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分享閱讀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1

  親子閱讀在大多數家庭裡都有,起源卻是各有不同:有些來自孩子對畫面的迫切解讀,有些來自父母的殷切期望,我家開始親子閱讀的起因是孕前育兒。

  當計劃有一個寶寶之前,我和爸爸除了做好當父母的心理準備,還到處學習如何可以孕育一個身心的寶寶。刀刀馬上七週歲了,但是親子閱讀的時間已經快8年了,這是因為當他還在肚皮裡東敲西打時,卻能在每晚的九點安靜下來聽,爸爸最初對著大肚皮講還覺得很尷尬,但隨著刀刀一天天長大,閱讀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催促著我們不斷給他選擇更好的書籍,逐步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下面具體談一下我的感受,也算是給大家個參考吧。

  一、精神專注地與孩子共讀:

  有時候懶了或者身體不舒服,大人總想著快點照本宣科地讀完,像完成任務一樣,這樣孩子沒領略內容的精彩,反倒學會了大人的敷衍了事。有次在和刀刀讀《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中《幸福的新年晚餐》,我很想睡覺,迷糊地快速讀,不可避免地讀錯了人物,刀刀卻是聽的很認真,馬上就糾正我,倒是讓我難為情起來,馬上坐好認真地講,並且隨時提問他故事情節,刀刀都能一一回答出來,可見故事內容真的深入他心了,他也能從故事中明白朋友該如何相處。

  二、選擇適應階段書籍:

  如果說閱讀對寶寶有作用,我想可能讓孩子養成了習慣,並非學到了具體知識,那麼隨著年齡增長後,需要根據孩子掌握知識程度選擇進一步學習書籍,比如2歲前以鮮豔圖畫書為主,卡片書、繪本書為佳。3—4歲以啟發語言、理解感情關係為主,童話、兒歌、貼紙書尚好。

  三、在固定時間精讀一本書:

  孩子們和大人一樣,書籍多的時候都不會一一認真閱讀,走馬觀花翻翻,也起不到讀書的作用。對於比較好的書籍可以購買一套書籍,但是一週拿出來一本或者3天拿出來一本,孩子會十分珍惜書籍的來之不易,也會認真讀每一個故事。《可愛的鼠小弟》系列繪本,我每三天拿出來一本,讀到最後都會故意引導刀刀下個故事的發展趨勢,讓他對下一個故事展開自己的想象。

  四、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父母要有更大的耐心:

  好奇、好動、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們普遍的心理特點,年齡小的孩子更加明顯,通常都不能一本書從頭講到尾,一會翻到這頁說,一會翻到那頁問,有時候甚至顧左右而言他。實質上他還是對書有興趣的,只是還沒有養成傾聽和閱讀的習慣。這就一方面需要我們父母有耐心,隨時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故事中來,另一方面需要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減少外界的干擾。

  五、最後就是需要持之以恆:

  當你用心堅持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孩子每天會主動要求讀書講故事,同時自己的講故事的水平也能得到提高。

  親子閱讀讓刀刀在語言方面有了很大提高,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感情,耐心聽故事,可以給爺爺奶奶複述某一個故事,讓爸爸媽媽下班到家彎腰等待他的親吻,表達他的愛意。每天讓我們多一點時間與孩子共同閱讀,多一點陪伴,拉近親子關係,培育身心健康的寶貝!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2

  分享閱讀是一種不以教育為明顯目的,卻能夠對兒童的發展帶來長期巨大影響的理想早期教育手段。兒童在分享閱讀活動過程中,感受到的是愛,沒有壓力和教師一起做遊戲,但是在遊戲過程中,他們不知不覺的學會了閱讀,喜歡上了閱讀,還學會了熟悉了許多生字,表面上孩子只是進行了閱讀,但是透過分享閱讀,他們還發展了思維能力、語言能力、交際能力。透過分享閱讀,兒童接觸到大量豐富的詞彙,接觸到不同的句法結構,故事結構,這對兒童語言和認知能力大有好處。

  分享閱讀過程,是一個讓孩子感受愛,享受愛的過程。教師和孩子不以學習為目的,在輕鬆愉快的親密氛圍中共同閱讀一本書,既是讓孩子享受到閱讀的樂趣,也是讓孩子享受到教師的愛,而且這樣的享受是由教師和孩子一起閱讀創造的愛。分享閱讀的課堂是幼兒的課堂,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在讀故事的時候,恰當的引導孩子觀察插畫的內容以及色彩,讓她看圖說話,增加她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這樣她的想象的翅膀就能在天空自由飛翔,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個時間教師要及時給她表揚和鼓勵,從她習慣被動的聽,逐漸演變成為了主動的閱讀了。讀書中,我不時停頓下來給孩子一些問題,讓幼兒在閱讀時學會思考。和孩子進行閱讀的同時,不要忽略身體語言的運用,模仿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法,我還將書本中內容豐富的用肢體語言進行表演,儘可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孩子在模仿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理解書本里的內容和情節,對於激發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表現力都是一種突破。

