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音樂課的教學反思

音樂課的教學反思

關於音樂課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音樂課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音樂課的教學反思1

  識譜唱譜是音樂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課堂上能使小朋友們興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動、遊戲,一旦讓他們識譜,頓感索然無味,課堂氣氛也會出現冷場,音樂情感美的薰陶無從談起。

  音樂新《課標》指出:要求同學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規定了不同學段不同的要求。因此,識譜教學要符合音樂學習的規律,它是學習音樂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樂教育的目標。那麼在音樂教學中如何有效的使用這個“工具”呢。

  一、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和到聽覺的作用,識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同學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所以,我提出先唱歌后識譜。 如:在一節唱歌課中,當同學走進音樂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並讓同學和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同學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後讓同學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同學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透過讓同學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同學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同學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然後,再透過對歌譜的視唱、理解,又反作用於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先唱歌后識譜就是先讓同學放下心理負擔,讓同學先唱唱歌,用自身的聲音去表示音樂,從而激發同學的興趣,讓同學感到這節課是輕鬆愉快、有所“成績”的,而且有表示自我的空間。

  二、利用創編旋律來提高識譜能力

  發明效能力的培養應該貫穿於音樂學習的各個環節,識譜教學也不例外。發明性地探索節奏、音響、旋律等音樂基本要素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以即興活動的方式給同學發揮發明想象的空間和機會。 其實,創編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豐富的創編形式能讓同學們在樂趣與自身的成績感之中學習簡譜,並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在提高綜合素質的今天,小學音樂教育對識譜的要求是:“立足課堂,面向全體。”根據同學的認知規律,把理性的識譜從感性入手來教,融入音樂實踐活動,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利用識譜這個學習音樂的好工具,培養同學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示能力、鑑賞能力、發明能力。讓每個小朋友真正的走入音樂,去尋找,去探索,去發明。

關於音樂課的教學反思2

  因為我校沒有專職音樂教師,前幾年未開設音樂課。為了改變這一狀況,上個學期,學校決定

  七、八年級開設音樂課,安排我任這兩個年級的音樂課教學。多年來,我從事的是初中語文教學,只不過個人愛好音樂,略微懂一些樂理知識,叫我上音樂課,而且又是新課程標準,難度是十分大的。經過一個學期的摸索,回顧整個教學過程,覺得如何針對我校學生實際,在緊緊抓好音樂基礎知識補習的基礎上,用好新教材這個問題,值得研究,令人反思。

  開學第一節課,我搞了一次抽測,發現極大部分學生樂理知識幾乎是零。連音符、音節、音階、節奏都不懂,甚至有個別學生把簡譜中的“1234567”用阿拉巴數字的讀音來唸。問了一下,才知道,至今尚有不少鄉下學校沒有音樂教師,輪到音樂課,能有一個教師拿一架錄音機放放歌曲就算好了。學生的現狀是這樣,而音樂新教材卻涉及面廣、知識點深、難度大,如果不採取一些補救措施,直接按教材各單元內容去上課,教學效果非常差。比如七年級“歐洲風情”這個單元,課文選摘了幾首歐洲有名的民歌,讓學生欣賞、理解。課堂上,我放了幾遍音樂,並對樂曲中的音樂情緒、音樂風格、演奏的樂器等作了一番介紹。當提問“《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這首歌採用的哪種演奏手法?”站起來的學生個個都是一臉茫然,以搖頭作答。至於叫他們說出歐洲民歌的特點,那隻能是老師的奢望。顯然,這樣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及有關試題,對城市裡有音樂基礎的學生來說可能有些難度,而對我們農村中學極大部分連本國短小、簡單的民歌都不會唱的學生來說,難度是相當大的。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的想法及做法是,每節課安排一定的時間給學生補習音樂基礎知識,從最簡單的抓起,特別是多化一些時間視唱,提高識譜能力。適當補充一些內容健康、曲調簡單、優美動聽的民歌或流行歌曲。這樣,不僅有利於知識的銜接,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收到較好的效果。

