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精選2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

  一、目標

  1、模仿動物走路,做彎腰走,跳躍走,碎步走,大步走等走路姿勢。

  2、遵守遊戲規則,按要求玩遊戲。

  3、體驗遊戲的快樂。

  4、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二、準備

  準備音樂《動物起床歌》、遊戲音樂《歡快歌曲》、放鬆音樂《彩虹的約定》。

  三、開始部分

  1、情景引入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喜不喜歡小動物啊?那今天我們就扮演小動物,一起來開音樂會好不好?

  老師:可是呀,有的小動物小眼睛都睜都沒有睜開,還沒有睡醒的樣子,我們先來做做運動,清醒一下好不好啊?

  2、準備運動

  播放《動物起床歌》,根據歌詞做小動物起床的動作。

  歌詞:牛寶寶起床甩甩頭,鴨寶寶起床動一動,狗寶寶起床轉個圈,熊寶寶起床伸懶腰,兔寶寶起床跳一跳

  四、基本部分

  1、模仿動物走路

  老師:小動物們都起床了,來看看有哪些小動物呢?

  說出動物名字,先讓幼兒嘗試模仿,教師再正確指導。

  大象(彎腰走)小兔子(跳躍走)小鳥(碎布走)老虎(大步走)

  2、森林音樂會1

  老師:好啦,我們的小動物都已經準備好了,音樂會就要開始了,(根據課室場地佈置)男孩子站在內圈,女孩子站在外圈,模仿動物走路的次序是:大象,小兔子,小鳥,老虎。

  播放音樂《歡快歌曲》,教師帶著幼兒依次模仿動物走路。

  3、森林音樂會2

  老師:我們來改變一下玩法,森林裡有這麼多小動物,誰要做大象呢?(幼兒舉手),大象怎麼走路的呢?誰要做小兔子呢?怎麼走的呢……好,這次我們全部都站在大圈內,當音樂一響起來,扮演什麼動物就要學它走路,音樂會開始咯。

  五、結束部分

  放鬆音樂《彩虹的約定》

  六、教學反思

  這是一個很能激發孩子們說話交流的活動,故很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們在活動中積極大膽的舉手發言,並根據圖片來說出自己的想法,與其它同學一起學習相互交流。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2

  遊戲目標:

  1、愉快地跟學歌曲,並初步學習音樂遊戲、《媽媽和乖乖》。

  2、初步知道袋鼠的主要外形特徵。

  遊戲準備:

  1、扮演袋鼠媽媽的服裝,袋鼠玩具一個(大布袋也可替代)。

  2、歌曲錄音磁帶《媽媽和乖乖》。

  遊戲過程:

  1、教師扮演袋鼠媽媽: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是誰嗎?""你們看我的肚子上有什麼?它有什麼用?""我們袋鼠是怎麼走路的?"幼兒學袋鼠條,體驗袋鼠走路的特點。

  2、學唱歌曲《媽媽和乖乖》:

  教師有節奏地朗誦兒歌。師:"乖乖是誰呀?"幼兒跟著教師有節奏地朗誦兒歌,理解"相親相愛"。

  "這首兒歌還可以編成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歌曲名字叫《媽媽和乖乖》"。

  3、教師示範演唱歌曲。

  幼兒學唱歌曲。

  建議與提示:

  在學會音樂遊戲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改變遊戲規則:袋鼠乖乖比袋鼠媽媽多一個,當音樂停止時,沒有找到媽媽的乖乖停止遊戲一次。

  活動反思:

  活動《媽媽和乖乖》的教學重點是圍繞袋鼠媽媽和乖乖相親相愛這一線索進行教學的,活動的匯入是以猜謎“小客人”是誰匯入的,這一環節立刻吸引了幼兒注意力及激發幼兒活動興趣,基本部分以遊戲、兒歌、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幼兒瞭解袋鼠生活習性,培養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及發展雙腳跳的動作,達到了預期教學效果,整個教學活動幼兒自始自終保持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了孩子們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3

  一、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我主要是結合在小班開展的《可愛的小動物》這個主題活

  動來進行的。在主題活動《可愛的小動物》中,幼兒對各種小動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喜愛之情。可是有部分幼兒在喜愛動物的同時,卻不愛護小動物,因此,我從《領域活動指導》中,選取了音樂欣賞活動――《迷路的小花鴨》,讓幼兒在充分感受和欣賞音樂的同時,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及同情、關心他人的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

  在活動的設計上,我主要透過引導幼兒能認真的傾聽音樂,透過入場的語言訓練、練聲和歌曲――《快樂的小鴨子》的對比,感受《迷路的小花鴨》音樂情緒的不同,瞭解音樂的形象。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的形象性的特點,我透過講和歌曲內容相似的《迷路的小花鴨》的故事以及多媒體的手段,讓幼兒邊聽歌曲,邊看和歌曲內容一致的形象的動畫,進一步感受音樂的性質。最後讓幼兒參與表演,啟發幼兒隨著音樂做出傷心的動作與表情,激發幼兒同情、關心他人的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這樣,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和自

  身的興趣下,不知不覺感受了8遍的歌曲。

  二、活動目標:

  1、在感受歌曲的過程中啟發幼兒隨著音樂做出傷心的動作與表情,激發幼兒同情、關心他人的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

  2、透過讓幼兒聽一聽、動一動、比一比,瞭解樂曲的名稱、音樂形象(慢的、悲傷的)和主要內容。

  三、活動準備:

  錄有小鴨叫和哭聲的錄音;多媒體課件(包含圖片:池塘、柳樹帶有眼淚的小鴨子。)真的小鴨子一隻。

  四、活動過程:

  1、語言訓練:《小鴨子》進場。

  幼兒邊念:“走來 一對 小鴨 0,搖搖 又擺 擺0,尾巴 短又 短呀 0,嘴巴 扁又 黃 0。隊伍整整 齊齊 0,踏著 一二 一0,它們去 河裡 洗澡 0,嘴裡 唱著 呷呷 呷,嘴裡 唱著 呷呷 呷。”

  2、練聲:跟我唱。

  12|34|5―| 54| 32| 1―|

  (教師) 小鴨 迷路了(幼兒) 真可憐

  12 34|5―|54 32|1―|

  (教師) 小鴨 回到 家 (幼兒)真呀真 高 興。

  3、複習歌曲:《快樂的小鴨子》

  (1)唱一遍。

  (2)邊唱邊跳:啟發幼兒做出小鴨子快樂的動作和表情。

  4、欣賞:《迷路的小花鴨》。

  聽錄音(呷―呷―哭聲)提問:誰在哭?(小鴨子)小鴨子為什麼哭?