  分享閱讀是幼兒早期教育最重要的語言部分的詮釋, 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曾說過:讀書塑造人格。中外心理學專家研究成果表明:許多有成就的科學家、文學家、早慧兒童,他們都有早期閱讀的經歷。而3-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和書面語言學習的關鍵期。為此,我們試圖抓住幼兒語言的關鍵期,開展分享閱讀活動,促使幼兒在入小學前就具備初步的閱讀能力,為入小學系統學習奠定基礎。幼兒閱讀能力的差異在小時侯不會太明顯,到了三四年級就會有明顯的差異,有早期閱讀的孩子在三年級明顯比沒有早期閱讀的孩子理解能力強,在寫作及分析題型等邏輯分析能力上有明顯的區別。這就是早期閱讀最大的好處。它是一種讓幼兒自主學習快樂學習的教育,分享閱讀讓我們分享幼兒讀書的樂趣,也讓幼兒分享我們的知識。它系統的包括了幼兒早期閱讀方法,習慣,甚至於語言,人格的塑造:

  督促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幼兒閱讀能力。 良好的閱讀習慣包括:定時、定點看書的習慣;分類整理圖書的習慣;定期上書店及圖書館的習慣;與同伴,成人互相分享交流圖書的習慣。當幼兒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同時也就實現了從被動閱讀到主動閱讀的轉換,從而提高了閱讀的能力。另外我們還幫助幼兒養成翻閱圖書的習慣,認識書的組成部分及其不同功能,如封面、封底、目錄、前言、頁碼,讓幼兒知道應一頁頁地翻書,一幅幅連貫起來看, 理解書中所表達的內,從而培養幼兒愛看書。

  二、尊重孩子,讓孩子成為讀本的主人。

  尊重孩子,我們就會蹲下來與孩子一樣的高、一樣的視線、一樣的平等。在我們分享閱讀整個過程中就充分體現了尊重。分享閱讀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大書猜測,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以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想象,用完整、豐富的語言表達出來。孩子能非常邏輯的聯絡前後畫面,並能根據出現的畫面肯定或否定自己的猜想,能用非常豐富的語言描述自己獨特的想象。作為教師的我,被他們這樣的閱讀的熱情深深的打動著,他們猜想故事的快樂深深的感染著我,讓我在這樣的互動中很容易進入故事的角色,與他們一起分享。而且孩子的猜測不管對與錯,合理與不合理,我都會認真傾聽和鼓勵,把問題拋給所有的小朋友一起討論,最後尋求正確答案。孩子真正成為讀本的主人,更加有自信,更加覺得老師對自己的肯定和尊重。

  三、設計豐富的延伸活動,支援幼兒在活動中擴充套件語言經驗。

  在本學期的分享閱讀活動中,我們開展了豐富的延伸部分為幼兒提供想象的空間,擴充套件了知識面,口語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及思維能力等等。兒童的語言學習是創造性的學習,我們鼓勵幼兒敢於將自己閱讀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培養幼兒自創圖畫書,帶領幼兒將自編的兒歌、故事、謎語等畫畫、寫寫,配上封面裝訂好,放在圖書架最顯眼的位置,雖然孩子們的書顯得很幼稚,但這卻是孩子們的寶貴財富。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3

  分享閱讀教學是培養兒童早期閱讀的教學方式,它的目標就是讓兒童喜歡、學會閱讀。

  分享閱讀的每一個讀本都有核心價值。在教學前,老師應對要進行教學的讀本分類和分析。何老師向我們演示了一堂《上床睡覺》的分享閱讀的課程教學。她首先以小朋友原有的生活經驗匯入課程,然後以故事的模式一步步去引導孩子觀察圖畫,從而推測故事的發生,最後才逐字逐句去教孩子讀。這樣的教學模式給兒童帶來很多好處。它能夠逐步提高兒童對閱讀活動的參與水平,使其在整個閱讀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並最終過渡到兒童自己獨立閱讀。另外,分享閱讀還可以幫助兒童在有意義的重複中,在無意識的狀態下主動地學習漢字。

  透過何老師的課程演示,我們的吸收和理解,我們每個老師也上了一堂分享閱讀課。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特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我個人的問題就是沒有注意到孩子的年齡問題,提到的問題難度過大。另外,沒有充分發揮到以兒童為主體,教師作為主導的地位。最後,何老師在觀課後向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大家在相互交流、學習的過程中,結束了一天的分享閱讀學習。

  透過這個分享閱讀的學習,讓我認識到分享閱讀是一種不以識字為明顯目的,卻能夠對兒童的發展帶來長期巨大影響的早期閱讀教學手段。兒童在分享閱讀過程中,感受到的是愛,而不是被逼迫的。兒童彷彿是在和成人一起做遊戲。但在遊戲中,他們不知不覺地學會了閱讀,喜歡上了閱讀。正所謂,興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兒童只要從小對閱讀產生興趣,隨著成長,閱讀也慢慢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

  我認為兒童在分享閱讀中不僅會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同時也逐步幫助兒童獲得閱讀的能力。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4

  我參加了女兒幼兒園的家長會和很多家長一樣,做為父母,最關心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幼兒園是孩子們離開父母,獨自面對陌生環境的第一個舞臺。他們在這裡學習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的社交能力,學習基本文化知識的儲備能力。

