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國小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國小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1

  本次暑期教材培訓,全員參與,作為本次培訓的一名學員,在這五天的學習時間裡,我學習著,收穫著,同時也在思考著。

  無論是在校級培訓,還是在縣級集中培訓時,每位教師對教材的詳細解讀,培訓團隊的成員做的精彩點評和主題報告、觀看的影片、小組的討論交流等,這些都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瞭解了培養學生的好習慣要注重“細、實、活”,小組合作學習一定要注重實效,郭軼順老師為我們講解了計算教學的模式,講到了怎樣學才最有效,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平時的教學,只注重了讓學生列出算式,但讓學生講列式理由的時候很少,聽了郭老師的報告,我認識到讓學生說說列式的理由的必要性。

  在這幾天的學習中,我總是積極地投入、參與和思考,以求及時地把所學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並進行咀嚼和消化。總之,透過本次的培訓和學習,我對數學的教學和學習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在以後的教學中,必能給我們的數學教學和學習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2

  在統計教學中會涉及到最後的統計資料,但是學生在統計資料時往往會出現錯誤,出現與實際的資料不符的現象,這也是我在教學時感到很困惑的地方,結合各位老師交流討論和自己反思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情境圖所提供的資訊,引導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自主探索得出結論。

  其次,對於學生出現的原因要搞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錯誤?)比如:在分段統計表中對數段表示的意義要搞明白,如10~20包括哪些數字,包括10和20嗎?只要學生了解了各段表示意義相信學生再統計時就不會出現太大的錯誤。

  再者,要教會學生記錄資料的方法,比如:不同組的數字在找時用不同的符號來標記區分,畫“﹨”、“√”、“○”等。

  還有就是可以讓學生用檢驗的方法把統計的最後結果進行合計,比如還是在分段統計表時把結果合計出來後看是否與總數一樣,不一樣時肯定是統計錯了。

  當然這是我自己的一點粗淺的看法,也是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用到的方法,在以後還要多與各位老師交流多學習一些好的方法。“好的方法受益終生!”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3

  在縣級培訓中,多次提到了計算教學中的演算法多樣化,這也是我們教學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我也進行了深深的反思:

  反思一: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有關的教學內容,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計算方法。這種探索既要重結果,更要重過程,讓學生在過程中,有所感悟,體會到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也就是“殊途同歸”。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有了這種感悟,學生會逐步把這種思想運用到後續內容的學習,運用到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反思二:要充分的相信學生。如果給學生一個機會,他們會有很多的發現,並且有的想法非常獨特,閃爍著創新的火花。不要時常抱怨學生創新意識淡、創新能力低,要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把握機會,從小的方面、具體的問題進行培養,小的問題有所創新,大的問題才能夠進行創新。

  反思三:要注重交流的過程。透過交流讓每個學生盡情展示自己的想法、瞭解他人的想法。每個同學即是老師,也是學生。在學習中可能發現別人的某種方法更適合自己,並用來解決其他的問題。

  反思四:處理好演算法多樣化和演算法最佳化的問題。演算法最佳化是學生的主體行為,不是教師主觀的指定與包辦代替得了的。最佳化演算法是相對而言的,最佳化的過程應該是學生自我完善的過程,是一個逐步領悟、自我體驗、自我選擇的過程。讓學生在不斷解決問題、不斷交流中對各種方法比較、鑑別,擇優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反思五:演算法多樣化不能要求每個學生掌握多種演算法。演算法多樣化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和解決問題,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因人而異,並非要求每個學生掌握多種演算法。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可鼓勵他們掌握兩種或兩種以上自己喜歡的方法,以開闊視野;對學困生只要他們能掌握一種方法就可以了。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4

  20xx年暑期教師全員培訓已進行到第五天了,這幾天的收穫決不是一個“受益匪淺”所能包含的,無論是聽報告還是小組討論,特別是在通教材的過程中,使我深刻體會到,數學教學內容是豐富多彩的!例如,二年級下冊內容:有餘數的除法:“包含除”“等分除”幾乎是我遺漏的角落,在分析教材時我才注意到這點,那麼,課本中這種思想是怎樣體現的?如何向學生進行滲透?仔細研讀發現,“等分除”中商和餘數的單位一樣,而“包含除”商和餘數的單位不一樣,如何引導學生感受到這點呢?對!動手操作!