  (1)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情緒:

  ①教師有表情的清唱

  提問:

  A這首歌曲是慢的還是快的?

  B聽上去感覺怎麼樣?

  C為什麼聽上去這麼難過?

  D聽聽歌曲想一想小鴨子為什麼哭?

  教師告訴歌曲的名字《迷路的小花鴨》(豐富詞彙:迷路。)

  ②再次欣賞歌曲――《迷路的小花鴨》

  師:聽聽《迷路的小花鴨》這首歌,心裡覺得怎麼樣?和剛才唱《快樂的小鴨子》時心情有什麼不一樣?

  欣賞後提問:A快樂的小鴨子是怎麼唱的?(唱得很快,跳躍的)心裡覺得怎麼樣?(心裡很高興,很快樂。)

  B迷路的小花鴨是怎麼唱的?(唱得很慢,聲音軟軟的,連貫的。)心裡覺得怎麼樣?(心裡很難過,很傷心。)

  ③教師邊表演,邊唱:聽聽《迷路的小花鴨》這首歌為什麼覺得心裡很難過?

  幼兒討論後,教師小結:聽到這段音樂很傷心,找不到媽媽很難過。

  (2)感受歌曲的主要內容,體驗離開親人獨自一人傷悲的心情。

  ①演示多媒體課件,幼兒邊欣賞歌曲,邊看動畫:

  提問:小鴨子在哪兒迷路的?迷路後它怎麼樣了?幼兒回答後,教師用歌詞唱出。

  ②演示教具,有感情的講述故事後演唱歌曲:“有一天,小花鴨在池

  塘邊的柳樹下玩呀玩,它迷路了,找不到家,也找不到媽媽。它哭了,到處喊媽媽。”教師邊唱邊表演,啟發幼兒隨意跟唱。幼兒參與表演,激發幼兒關心迷路的小花鴨的情感。

  提問:小花鴨找不到媽媽怎麼辦?我們快幫小鴨子找找媽媽吧!引導幼兒幫小鴨子在四周大聲多次練習叫媽媽:“媽媽――,媽媽――,你在哪裡……我想你呀!”

  (3)送小鴨回家。

  教師出示小花鴨:“小朋友,小花鴨迷路了,我們怎麼幫它?”(把它送回家)教師抱起小花鴨邊唱第二段,邊帶領幼兒把小鴨子送回家。另一位教師扮演鴨媽媽接過小鴨:“謝謝你們,把我的寶寶送回了家。”幼兒說:“不用謝,鴨媽媽再見!”

  5、在《快樂的小鴨子》的音樂伴奏下,邊唱邊做出快樂的動作與表情,出教室。

  五、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幼兒透過感受音樂,為小花鴨的迷路而同情、著急,為

  能幫助小花鴨找到自己的家而歡呼雀躍,完全沉浸在音樂的情緒中,並且剛開始複習歡快的《快樂的小鴨子》的歌曲性質和《迷路的小花鴨》的歌曲性質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幼兒很快能認識到“《迷路的小花鴨》聽起來的唱得很慢,聲音軟軟的,連起來的,聽了心裡很難過,很傷心。”體驗到離開親人獨自一人悲傷的心情。透過教師講故事和看多媒體課件,讓幼兒的感知從抽象到形象,激發幼兒同情、關心他人的情感,有的幼兒甚至眼眶裡含滿了淚水,深深的為歌曲的情景所感染,最後讓幼兒參與表演,投入到歌曲的情景中,激發幼兒關心迷路的小花鴨的情感,並幫助小花鴨想辦法找媽媽,引導幼兒一起幫小鴨子在四周大聲多次練習叫媽媽:“媽媽――,媽媽――,你在哪裡……我想你呀!”然後教師抱起小花

  鴨邊唱第二段,邊帶領幼兒把小鴨子送回家。另一位教師扮演鴨媽媽接過小鴨:“謝謝你們,把我的寶寶送回了家。”幼兒說:“不用謝,鴨媽媽再見!”幼兒見小花鴨真的找到了媽媽,從心裡感到高興,體驗了幫助別人的樂趣,並且在活動中,能使用文明禮貌的語言。因此活動的目標基本達到。

  但是在活動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因為本次歌曲欣賞多用教師清唱,這就要求教師要有一定的演唱水平,給幼兒於美的享受,如果沒法達到,最好用錄音。在活動中以情激情的方法還做的不夠,只有自己投入了,幼兒的欣賞、感受的效果才會更好。在幼兒欣賞過程中,我多餘的動作太多,有些影響幼兒的認真傾聽,應該一開始唱就投入到歌曲中,在演唱中與幼兒多一些眼神的交流,也許效果會更好。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4

  活動目標:

  1.愉悅地學唱歌曲,能按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2.嘗試用替換水果名稱的方式創編歌曲。

  3.共同感受秋天水果豐收的喜悅。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PPT一套

  2.知識準備:會唱《問候歌》、會玩開火車的遊戲。

  3.水果屋場景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進入豐收情境。

  1.律動《開火車》

  師:小朋友們,秋天到了,果園裡的水果豐收了,我們開著火車去看看吧!

  2. 練聲《你好,水果》

  師:果園到了,果園裡的水果真多啊!看,誰來了?

  (幼兒和梨子、橘子、蘋果依次問好。)

  二、基本部分。師幼學唱《水果歌》。

  1.透過提問幫助幼兒熟悉四句歌詞。

  師:蘋果寶寶長的什麼樣兒啊?

  如果咬上一口---,味道怎麼樣?

  吃到嘴裡香不香啊?

  蘋果非常有營養,吃了我們身體會變得怎樣?

  2.教師完整念歌詞,幼兒進一步熟悉歌詞。

  大蘋果圓又圓,

  咬一口甜又甜,

  啊嗚啊嗚吃的香,

  啊嗚啊嗚吃的香,

  我的身體棒棒棒!

  3.教師清唱一遍,幼兒欣賞。

  4.幼兒學唱三遍。

  師:小朋友,我們也來唱唱這首蘋果歌吧!

  三、難點部分。幼兒自主創編歌曲。

  師:小朋友,除了蘋果還有什麼水果是圓又圓的?