  本次感觸最深的是張園長介紹各位家長的讀書分享。說句實在話,身為家長,平時總是藉著“工作忙”“家務多”等藉口來敷衍孩子,只要求孩子自我好好讀書,並沒有覺得自我應當起個模範帶頭作用。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要讓孩子有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家長就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只要自我一有時間就讀書看報,慢慢地,孩子就在潛移默化中被你感染,自然而然就知道讀書了。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和孩子共讀一本書,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由於聚焦了一個共同的內容和話題,陪著孩子暢遊在一個個全新的世界裡,所引發出的一種極大的情感共鳴,你會覺得孩子和你貼得很近很近,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我想這種友誼的加深,情感的增進,是我們每個做家長都渴望得到的,也是我們的收穫。

  之後,我們去了孩子們的教室,雖然偶爾接送孩子時見到過教室,但還一直沒走進來仔細觀察過。教室寬敞明亮,桌椅都很整潔。其實家長們很希望透過家長會能與老師進行溝通,探討孩子們在幼兒園裡、在家裡,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在探討中能學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又能融洽老師與家長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的關係,一舉多得!

  這次的家長會既學習到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又看到了孩子們的教室,讓我對幼兒園的學習環境,師資力量充滿信心,我相信在這麼好的環境中,在這麼好的老師的教育下,我女兒一定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5

  閱讀引領孩子健康成長是我們家長共同關注的話題。在這方面我們有以下的幾點體會,第一方面是從幼兒開始透過講故事來啟蒙孩子的閱讀。堅持每天睡前給孩子講各種童話故事。

  第一方面是圖文並貌加拼音,孩子易懂且興趣劇增,同時每次要提問故事的主要內容,還有自己的心得。日月積累,循序漸進到小學前,他已經開始獨立看故事書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閱讀興趣開始產生了!

  第二方面是透過去新華書店購書來啟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剛開始我們是購買他自己覺得喜歡的書,讓他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在知識的海洋裡他興致勃勃地翻閱各類新書,陶醉其中,愛不釋手,廢寢忘食。我們堅持每週日那天就去新華書店閱讀併購新書。在不知覺當中他已經潛移默化地喜歡上了閱讀。

  第三方面是第二方面的延續,開始去圖書館借書閱讀,兩週一次8冊書,一個學期下來驚人地發現孩子已閱讀了一百多冊書籍了。而且每天都有讀後感等紀錄,逐漸形成常規習慣,閱讀已成為日常必修課了。

  最後一點體會就是家長和老師配合很關鍵。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基本上是聽老師的話,老師說學生要開始看課外書,他回家後開心的告訴我們此事,而且此時的他對閱讀的興趣就更濃了。在這成長過程中家長和老師配合是相輔相成的。孩子的.閱讀能力逐漸培養起來了,他學習時也感覺輕鬆如意得心應手了!以上是我們家的親身體會,與大家共勉。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6

  自從上幼兒園,多多的讀書習慣也開始培養了。孩子的想象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透過直接或者間接的體驗獲得。繪本能幫助兒童養成用影象思考的習慣,經常閱讀繪本書可以培養兒童良好的影象概念,提高思考連貫性,豐富想象力。

  在幼兒園開展圖書漂流活動,能讓孩子看到更多精彩的繪本書。每週五我下班到家,多多就會說:“媽媽,老師又發書了!”我知道,發的是小朋友們漂流的書。我會先告訴多多這是誰的書,我們要保管好,可不能損壞的。每次我給多多講一遍故事,然後提幾個簡單的問題,比如讀了《鱷魚怕怕,牙醫怕怕》,我問多多:“你怕鱷魚嗎?”“鱷魚怕什麼?”“牙醫怕什麼啊?”我會讓多多先舉手再回答,希望這樣培養孩子舉手發言的習慣,不知道多多在幼兒園上課會不會舉手發言呢。碰到多多感興趣的書,他會自己再看一遍,比如讀《小豬變形記》,我讀完一遍,多多說:“媽媽,我自己看吧!”孩子能嘗試著自己去看一本書,看著他專心地看一本書,還不時講著什麼話時,我真高興。

  除了閱讀漂流的繪本,我又和多多一起閱讀了很多繪本故事書,我發現很多優秀的繪本書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孩子漸漸建立起自己的判斷標準。比如讀了《大衛,不可以》後,多多不在家裡踢皮球了,他說:“會把東西打壞的。”我控制他吃零食,他也沒有很大的意見了,他說:“媽媽,不能像大衛,肚子裡東西太多了,會爆炸的。”

  現在基本上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講一個故事,大多是我講,孩子聽,有時孩子自己看。我希望他爸爸也能給他講故事,有一次他真的在聽爸爸講漫畫書《父與子》,這是他最喜歡的一本漫畫書。我也把多多讀過的書整理出來,以後等他識字了,看到自己原來讀過這麼多書,多有成就感啊!