  在活動中理解算式以及每個數字的含義!實際動手分一分,不同的食物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幾個,是“等分除”;同一種食物,由於每份分的數量不同,分的份數也就不同即“包含除”。但無論哪種分法,都是將一些物體分成相等的幾份,顯示了除法意義的本質,可謂,萬變不離其宗!誰說我們的數學內容單調枯燥,其實,它也豐富多彩,只是我們是否發現!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5

  這兩天參加全縣三、四年級的教材培訓,認真傾聽了各鎮代表教師對單元的分析以及專家團對專項問題的分析,各位老師不僅就自己的教學經驗給我們談自己的體會,還結合各年級的實際內容給我們分析,組織我們分組討論,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了新教材和新課標的精神。我受益匪淺。下面就是自己學習之後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和體會:

  對於“如何保護和培養孩子們的問題意識”這個問題,從我的角度看,學生的問題意識的培養關鍵在於老師的引導。陶行知先生說:“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數人的創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數人之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應創設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係。”為此,教師要努力與學生溝通,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的選擇,學生的個性,關心每一位學生,而不在學生中人為的劃分等級。在彼此的交往中,不僅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言語表揚,而且要用微笑、點頭、注視、肯定的手勢以及關懷性的接觸方式進行鼓勵。而我們有些老師戴著有色眼鏡看後進生,但他們提出一個很幼稚或者與教學內容不符的問題時,一個討厭的眼神,一個不在意的手勢,都會壓制孩子內心的質疑能力的發揮,讓他們的自卑心理在課堂肆意生長。還有,但後進生出錯時,其他學生的譏笑、諷刺,而老師又不能正確引導,這也會給後進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我曾經對我的學生說做學生時的故事:我上學的時候很調皮,每天的主要工作除了學習以外,就是從課本中找難題來難住老師,我每天都能找到我解決不了或者我的理解與答案不符的問題來難為老師,那是我一天裡最喜歡做的事情。結果老師不但不討厭我,反而很喜歡我。我問學生:知道老師為什麼反而喜歡我嗎?學生們想了想說:可能是因為你喜歡動腦筋吧。我告訴他們:每個人都有聰明的大腦,沒有笨與聰明之分,對於同一個問題,每個人考慮的角度不同,所以會提出不同的問題,我們不應該嘲笑別人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你能回答,你應該做個小老師幫助他才對。現在我們班的孩子們在觀察資訊窗中的資訊後,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我都是先讓他們在小組內討論解決,然後把有難度的共同分析。這樣既維護了後進生的自尊心,激發了他們的問題意識,又透過小組中優生的榜樣作用引導他們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感覺我這樣做的效果不錯。

  作為老師,對於後進生的問題意識的培養還要在課外下功夫。要多找他們談心,或者提前輔導他們預習教學內容。我班有個孩子很內向,數學基礎很差,不管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都很難看到他張口說話。於是我放學後和他一塊往家走,問他為什麼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還邊走邊看的課本,對於新內容,我問他自己能看懂哪些,哪裡存在疑問,然後我對他的問題做了一一解答,但我留了一個有難度的問題沒有幫他解決,然後告訴他,回家自己看看書,能不能自己根據老師教的學習方法或者請家長幫忙解決,並且要求他明天上課的時候把這個問題說出來。我對他說:這個問題肯定能難住很多同學。

  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我出示資訊“種植6平方米的玉米,需要50克種子,大約有100粒。”當我讓孩子根據資訊提問題時,我就用眼神示意他站起來,他小心翼翼的舉起手,我立刻就叫起了他,剛開始他都不敢抬頭,話都結巴了,其他學生一陣鬨笑,我鼓勵他繼續說下去,他好不容易把話說完。我把問題“種植900平方米的玉米,需要多少克玉米種子?”(其實這個問題是課本上的,我上課習慣讓孩子們不看課本)寫在黑板上,立刻問:誰能回答?孩子們都靜下來,大多拿出筆在本子上做著,一會有些學生說老師這個算式不對,除不盡。