  幼兒學習將別的水果替換到歌詞中。

  四、結束部分。延伸情境,繼續創編。

  師:秋天果園裡的水果可真多呀,剛才我們唱了蘋果歌、梨子歌、橘子歌……,它們都叫水果歌。看,那還有座水果屋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還有哪些水果也能唱到我們的水果歌裡去。

  活動反思:

  設計本次活動是因為10月是我園的閱讀月,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製作了《我的水果書》,孩子們對水果都有了較豐富的認知。我們發現,小班剛入園的孩子對朗朗上口、曲調歡快的歌曲比較容易接受,所以就決定以演唱歌曲的形式來表現秋天這個主題。歌曲曲調是用《大皮球》改編的,朗朗上口。歌詞我們反覆推敲,兼顧到了簡單性、形象性、趣味性。在演唱形式上,運用了創編動作演唱、聽音樂用頓詞演唱、唱出聲音和不出聲演唱等多種形式,保持了幼兒的演唱興趣。歌曲創編部分,我們考慮了三大塊,替換水果名稱、替換水果形狀、替換水果味道。在一研我們發現替換水果名稱對幼兒難度不大,替換水果形狀和味道幼兒卻難以表達,創編總是需要老師幫助總結,自主創編還有一定的難度。二研、三研開展時,班級裡的講述水果書活動為本次活動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儲備,孩子們替換水果形狀、味道就容易多了。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自身設計、執教課程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如何更形象生動製作課件,形式多樣的演唱形式,有效嚴謹提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認識。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5

  活動目標:

  1、新教歌表演《分清左右》,初步學會唱這首歌。

  2、能大膽、合拍的做動作,在活動中分清左右。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腕花4個(2紅2黃) 紅花、黃花若干(數量各是幼兒人數的2倍 ) 歌譜圖一張 錄音機 磁帶

  活動過程:

  一、 幼兒聽歡快的音樂拍手進活動室 今天洪老師帶小朋友一起去做遊戲好嗎?

  二、 分清左右

  1、 請小朋友看看你的手上有什麼?

  2、 貼紅花的那隻手是左手。

  3、 請幼兒舉起貼紅花的那隻手,是什麼手?

  4、 貼黃花的那隻手是右手。

  5、 請幼兒舉起貼黃花的那隻手,是什麼手?

  6、 請小朋友們看看你的腳上有什麼?

  7、 在認識了左手與右手後,請小朋友們看看貼紅花的那隻腳,是什麼腳?貼黃花的那隻腳,是什麼腳?

  8、 教師出示歌譜圖玩魔術棒的遊戲,隨意指貼紅花的那隻手、貼黃花的那隻手、貼紅花的那隻腳、貼黃花的那隻腳,請幼兒舉起手或踮起腳。

  三、 教歌曲《分清左右》

  1、 教師邊指歌譜圖,邊演唱一遍(跟錄音唱)

  2、 解釋歌譜圖。請小朋友看看,前面的二隻手與後面的二隻手有什麼區別?有""記號的就是小手跳舞,沒有""記號的就是舉起小手。同樣解釋小腳。

  3、 請幼兒看歌譜圖,念歌詞二遍,重點唱好附點音符。

  4、 幼兒跟唱二遍。

  四、 學習歌表演

  1、 學會了歌曲,我們一起來表演吧!

  2、 教師帶領幼兒表演一遍。

  3、 講解要點後再表演兩遍。

  五、 遊戲《找朋友》

  今天,小朋友又學會了一個新本領,真能幹,現在每個小朋友去找一個你的好朋友,把你學會的這個本領表演給你的好朋友看,表演兩遍,與好朋友手拉手邊唱邊跳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願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慾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結合小班幼兒的兒童的心理特點。透過各種活動激發兒童自己嘗試的願望。在遷移新的講述經驗的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兒童參與的積極性,同時豐富了兒童的經驗。

  活動目標

  1、學習句型:“有……還有…..,”舉一反三地運用句型。

  2、發展講述的連續性。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充分的調動兒童參與的積極性,同時豐富兒童的經驗。

  難點:幼兒在活動中採用自由交談的方式。

  活動準備

  在課件中展示不同的動物組合,兒童能力強的一組有多個動物組合;能力弱的一組有兩個動物。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感知講述物件。

  教師演示課件:(背景森林,主人公動物:熊、象、貓、青蛙)

  問:你們看見有什麼動物?

  二、幼兒圍繞講述內容自由交談,教師逐個進行指導。

  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學習句型:“有……還有……”

  教師演示課件:森林裡的動物在開音樂會:有小熊在敲鼓,有大象在吹喇叭,有小貓在彈琴,還有青蛙在唱歌。

  問:說說有誰在幹什麼?還有誰在幹什麼?(利用課件)

  四、遷移新的講述經驗。

  教師:我們也來開個音樂會好嗎?

  (發給幼兒每人一件樂器,幼兒帶不同的動物頭飾)

  1、教師當指揮說:“有……在……,有……在……,還有……在……”

  2、幼兒當指揮邊說邊指揮一種動物。

  教學反思

  1、小班幼兒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有他特有年齡特點,在感知理解講述物件時,教師透過生動的動畫片的展示和對幼兒的啟發性提問,激發了幼兒自己嘗試的願望。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在活動中多數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個別幼兒在活動中能協助教師完成活動, 有的幼兒能自主的參與到活動中,使得整個活動很好的開展,以往不原意參加活動的現在能積極參加到活動中。

  (2)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由於我是班主任,所以對幼兒的情況比較瞭解,對幼兒的心理、年齡及個性差異都比較掌握,因此能把握教育核心及發展線索。

  (3)對師幼互動的反思,由於小班幼兒小,在活動中個別幼兒不能理解教師的語言,我就親自示範和講述,對個別幼兒降低標準,大部分幼兒都能配合教師完成活動。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整個活動幼兒參與面較高,但是對幼兒發展快的就比較簡單,出現個別幼兒參與情緒較低,在今後活動中我要考慮這一點,以便在今後讓所有幼兒都參與進來。

  4、如果讓我從新上這節課,我會更加周密的完成活動,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說唱結合的演唱方式。

  2、體驗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幸福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感受歌曲的節奏旋律,學會演唱歌曲。

  難點:讓幼兒學著體會愛,進而學著表達愛。

  活動準備:

  1、《親親熱熱在一起》歌曲、伴奏CD,電子琴。

  2、邀請部分幼兒的爸爸媽媽參與活動。

  3、一頂男士帽子,一塊女士頭巾,一個兔耳朵髮卡。

  4、相機一部。

  5、區角創設“娃娃家”。

  活動過程:

  一、猜聲音引入課題,交代歌曲名稱。

  1、播放門鈴聲,讓幼兒猜一猜是什麼聲音?什麼時候最想聽到這種聲音?知道爸爸媽媽回來了,你的心裡高興嗎?表演爸爸媽媽回家後高興的樣子。

  2、老師把剛才小朋友的表演變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歌名就叫《親親熱熱在一起》。

  3、親親熱熱什麼意思?讓幼兒表演親親熱熱的樣子。

  二、感知說唱結合,理解歌詞內容。

  1、放錄音,讓幼兒完整欣賞一遍歌曲。

  提問:歌曲裡都有誰?