  小小圖書漂流,帶給孩子是多麼大的變化啊!希望幼兒園三年一直能有這樣的活動,希望孩子在繪本故事中懂得更多道理,快樂成長!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7

  或許是胎教的作用,琪琪的聽故事習慣從還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了。每天晚上是我們母女固定的故事時間,這種習慣一直沿襲到現在。孩子大了我也深深體會到閱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更是享受親子關係最好的方式,於是再忙我們也會擠出時間和女兒一起讀書,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裡,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自從幼兒園給孩子訂了《分享閱讀》後,琪琪從被動的聽故事,過渡到現在的主動閱讀,在不知不覺中,使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淺。以下是我對《分享閱讀》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分享閱讀重在分享:

  我們都知道早期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早期教育是在家長的幫助下使孩子能快樂認知,在家長和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閱讀無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了。每天睡前我和女兒都非常享受這個閱讀時間,聽完故事孩子將美麗的故事帶入夢境,幾次從睡夢中笑醒都說是夢到媽媽講的故事了。

  二、分享閱讀強調閱讀

  我們都知道也許孩子在小的時候,並不能稱之為閱讀,而是用耳朵靜靜的聆聽,睜大眼睛仔細的觀察,為什麼媽媽能把一頁一頁漂亮的圖畫講成那麼動聽的故事,帶著這樣的疑問孩子慢慢長大到可以自己主動閱讀的階段。我很感謝幼兒園給孩子選擇了這樣的一套教材,對孩子培養閱讀習慣非常有幫助。在《分享閱讀》的公開課我瞭解到,它分為教學讀本和家庭讀本,教學讀本還有一本大大的讀本,可以讓全班的孩子共同學習,互動教學。老師教會了孩子認真的一個字一個字的大聲朗讀出來,從視、聽、想、讀多個環節培養了孩子閱讀的好習慣。

  三、《分享閱讀》系列圖書的色彩明快,奪人眼球

  孩子5歲多了,她的圖書佈滿書架,面對花花綠綠的圖書,我不得不說《分享閱讀》在構圖和色彩上是佼佼者。每次孩子把書拿回家,我都會被它漂亮的封面和插圖所吸引,迫不及待的讓孩子給我朗讀,你說,有了它孩子還會不愛看書嗎?

  四、《分享閱讀》對孩子的認知能力大有幫助

  我在女兒的教育上,沒有刻意的讓她認字,我覺得沒有必要讓孩子過早的為了認字而認字,而是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分享閱讀》又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不知不覺孩子已經認識不少的字了,能進行簡單的閱讀,看見生僻字也會問我,學習變得更主動了,令我非常欣慰。這使我更堅信閱讀給孩子帶來的好處不可估量,是她一輩子也受用不完的。

  由於時間倉促,以上是我對《分享閱讀》系列讀本的一些感受,我認為它是開啟孩子早期閱讀大門的一把金鑰匙,再次感謝幼兒園老師的正確選擇。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8

  託福閱讀考試中許多考生認為閱讀文章時必須要讀懂每字每句,事實上,這是不必要的。託福閱讀考試中,即使遇到陌生的詞,但是根據上下文的意思以及自己的一些常識判斷,也不太會影響對文章的理解。特別是託福閱讀這種題目涉及面廣,資訊量大的形式,掌握閱讀和答題的技巧,對在託福閱讀考試中是會有很大幫助的。

  在託福閱讀中,甚至可以擴充套件到ETS所有考試的閱讀題目中,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那就是paraphrase,意譯。無論是題幹還是正確選項,大都能在原文中找出一句話來與之相對應。即題目是原文的意譯。這種意譯是透過同義詞來完成的。即題幹中多用近義詞來對原文中的句子進行替換,來達到提出問題或者提出正確答案的意思。準確把握意譯,是多數題目中準確在原文中定位資訊、或者在迷惑選項中選出正確的那個,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後面的文章裡我會結合例項解釋這一點。

  關於先看題目還是先看文章的問題。也就是做題時間安排的問題。在此問題上我與有的朋友也有過爭執。我個人習慣是先用57分鐘的時間通讀全文,然後平均每個問題有1分鐘的時間來回答。由於對問題的回答建立在了熟悉全文的基礎上,每個問題又有足夠的時間返回全文,每個選項都一一進行斟酌。我認為這樣準確率比較高。但有的朋友本著居家過日子的心,認為1000多字的文章只出十幾個題,必然有一些資訊是沒用的。這樣通讀全文就會浪費掉一些時間,不如先看題再回去找來的痛快。對此我不好妄加評論。每個人都應該透過考前大量的練習來制定出最為適合自己的方法。

  關於複習的時間安排。我認為,弄完詞彙以後,就應該著手突擊一下閱讀了。如今各種各樣的模擬題猶如英語輔導班一樣大量湧現。不會出現我們早期考生有題捨不得做的情況了。但也不能太急功近利,單詞沒弄好就硬上閱讀,有時候會適得其反。用1周的時間大量的突擊,也是對單詞的一個鞏固。找到感覺以後就可以開始下面的複習了。複習聽力口語作文的日子裡,每天一定要最少做3篇文章的題量,按照考試的時間要求,千萬不可放鬆。做得多了,就可以把閱讀當作一種放鬆了。 ETS的閱讀文章能教給我們各種學科的基礎知識。(這與GRE有區別。託福的專業性文章還都處於一個啟蒙的專業水平上,不像G那麼變)閱讀還可以教給我們一些老美的思路,老美看待問題的方式。閱讀不會像你想象的那樣痛苦的。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9

  從孩子幼兒園算起,我們陪孩子親子閱讀已經有八年多時間了。經過這麼多年的親子互動式閱讀,我們已經驚訝地發現,孩子的閱讀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了明顯的轉變:由被動變為了主動,由主動變為了自覺,由自覺變為了自發。現在孩子早就改掉了回家沒事就看電視的習慣,總喜歡一頭扎進自己的房間裡靜靜地看書;家人在一起的時候,他就非常喜歡把書中看到的有趣內容講給大家聽,還經常道出一些耳目一新的詞句,有模有樣的,頗有一定的語言組織和邏輯推理層次。閱讀,這個認知世界、吸取知識的重要方式,現在已經逐漸融進了孩子的興趣世界裡。