  學生們都做成了:50÷6×900。然後我又讓那個孩子起來說說自己怎麼解決,看來他晚上請家長幫忙分析了,站起來說的頭頭是道,他列的式子是:900÷6×50孩子們都用新奇的眼光看著他,我看到他從心底浮上來的喜悅。在以後的課堂上,他一次比一次積極,敢說,敢問了,成績也趕到了中上游,家長打電話給說孩子現在好像變了個人,回家做完作業就預習下課找問題。聽了我這話,我感到很欣慰。

  我們都說“十個指頭不一樣齊”,每個孩子都存在差異,在問題意識的培養上,我們老師應該對孩子因材施教,對問題因題示叫。給每個孩子一個表現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順著自己方向發展。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6

  伴著炎炎的夏日,我們開始了全縣教師的暑期培訓。我們純化鎮的小學數學教師可謂隊伍龐大,教師的年齡也相差很大,有年齡50多歲的老教師,有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不管培訓多麼累我們都堅持著,在堅持的過程中我們感悟到了很多。

  在培訓安排中我有幸帶領我鎮的教師梳理三年級下冊的教材。在平時的上課過程中,我真沒有認真的進行梳理過,更沒有在這麼多人的場合發言,我的壓力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我根據今年的教學經驗,認真分析了每一個單元,不僅指出教材中的內容、目標、重點、難點,我更有針對性的分析了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地方,特別是針對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展開了與大家的討論,我更是抱著向大家學習的心態與大家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全體教師共同討論了:

  1、428÷4中,“十位上不夠商1,怎麼辦?”你是怎樣講解的?

  2、你怎樣講解“軸對稱”這個概念的。

  3、兩位數乘兩位數時,怎樣講解第二部分積的位置的?

  4、怎樣引導學生區分周長和麵積的。

  沒有想到我的發言帶動了老是這麼熱烈的討論,從中我受益很多,相信教師們也受益很多。

  藉著暑期培訓的東風,把我以前沒有做過的事做了,我有這麼一個機會來展示自己,同時來解剖自己,改掉以前的惰性心理,重新看自己,在痛苦中蛻變。

  我感嘆:我參與、我收穫、我快樂!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7

  青島版教材留給我們最大的感受是由“情境串”引出“問題串”,要想完成這一轉換過程,關鍵在於培養孩子的問題意識。在今天的培訓會上,成玉麗老師就“如何培養孩子的問題意識”作了專題彙報,在報告中她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向我們展示瞭如何引導孩子會思、會問、會答,讓我倍受啟發。其實對低年級的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想孩子會思、會問、會答,關鍵要靠教師的引導。對此,我也有幾點自己的想法。

  一、分清數學資訊和數學問題。

  教一年級的教師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出示情境圖後,問學生: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孩子就會把情景圖上的數學資訊讀出來,如:有3條紅魚,有4條黃魚等等,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孩子分不清什麼是數學資訊什麼是數學問題,這時我們教師要及時告訴孩子,剛才說的是數學資訊,老師能根據你說的數學資訊提一個這樣的數學問題:一共有幾條魚?你能像老師一樣提一個數學問題嗎?教師做榜樣引導孩子提出數學問題。我想孩子只有分清楚了數學資訊和數學問題,孩子就會問了。

  二、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我們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出示情景圖後,希望孩子提出一個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可孩子總會提這樣的問題:紅魚有幾條?什麼顏色的魚最多?等等這樣的問題,提不出教師想要的問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孩子覺得提出的只要是數學問題就好,而不明白教師的意向,這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提示孩子:你能提一個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嗎?給孩子指明方向。