  你最喜歡裡面的哪一句?(讓幼兒知道這首歌中有唱得部分有說的部分,是說唱結合的曲子)

  2、教師範唱,突出說唱結合部分。

  3、讓幼兒加上自己的情感表演說唱結合的部分。

  4、幼兒和家長一起聽歌曲在娃娃家完整表演歌曲內容。

  5、請三個小朋友分別帶上帽子做爸爸,帶上頭巾當媽媽,帶上髮卡當寶寶,隨歌曲表演,全體小朋友一起完成說唱結合部分。

  6、表演反覆進行,提醒幼兒重點學說富有韻律感的唸白,逐步提高要求讓在唸白處表現出激動、快樂的情緒。

  三、掌握歌曲旋律,學會演唱歌曲。

  1、唱一二段。

  ⑴跟歌曲活動身體部位進行演唱。(拍手、拍肩、扭屁股、跳一跳)

  ⑵跟琴唱,唱到“叮咚叮咚時”就在小朋友鼻子上做按門鈴狀。

  ⑶跟伴奏帶唱,到唸白部分三個小朋友圍成一組,到唱“媽媽回來了”“爸爸回來了”時三人互相擁抱蹦跳做親親熱熱的樣子。

  2、唱第三段並自由創編動作。

  3、三段連起來一起邊唱邊表演。

  四、進行歌曲改編,提升情感體驗。

  1、教師彈琴幼兒唱歌。教師看幼兒演唱歌曲的熟悉程度,適當加快唸白部分的節奏,以表達期盼的急切心情。

  2、創編歌詞:如"我和媽媽在家裡,總想外婆來敲門","我和外婆在家裡,總想外公來敲門”等等。讓幼兒能唱出家裡其他人的名稱和表達對他們的情感。

  3、隨伴奏音樂完整自由演唱、表演歌曲,到唸白的部分還是三人組合在一起,並拍照留念。

  五、活動結束

  大家在一起親親熱熱的樣子好美,我們一起到戶外拍照吧。

  活動延伸:

  1、回家和家人一起表演、創編,拍照。

  2、將老師課上拍的照片和家長拍的照片張貼在“親密一家人”主題牆上。

  設計反思:

  小班孩子年齡小,為了更好的讓孩子區分歌曲中“說”“唱”部分的區別,我多次利用表演的方式,將說的部分重點突出出來。提醒幼兒重點學說富有韻律感的說唱結合部分,逐步提高要求讓在說唱結合部分表現出激動、快樂的情緒。

  整個過程考慮到小班的孩子以感性經驗為主,設計活動時讓幼兒從猜——聽——唱——改編,一步一步從易到難。在演唱的過程中從跟CD——跟琴——跟伴奏逐步深入,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歌曲,完成創編。

  本節活動我設計的環節多,可能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改編歌詞環節完成不了,可以放到下次活動中完成。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8

  活動目標

  1、 體驗勞動的樂趣,產生熱愛勞動的情感。

  2、 嘗試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3、 初步用自然連貫的聲音歌唱歌曲。

  4、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 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 教師根據歌曲內容畫一張圖片《小花和小樹》、音樂CD或磁帶。

  2、 小朋友有過給小花、小樹澆水的經歷,紙、筆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1、 教師放音樂《小花和小樹》,小朋友聽音樂自由表演入室坐好。

  2、 小朋友練聲:《小雞叫、小鴨叫、小貓叫》。

  3、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小朋友觀察。教師提問:

  (1) 圖片上畫了一些什麼?

  (2) 你們給小花、小樹澆過水嗎?

  4、 小朋友邊畫畫邊學唱歌曲《小花和小樹》。

  (1) 教師放音樂,小朋友跟著學唱歌曲。

  (2) 小朋友可以把歌詞內容畫成畫面。

  5、 小朋友邊唱邊表演動作,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讓孩子在反覆感受中,輕鬆而興趣地進行學習。從而完成了音樂教學的目的。活動過程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做到真正的有效互動。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9

  活動目標:

  1、在優美抒情的氛圍中感受音樂旋律及歌詞。

  2、透過師生分別扮演“寶寶”和“星星”的不同角色,掌握歌曲的情緒及內容。

  3、能體會“寶寶”在夜晚數星星的愜意之情。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室內各處可懸掛大大小小的星星。

  2、玩具小男孩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1、提問:“小朋友你們喜歡星星嗎?(喜歡)那你們知道星星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嗎?(晚上)那你們知道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嗎?”

  2、現在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去數星星吧!(音樂:閃爍的小星)

  3、你們數清楚了嗎?

  二、在情境中理解歌詞。

  1、“有個小寶寶啊,他也在晚上數星星,那他數清楚了嗎?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2、聽老師唱歌曲兩遍。

  3、“小寶寶是怎麼數星星的呀?數星星的動作應該怎麼做?”幼兒嘗試做數星星的動作。

  4、小寶寶啊,他數來數去也數不清。”這個數不清的動作你想怎麼做?

  三、遊戲:數星星

  1、老師做“小寶寶”,其餘幼兒做“星星”,小寶寶在“星星”中間邊走邊數。

  2、分角色玩遊戲,可連續玩幾次。

  3、將“寶寶”數星星的愜意之情反饋給全班幼兒,集體扮演“小寶寶”數“星星”。

  活動反思:

  本課整體上的效果還是不錯,孩子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享受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個別的學生有時做一些課堂小動作,影響教學,其次是學生的主動性有些欠缺應該設計一些合作交流的環節。教師要認真反思,從教學環節設計入手,爭取減少走神的學生充分調動每個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0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看看、聽聽中認識袋鼠,初步熟悉、理解歌曲內容。

  2、積極參與歌表演活動。

  3、感受與媽媽相親相愛在一起的快樂與幸福。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關於相親相愛的圖片、袋鼠玩偶、課件ppt等等。

  活動過程:

  一、以圖片引入

  1、出示圖片P1,老師帶來了一張幸福的照片,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

  2、爸爸媽媽愛你們嗎?他們以什麼方式來表達愛你的?

  3、小結:爸爸媽媽愛你們,你們愛爸爸媽媽,叫做相親相愛。

  4、你們是以這樣的方式跟爸爸媽媽相親相愛,那我們來看看哥哥姐姐是怎樣跟他家人相親相愛的?