  一起讀書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家長和孩子共同經歷著書藉帶來的喜怒哀樂,讓家長和孩子貼的更近,彼此間沒有隔閡,象朋友那樣親密無間無話不談,可以零距離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變化,以便於及時調整方式方法,更好的為孩子創造學習環境,家庭環境。我們深知榜樣的帶動力量,在閒暇時,我們家長會拿上一本書,靜靜地品讀,給孩子創造一個從讀書的氛圍,讓孩子知道讀書是一個好習慣。

  在親子閱讀中,我們不斷總結讀書的經驗,形成了一些適合我們家庭的讀書方法。

  一是固定讀書時間。我們把晚上睡前半小時作為親子閱讀的固定時間,在這個時段裡,孩子已完成當日的作業、預習完功課,家長做完了家裡的雜務,關閉電視和電腦,全家一起漫步在書中,享受讀書的快樂。

  二是選擇讀書姿勢。我們採取了“依偎”的親子方式,在舒適的床上或沙發上,讓孩子依偎著家長,家長用手攬著孩子,不時摸摸孩子的頭,拍拍孩子的小臉蛋,營造具有濃郁親情的讀書氛圍。

  三是注意讀書的語調。我們在為孩子讀書時,避免平和的語調,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讀,放慢閱讀節奏。當然,現在孩子大了,更多的是和孩子一起看書,好的段落,好的句子互相交流。

  四是做好導讀準備。找到孩子的興趣點,並以此為出發點,找一些相關的,充滿童趣的書藉,和孩子共同閱讀,慢慢地孩子的知識面會變得開闊起來,思路會變得活躍起來,當碰到問題,會提出許多的“為什麼”,而為了解決這許多的為什麼,他就願意去看更多的書,就進一步激發了他看書的興趣。

  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並不是一日之功,它不僅是對孩子的考驗,也是對我們做家長的考驗,透過陪孩子讀書,讓我這個家長更加了解自己孩子想的是什麼,透過讀書孩子懂得了自尊,什懂得了愛、懂得了責任,懂得了寬容、懂得了堅持。在今年教師節的時候,兒子親了親我,趴在我的耳朵旁對我說:“媽媽,今天是你的節日,祝願您教師節快樂”。我當時真的好感動,這除了要感謝學校老師的耐心教導,我覺得是有益的書籍讓孩子知書達理、懂得了感恩。

  和孩子一起快樂的讀書吧!在充滿親情的氛圍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沉醉於書的世界裡,享受讀書帶給我們的快樂!在一個充滿積極向上,樂於學習,與書為伴的家庭環境中,孩子一定是快樂、健康、自立、博學的!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10

  莎士比亞有一句讀書名言: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現在,海天不僅可以吸收物質營養,而且可以自己吸取精神營養了。但這個成果,對我來說,來得不容易。今天在這裡,我就主要講一下自己如何引導孩子愛上閱讀的心路歷程。

  在海天上小學前,身體不好,扁桃體老是發炎,三天兩天的感冒。所以,在孩子幼兒園階段,我基本上是為孩子的身體健康付出的多,為孩子閱讀做的少。所以,當別人的孩子從小就愛閱讀,而我的孩子這方面興趣不大的時候,確實有些著急。

  等孩子上小學了,開了幾次家長會,才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於是想到要“亡羊補牢”。急急地在書店買了很多的書給孩子讀,家裡的書裝了一層書架。但孩子看起來除了完 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外,對玩具更感興趣,對閱讀還是沒有熱情。

  回想起來,剛開始的時候有些“病急亂投醫”,買了許多圖畫書,孩子隨便翻翻,再不理會。在多次反思之後,才發現自己做得不夠細緻,心也太急。

  沒有辦法,於是冷靜下來,開始為孩子制定一套讀書方案,以引導孩子愛上閱讀。我把引導孩子閱讀興趣分為三個階段:媽媽帶讀,沒有壓力隨興趣階段;媽媽陪讀,啟發提問階段;孩子自主閱讀階段。

  第一階段,我堅持與孩子一起讀那些很簡單的容易理解的書。在這個階段,我帶讀的時候,有時模仿書裡各種角色的聲音說話,逗得孩子大笑,他自己也想學著那個腔調,跟媽媽一起讀。

  第二階段,陪孩子讀那些與他們年齡段相符的書,並提問書中的內容。例如,我陪孩子一起讀一年級的小豆豆與二年級的小豆豆,一個人讀一段,輪流來。我讀的時候,要他聽,然後我學電視上的競猜提問,看他是否能回答正確。他讀的時候,我靜聽,然後他有權力提問讓我來回答。有時我故意答錯,他便急著把正確答案告訴我。這樣他把媽媽難倒了,很有成就感。在讀了小豆豆以後,孩子開始喜歡上閱讀了。特別是他好象突然找到了新朋友,覺得小豆豆有些想法就是他想到的,自己很喜歡小豆豆。