  三、靈活應用情境圖。

  我們都有這樣的發現:青島版教材一幅情境圖包含的數學資訊太多,容納了2到3課時的內容。這就使得孩子在觀察情景圖提出數學問題時,就比較的費力,這時我們就可以把情境圖分開用。記得我們在上連加連減時,我們就把與連加有關的情境圖放在一起,把與連減有關的情境圖放在一起,這樣孩子就會非常輕鬆的用觀察到的資訊提出數學問題。

  總之,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會思、會問、會答。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8

  7月20日上午的縣教材培訓會上,韓國棟老師做了精彩的發言,贏得了全體與會老師的陣陣掌聲。他談到了數學備課的現狀和時效性,他認為現在有不少老師的備課不實用,所背的課與課堂教學不相符,他要求我們備而有用,備課過程中最珍貴的就是那些屬於自己的東西。

  聆聽著他的發言,思緒回到了幾年以前,那個時候我和韓老師一塊共事,他不但教我們這一級的數學課,又負責整個學校的教科研,同時還擔任縣裡的教研員,可以說忙得不可開交,總以為他會耽誤了教學,可每次檢測的結果,他們班總是名列前茅,那時的我對他就由衷的佩服,今天再一次聽他作報告,再一次被他的發言所折服,同時更為他嚴謹的工作態度而感動。

  下午的討論會上,就“如何提高備課的時效性”展開了討論,大家都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學校現在備課的形式就行了討論和交流,一致認為有些學校的備課方式需要進一步改進,存在著老師補備課,補反思的不良狀況。目睹了老師們的討論過程,我感動與他們的真誠和實在,為他們的敬業精神而感動,同時也為以後自己的教學確定了新的目標。

  一、備好課(背好學生、背好教材和教法,加強集體備課),上好課、認真寫好每堂課的教學反思,不要怕麻煩。

  二、注意平時的積累,將上課的小故事用自己的真情實感記錄下來,寫好教育論文、教育敘述和教學案例。

  三、多看些教育類的書籍,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我希望縣裡以後多組織一些這樣的活動,讓我們多向優秀教師學習,使自己更加成熟,爭取做一名合格的老師!

  備課實用,從態度開始

  備課不實用怎麼辦,如何增強備課的實效性?當教師團隊專家丟擲這個問題時,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少部分教師的備課已經流於形式,只為應付檢查,根本達不到“備”的目的,手寫教案也只是從教案書上覆制到教案本上,沒有加入教師的思考,沒有對自己學生實際情況的分析,電子教案更是從電腦數學資源庫裡下載下來,打印出來裝訂成本。備課本該是教師必不可少的課前對教材的分析處理環節,對學生情況的掌握過程,對課堂教學活動的預設階段,但現在已經成為個別教師的負擔。

  如何改變現有的備課現狀,使備課真正的落到實處,增強它的實效?在培訓中分組討論時,很多老師對此談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很多種解決的策略,如務實搞好集體教研,手寫教案中分老、中、青教師對詳案和簡案要求的不同,電子教案中增加集體備課修改意見和個人修改意見,加強校級、鎮級、縣級同一年級教師的集體研討,由優秀教師編寫精品教案共同使用等等。

  老師們的這些想法和建議都值得我們去思考,去分析,去實踐。但我認為:備課要有實效,首先要從態度開始。正如周局長所做的報告“態度決定你的高度”,沒有一個正確的工作態度,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枉費人力

  、物力和財力,浪費時間和精力。對於備課,無論是手寫教案還是電子教案,我們的著眼點應該放在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上。為了這一目標的實現,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獨自備課和積極參與集體備課:認真深入地分析教材,把握這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本節課知識的地位與作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選取怎樣的策略來誘發學生的積極性,設計怎樣的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體現,怎樣充分利用課堂生成資源,課堂中教師的評價和學生之間的互評如何有機的結合,課堂中需要關注的各層次的學生有幾個等等,這就是為了上好課而老師提前做好的準備,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態度決定一切,儘管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但態度決定了你的高度,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備課的實效。

  對備課改革的設想

  透過上網查閱,知道處處存在“形式備課”的現象,怎樣才能變“形式備課”為“實用備課”呢?我覺得下面的設想不錯,與我想的一樣,所以就推薦給老師們,看看這樣改革行不行?