關於音樂課的教學反思3

  學生們一到音樂課就特別的放鬆,因為不用象上數學、語文課那樣規規矩矩,這正是音樂課帶給他們的“特殊享受”嗎?但是放鬆不等於懶散、無紀律。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堂課都需要在有序的紀律下進行。音樂課的常規訓練重點在於要對學生的站、坐、行、排隊、分組、進出教室的訓練,又要把這些訓練放在音樂中進行,讓學生在濃濃的音樂氛圍中輕鬆愉快的、有秩序地完成相關動作。如:聽音樂進教室;用上行和下行的音階表示起立和坐下;用歌聲師生問好;用一小段輕快的音樂讓學生分組進行編創或表演等等。這樣的訓練,讓學生在整個音樂課堂教學都在音樂中進行,既體現了音樂的語言性又突出音樂課的特點。

  小學音樂教學是透過師生情感的投入,心靈的感悟來達成教學目標的,若不能確保學生具有好心情、好情緒、就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對於學生正在參與的音樂活動,教師不應是局外人、旁觀者、而應把自己置身於音樂活動中,把一切“教”的活動落實在“學”的活動中,有心做孩子們的帶頭人和夥伴。讓學生對教師產生親近感、認同感。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做。從而讓學生髮揮出最大的潛能。如:二年級的表演課《小烏鴉愛媽媽》,我以滿腔的熱情參與到表演中去,先是扮演了烏鴉媽媽,全班的學生都是我的孩子小烏鴉;然後我再請一學生扮演烏鴉媽媽,我和其餘的學生扮演小烏鴉。整節課都是師生同演,學生的情緒放鬆了,課堂充滿了生氣,師生感情增進了,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感受了教育

  音樂是一種感官藝術,在音樂課中,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樂中的“聽”的重要功能,學生聽多了、耳熟了,自然就會唱了。我上課通常採取幾種“聽”的方法:一、拍節奏法。即讓學生和著音樂拍擊節奏,這樣有利於學生掌握歌曲的節奏。二、口令法。即在聽歌曲時,教師根據樂曲的情緒給予各種口令,讓學生和著音樂做舉手、踏步、轉身等動作,這通常以樂段為單位。三、閉目法。此法能消除視覺上的干擾,集中注意力,使學生全神貫注的傾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旋律優美的歌曲欣賞課。音樂課堂教學中採用多種多樣的“聽”的形式,學生在聽時就不會覺得枯燥單調,在和諧、平等、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學會新歌。

關於音樂課的教學反思4

  本學期的'下半學期,本人接手了初中一年級的音樂課,半個學期教下來,從中體會最深的有兩點。

  一、學習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堅決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起始課上,我就從下列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強調:1、透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2、明確告訴學生透過初中階段有關音樂知識的學習,初三畢業後,個別音樂基礎好些的學生可報考藝術院校,為將來深造打基礎;3、透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氣氛,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4、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欣賞我國優秀的民間音樂(如民歌、民間樂器、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情感。

  二、採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針對本校學生音樂基礎差的特點,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半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裝置,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覆練習,學生識譜能力有明顯提高。由於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積極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

  4、課內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今後還須努力。

  初中生不同於小學生,他們的思想比較成熟,單純的演唱已經不能吸引和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了。初次嘗試初中教學,感覺還算良好,學生比較配合,我本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夠抓住同學們的注意力,教學內容準備比較充分,除了書本上介紹的內容外,自己還翻閱了一些資料,補充教材,滿足學生的求知慾。

  透過半學期的實踐,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老師僅僅參閱教參是遠遠不夠的,及時充電才是目前最應做的事,暑假即將來監,打算好好利用兩個月的空閒給自己充充電。希望下學期在本學科上有新的突破!