  第三階段,培養孩子自主閱讀。這個階段,一定要買孩子感興趣的書。因為沒有了“閱讀柺杖”,若無興趣孩子就會放棄。有一天,我買了楊紅纓的《淘氣包馬小跳——四個調皮蛋》,陪孩子一起讀,還讀出聲音來。沒想到孩子嫌我這樣速度慢。然後他自己默讀,就利用三天業餘時間讀完了。剛開始我以為他走馬觀花,然後用腦筋急轉彎的方式問了他一些與書中內容有關的問題,他都一一答對了。這時,我才確信,他是真的自己把書讀完了。在第一本與馬小跳有關的書讀完後,孩子對我說:“媽媽,馬小跳好好看的,幫我把其它的馬小跳的書也買回來吧?”我當然毫不含糊,當即在網上又買了15本。

  回想孩子在讀《淘氣包馬小跳——四個調皮蛋》的時候,那高興勁,我現在仍難忘。有一次,他讀到感興趣的地方,我正在炒菜,他拿著書過來,念那些搞笑的段落給我聽,然後又在那兒哈哈大笑。至此,我發現自己可以放手了。

  現在,海天可以自己閱讀,我基本上不需要當他的“柺杖”了。雖然如此,我想以後還是會與他一起讀一些文學名著,一起來探討書中的內容,以增加讀書的深度,也享受親子閱讀的樂趣。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11

  8月18日,我和金老師、戚老師一起參加了武進新城陽光幼兒園舉行的分析閱讀培訓,給我們培訓的老師是奕陽教育研究院的劉婷老師。本次培訓的主要內容包含分享閱讀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分享閱讀讀本分析,為期一天的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我就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上午,劉老師給我們簡單介紹了什麼是分享閱讀以及如何設計分享閱讀教學。她說閱讀有三個基本概念:1.閱讀,是指各種材料、各種形式、各個年齡階段的閱讀;2.早期閱讀,是指學前兒童的閱讀;3,分享閱讀,就是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的能力。而分享閱讀有三個目標:1.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習慣。2.發展幼兒的閱讀能力。3.幫助幼兒從依賴閱讀過渡到獨立閱讀。劉老師還為我們舉了兩個例子:小班繪本《我喜歡跳》和大班繪本《聰明的小雞》,從中分析出分享閱讀讀本的幾個特點。分享閱讀讀本的圖畫蘊含的資訊豐富,支援幼兒閱讀思維策略的發展;文字是基於幼兒的口語經驗,有利於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結尾幽默風趣,富有開放性;體裁多樣,有利於豐富幼兒的閱讀經驗。

  分享閱讀讀本分析的過程是瀏覽→分析→設計。就是說拿到一本讀本,先要大略看一遍,知道讀本的大意以及價值。再來進行分析,這個活動幼兒是否需要做知識經驗準備,哪些內容是重難點,關注文字,培養幼兒的詞素意識。最後來設計具體的教學活動,第一課時、第二課時、第三課時如何開展。

  下午,我們進行了互動式的交流培訓,所有的老師分為幾大組,一同分析設計兩個繪本內容,再進行交流,最後由劉老師總結。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們積極參與,結合自己的教學行為,在梳理、研討的過程中,使我們對分享閱讀教學有了更加清晰地認識,對幼兒園更好地開展分享閱讀教學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12

  4月下旬,我和園長到霧都重慶,參加分享閱讀舉辦的20xx國民閱讀與兒童早期閱讀教育發展論壇。在這次的學習中,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關注。

  一、園本教研活動 這。是重慶新村幼兒園分享閱讀教研組展示的教研活動《閱讀教研活動中教師回應策略的研究》。這個教研活動的形式是調查統計(教研前就準備好了)、參與式培訓(每位教師都要準備發言材料)、課例分析(教研前教師們已看過課例,教研中在回看)、小組競賽(討論,設計圖表,闡述組內觀點)。最值得學習的是課例分析環節,讓教師分組討論幼兒有哪些行為表現?教師分別運用了哪些回應策略?教師討論後陳述討論結果。

  二、基於平衡教學法的綜合性語言教學模式。 這是這次論壇上奕陽教育研究院黎錚提出來的新的教學模式,強調平衡教學法內容和方法的平衡;如何平衡呢?要全面考慮幼兒學會讀寫所需的各種條件,在內容和方法兩個方面上都實現基本讀寫技能和真實讀寫環境的平衡。

  三、管理學生一樣管理教師的讀書。這是重慶飛士幼兒園楊園長提出的,要求教師精讀分享閱讀教材,把握課程體系,深入挖掘教育價值,研究課堂,讓幼兒的學習、教師的學習更有意義,要關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共性問題,進行問題研究。每位進入飛士幼兒園的老師都要寫當我跨進飛士幼兒園的時候的文章;每位老師每月都要寫讀書筆記,每學期都要評選閱讀明星、書香班級書香教師等,談談閱讀體會,每班有分享閱讀主題牆,每班都要開展小書製作,餐後午睡前都要給幼兒進行朗讀,在每班抽查五名幼兒檢查幼兒的聽讀說掌握的情況。並強調要與考勤考核掛鉤。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13

