  慶幸自己是80後的新青年,從建國到80年代,祖國的迅猛發展,已經給我們這一代打下了紮實的經濟基礎,所以,隨著生活日益小康化,我們不用寒窗苦讀,不會因為只吃黴乾菜而身體缺乏營養。因此,順利地念完小學,上中學,讀大學,順利的參加工作,而我參加工作一年也牢記大學母校的校訓“敬業,愛生,博學,重德”,嚴格要求自己。

  王校長在培訓會議上認為,師德的核心無非就是一個“愛”字。如果一個教師能真正的“愛”一個學生,而且懂得如何適當的去“愛”學生,那麼他就是一位優秀的農村教師。目前,很多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往往只是體現在學生的學業上,而忽略了學生心理和生活上的細節。作為以為農村教師,“愛”學生更加困難。但是這裡的學生,90%是留守兒童,最缺少的就是別人對他的關愛。如何去“愛”?怎樣去“愛”?對於作為新老師的我來說缺少很多經驗,這點需要向老教師多請教經驗。

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11

  作為一名新教師,也是第一次參加師德培訓,深刻地體會到教師一定要具備職業道德。在教育過程中,要以幼兒為本,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幼兒。在幼兒面前,也要樹立自身形象,一個幼兒教師所體現的人格價值和人生態度都會影響著每一個孩子,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畢竟教師是孩子的學習榜樣,在孩子心中是一面屹立不倒的旗幟。

  陶行知先生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的典範。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將努力實踐著。對天資聰穎的孩子,我要有意識的培養他們的品格意志;對性格內向的孩子,我要用愛心、耐心鑄成一把鑰匙,尋找他的自信,開啟他心靈的窗戶;對生病的孩子,我要更加多的給予關懷......

  師德是所有教師人格的具體體現,必須要把關心學生、熱愛學生、瞭解學生放在首位。從實際出發,勤業愛生,那樣你才可能收穫學生真摯的感情。我們時刻肩負著為祖國培養重要人才的歷史使命。我認為好的教師首先必須有敬業精神,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做好教師。

  我認為提高自身的師德可以從很多方面入手。首先,要愛崗敬業。既然選擇了幼兒教師這一職業,對自己的選擇應該是無怨無悔,積極進取的。其次要尊重和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每個幼兒都有個體差異,他們的發展也是不同的,在活動中,我們要了解他們的特點,以便更好的進行觀察和指導。其次,我們也要不斷地培養專業素質和提升個人修養,這樣才能把新鮮的知識傳授給幼兒。很重要的一點是幼兒教師要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對幼兒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幼兒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幼兒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幼兒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幼兒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於律己。

  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我們的工作是辛苦的,我們的工作是快樂的,讓我們用愛心迎來孩子們對我們的信任,我願我的愛奉獻在我熱愛的工作崗位上。

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12

  我參加了龍灣區“踐行高尚師德助推專業發展”暑期師德專題培訓活動,除了起初兩天的集中培訓外,餘下時間是在自己學校參加培訓。在這短短為期一個星期的師德培訓,使我對教師的職責、師德的內涵又加深了一層認識,對教育教學又有了更深的瞭解。

  其中8月21日,早上和下午的主講老師從專業發展的理論性和專業發展的實踐性來進行培訓。而這次師德培訓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並不是集中培訓的時候,而是8月23日和8月25日的培訓。

  8月23日,學校的新任校長吳閃燕校長是主講老師,她給我們真真實實的上了一堂師德的課,是的,上了一堂真實的課,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學生一樣。吳校長講了三個方面,第一個是師德教育前言,裡面內容包括了教育名言,雖然這些教育名言數量不多,可是內容有對很多老師都起到勵志作用的著名教育家所說的話,如李鎮西老師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而其中魏書生的“每天告訴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錯!”給我感覺很真實,是給學生說的,也是給老師說的。除了這些教育名言之外,吳校長還給我們很多她的教育名言,其中有一句“用力只能做一個稱職的老師,用心才能做一個優秀的老師!”給我的觸動很大。我想到了上學期,我接觸了班主任這個角色,當時在做之前,我以為自己只要每個事情都做到了,不要忘了做什麼事情,我就能勝任這個角色,可是不然,班級並沒有因為我的“用力做”而達到我希望的效果,而這句話讓我明白的原因是我還要“用心做”。

  第二個是講故事,吳校長說教育故事不僅使教育經驗容易理解,重要的是它能促進經驗交流。而在8月25日,我除了見到了我五位同事講故事的一面,其中王海約老師的《用我們的真誠換他們的真心》,對我是滿有感觸的,我從進校工作第一年,就開始接觸她的班級的孩子,同時也擔任英語科任老師,這個班級是一個全部本地班的孩子,記得我剛擔任英語教學,由於當時經驗不多,所以課堂紀律和作業檢查兩快落實的不好,王海約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我也在過程中從她身上學到了很多,總結講就是“用我們的真誠換他們的真心”。

  而吳校長講的故事《老師的啟示》,我感動了,我流淚了,之後吳校長還分享了她作為名班主任的一些實踐體會,如學生小檔案,新生交流問卷,學生調查問卷等,這些真實的案例對於班級工作是很大的示範。

  在平時工作中,不僅要學習如何上好課,還要學習如何進行好的班級管理,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嚴格要求自己。透過這樣的師德培訓,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這樣的認識和體會一定會使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有進步。

【參加師德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