  

關於音樂課的教學反思5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一個降號調的調號,並初步知道高音譜表上的各音音位,並試著唱準一個降號調的譜例,本課的知識實際是上學期一個升號調樂理知識的延伸,作為與一個升號調相對應降號調,要理解它其實只要弄清楚一個升號調的調號,各音音位及推導過程就可以很容易掌握。課前,我猜想,己隔了一學期,學生可能對己學過的知識有所遺忘,事實證明了我的想法,於是我在一開始就設計問題,讓學生回憶、思考。

  如提問:“一個升號調是上學期我們學的,你知道它是什麼調嗎?”知道的同學很少,可能是遺忘了,透過提示,同學們瞭解了是G大調,下面重點是讓學生了解一個升號調是如何推匯出來的,各音的音位是怎樣的,升號升在哪個音上,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設計有層次性的問題非常重要,一可以啟發學生思考,二可以引導學生掌握一種探索問題的方法,往常的做法可能是推匯出一個升號調,我就開始讓學生推導了,可學生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上學期聽了黃愛華老師的課,我有了一個啟發,我覺得可以對整個推導過程進行歸納,但我不直接歸納,而是在講述推導過程引導學生歸納,效果很好。而且學生思路清晰多了,在掌握一個降號調各音在高音譜表上的音位時,我覺得結合琴鍵圖和鋼琴音響是最有效的,如果再讓學生上臺彈一彈會更好,印象更深刻,因為這樣將視覺、聽覺、觸覺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有形象性,又不乏理性思考,在一個降號調推匯出以後,我再次請學生進行歸納,同時進行拓展,引起了學生的濃厚興趣,我讓學生運用己有知識,在推匯出一個降號調基礎上,推導一下兩個降號調(bB)是怎樣的,學生對推導法則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我們說學知識的低層次是瞭解,再高一層就是運用了。

  我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出示一個降號調的譜例,讓學生辨認各音的譜位,同時讓學生試著用“首調”和“固定調”兩種方法演唱,學生開始有點不適應,但很快透過聽琴瞭解了它們之間的關係,所以關鍵時刻鋼琴不可少!

關於音樂課的教學反思6

  小學音樂課教學是小學基礎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民族的音樂文化素質。音樂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鑑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我認為,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所以,凡是小學階段所開設的課程,只有課程設定節次的多少之別,並無正副課之分。只要是學校分配的課程,都得無條件的完成任務。

  這節課我透過律動的形式把孩子帶到音樂的殿堂,調動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情感,再透過遊戲對號入座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瞭解四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和節奏型。在學習歌曲時教師先範唱讓學生體會歌曲的情緒。由於二年級的孩子識字能力差,所以我採用有節奏的教讀歌詞,並注重每個字的發音。在學習歌曲時,讓孩子跟琴輕聲模唱從而感受歌曲的情感,這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歌曲並能很好的演唱。為了發揮學生創造力讓學生自編小舞蹈和並用廢品製造打擊樂為歌曲配樂,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本節課的小結是歌曲的昇華。

  這節課上完後我覺察到學生興趣很濃,並在下課後可以編出很多種不同的小舞蹈。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歌曲,也發揮了學生的創造能力。真正的達到了教學目的。

  這節課我透過律動的形式把孩子帶到音樂的殿堂,調動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情感,再透過遊戲對號入座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瞭解四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和節奏型。在學習歌曲時教師先範唱讓學生體會歌曲的情緒。由於二年級的孩子識字能力差,所以我採用有節奏的教讀歌詞,並注重每個字的發音。在學習歌曲時,讓孩子跟琴輕聲模唱從而感受歌曲的情感,這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歌曲並能很好的演唱。為了發揮學生創造力讓學生自編小舞蹈和並用廢品製造打擊樂為歌曲配樂,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本節課的小結是歌曲的昇華。

  這節課上完後我覺察到學生興趣很濃,並在下課後可以編出很多種不同的小舞蹈。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歌曲,也發揮了學生的創造能力。真正的達到了教學目的。

【音樂課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