  第一,備課觀念要轉變,領導觀念也要轉變。教師不能為應付檢查而備課,領導也不能把條條框框、統一要求做為檢查評分的標準。要變查寫在備課本上的教案為“走入課堂聽課”。只要課堂教學精彩,教學效果好,不把教案寫在備課本上也應視為備課好。如果課堂教學一塌糊塗,教學效果很差,即使寫在備課本上的教案再好,也應視為備課不好。

  第二,不能用條條框框對備課作硬性規定。如果一些教師不熟悉教材與教學,需要把教案寫出來,透過反覆溫習既定教案,使教案較好地服務於教學,就可以把教案寫在備課本上,如果一些教師憑著輕車熟路能很好地進行課堂教學,也可以把教案寫在心裡或點注於教本上。

  第三,教案內容與教本要結合在一處,以便在課堂教學時互相對照。寫在備課本上的教案使用時不便與教材互相對照,一旦教者忘記了教案內容,既定教案便成了廢物,就會中斷教學思路,使學生注意力分散。如果把教案內容與教本結合在一處,則可以彌補上述不足。教本可以特製,字的行距要加大,教材兩邊要留足夠的空白。教師可以在空白處標記教學程式、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進行板書設計。可以在教材中的相關處標註提出的問題,標註教學的知識點。還可以在教材後的空白處寫教後反思等。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隨時可以看到設計的教法,與教材互相對照。領導也可以從教本中看出備課的情況。這種備課最實用,很值得一試。

  7月20日上午的縣教材培訓會上,韓國棟老師做了精彩的發言,贏得了全體與會老師的陣陣掌聲。他談到了數學備課的現狀和時效性,他認為現在有不少老師的備課不實用,所背的課與課堂教學不相符,他要求我們備而有用,備課過程中最珍貴的就是那些屬於自己的東西。

  聆聽著他的發言,思緒回到了幾年以前,那個時候我和韓老師一塊共事,他不但教我們這一級的數學課,又負責整個學校的教科研,同時還擔任縣裡的教研員,可以說忙得不可開交,總以為他會耽誤了教學,可每次檢測的結果,他們班總是名列前茅,那時的我對他就由衷的佩服,今天再一次聽他作報告,再一次被他的發言所折服,同時更為他嚴謹的工作態度而感動。

  備課不實用怎麼辦,如何增強備課的實效性?當教師團隊專家丟擲這個問題時,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少部分教師的備課已經流於形式,只為應付檢查,根本達不到“備”的目的,手寫教案也只是從教案書上覆制到教案本上,沒有加入教師的思考,沒有對自己學生實際情況的分析,電子教案更是從電腦數學資源庫裡下載下來,打印出來裝訂成本。備課本該是教師必不可少的課前對教材的分析處理環節,對學生情況的掌握過程,對課堂教學活動的預設階段,但現在已經成為個別教師的負擔。

  如何改變現有的備課現狀,使備課真正的落到實處,增強它的實效?在培訓中分組討論時,很多老師對此談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很多種解決的策略,如務實搞好集體教研,手寫教案中分老、中、青教師對詳案和簡案要求的不同,電子教案中增加集體備課修改意見和個人修改意見,加強校級、鎮級、縣級同一年級教師的集體研討,由優秀教師編寫精品教案共同使用等等。

  老師們的這些想法和建議都值得我們去思考,去分析,去實踐。但我認為:備課要有實效,首先要從態度開始。正如周局長所做的報告“態度決定你的高度”,沒有一個正確的工作態度,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枉費人力。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9