  5、出示圖片P2—P7,瞭解相親相愛不同表達方式。

  二、欣賞理解歌曲

  你們是爸爸媽媽的小寶貝、小乖乖,跟爸爸媽媽相親相愛,那我們來看看,還有誰也跟他的爸爸媽媽相親相愛?它就藏在這首歌曲裡面,我們來聽一聽。

  1、是誰在歌曲裡面?他們在做什麼?你認為他們是怎麼做的?做出來給大家看看。

  2、我們在聽聽,是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3、出示圖片P8—P12,袋鼠媽媽有一個什麼?它想聽你們唱出來。

  三、積極參與歌表演,感受與媽媽相親相愛的幸福快樂。

  1、完整表演

  (1)出示袋鼠媽媽指偶,袋鼠媽媽說你們唱歌好聽,想聽你們唱歌,誰來做袋鼠媽媽?誰來做小袋鼠?

  (2)小袋鼠也想聽聽你們唱歌。

  結束:

  小袋鼠想出玩,我們把小乖乖放進袋袋,出去玩了。

  活動反思:

  歌曲《袋鼠媽媽》,幼兒顯得比較興奮,本次活動的歌曲中歌詞簡短易懂,節奏明快,幼兒很快就能夠記住,歌曲的旋律也比較好掌握,幼兒比較完整地把歌曲唱出來。但在目標1中,本來想讓幼兒根據歌詞創編出相親相愛的動作,我發現部分孩子不能夠邊唱邊做遊戲,如果唱歌就忘了要做動作,做動作的就忘了唱歌,因此在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多加訓練。在創編的過程中,幼兒的創造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大部分幼兒只是跟著老師做動作,在這點上還需要好好地反思。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1

  活動名稱:怪汽車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怪汽車》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能夠找到大小相同的車輪為各類怪汽車裝上車輪。

  活動準備:故事怪汽車、各色手工紙以及手工紙剪成的大小不同的車輪。

  活動過程:

  一、PPT匯入,引起興趣:播放PPT提問:

  看看這是哪裡呀?(森林,公園)這個地方美麗嗎?想去嗎?那怎麼去?

  可是森另好遠哦,我們開什麼車去呢?(小汽車、公交車、巴士車……)

  哦,我們的寶寶開了那麼多的車,那現在我們就開著你的車子向森另出發吧!(播放音樂)

  過渡:森林住三個好朋友讓我們看一看他們是誰?

  二、欣賞故事:《怪汽車》

  (一)欣賞故事前半段,並討論:

  1、PPT一個一個出現3個小動物。

  2、小貓、小兔和小猴子分別用什麼來做新房子?

  3、改動故事,讓所有的`朋友來看自己的新房子。

  4、為什麼不可以?馬路上能有什麼?

  2、警察不讓他們在大街上滾房子,他們想了什麼辦法把房子搬回去呢?

  (二)欣賞故事後半段,並討論:

  1、他們把房子變成了什麼?小動物想出來什麼什麼辦法?

  2、房子怎麼會變成汽車的?

  三、學學動物朋友,做一做怪汽車

  1、觀察不同顏色的手工紙討論他們可以是什麼車?

  2、從準備好的圓中找出大小相同的圓做車輪並請個別幼兒上來粘車輪。

  四、活動延伸

  從車輪的大小高低判斷誰的可以上路,讓幼兒知道前後一樣平的車輪才可以開的穩。

  活動反思:

  1、前面的引入部分可以刪去,有些與後面的故事脫離。

  2、整節課的氛圍是很好的,幼兒非常感興趣。

  3、故事有趣,適合小班幼兒,效果很好。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2

  設計意圖:

  一次飯吃好後請幼兒自己去放碗時的驚奇發現。有兩三個幼兒一起去放碗,這幾位寶寶居然拿著手中的碗勺進行敲打起來……敲的孩子越來越多並表現的特別開心,從中也帶動了吃飯很慢的幼兒吃的快多了,目的也是為了參加他們的這一發現。為了讓小班孩子喜歡上幼兒園,吃中飯時也快一些,我設計了此活動《叮叮咚咚》。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跟著教師和同伴一起敲敲玩玩。

  2、在遊戲中體驗敲打碗勺的樂趣。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樂意與同伴一起玩敲打遊戲。

  活動難點:主動去嘗試敲打碗勺。

  活動準備:

  碗、勺子、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情景匯入:用遮擋板擋住所有的材料,以引導幼兒的好奇。(小朋友想知道擋板後面有什麼嗎)

  2、在遮擋板中逐一出示孩子們熟悉的勺子、碗並用動物的口吻與小朋友打招呼問好:(小寶貝們,你們好,認識我們嗎?我們可很喜歡你們哦)

  3、教師在擋板後面進行敲打,並要求幼兒拍手、頭、腿等形式與教師進行互動。

  4、教師把擋板拿掉,再次敲打併引導幼兒跟著教師的節奏進行變換。

  5、教師把材料擺放到每一張桌子上,請幼兒進行嘗試(教師應觀察即使引導幼兒進入遊戲,體驗快樂的敲打)

  活動反思:

  此活動藉助了幼兒非常熟悉的碗與勺,平時他們在家中可能很少的去體驗敲打碗勺。而且現在很多剛入園的寶寶都對吃飯不感興趣,透過次活動讓幼兒對主動去使用碗勺,並樂意的自己去完成吃飯的過程。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3

  活動目標:

  1、複習基本舞步,併合著音樂呈螺旋形走。

  2、遵守遊戲規則,炮仗被點著後,能及時作出反應,不提前、不落後地發出嘭、啪聲。

  3、感受新年到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5、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一塊毛巾,一張畫有螺旋線的紙,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1、遊戲匯入。

  過年的時候,放炮仗,真高興!放炮仗前要做什麼?(點炮仗)看老師來放一次炮仗!

  提問:老師怎麼放的?放了幾聲?(嘭、啪兩聲)一起來學一學。現在老師來點炮仗,你們來做小炮仗。

  師幼玩放炮仗遊戲。

  2、複習歌曲《卷炮仗》,感受歌曲的節奏。

  聽說中(1)班小朋友已經會唱《卷炮仗》的歌,一起來唱給我聽好嗎?看,呂老師的小手還會跳舞呢!你們幫我唱,看好了!