  我每個學期都非常期待家長會的到來,因為那是我的一次自我清理和反省課。這次我也不例外,帶著問題來,收穫滿滿回。

  已經入園三個學期的糊糊已經對愛如是的規則瞭如指掌,熟悉到他已經會把規則當工具來應對我們甚至是控制我們。比如:“這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做決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嚴重的時候讓整個家瀰漫著規則大戰。看完家長們的情景演練和林園長的補充,頓時明白,規則背後需要無限愛的包圍,畢竟,我們在家裡反覆演練什麼,孩子就習得什麼,家就是愛的演練場,不是規則的戰場。

  另外讓我觸動很大的一個演練就是“如何處理愛如是寶貝和非愛如是寶貝之間的衝突?”在外玩耍遇到這種情況,總是礙於面子就替代孩子處理了。於是,只要他遇到衝突就來找媽媽。更加明智的方法是協助孩子面對來自各個方面的舉動。如此反覆練習,他也就習得了如何面對世界的能力。

  每個家庭生活都是一場愛的糾葛,像極了家長會剛開場小白老師帶領的“千千結”遊戲。我們彼此相愛,又迷失在愛的迷霧中,等回眸之時,你我已經相距甚遠。還好,我們都還在愛的包圍圈中,只要心手相連,總能開啟“愛的千千結”。

  家長會上丹丹老師分享的部分,有一段話提醒了我,她說:“孫瑞雪老師曾說過,你去一個家裡看孩子寫真,可能看一個覺得很鮮活,但你看完10個之後呢,你會索然無味,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表情姿態都是一樣的。”而愛如是園裡孩子的日常寫真個個都是非常鮮活的,因為他們在園裡活出自己,展現的也是最本真的一面。

  我馬上翻了翻我手機裡的糊糊的照片,想看看他在我們的小家環境下是否也是如此的本真,顯然不是。於是,我打開了錄音,一一對照自己是否都能做得像愛如是般把握著愛和自由的分寸,只提供孩子們成長所需要的環境和土壤。它是一所如何愛孩子的幼兒園,而非如何教孩子的幼兒園。而我也想成為一個愛孩子而非教孩子的家長。

  感謝愛如是10年對“愛與自由”的堅守,以及對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不斷探索與實踐,才能讓我們這些“大孩子”帶著自己的孩子,重新養育自己,重新學習愛與被愛。再次感恩拜謝!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14

  記得來來剛滿一歲的時候,我給他買了第一套書《小熊寶寶》繪本。從那時起,我們就開始了親子閱讀的歷程。現在轉眼三年過去了,來來從最初的咬書、撕書、玩書,到現在逐漸愛上了閱讀,成了一個喜歡讀書的孩子。在引導來來讀書的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拋開功利心理,不當“提問大王”。

  也許很多人覺得,閱讀是一種學習的手段,是為了讓孩子認識更多的字,掌握更多的知識。在這方面,我的想法比較簡單,就是拋開功利心理,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注重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和習慣,象做遊戲、玩玩具一樣,讓閱讀也成為孩子生活中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為了不讓來來對閱讀產生反感和厭倦心理,在陪孩子閱讀的過程中,我儘量不提任何問題,只是全身心地、繪聲繪色地大聲讀書給來來聽。當然,隨著來來逐漸長大,他有時非常喜歡參與到閱讀的過程中來,我也不會反對。比如我們最近在讀《小餅乾的大道理》這本書,書中以餅乾為例,解釋了很多詞語的含義,比如“耐心、自豪”等等。每次讀完書上對一個詞的解釋後,我都會自己再舉一個另外的例子解釋這個詞。沒想到來來也不甘示弱,非要以自己最喜愛的汽車為例也造個句。比如來來對“合作”的解釋是:“我在停車,你在旁邊看著停車位指揮我。”對“耐心”的解釋是:“給汽車加油的時候,我等啊等,一直等到加完油”。另外,在讀書的過程中,我一般不指著字念,也很少考來來認不認識哪個字,頂多讓他念一念書名。來來在認字方面似乎也不敏感,到現在也不認識幾個字,但我並不著急,我覺得只要來來喜歡讀書就足夠了。

  二、尊重孩子,讓孩子成為親子閱讀的主導。

  我給來來買書比較多,也比較慎重,儘量買適合來來的書和比較經典的繪本、科普書。但即使這樣,也不是所有的書拿回家後來來都喜歡,有些書甚至沒有看上一眼就被打入了冷宮。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一般不強求,因為孩子是閱讀的主導,大人應當真正尊重孩子的閱讀興趣和喜好,而不是硬逼著孩子去接受和喜歡大人所謂的好書、有用的書。在陪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同樣要以孩子為主導,儘量尊重孩子的想法。比如,有些孩子語言能力很強,很小就能將聽過的故事複述下來,我也覺得這確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來來不是這樣的孩子,到現在還不會複述故事甚至對複述故事很反感,所以在這方面我從不強求,而且我發現,大人看書是要搞明白這本書講的是什麼事,而孩子並不關注書的主題,反而經常會對書中的一個小插圖、小細節或者對模仿書中一句話、一個場景產生興趣,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這一點尤為突出。所以來來兩三歲的時候,我很難不間斷地講完一本書,中途經常會被來來的突發奇想或即興表演打斷,這時候我通常會融入到孩子的興趣中,而不是硬把孩子拉回主題,因為那樣做的結果只會讓孩子對閱讀失去興趣。