  7月17日,透過學習培訓,想法很多,我認為學數學最重要的就是要善於思考。如果把數學比作一把鎖的話,那思考就是一把開鎖的金鑰匙,為你開啟這把數學之鎖。例如有的同學上課認真聽,能把老師講的內容全部吞下去,卻不去消化,不會吸收,最終還是“營養不良”。這是因為他沒有養成思考的好習慣,不能將老師講授的東西,再加工,不能進行分類、整理、更不瞭解道理的來龍去脈,當然就無法掌握知識的真面目了。因此,我們要教會學生學習蜜蜂那樣的工作方法,既會採蜜,又會釀蜜。在上課不僅要專心聽講,而且積極動腦,還能發現老師從沒講過的知識,他們花的時間並不多,卻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善於思考,他們在老師講某一題的解題方法時就思考,思考出這樣解的道理,然後再推出解這一類題的方法。這樣就把老師交的融會貫通了。

  我們在學習數學的同時,要足注意培養自己善於思考的好習慣,學會靈活運用,舉一反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成績。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10

  “鼓勵演算法多樣化”是數學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演算法多樣化與一題多解不同,它是針對“計算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會從各自的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出發,產生不同的思考方法”而提出的一種教學策略。演算法多樣化的思想強調的是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方法,並不是讓學生掌握多種方法,而是教師應該在課堂中鼓勵、尊重學生的思維結果,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適時地點撥,肯定有創意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探索精神。

  “演算法多樣化”是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尊重學生個性化學習、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新教材在計算教學中,挖掘了許多有利於突出演算法多樣化的素材,凸顯了同一個問題的多樣化演算法,為學生的多角度思維拓展了空間,也為教師提供了很好的教學指導。我認為,演算法多樣只是一種手段,絕不是目的。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11

  經過20號一天的影片和討論,我覺得對統計教學的認識有了一個新的提高,特別是聽了關於機率和頻率的關係,使我的教學有一個茅塞頓開的感覺。

  我認為我們要討論的不是要不要實驗的問題,而是實驗的目的是什麼?在以前的教學中,我們教師總希望透過實驗使學生能夠得出機率,也就是想透過實驗去驗證機率,透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也是我們在教學中最感到困惑的地方,也就是害怕出現所謂的壞資料,沒法向學生解釋。透過今天的學習,我認為機率是一個定值,有一些我們可以透過推理得到,這個值學生也很容易理解,我們實驗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不要認為機率是百分之五十並不意味這在具體操作中就一定是各佔一半,也就是認識頻率的隨機性。就像我們擲硬幣,第一次我們擲了反面,那麼第二次會出現正面的可能性是不是大一些呢?答案是否定的,正面和反面出現的機率還是各佔百分之五十。這就是它的隨機性。在講課的時候我們能夠讓學生透過實驗明白這一點就足夠了,當然我們在描述時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語言。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12

  對於為期15天的暑假集中培訓階段,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充實”。是的,的確是太充實了,每天在縣由名師和骨幹教師進行教材分析,下午分組討論提出困惑共同解決,也可以介紹自己的成功經驗。讓我的思維豁然開朗。

  雖然教小學數學已經快30年,自己也覺得對於教材還是蠻熟悉的,但是聽了名師老師和骨幹教師對教材的.分析,讓我看到了更多教材的內涵。以前,每次上研究課的時候,總是挖空心思,想改變原來教材的內容,想更加與眾不同,更加吸引人。其實,專家在編寫教材時有著一套承上啟下的脈絡。以前,在教學的時候,總是抱怨教材中,單元太多,有的單元只有一、兩個課時。有個專家在講座時候,把小學階段的每冊書的每個單元都整齊地排列出來,有個專家甚至把小學階段的每冊書每個單元分別屬於哪個認知領域也列成表格,非常的清楚。這些都讓我不禁反思,自己為什麼沒有想到要這樣做。心中不由地發出感慨,專家就是普通教師想得更多一些,想得更深一些。

  我今年任教的是二年級兩個班的數學,根據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生活經驗,學生的學習應該從生活出發,從學生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出發,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使學生真正認識數學知識。數學來源於生活,又為實際生活服務。正因如此,教學中,我努力創設條件讓學生把數學學習與實際、實踐活動聯絡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讓學生將數學與生活聯絡起來,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次培訓確實使我受益匪淺,收穫多多。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13

