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讀者美文的讀後感

讀者美文的讀後感

讀者美文的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者美文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者美文的讀後感1

  雙休日,路過書攤時,我會一口氣買上幾本,慢慢讀,細細品,無須擔心它的時效性。閒來無事時,我會找出幾個月前甚至幾年前的《讀者》,隨意翻開一篇,彷彿遇見一位老友,是那麼熟悉、親切,卻又有以往不同的新鮮,真是“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者》中的故事篇幅短小,玲瓏剔透,卻醒人耳目,啟人深思,充滿了智慧與靈性,這也是一種無痕的教育吧。

  但《讀者》卻很俗。

  俗在內容上。每一篇選登的文章都敘述了街頭巷尾、司空見慣的市民生活,極少有大企業家、銀行家等精英創業的坎坷經歷,也沒有大歌星、大影星的緋聞逸事。它那麼地貼近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就像冬日午後,大夥兒圍在小院裡,沐浴著溫暖的陽光,講述著鄰里間的真人真事及真情。

  俗在讀者本身。凡是念過幾年書的人,都看得懂《讀者》。《讀者》裡沒有什麼專業術語,也少見什麼高深言論,只要唸完小學的人,都可以從中得到各自所需:或消磨了時間,或得到了啟示,或心靈有了寄託,或精神得以昇華。俗人雅士,層次不同,收穫不同。

  這麼俗的一本雜誌為何常年暢銷不衰、為國人所推崇呢?我想,“大俗即大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越是貼近自然,貼近生活的'事物,它的生命之路就越寬廣,它的生命軌跡就越長遠。

讀者美文的讀後感2

  《讀者》就象一朵花,悄悄地開放,不需要別人去觀賞或者讚美;《讀者》又或者小巷裡的女人,幽雅地立在那裡,安靜地做著自己的事情。總之,沒有《讀者》的日子,我不想她,她也不想我,就象兩條平行的流水線。

  有一天,不經意間,又碰到了《讀者》,娓娓讀來,或清新淡雅、或奔放熱烈;或陽春白雪、或下里巴人。《讀者》包羅永珍,既有大家、專家之雅,也有小民、百姓之俗;既有科學經典,也有小品隨筆。總之,《讀者》是一本真正的打破了精英與草根,打破了雅俗的界限的雜誌。後來,我每個月都會按時買回最新的《讀者》,彌補自己因為上網過多,落下的閱讀功課。最近的《讀者》對我的思考有很大的啟發,譬如對於中國大學教育擴招的思考,譬如對於全球氣候變暖的兇手追究,譬如看待生活垃圾的角度等等,《讀者》是一本比較適合這個時代的人們補充知識與精神財富的雜誌。

  《讀者》雜誌與網際網路也有莫大的關聯。首先,《讀者》採用的讀者推薦機制,很類似於今天網際網路的dig機制,從這一點來說,《讀者》的讀者不僅僅是資訊的消費者,也是資訊的搜尋者,不僅僅是消費,也有勞動付出。其次,《讀者》是一本符合部落格精神的雜誌,真正地做到了共享的理念,《讀者》分享的是知識,是情感、是希望。再者,今天Chinabbs、Qihoo、Bolaa等聚合型網站之所以流行,與《讀者》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就是對廣袤無垠的知識或者資訊中,為網民或者讀者尋找到最能滿足讀者(網民)需要的資訊。

  很喜歡《讀者》,沒有太多的理由,就是喜歡。

【讀者美文的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