  提問:我的小手是怎樣跳舞的?(有前、有後、跳起來的)喲,原來是這樣跳的。好,一起學小手在腿上跳舞,再一起跳一遍。

  3、感受螺旋形

  (1)出示毛巾,用來幹什麼?請你用毛巾捲成一個大炮仗。看看它是什麼形狀?象什麼?(蝸牛殼)老師還把它畫下來了,給它取個名字叫什麼?(螺旋線)用小手畫一畫。(從外面往裡面卷,越來越小)

  (2)誰來動動小腦筋,把老師的手也捲成一個炮仗。你們會用小手卷成一個炮仗嗎?教師點炮仗。

  4、遊戲《卷炮仗》。

  (1)請小朋友手拉手也來捲成一個大炮仗,教師點火,提醒幼兒第二聲的時候要跳起來。剛才是老師在第一個,現在請小朋友來做第一個。幼兒分組玩遊戲。好,休息一下。

  (2)提問:你們的小腳學過什麼舞步?誰學過墊步?請個別幼兒示範,一起學一學。還有誰學過踏跳步?請個別幼兒示範,一起學一學。

  (3)教師示範跳《卷炮仗》,一起學一學。你們有困難嗎?有哪裡不會?好,我們再學一次。

  (4)聽琴聲玩《卷炮仗》遊戲。(彈琴)遊戲兩次。替換第一個。

  (5)聽錄音玩《卷炮仗》遊戲。

  活動反思:

  卷炮仗是一項深受幼兒喜愛的傳統活動,它巧妙地用集體合作走螺旋線的方式來表現炮仗的外形特點。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通常以體育遊戲的方式和幼兒共同玩。儘管在“卷”的過程中教師會不停地發出語言提示:“手拉好,一個跟著一個,卷緊一點。”但隨著炮仗越卷越大,幼兒的情緒會越來越高漲,螺旋隊形也就很容易出現擁擠、碰撞、隊形散亂的現象。

  分析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在遊戲的過程中幼兒只是把自己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參與遊戲,而沒有真正理解這個遊戲是靠大家的合作來進行的。在設計這個活動時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改變以往體育活動中已經出現的幼兒因不理解螺旋隊形而盲目跟從的現象,啟發幼兒透過探索先理解螺旋線的原理,在理解螺旋線原理的前提下再學習用動作表現螺旋線。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4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演唱歌曲。

  2.體驗開著“橘子船”與大家分享水果的快樂。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1.教師用的蘋果、梨子、菠蘿、橘子各一,配套圖示一套(如圖)。

  2.幼兒人手一個橘子。

  3.幼兒已熟悉《橘子船》旋律,會唱《水果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著《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動“摘水果”。

  師:果園的水果成熟了!我們一起來摘果子吧!

  2.演唱《水果歌》。

  幼兒根據教師逐一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進行練聲。,如,教師出示蘋果,幼兒演唱:“來來,我是一個蘋果,果果果果果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想象。

  師:橘子瓣兒像什麼?(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大膽講述,並根據幼兒的講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圖示一、二)。

  2.理解歌詞內容。

  (1)橘子船要開了!它要開到哪裡呢?請你們聽老師唱一首歌。

  (2)教師範唱後提問:小船開到誰的嘴巴里了?(幼兒回答後,教師出示圖示三、四。)

  (3)教師再次範唱,一邊唱一邊逐一指圖,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歌詞。

  3.學唱歌曲,體驗與大家分享水果的快樂。

  (1)幼兒在“開小船”的遊戲情景中,學唱歌曲。(教師在幼兒面前巡迴“開”著“橘子船”,帶領幼兒學唱3~4遍,後面兩遍教師可適時地將“船兒”開進幼兒的嘴巴里。)

  (2)幼兒大膽想象並替換歌詞演唱。

  師:小船除了可開到媽媽的嘴裡邊兒,還可以開到誰的嘴裡邊兒呢?(幼兒如說“開到爸爸嘴裡邊兒”,就替換原有歌詞引導幼兒集體演唱。)

  (3)討論和交流。

  師:為什麼小船要開到媽媽和其他人的嘴裡邊兒呢?

  三、結束部分

  幼兒自己剝橘子,師幼一起唱歌,幼兒將橘子船開到教師或同伴的嘴巴里。

  附:橘子船

  剝個橘子瓣兒,像只小黃船兒。

  小船開到哪兒?媽媽嘴裡邊兒。

  活動反思

  小朋友很喜歡吃橘子這樣的活動。他們的想象力真是很豐富,有的說:“一瓣橘子像玩玩的月牙”;有的說:“一瓣橘子像樹葉”;有的說:“橘子像香蕉”;有的說:“橘子像玩具”;有的說:“一瓣橘子像小船”……請幼兒一邊欣賞歌曲,一邊吃橘子,他們很開、心。把橘子當船一樣開到嘴巴里這樣的吃法,對於他們來說更是覺得驚喜。所以他們在活動時特別積極,對音樂地欣賞效果比較好。這次活動不足的地方就是整合性不夠強。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5

  一、活動目標:

  1、幼兒感知音樂有反覆地開始和突然停止的特點。

  2、喜歡參加遊戲,感受遊戲帶來的快樂。

  3、幼兒嘗試使用多種形式表現開始和停止這一音樂的特點。

  二、活動準備:

  《開始和停止》《汽車開來了》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入場:聽《汽車開來了》的音樂入場。

  2、匯入:小朋友,剛才我們聽了《汽車開來了》的音樂,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二)基本部分

  1、欣賞音樂《開始和停止》

  教師:這首音樂好玩嗎?你們覺得什麼地方好玩?

  教師:小朋友說的真棒,這段音樂一會開始,一會停止,讓我們拍手玩玩這段音樂吧。

  2、表現與創造音樂

  (1)拍手:教師帶領小朋友拍手

  教師:好玩嗎?小朋友想不想在玩一玩,那除了拍手還可做什麼動作呢?

  教師:哇,小朋友想的動作真有趣,小朋友想不想做一個遊戲呢?