  7月20日,全市小學骨幹教師在中原街中學參加為期一天的培訓,讓我們有幸近距離聆聽了北京海淀區上地小學劉千老師的精彩講座——數學核心素養及教學目標的確立。

  針對數學核心素養劉千老師結合自己在美國的學習內容和他們教育團隊的研究成果從八個方面為我們進行深度解析,每位老師都受益匪淺。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要明確核心素養的核心是什麼,深刻認識核心素養的內涵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明確方向,勇於改革,大膽創新,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

  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數學核心素養告訴我們,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要解讀數學核心素養,這直接關係到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教師要抓住知識的本質,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掌握所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感悟知識的本質,積累思維和實踐的經驗,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一堂數學課的成功與否,無論教學中採取了什麼樣的教學方式或模式,應更加關注教學是否真正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學習中,不僅提升了我的教學理念,也拓寬了我的視野,我會讓學到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實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努力轉變教學能力和教學方法。積極思考,精心設計教案,力求體現以學生為本,處處為學生考慮,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基於以上分析,下面就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談談以下想法。

  1.創設“需要”的情境

  我們說數學來源於生活,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創設有價值的情境,引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與需求,從而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2.先備學生再備課

  教育以人為本,教師的職責是教學生先做人,後求知。所以教師要用心備學生。想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必須先了解你的學生距離所具備的核心素養還差多少。目前很多教師的體驗,都是用心備課,做好教學設計是教學的重心,輪帶幾屆學生,基本都是同樣的授課模式。教師備好課不容易,教好課更不容易。我們也許應該改變思路,在以人為本的課堂,備好學生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接手一個新班級,瞭解學生的性格、家庭及學習情況至關重要。在數學學習方面,可以從學習習慣、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等幾個方面對學生做初步評價,對某方面表現突出或者欠缺的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有利於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在瞭解學生的途徑中,可以以談話的方式開展調查,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或者偏見需要正確的引導,儘可能讓更多的學生不排斥這門學科,慢慢地產生興趣。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重要,也是核心素養中的實踐創新和科學精神的載體。每個老師應以人文關懷為起點,讓學生健康生活為基礎,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3.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應包括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探究和質疑的能力等。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預習的習慣,課前準備的習慣,主動發言的習慣,集中精力聽課的習慣,認真閱讀課本的習慣,認真審題和驗算的習慣,課後複習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質疑問難的習慣,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勤於動手、團結協作的習慣,歸納總結反思的習慣等。在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上,學生本人是主體,家庭環境和學校氛圍是影響因素,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關鍵,學生、家長、學校三方共同協作,保持交流探討,才能助力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4.加強數學課堂的實踐活動

  數學學科的實踐性很強,計算也具有很強的周密性,解決數學問題也需要嚴格的程式性。所以在數學學習中,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佈置課外練習時,應多提供讓學生自己動手的實踐活動,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可以發現學生的思維過程中的漏洞,進而給予準確的指導。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多安排小組討論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團結協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學習任務。要善於幫助別人,也要善於向別人學習,透過協作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思考問題、驗證事實、解決矛盾等方面不斷完善,實現數學知識體系的科學建構。下面列舉個教學例項:

  一年級下冊《20以內的退位減法》練習題。題目如下:我們班一共有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來幾人?

  此型別題是有多餘條件的減法問題,讓一年級學生去甄別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認真分析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係,排除多餘條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習題講解時,教師可以先做一個情景安排,如安排20個學生為一組,本組學生再安排14人到教室外活動玩捉迷藏遊戲,在室外活動的學生有6人在外面,其他學生藏起來。透過遊戲體驗,每個學生有固定的角色,遊戲結束再回到課堂來解答這個問題,就相對容易很多了。學生在遊戲過程中,可以很清晰地找出多餘條件,是“我們班一共有20人”。這是數學邏輯思維的初步培養,更重要的是,在實踐體驗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全面思考能力。對低段學生來說,透過遊戲方式引導學生對學科的興趣也是效果顯著的。

