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一年級《入學教育》教學反思

一年級《入學教育》教學反思

一年級《入學教育》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入學教育》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入學教育》教學反思1

  我發現,學生普遍存在“坐、站、行、讀書”等的不良學習習慣,而且已經形成了一種壞習慣,時而站立,時而側坐,時而腳翹起……要糾正過來還要做很多的努力,只靠幾節課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平時的反覆教育和強化訓練,本課的關鍵是讓他們知道正確的姿勢的重要性及好處,知道如何坐好。

  同樣學生寫字的姿勢,握筆等也存在著不良習慣,因有些孩子在家就寫過,只是家長沒有好好指導,所以姿勢都不到位,更有一部分同學無法堅持,要糾正過來還要做很多的努力,因此教師要在平時十分注重習慣的培養,經常鼓勵,經常表揚,經常指導。

  對於學習用品,要讓同學知道小小一枝鉛筆的意義,讓學生“愛”上學習用品,接著再進行“惜”的教育,讓學生學會愛惜學習用品。但在實際操作中,學生的操作能力很差,他們“愛惜”的意識不強,在平時的生活中,基本沒有“愛惜學習用品”的“經驗”可說。因此當堂的操作很有問題,如果平時不強調的話,不督促的話,那麼效果一定不好。

  看來,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要在平時天天、時時督促才會顯示效果。真可謂任重而道遠。

一年級《入學教育》教學反思2

  一年級是一個人學習的起始階段,這一階段學習質量的好壞,對孩子的一生有著無法估量的影響。孩子從幼兒園的小朋友變成一年級的小學生,這是人生道路上一個大的轉折。幼兒園以保教為主,老師阿姨細心周到的照顧,讓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

  孩子的許多知識是透過遊戲和接觸實物等方式,輕輕鬆鬆地學到的。而進入一年級後,每天要上六、七節課,且上課要求思想集中,很多事情都需孩子獨立完成。作為班主任,做好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的教育引導,讓孩子更快適應新的環境,十分重要。

  一、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熱情

  “興趣是的老師”,我們在入學教育時就要有意識地去激發他們的興趣,新生入學後,教師不必急於上課,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一下學校,讓他們熟悉一下學校的環境。看看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樣上課?怎樣讀書?怎樣做遊戲的。讓他們喜歡上自己的學校,知道學習也是很有趣的。從而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然後,教師在講課時可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有條件的還可以運用電教手段,去強化學習意識,培養他們的學習熱情,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明確學習目的樹立遠大理想

  為了使小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做到學有所用,教師在講入學教育第一課時,可指導學生認真看圖,淺顯的讓學生自己說,稍難的老師加以指導,最後老師總結使學生懂得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大家庭,包括漢,滿,回,苗等五十六個民族;我們的祖國很偉大,有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我們的少年兒童是在和平的環境裡幸福成長的,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為了把我們的大家庭建設的更加美好,我們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了實現理想從小就必須努力學習,長大才能創造美好的生活,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然後聯絡實際,鼓勵小朋友自己發言,我們為什麼上學,長大了幹什麼?現在應該怎樣?這樣使學生對學習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及早開展行為養成教育

  低年級兒童的行為可塑性非常強,此時的行為養成教育非常重要。如果學生在低年級階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他今後的學習乃至生活都有著不凡的影響;反之,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段,那學生的好習慣很難養成。所以作為班主任,在學生入學之初,就要及時規範其行為習慣,如誠實守信、語言文明、愛護公物、不亂動別人東西、不亂扔垃圾、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等;生活上,引導其養成不亂花錢、少吃零食、愛惜糧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習慣。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有一雙慧眼去觀察學生,透過一些細節去了解學生。有針對的、反覆的去強調去引導。如要保持正確的坐、立、讀書、寫字等姿勢,並對學生進行常規訓練,編成兒歌加以鞏固。如:看書寫字,注意姿勢,不彎不曲,離書一尺,坐得端正,預防近視。”這樣不但達到了教學目的,還培養了學生的興趣。

【一年級《入學教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