  (2)音樂遊戲《小白兔跳跳跳》

  規則:當音樂開始的時候,小朋友跟著音樂一起蹦蹦跳跳,當音樂停止的時候,小朋友要回到自己的座位。

  教師帶領小朋友一起玩遊戲

  (三)結束部分

  教師:今天我們聽了一首好聽的音樂,這首音樂有反覆的開始和突然停止,小朋友今天表現非常棒,可以根據音樂做遊戲,小朋友也累了。我們休息一會吧。

  四、反思:

  我認為“個別示範在前”非常適宜,如先請幾個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範探索,不僅可以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間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興奮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兒,還可以提高大家對“任務目標”的重視程度,更加明確“怎麼做”。這樣,秩序的混亂就完全可能避免。

  於是在第二節活動中,個別幼兒“又開始製造混亂”。當我出示小象和小兔子,請孩子們跟他們一起唱歌時,有一幼兒說:“我要做小象,小象是這樣走的。”馬上許多的小朋友都跟著叫起來,我要做.....,要要做.....。顯然他們的興趣已經不在唱歌上,而是想去扮演了。由於有了第一節課的經驗,我不再強迫孩子跟我走,而是停下來逐個提問:“把你想做的動物跟大家分享,你想做什麼?怎麼做?但有個要求,一次只能一個小朋友來表演,其他小朋友要認真看,做得好的要鼓掌。”很奇怪,給了孩子們表達的空間後,他們不鬧了。然後,我及時地用“樂器寶寶”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又專注於活動中來。

  透過這一節活動,我總結了一下經驗:不要跟“搗亂”的孩子糾纏,尊重他們的興趣或想法,同時用誇張的語言、體態或者教具等吸引其無意注意,幫助孩子回到課堂中來。另外,透過這一活動,我所收穫的是:除了課後反思,備課也非常重要,課前不僅要思考教法、學法,還要預想到突發狀況和細節處理,如出現混亂怎麼辦、孩子對活動缺乏興趣怎麼辦等等?做好一切準備,我們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動。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6

  設計意圖:小班孩子年齡小,但都對歌表演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對於自己創編動作就顯的相對較弱,所以為了讓孩子加強這一方面的能力,特准備了此次活動。

  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2〉難點;初步嘗試學習創編貼近孩子生活活動的舞蹈動作。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積級參加音樂舞蹈,在舞蹈中獲得快樂的情緒體驗。

  2、鼓勵幼兒大膽的嘗試創編,體驗創編的樂趣。

  活動準備:錄音機,磁帶,鋼琴,空沐浴露瓶,毛巾,臉盆。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

  二、練聲,複習歌曲

  三、教師以啞劇表演的行式激發幼兒的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段表演,大家猜猜看,老師在幹什麼,你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2〉教師表演,突出洗澡的動作。

  3〉請幼兒回答問題:你們是怎麼洗澡的,並讓個別幼兒用肢體語言進行表現。

  四、教師請幼兒認真傾聽歌曲激發幼兒表演的慾望。

  小朋友們知道這是什麼歌嗎?好聽嗎?

  五、教師請幼兒創編動作,並引導幼兒美化動作。

  師:小朋友都覺的這一首歌這麼好聽,那誰來想一想可以加上些什麼好看的動作

  六、教師完整的表演舞蹈。並加上之前幼兒創編的動作。

  1〉師:小朋友今天都這麼乖,那麼老師也想到一些好看的動作,小朋友們想不想看啊?

  2〉教師表演“洗澡歌”

  3〉師“好看嗎,你們想不想也來跳,那今天我們就來跳這段舞蹈吧

  七、教師喊節奏放慢速度教幼兒基本動作。

  師:小朋友們大家找一個舒服的位置站好來,認真的和老師學動作,老師看看哪個小朋友最棒。

  八、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完整的做舞蹈動作。

  師:小朋友學的真棒,我們現在就聽這音樂一起跳起來吧

  九、複習歌曲“螞蟻”

  十、律動出場。

  師:小朋友們,你們今天真能幹,這麼快就把動作學會了,現在我們最後在來一遍好嗎?

  活動反思:

  由於教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將幼兒的情敘帶動了起來,因此使整節課幼兒激積性很大,都有強烈的對歌曲的創編的慾望,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能主動,激積的配合老師,回答相應的問題,這次活動有效的促進了幼兒的自主思維及肢體語言表答能力。但創編動作對於這些從沒有接觸此活動的幼兒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沒辦法讓全體幼兒充份的得到發揮,教師需要進一步培養和引導幼兒去發揮他們自身淺在的創編能力。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7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掌握歌詞中人物出現的順序。

  2、樂意表演歌曲中角色的動作,感受一起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相關PPT課件;伴奏音樂;人物頭飾(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花貓、小老鼠);大蘿蔔抱枕。

  配套課件:小班音樂課件《拔蘿蔔》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活動前先老師先講述一遍故事,幫助幼兒回顧故事內容,喚起記憶)。

  師:小朋友們,我們都聽過《拔蘿蔔》這個故事。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你記得《拔蘿蔔》裡有誰去拔蘿蔔嗎?(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故事中人物圖片)

  師:老師要把這個故事,變成一首好聽的歌曲,一起來仔細聽一下。

  三、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分段清唱歌曲,幫助幼兒掌握歌詞,幼兒跟唱。

  (重點學習“哎喲哎喲”;老公公拔不動蘿蔔,叫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花貓、小老鼠時是怎麼唱的;打節奏讀旁白)

  2、教師一邊彈琴(或者播放伴奏),一邊帶領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這一環節可加上少許動作,給後面的表演環節作鋪墊,也避免重複唱的枯燥)

  四、教師指導幼兒完整演唱歌曲並表演相應的動作。

  1、師幼共同討論、創編歌曲中人物的動作。

  2、請個別小朋友上臺,和老師共同表演《拔蘿蔔》的歌曲;其他小朋友,在座位上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此環節看時間來定,時間充裕可多進行幾組)

  五、結束部分,遷入生活。

  師:小朋友們今天表演得都很棒,活動後,我們可以在“娃娃家”裡,一起分角色表演《拔蘿蔔》。那小朋友們,老公公他一個人剛開始拔不出蘿蔔,後面為什麼能拔出來?

  (引導互相幫助,小朋友之間也要這樣……)

  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活動選材欠妥,音樂《拔蘿蔔》雖然耳熟能詳,但是段落過多,人物的出場在歌詞中要唱正確,對於小班幼兒來說,難度太大。建議作為音樂欣賞來進行。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8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會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表情來演唱歌曲。

  2.感受多種不同表情,嘗試根據表情創編動作。

  3.樂意在集體中大膽表現自己。

  4.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5.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重、難點:重點:學唱歌曲。

  難點:會用不同速度和不同的表情來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PPT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節奏圖譜,玩節奏遊戲。

  1.師:今天,老師請你們來玩個有趣的節奏遊戲,好嗎?(好)

  2.師:請你跟我拍拍手(跺跺腳、點點頭)(XXX)或(XXXXXX)

  3.幼:我就跟你拍拍手(跺跺腳、點點頭)