  5.幫助學生製作“錯題集”

  歸納總結的能力在數學學科中非常重要,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中的學會學習能力的必備素質。教師首先應該組織學生學會整理錯題,同時高度重視學生錯題集的使用,每學期安排幾次全體學生的錯題集展覽。在數學學習中,透過錯題集來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或者積累一些解題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題集的具體選題範圍如下:尚未理解、掌握的習題;特別易錯的習題;難記題;教師指定的典型例題,由於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應在其過程中給予適當的補充對於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培養思維能力、創新意識、正確的心理素質很有作用的習題。總之,選題量不一定要多,選題要儘量具有代表性。在整理的過程中,讓學生先抄題目,留下足夠的空間解題和註釋。註釋上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解題關鍵、原則、方法等。學生在整理錯題集這一過程中,可能出現很多紕漏和困難,教師應有足夠的耐心,同時給學生以必要的指導和鼓勵。學生經歷這個過程後,逐漸形成獨立思考、思維縝密、不畏困難、積極尋求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的科學精神,在文化基礎的積累下,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會學習的自主發展能力。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克服一些不良習慣,樹立一種正確的心理狀態,使學生意識到:做好、用好錯題集是自主學習的迫切需要。

  數學學科的教學需要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的結合,在嚴謹、縝密的文化基礎上,要發展學生責任擔當的意識和實踐創新的能力,最終使學生健康生活,學會學習。核心素質教育以人為本,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任重而道遠,在教學研究的路上和學生共同學習,不斷完善,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終身事業。讓我們的課堂少一點:擔心、講解、整齊劃一。多一點:信任、鼓勵、合作、交流、體驗。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14

  回顧這十幾天的學習培訓歷程,雖然感到很忙碌,很疲憊,但是也很充實。培訓又讓我接觸了許多新思想,新方法,我認為這次培訓後要改善自己,改善就是智慧,改善就是行動。

  聽了成玉立老師的報告,使我認識到“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意識是一種探索意識,是學生創造的起點。學生有了問題,才會有思考、探索、創新、發展。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嘗試用以下方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1、營造民主平等的氛圍,消除學生的,保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敢問”。

  2、精心創設問題的情景,讓學生進入情境之中,自然而然的產生出問題,善於引導學生思考,創設機會讓學生問,使學生“愛問”。

  3、指導學生每週寫一篇數學日記,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去觀察、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如:去商場、超市購物時,發現數學問題及時提出,並寫成數學日記,搞好積累,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使學生“會問”。

  總之,只有讓學生敢於提出問題,善於提出問題,並在教師的指導下討論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化,才能真正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

  培訓感受頗深,縱有千言萬語也難表達自己的心情,這次培訓對我來說,不僅是業務理論的學習,也是一次思想認識的提升,更是一次心靈的盪滌!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15

  轉眼間暑期培訓馬上就要結束了,幾天的培訓讓我感覺受益匪淺。老師們詳盡的教材分析、專家團成員精彩的報告、典型的影片材料還有激烈的小組討論,讓我從中思考了很多,同時也收穫了很多。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我們第一天小組討論的話題,這也是很多老師們非常關注的問題,因為老師們都知道低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在整個小學階段顯得尤為重要。在這裡我也想談一下我的幾點看法:

  第一、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專心傾聽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所以我感覺學會傾聽是培養學生數學習慣的重中之重。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當然要求學生聽課時要注意力集中,不得開小差或做小動作。再一個我覺得老師講課時適時運用點小“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一個同學回答完問題後,讓其他同學進行重複或對他回答的問題進行評價等,時間久了傾聽的習慣就養成了。

  第二、“榜樣”的力量。低年級的學生都有很強的表現欲,都想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我們的老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如果想讓某位同學做好,不是直接點名提醒他,而是表揚他身邊的同學,這樣就會給他以榜樣,他自然就會做好。

  雖然近幾年來一直從事高年級數學的教學,但透過這次的培訓我對低年級的教學也同樣充滿了信心。

【國小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