  三、創造良好的氛圍,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如果把電視和書本同時擺在眼前,孩子毫無疑問會選擇電視,別說孩子,大人恐怕也是這樣。所以為了排除電視的干擾,我們家幾乎從來不開電視,慢慢地來來也習以為常,從不主動要求開電視。現在來來除了每天玩半個小時的IPAD遊戲,其他時間就是玩玩具、看書。我們家的書架是開放式的,來來可以很方便地選書拿書。另外在來來經常活動的地方包括桌子上、床上一般都會擺著幾本書,來來可以隨時拿起來看。每天晚上睡覺前是固定的親子閱讀時間,我們倆人會各選一本書,由我講給來來聽。有時我的工作很繁忙,也很想倒頭就睡,但一看到來來選了書的喜悅,感受到來來閱讀的熱情,自己也會不自覺地投入其中,和來來一同享受這一段美光的睡前時光。

  四、大人真正投入,與孩子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

  孩子其實是非常敏感的,作任何事情,大人的情緒都會影響到孩子。讀書也是一樣。如果大人將給孩子讀書當成是一項任務,為完成任務而閱讀,孩子是一種感受。如果大人將親子閱讀當成是自身需要,真正投入其中,和孩子一起分享閱讀的樂趣,孩子一定是另外一種感受。其實,當大人真正沉浸到童書中之後,會發現童書中也有很深的意境,也能悟出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看《我的爸爸叫焦尼》一書,焦尼和爸爸在一起的驕傲和滿足讓我深深感動,從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看《小房子變大房子》一書,讓我知道要珍惜眼前的一切,用一種平常心對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以上是我在陪孩子閱讀過程中一點淺顯的體會,不當之處,請指正。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15

  11月18日晚,xx外國語學校xx分校20xx年秋季期中考高一高二家長會在張建彬段長致辭和家長們熱烈的掌聲與殷切的期待中順利召開。

  肖驍校長以"攜手攀登,展望未來"為主題,用鏗鏘激昂的演講激發了家長的關注、喚醒了家長的意識,引起了家長的共鳴。也讓家長明白: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在孩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重要階段,家長引導和關愛的重要性。比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品質。引導家長真切地感受教育的力量,反思自我。讓家長不僅僅是走進校園、教室,更要走進學生的思想教育中來。

  這次家長會,讓我收穫頗多,受益匪淺。在家庭教育得到了更多的啟示,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是心與心的漫步,並非簡單的制止與綁架。從中深刻地思考針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如何關心、如何呵護、如何教育的問題。

  對於培養孩子,我們做父母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們最重視的就是孩子能夠學業有成,學習成績要好,在年段中要有好名次,身體健康,將來能夠出人頭地,大多時非常急切地想知道孩子每次考試的成績,在班級、年段的名次,在學校表現如何等等。而往往容易忽視了孩子其他方面的一些問題。我想,我們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和努力:

  一、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愛,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

  很多孩子認為家長的付出和愛是理所當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報。沒有對父母的感恩意識,是孩子不聽話的一個重要原因。我認為,很有必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愛,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是很有必要的。我們要讓孩子適當參加一些勞動,告訴他們父母掙錢供養他們真的不容易,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感恩的意識。有一顆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證。

  二、寬容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嚴是愛,松是害"是中國的一句古話。千百年來,家長教育孩子,老師教育學生,說的最多的就是"嚴格要求"。的確,嚴格要求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使孩子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發展,少走彎路。但是對"嚴格要求"的負面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它使孩子習慣接受,不會批判的思考,個性喪失,創新意識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心靈壓抑,性格孤僻,過早地失去了童真。家長要處理好要求的嚴格與環境的寬鬆,過程的嚴格與結果的寬容的關係。寬容是對孩子的信任,使孩子有信心,有勇氣,嚴格要求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有利於培養孩子做事嚴格要求自己,善始善終的良好習慣。

  三、民主平等的交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顯著的特點是"變"。孩子開始發育了,生理上在變,心理上也在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不聽話了,你要東,他偏要西。這個時期的孩子,最主要表現是獨立活動的願望變得越來越強烈,但由於缺乏生活經驗不能正確理解自尊,只是強烈要求別人把他們看作成人。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孩子看待,他們就會厭煩,就會覺得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就會產生反抗的心理,萌發對立的情緒。因此,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儘可能支援他們,尤其在他們遇到困難、失敗的時候,和他們平等交流,幫助他們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確處理。另一方面,家長又不能過於遷就孩子,預防以後總是用反抗的方式來要挾父母,達到自己的目的。對於比較嚴重的反抗行為,家長可以採取獎賞訓練的方法,強化孩子順從行為。現在的高中生缺乏的不是家長的噓寒問暖,更不是隻關心他們的分數,他們更需要的是家長們的關心、理解、尊重和正確的引導。

  總之,家庭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一項偉大的事業。它要求家長綜合多方面的知識,更好的和孩子進行溝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學習、生活、交友、做人、自我修養等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把孩子的潛力完全發揮出來。所謂"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家庭教育可以成就一個人的驕傲與輝煌,從大處看,它可能造就一個民族的自豪,乃至成為社會文明與進步的象徵。

  不過每個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應該因人而異、因勢利導,不能一概而論。希望我們做父母的都能夠在孩子身上多花點精力、多動點腦筋。最起碼應該把我們的下一代教育成一個自食其力的、不為社會所累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分享閱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