  二、初步感知歌曲的內容

  1.師:節奏遊戲真好玩,你們高興嗎?高興的時候你們會有什麼表情?會做什麼動作?請一幼兒上來做一做。大,考吧.幼,師,網請你們一起來做一做自己高興時候的表情和動作。那你們不高興地時候,臉上又會是什麼表情?又會做什麼動作?請你們來做一做自己不高興時的表情和動作。

  2.師:剛才老師把你們高興時的表情和動作和不高興時的表情和動作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們想不想聽?(想)這首歌曲的名字叫《表情歌》。

  3.老師輕唱歌曲一遍,提問:剛才老師唱的歌曲的名字叫什麼?想不想學這首《表情歌》?(想)

  三、學唱歌曲,會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表情來演唱歌曲。

  1.播放PPT,幼兒看圖譜

  師:請你們看著圖譜,用高興地表情和難過的表情念歌詞,並能感受用兩種不同的聲音來唸歌詞1—2遍。

  2.提問:誰來說說,用什麼聲音來唱高興的表情?(高點)

  3.幼兒看圖譜,聽琴聲演唱歌曲第一段。

  師:除了用高一點的聲音還可以用什麼樣的聲音唱高興地表情呢?(快一點)幼兒再次聽琴聲唱歌曲第一段。

  4.提問:請你說一說,用什麼樣的聲音唱難過的表情?(低一點。慢一點)

  5.幼兒看圖譜,聽琴聲演唱歌曲第二段2遍。

  6.幼兒完整地看著圖譜,聽琴聲完整演唱歌曲《表情歌》,提醒幼兒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表情來演唱歌曲。

  7.採用多種演唱形式來學唱歌曲。分組唱,分男女唱,找好朋友唱。

  四、活動延伸

  1.師:我們的臉上除了有高興和難過的表情,還有什麼表情呢?幼兒說一說,做一做各種不同的表情。

  2.出示其他不同表情的圖譜。

  師:老師也帶來了幾種不同的表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學一學這些表情,並且做一做這些表情的動作。(幼兒相互說一說不同的表情。模仿一下表情。)

  師:小朋友做得真好,下一次,把這些不同的表情也編到這首表情歌裡,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做一做好嗎?

  活動反思:

  歌曲是孩子們百不厭倦的活動,更何況歌曲裡面又穿插著各種動作,我覺得本次活動很吸引孩子,也很受孩子們歡迎。

  活動剛開始,出示笑臉娃娃圖片時,孩子們都能分清小何哭表情,不但自己會說表情,而且也能做出相應的動作,並且還說出笑臉表示高興、快樂的心情。在學習歌曲時,因為歌曲比較簡單,先讓孩子們學習歌詞再熟悉曲調、旋律,所以學起來也比較容易。《表情歌》旋律活潑,節奏感強,歌詞內容易於孩子理解與表現,歌唱與節奏活動交錯進行的形式也比較容易調動孩子們的情緒。X X | XX X |這個節奏型對於剛從入小班的孩子來說是比較新奇但願意去學習掌握,但不失一定難度的。但由於我在平時活動中對這個節奏有一定的練習與滲透,因而難度應該不是很大,本活動的難點是開始句的切分音學習。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19

  活動目標:

  1、分辨音樂的強弱、快慢,並用兩種不同的力度、速度的洗手帕的動作來表現。

  2、透過洗手帕活動,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理解歌詞,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4、透過對歌曲的欣賞以及對歌詞的理解。

  準備材料:《洗手帕》磁帶、鋼琴、手帕

  活動過程:

  1、複習律動《小蜻蜓》,進入活動室。

  2、出示手帕,教師演示洗手帕的方法。(討論:手帕髒了怎麼辦?可以怎樣洗?)3、欣賞音樂《洗手絹》。幫助幼兒熟悉樂曲旋律,分辨音樂的強弱、快慢的變化(討論:音樂又快又重時應怎樣洗手帕?音樂又輕又慢時可以怎麼樣洗手帕?)。

  4、請幼兒分段聽音樂,練習兩種洗手帕的動作。

  5、鼓勵幼兒邊聽音樂邊完整的洗手帕的動作。

  6、啟發幼兒在樂曲末邊說"晾起來"邊做相應的動作,表現出勞動後的愉快心情。

  7、與幼兒一起做《小兔和狐狸》的音樂遊戲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對幼兒進行勤洗手的良好習慣的培養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開始以一條髒毛巾的話題討論方式進入活動主題,讓幼兒知道為什麼要洗手,鼓勵幼兒自己來介紹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兒歌,具體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語言,再加上有徒手練習的鋪墊,先前進行個別的糾正和輔導,使得實際練習有條不紊的開展。讓幼兒真切觀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乾淨的真實過程,都學會了用正確方法洗手。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篇20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夏》,能初步唱準歌曲中的象聲詞“轟隆隆”“嘩啦啦”“呱呱呱呱”。

  2、用拍節奏的方法掌握歌曲節奏。

  3、能注意傾聽同伴與教師的歌聲,較協調一致地唱歌。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1、初步瞭解夏天的氣候特徵和自然現象(前期豐富)

  2、《小朋友散步》《下雨啦》的音樂活動過程:

  一、遊戲《小朋友散步》匯入老師與幼兒一起跟隨音樂,表現小朋友睡覺——起床——散步——打雷——下雨——回家的一系列動態(在此過程中鼓勵幼兒表現與別人不一樣的動態,調動幼兒的積極情緒)

  二、學習歌曲

  1、提問引起興趣,學習歌詞

  (1)打雷啦,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誰來學一學?(掌握轟隆隆)

  (2)嘩啦啦,是什麼聲音啊?是下大雨還是小雨呢?(嘩啦啦,下大雨)

  (3)下大雨啦,小青蛙會幹什麼呢?(呱呱呱呱叫)

  2、跟隨節奏念歌詞

  (1)跟隨老師的節奏學念歌詞。

  (2)重點練習節奏型,可以引導幼兒用拍手、拍腿或拍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表現這兩個節奏型。

  3、學習歌曲《夏》

  在旋律的伴奏下唱出歌曲《夏》,鼓勵幼兒邊拍出歌曲的節奏邊演唱歌曲。

  三、結束放鬆遊戲《下雨啦》

  在有雨聲的音樂中參與音樂活動,體驗即興舞蹈的快樂與奔放。

  教學反思:

  《夏天到》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夏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比較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及認知特點,適合小班幼兒演唱。想一下子學會有點困難,但讓孩子在熟悉音樂後,唱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並不難。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我採用遊戲對唱的方式,在這環節中,我先採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的方式,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後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讓幼兒在不同的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以及三拍子的強弱節奏。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